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药业 > 信息
编号:11690273
时珍故里:药盛医衰令人忧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1月1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027期
     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是著名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故乡。11月16日,本报记者随同中医中药中国行“大篷车”来到这里,想来李时珍的故里,定是岐黄传承,名医辈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里的中医发展状况令人堪忧,虽然中药产业经济充满活力,但中医特色淡漠、缺乏有实力的龙头中医机构、人才难以为继。

    李时珍中医院是全县唯一一所县级中医院,却地处郊区,年业务收入不到300万元,甚至不如一些乡镇卫生院红火。湖北省素来以李时珍为骄傲,大冶、鄂州、武汉黄陂、黄石等地中医院的年收入都在3000万元左右,针灸、推拿、保健等中医特色专科开展有声有色,而蕲春县手握“时珍故里”这张牌,却没有打出与之相称的中医亮色。

    事实上,“李时珍”的品牌效应很被看好。就在几天前,蕲春一家台资企业以3000万元的高价在北京拍卖会上拍下“李时珍”品牌,大型电视连续剧《李时珍》也在此开拍,已经有20多家海内外企业先后在蕲春投资,开发药材种植、中药生产、旅游观光、休闲运动等各种产业,全县医药产业年产值超过10亿元,某医药集团成为当地纳税大户。

    然而,中医医疗机构和中药产业的迅猛势头相比,则逊色得多。石玉艳副县长介绍,该县有近100万人口,中医药从业人员共437名,中药人员比例大于中医。

    离李时珍墓地不远,蕲春县蕲州镇有条医药一条街,路两旁有很多以李时珍命名的药店、旅馆、体育场,然而这里的建筑虽然古香古色,却是人流稀少,有些店铺干脆一把“铁将军”把门。

    李时珍中医院也在这条街上。医院建在当年李时珍给百姓诊病的原址——道观“玄妙观”,这里人口并不集中,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病人来源。医院外型仿造当年道观的模样,倘若不是上面“中医院”三个字的提醒,游客很难看出这座飞檐肃穆的灰白色房舍,竟是家医院。

    蕲春百姓对中医药是很信赖的,在横车镇九棵松村的“中医中药中国行”义诊现场,记者看到村民为了看中医不惜争抢座位、排起长队,然而,该县有特色的中医技术和项目并不普及。蕲春是国家级贫困县,医疗资源不富裕,在这里仍能看到一些常年忍受病痛、衣服打着补丁的百姓,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亟需在这里发扬光大,为百姓造福。

    医药不分家,中药离不开中医理论的指导。中医药发展关键在好的疗效,而疗效的体现在于人,中药再好,还需有高明的中医师有效运用。人们耳熟能详的李时珍,也不是只钻研中药的药学家,他曾是明朝太医院的医生,医术超凡,在中医理论和临床应用方面,都有贡献。

    开发利用“李时珍”人文资源,蕲春县取得了一些成绩,如今蕲艾、蕲蛇等道地中药已渐成品牌,来自海内外的投资项目接连不断。但要完成建设“医药名县”的目标,恐怕还得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六者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希望看到当地能加强中医内涵建设,让这里的中医特色更浓,让时珍故里的老百姓多得实惠。, 百拇医药(马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