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905055
中医需有“术”更需有“道” ——兼答李彦坤医师问
http://www.100md.com 2010年7月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345期
     在经方临床应用中,不同的医者,对方证的体会和应用有别,有时甚至截然相反,但都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对这一问题的解释,至少有两种可能:一是他们所说的方证的内涵不同,或者不完全相同。二是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中医理论滞后于临床。基于这样的认识,作者提出中医理论建设是中医学发展的必需,即中医需有“术”,更需有“道”。

    近来,笔者和余晖医师所作“冯世纶临证实录”系列文章,在读者中产生了一定的反响,有肯定,也不乏争鸣与意见。6月30日贵报刊登了河北省沙河市中医院李彦坤医师对这些文章的看法,并提出“在第十五篇《痹痛病在厥阴太阴》中,作者既然认为柴胡桂枝干姜汤偏于祛半表半里之寒,为何还要提太阴虚寒之‘便溏’”的问题。笔者在此作一解答。

    “令笔者感兴趣的是,如从脏腑、经络角度作解,本方证当有脾虚、脾寒(或太阴虚寒),其用方重要指征之一就是便溏。但冯世纶老师依八纲释六经,认为本方证当有便干,即148条所说‘阳微结’。”这是原文内容。笔者之所以故意提到这种认识上的差异,唯一目的是想引起中医临床者的思考,思考中医,思考中医临床。

    两种不同的认识

    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伤寒论》第147条,对该条文和该方的解读,冯世纶的老师胡希恕先生和伤寒大家刘渡舟先生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认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5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