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报》 > 2008年第3009期(2008.10.17)
编号:11683692
针灸在农村更有用武之地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0月1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009期
     在广大农村和偏远山区,许多农民由于经济拮据,生活困难,总希望采用花钱少、疗效高的手段防治疾病,而针灸就具备了这些特点。鉴于此,长期在农村工作的基层医生,灵活运用针灸这种方法,为当地农民默默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简便验廉”特色显著

    针灸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疗效确切,在农村特别适用。开展针灸治疗不需要高精尖的仪器设备,基层大夫往往一根银针,一段灸条,就能解决一些医疗上的实际问题。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北京房山区张坊镇张坊村卫生室大夫王金海告诉记者,学习针灸,主要是掌握好穴位、进针深浅,很快就能在临床上运用。由于不要特殊设备,乡村卫生室只要配备针灸包,无论在诊所还是家中,都能进行针灸治疗。

    针灸的疗效高、成本低、适用范围广,如治疗感冒、胃痛、月经痛、坐骨神经痛、头痛及脑中风等多发病、常见病。针灸的见效快,手法简单,对头痛、三叉神经痛选风池、合谷、太阳等穴位,做完手法,立刻见效;对面瘫和中风患者,在康复治疗中利用针刺技术,短到一周,长至一个月时间,就能收到效果。
, http://www.100md.com
    创新方法层出不穷

    针灸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疗效。近年来,一些专家和基层针灸人员,在实践中不断继承创新,从而提出了新理论,发明了新针具,创造了新方法。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教授石学敏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取得了显著疗效。他率先提出针刺手法量学理论并开展相关研究,对捻转补泻手法确立了新定义和量化操作,使传统针刺手法向规范化、量化发展。其研究成果获得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其作为1998年度10大科技成果项目在全国农村推广应用。

    北京军区总医院全军平衡针灸中心教授王文远创立的平衡针灸疗法,以安全有效、简便价廉、单穴疗法、快速针刺、3秒钟见效特点,先后被列为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向全国农村、社区、部队推广的适宜技术。

    早在上世纪60年代,著名针灸专家贺普仁便潜心研究针灸治疗弱智的课题。他创造的“贺氏三通针灸疗法”,即微通、温通、强通,不仅有好的疗效,而且费用低廉,减轻了病人经济负担。
, 百拇医药
    江西省中医院陈日新主任医师首创的开通经络艾灸新疗法,突破传统针灸理论,开创灸疗新技术,在治疗20多种常见病、多发病与疑难病中疗效显著。目前,该院不仅建立了世界针灸网站,还在全省48个市、县医疗单位开设网点,开设针灸视频临床网络,对缓解边远山区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

    安徽省亳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名誉院长姜华琦从事基层针灸临床医疗工作10余年,取得多项针灸科研成果,如三伏灸治疗哮喘病、应用穴位注射治疗慢性气管炎等,在当地产生了较大影响,被确定为安徽省级中医特色专病建设项目。

    还有中国针灸学会经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薛立功教授提出的经筋理论,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卢鼎厚运用阿是穴斜刺防治肌肉损伤,齐齐哈尔一基层大夫研制的电子艾灸仪,北京黄枢中医院院长黄枢独创的“针眼”微型外科疗法等,他们都从不同程度地为针灸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辉煌历史不能忘记
, http://www.100md.com
    针灸在国内曾有过辉煌的历史。还是在上世纪70年代,农村严重缺医少药。毛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发出后,人们对针灸的研究热情非常高涨,各种各样的针刺疗法层出不穷。针刺针麻的研究也达到了高峰,“千年的铁树开了花,万年的枯树发了芽,如今的聋哑人会说话……”这首歌曲既反映出针灸独特的疗效,也是人们喜爱针灸、接受针灸的一个缩影。由于针灸“简、便、验、廉”的特点适应了时代的需求,当时在全国大量培养农村赤脚医生。他们大都能用针灸解决农村多发病、常见病,因此,民间曾有“一根针,两把草,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俗语。

    针灸的对外传播,与37年前的美国总统访华有关,随后掀起了一股针灸热。如今,针灸在美国大部分州已经实现了合法化。世界针联主席邓良月在去年的世界针灸学术大会上说,到目前为止,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掌握针灸技术的人员。

    近年来,学针灸,用针灸已成了一种时尚。一名来自印尼的女士告诉记者,一年前她来到中国,由于自己的胃痛西医总看不好,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求助于中医,没想到扎针灸后,胃痛病就不犯了。从此她与针灸结下了缘,有点毛病总求助于针灸。
, 百拇医药
    想说爱你真不容易

    针灸“艺术”在国外开花结果是有目共睹,而目前国内的针灸使用情况却不容乐观。随着各种先进医疗设备的引进,针灸逐渐沦为医疗活动中较低层次的消费,其地位也变成一些病种的辅助治疗。一些医院减少针灸的诊室及病床,一些医院甚至取消了针灸科,用针灸治病的医生也越来越少。

    是农民不喜欢针灸吗?一位针灸专家说,自己每次回农村老家,乡里乡亲到家中要求扎针灸的、开方的是络绎不绝。他们真的喜欢针灸,欢迎针灸,有80%左右的人敢于尝试针灸。

    这位专家分析,针灸之所以遇到目前的尴尬,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有政策、法律方面的问题,也有中医自身的问题。其中针灸诊疗价格普遍低下就是主要原因之一。针灸科不赚钱,医院给予撤消;针灸医生待遇低,改行做了其他工作。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针灸便成了牺牲品。

    到底针灸的价格是多少?据了解,在北京地区所有中医院做普通针灸,一次仅4元,需要在特殊部位扎针灸,如眼针、耳针等,再另加4元。在江西三级中医院做灸疗,一次20元;在安徽县级中医院做普通针灸,一次10元。不久前,广东、深圳、福建、湖南、黑龙江等省市的物价部门,虽然将普通针灸价格提升为一次20元,加上其他费用,也不过40至50元,与西医院动辄上万、上千的手术费用相比,简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如此低的价格,难怪医院不愿做,医生不想干,子女不愿学。
, http://www.100md.com
    随着医疗卫生的改革和老一辈针灸医师的退休、离世,针灸的许多治疗作用越来越弱化,致使很多年轻人已经不知道还有针灸这种治疗疾病的方法了。久而久之,针灸还能传下去吗?今后,老百姓还会看到针灸,了解针灸,体验针灸,相信针灸吗?针灸,想说爱你,真是不容易啊!

    加大扶持走出怪圈

    对于针灸的现状,国家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且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调整。特别是最近几年相继开展的中医药进社区下农村、中医药师承、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医“治未病”、中医中药中国行等工作与活动,逐渐使针灸进入了农村,进入了家庭。

    北京市中医管理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使该地区针灸科病房住院费用的医保起付标准降低50%;一批疗效突出、经验丰富的针灸老医生有了学术传承人;拓宽了中医中药、针灸推拿的服务领域,促进了中医药特色的发挥。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最近出台《乡(镇)村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管理基本规范》,要求农村卫生服务机构配置针灸器具、火罐等常用中医药诊疗设备,运用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火罐、敷贴、刮痧、熏洗、穴位注射、热熨等5种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四川组织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三甲医院的专家组,开展农村医疗人员在针灸、拔罐等适宜医疗技术的培训工作。甘肃省最近提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要掌握包括针灸在内的10项以上中医药和民族医药适宜技术,扩大中医药和民族医药适宜技术在新农合中的补偿范围。山东宁阳把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规定针灸、拔罐、刮痧等非药物疗法和5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报销比例提高20%,有效减轻了农民的就医负担。
, http://www.100md.com
    一些专科医院也行动起来了,如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倡导科科有针灸、人人用针灸。如今,针药结合、内治外治结合已在大多数科室得到了体现,开展或拟开展一些新技术,如腹针、针灸瘦身、激光针刀等;一些过去习惯以药物为治疗主体的科室,如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皮肤科等也融入了针灸治疗,不仅丰富了治疗手段,同时也提高了疗效。医院还定期到郊区、农村以及山区,开展针灸义诊,培训基层医疗人员,开展针灸科普知识讲座,受到百姓的欢迎。

    留住人才需要政策

    在农村推广针灸,人才是关键。四川省北川县小坝乡卫生院院长彭卫兵说,能招到农村来的大学生不少,能扎根的人太少了。近几年,我们招了包括针灸在内的6名大学生,有2位考了执业医师资格证后就辞职了。分析他们离开的主要原因是,年轻医生挣得少,活太累,劳动收入和劳动付出不成正比,不能体现作为医务工作者的劳动价值。他希望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怎么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各地也都采取了一些必要的措施为农村输送人才。如湖南省长沙市政府从2007年起,每年选拔包括针灸在内的40名医学院校大专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规定培训期间财政给予生活及交通补贴,由乡镇卫生院统一办理社会保险,5年内只能在本县卫生院流动。录取的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后,其编制、档案、户口等,由所在县(市)人事部门按所聘用的乡镇卫生院同类人员管理,并按同等学力人员确定工资和福利待遇。

    针灸虽然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充满勃勃生机的科学。在农村大力推广和普及这种非药物疗法,既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又进一步推动和促进针灸医学的繁荣和发展。我们相信,在各级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针灸将会走出医疗怪圈,重铸辉煌。, http://www.100md.com(周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