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77981
进入大学,为何反没了激情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21日 《生命时报》 2006.11.21
     失去学习目标 缺少依赖对象 没有长远规划

    很多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学生,会发现自己变得和从前不一样了。他们读大学之前,是非常勤奋、珍惜时间、有目标和追求的人,而一旦上了大学,似乎一下子变得随意和懒散,甚至有些消极,很难再找回从前那种有目标、有激情的感觉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他们对大学生活缺乏心理准备,缺少目标。一个人拥有目标才会有动力。中学时代的学生,考上好的大学就是他们的目标,他们会用自己所有的智力、毅力,全力以赴去实现它。而进入大学的学生,往往会发现自己找不到目标了。一路走来,没有人提醒他们去规划大学生活,去思考进入大学以后要做什么,因此他们进了大学就认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已经实现了,辛苦了那么久,现在终于可以休息了。

    其次,以前都由父母和老师为他们布置任务,制定计划,监督他们。而进入大学,松散的教学方式和独立自主的空间,让许多依赖成性的学生不习惯,短时间内也形成不了良好的自制力,以至于出现散漫消极的作风。

    最后,上大学之后,突然之间缺少了学习压力,有了很大的自主空间。这时,学生们开始独立思考一些问题,比如人生的意义,学习的意义,工作的意义,情感的意义等等。这是他们对社会和自身进入自主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和老师从前对他们的教育开始受到“质疑”,但他们自己的理念又没有建立起来,于是思想上的空虚也会使他们变得消极。

    那么,这个时候的学生应该如何调整自己呢?

    第一,要重新树立对大学的认识。把大学看作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对人生进行一个更长远的思考和计划,尤其是着重分析一下大学毕业之后要做什么,以此决定大学学习中要达到怎样的目标,进行哪些方面的学习准备。

    第二,以前习惯依赖的学生,这个时候就需要学习自我监控和指导了。学会制订目标和计划,学会自我监督,学会独立学习和生活。

    对于因为自我探索而陷入迷茫的学生,要有选择地吸收各方观念,也需要多和别人交流,比如有丰富社会经验的长辈、老师、朋友,以及经历过这个阶段的师兄师姐,把自己的困惑告诉他们,从他们那里学习思考的方法。这样才会避免长久地陷入消极情绪。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够吸收各方观念,树立一种健康的人生信念,那么这时他们的思想就完全是自己的,他们也能够比不经历这个探索阶段的同龄人更加成熟。, http://www.100md.com(秦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