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11136
通心络胶囊有效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1月2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836期
     现代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是引发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大量病理、影像及临床研究表明,60%~70%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是由轻至中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继发冠状动脉血栓引起的,故斑块的不稳定性取决于斑块的组成结构而不是大小。所以,预测斑块破裂和寻找斑块稳定剂对临床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通心络胶囊是以人参、水蛭、全蝎等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心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其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抑制作用及不稳定斑块的稳定作用尚无报道,本研究拟观察通心络胶囊稳定斑块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方 法

    选择2002年11月~2003年11月住院患者,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经体外血管超声检查确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共80例,年龄43岁~74岁,男52例,女2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单硝酸异山梨酯20mg,日2次,美托洛尔片12.5mg,每日2次),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4粒,日3次),共治疗4月。治疗期间,不服用同类或其他调脂药物、抗氧化剂等对动脉粥样硬化有影响的药物。
, 百拇医药
    结 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液中TC、TG、HDL-C均变化显著,软斑块、扁平斑块和硬斑块声学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通心络胶囊可以明显降低血脂、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声学密度。

    讨 论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分为两类:稳定斑块与不稳定斑块。稳定斑块强度大,不易破裂。不稳定斑块现规范称为易损斑块,这种斑块易于破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是引发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影响粥样斑块稳定性的因素有很多,大的脂质核心是斑块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为减少斑块破裂及未来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增加胆固醇清除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本研究中,治疗组治疗前后TC、TG、HDL-C均变化显著,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通心络胶囊可明显降低血脂。
, 百拇医药
    声学密度定量技术是以背向散射积分(IBS)为基础的超声组织定量方法,斑块声学密度与血脂水平呈负相关,血脂越低,IBS值越高。本研究表明,治疗后,治疗组软斑块的声学密度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扁平斑块和硬斑块与对照组比较有增加的趋势。表明通心络胶囊可以增加软斑块的声学密度,及通过改变软斑块的组织成分,减少脂质,使斑块稳定性增加。

    通心络胶囊是由人参、水蛭、全蝎等组成的纯中药制剂,其中人参补益中气,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人参皂苷为其主要成分,人参皂苷对家兔高脂血症可以产生有益的调节作用,可以降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脂蛋白,从而降低动脉壁脂质。水蛭、全蝎等药,能充分发挥虫类药物搜风通络、活血解痉之功,再加之赤芍活血散瘀,可有效的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改善血液流变学。通心络胶囊稳定斑块的可能机制为:通过改善血脂代谢,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血清中胆固醇水平,清除脂核内脂质,增加斑块机械稳定性及改善内皮舒张功能,降低血液黏滞度,减少斑块破裂后的致血栓反应。(摘自《络病学基础与临床研究),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