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加工炮炙
编号:190065
黄梅季节防药材霉变虫蛀
http://www.100md.com 2002年7月1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786期
     一、黄梅季节易虫蛀霉变的原因

    6~9月温度最高湿度最大,是霉菌、害虫滋生繁殖的最好条件,所以民间每当到黄梅季节,不论城市和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要把衣被、各种毛织品和装衣物工具借强光烈日照射,其目的是杀菌灭虫、防霉防虫。药材也是如此,它是霉菌、害虫滋生繁殖最好的营养品。如果保管不当将会引起大量药材霉变。前几年笔者参加等级医院评审,几十个医院药材仓库发现不少药材虫蛀、霉变,有的相当严重,药材虫蛀霉变,质量发生变化,失去临床疗效。过去有些人错误的认为,“蛀药不蛀性,吃下去能治病”,其实是不科学的。

    1.温度

    在气温15~20℃的条件下,药材的成分是比较稳定的,但是随着温度的增高,则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变化均可加速。温度过高,会促使药材中所含的芳香性、易挥发性物质加速挥发;温度过高,会使含黏液、糖分的药材发生“走油”变质;温度超过20,又有利于霉菌(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造成药材的霉变。
, 百拇医药
    2.湿度

    湿度是影响药材质量的一个极重要的因素。它不仅能招致霉菌的生长和害虫的繁殖,而且还可引起药材本身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从而产生药材的变质。

    在常温下,相对湿度大于60%时,绝大部分药材就容易引起霉变和虫蛀,影响药材质量。而当相对湿度大于80%时,药材就极易发生虫蛀。若不及时采取除湿措施,就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湿度的变化对药材尤其含糖类及淀粉类药材影响很大,如果库房湿度控制不严、调节不当,往往会促使霉烂虫蛀变质。

    中药材绝大数是怕湿的,也有一部分动、植、矿物药怕高温。温度过高会促使药材挥发走油变质,因为自然界中各种物体都含有一定热量,如果温度超过物体本身温度就要发生变化,例如当归温度过高要走油变黑,红花要萎缩等。
, 百拇医药
    二、中药材常见的霉菌和害虫

    1. 主要的霉菌

    霉菌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根霉属、毛霉属、青霉属和曲霉属等多种。 其中尤其是黄曲霉菌的代谢产物为黄曲霉菌毒素。它对人体肝脏有强烈毒性,能引起肝癌。

    2.常见的几种害虫

    国内已发现的仓库害虫有百余种,其中危害药材的有五、六十种之多。常见的以甲虫类为数最多,如谷象、米象、大谷盗、赤拟谷盗、药谷盗、银谷盗、日本蛛甲、烟草甲虫、黑皮蠹虫等;其次是蛾类害虫,如地中海粉螟、印度谷螟、粉斑螟等;此外,还有螨类,如粉螨、革螨、皮螨等。

    3.药材生虫霉变后的质量改变

    (1)变色
, http://www.100md.com
    药材生虫霉变后可引起本身固有色泽改变,药材变色后,往往变质失效,不能再作药用。尤其是至今对许多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尚不十分清晰,缺乏可靠的理化鉴定方法来保证质量,防止药材变色变质很重要。

    (2)走油(泛油)

    “走油”也称为“泛油”,是指由于贮藏保管不当,药材所含的油分外溢,或者是某些含糖质、黏液质类的药材表面呈现出油样物质的变化。实际上是药材产生变色、变质的一种现象。引起药材走油的原因很多,如.药材本身的性质有些种仁类药材,含有大量的脂肪油和较多的黏液质、糖分等,都易产生走油现象。.当温度升高时,药材中的油性物质就很容易外溢,.贮藏日久及日光照射的影响有些药材贮藏较久,其内含的某些成分会产生自然的变化或由于长期受日光照射,引起走油变质现象的发生。

    三、防治中药材虫蛀、霉变的主要措施
, http://www.100md.com
    1.对抗贮藏

    这是一种简便易行的传统方法。各类药材根据固有的特性,除进行分类贮藏外,有些药材在贮量小的情况下,可进行对抗贮藏。即将二味不同的药材同贮地一起,可以使二种药材均避免变质现象的发生,此法又称“同贮法”。如牡丹皮与泽泻同存放,泽泻不易生虫,牡丹皮不会变色,香气也不走失;蕲蛇、蛤蚧中放入花椒适量,三七内加入樟脑,土鳖虫内放大蒜头,可防止药材生虫。

    2.物理防治方法

    (1)密封法

    药材经严密封闭后,少受或不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保持药材的质量,避免发生虫蛀、霉变。密封的形式很多,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一般有按件密封、货架密封、按垛密封、库内小室密封、整库密封等多种形式。多数用缸、坛、罐、箱、桶等容器盛装密封,必要时可加入生石灰或木炭作为吸湿剂,贮藏效果更好。
, 百拇医药
    (2)太阳曝晒

    这是最经济而又简便的一种方法。在空气湿度低、气温较高的条件下,利用阳光曝晒,不仅可以使药材干燥,而且可以将害虫及霉菌杀死。尤其在夏季,太阳直射的温度达45~50℃时,可使害虫及霉菌致死。

    (3)烘焙法

    利用烘箱、烘房或烘干机等设备,将药材置于其中,使温度升50~60℃,经过0.5~1小时的烘烤,把害虫及霉菌杀死。此法不受季节和天气的限制,小量或数量不太大的药材常采用此法。

    太阳曝晒及烘焙法仅适用于一般药材,对于某些药材,如易变色的药材,像大黄、黄连等,易曝裂的药材,像白芍、厚朴等,含挥发性物质易损失的药材,像肉桂、丁香等,均不宜采用。

    (4)低温冷藏法

    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因为低温可以杀死害虫和霉菌,又不影响药材的质量,特别是一些贵重药材,性质脆弱的花类药材,在0~10℃温度下贮藏,不会变色、走油、败坏、走味、干脆。所以有条件的单位,可尽量采用此法。

    在北方严寒季节,可将药材以薄层摊晾于露天,在0℃以下至15℃,经12小时后,一般的害虫均可冻死,效果很好。

    (5)化学药剂防治法

    此法系以某些化学药剂来预防和杀灭药材害虫及霉菌,此法效果好,速度快,省时省力。目前应用较广泛,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但易造成污染或产生化学药的副作用。常用的化学药剂,进入虫体、霉菌体,可分为“解杀剂”和“熏蒸剂”两大类。前者多用DDT,后者常用硫黄、磷化铝等,此法多用于仓库大面积防治虫蛀、霉变。, http://www.100md.com(陈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