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73318
白色污染早该收费了(焦点时评)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月15日 《生命时报》 2008.01.15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出《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通知指出,鉴于购物袋已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今后各地人民政府、部委等应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并将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

    国务院为几分钱的塑料袋问题发布强制性要求,绝非小题大作,而是加强环境保护,增强社会公众环保意识的举措。

    众所周知,近几十年,城乡的“白色污染”已成一种景观,大风起兮,树上“白旗飘飘”,满街“白条滚滚”。“白色污染”已不仅是不雅观的问题,而且由于塑料极难降解,会对我们的居住环境造成长期的污染和损害。

    以前,有关部门也提出过类似要求,但执行不到位,“白色污染”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其原因是:商家不愿因塑料袋区区小物而影响销售,公众的环保意识尚未达到较高的自觉程度。今天,在公众环保意识已有较高提升的情况下,国务院的强制性要求应可得到较多的公众响应,有关部门也应加强对有关要求的执行力度。法不可虚设,令必须执行,这是一个健康社会的前提。有关要求会造成一些不便,但为了我们的生存环境,值得。而且,克服这种不便,只需举手之劳,是一种公众意识和习惯的养成问题。

    “环境税”是当下的热门话题。国务院办公厅的通知,实际上是对塑料袋加收某种“环境税”。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必须有一种谁污染、谁治理,谁破环、谁复建的的机制,一种索取与支付相平衡的社会机制,才可能较好维系生态基本平衡。从这种意义上,“环境税”势在必行,是关系生态文明建设的大事。

    对个人而言,在环境问题上,“勿因善小而不为,勿因恶小而为之”,这是当代的道德要求,一种文明素养的体现。对社会而言,就是要建立、健全保护环境的种种机制,让保护环境之善受到鼓励,让破坏环境之恶得到制约。人是需要青山绿水的,而青山绿水也需要人的细心呵护。, http://www.100md.com(人民日报高级编辑 黄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