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184736
心经与心脏相对特异性联系机制研究通过专家鉴定
http://www.100md.com 2003年6月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959期
     国家“八五”和“九五”攀登计划“经络的研究”项目——“心经与心脏相对特异性联系的躯体交感通路与体液机制研究”,日前在合肥通过专家鉴定。

    由中国中医研究院安徽经络脏腑相关研究中心组成的课题组,在著名实验针灸学家周逸平教授领导下,首先明确提出“经脉脏腑相关是经络理论研究的核心”。10年来,他们选择心经经脉与心脏相应脏腑进行一经多脏的对应研究,通过临床观察以及应用生理、生化、免疫及形态等动物实验方法进行综合研究,观察到心经经脉(或心经穴位)区与心脏存在相对特异性联系,表现为心脏疾患可相对特异性地反映于体表的心经和心包经;针刺心经经脉(或心经穴位)、心俞穴对心血管系统具有特异性的调节作用。这种相对特异性联系,与躯体交感反射活动关系较密切;心经相应穴位感觉神经与心脏的节段支配大体相同;心经相应穴位区的交感节后标记神经元与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元的主要部分重叠。一些内源性生物活性物质和神经递质以及一些神经肽类物质是介导心经经脉(或心经穴位)的针灸效应的重要物质基础。首次系统论证了心经和心脏相对特异性联系及其神经体液途径。发现针刺心经经脉、心俞、厥阴俞不仅可以治疗心肌缺血,也可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舌诊可能与舌上神经肽分布特征相关,为“心主神明”、“心开窍于舌”、“心脑同病同治”等提供了实验依据。

    由中国科学院吴建屏院士、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所朱兵副所长等组成的专家评审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是经脉脏腑相关命题的系统性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对中医针灸理论和临床、经络实质研究以及实验针灸学的发展,均有重要意义。(毛喜荣)B12,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