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604347
切实加强中医专科专病建设
http://www.100md.com 2008年6月1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944期
     近年来,全国中医医院得到了长足发展,基础条件明显改善,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中医药使用比例下降,中医药特色优势淡化的问题也比较突出。造成这个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忽视了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如何加强专科(专病)建设,促进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加强中医医疗质量管理

    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是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的核心。要积极引进经过科学验证的中医专科(专病)新技术、新疗法、新药物和新设备,提高诊疗水平,提高临床疗效;要认真执行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专家会诊等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核心制度以及中医药行业技术标准与规范,积极开展中医单病种质量管理,建立省级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监测中心,对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测;要研究制定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标准,组织专家开展项目建设的中期评估和期满评审验收。对评估评审合格的,给予命名挂牌,并对主要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予以适当奖励;对评估评审不合格的,中止建设计划,不再予以经费补助,取消建设项目资格,给予通报批评。
, 百拇医药
    确保中医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实现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加强重点中医专科(专病)人才培养,首先要抓好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要为学科带头人开展科研工作、撰写学术论文、开展学术讲座等提供必要条件。其次要抓好人才梯队建设。重点中医专科(专病)人才不能只靠一个或两个人,而要形成一个梯队,一个包括相关学科人才在内的综合群体。要采取专科进修、专门技术培训、专科骨干高级研修、名师带高徒等多种形式,大力培养重点中医专科(专病)人才。要善于给中青年人才压担子,使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成长。国家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和继承人的选拔,要优先从重点中医专科(专病)人才队伍中选拔。

    加快中医科研创新步伐

    中医药要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在不断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不断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重点中医专科(专病)的科研工作,要以临床应用研究为重点,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要在通过科学评价、肯定疗效的基础上,开展机理研究,揭示内在规律,争取理论上有所突破。要通过医疗和科研实践,建立既具有中医药特点,又能够被公认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方法,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规范性治疗方案。通过对专科专病文献记载诊疗方法、有代表性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实践经验以及民间有一定科学和实用价值的方药、诊疗经验收集、整理、提高、应用,促进中医专科(专病)中药制剂和中医特色治疗设备的研发,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方便患者使用。中医药科研课题立项,要向重点中医专科(专病)领域倾斜。

    此外,还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明确重点中医专科(专病)的主攻方向和发展目标,选择中医特色优势发展前景较好专业,如外科(疮疡)、推拿、针灸、康复等,以及重大疑难疾病和现代医学少有办法的疾病等作为专科专病建设项目;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保证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经费专款专用;中医管理部门除了要制定建设规划、投入建设经费、加强监督管理外,还要加强与药品监管、宣传、工商以及学术团体的沟通协调,促进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项目单位之间的联合、合作和对口支援,完善重点中医专科(专病)技术网络,优势互补,整体推进。, 百拇医药(兰立群 江西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