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健康新闻
编号:12316509
感冒没症状也传染 等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7日 《生命时报》 2012.09.07
     感冒没症状也传染

    天气转冷,很快将进入流感高发季节。近日,英国《每日邮报》一篇报道指出,最新一项研究发现,流感在没产生症状前就已经具备了传染能力。

    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在进行流感动物实验时发现,患病后的动物在尚未出现症状前,病毒已经传播给同一个笼子和相邻笼子里的同类。研究证明,一般感染流感病毒24小时,就具备了传染能力,而这时往往还没有出现症状。一般来说,感染病毒45小时后才会发热;感染48小时后才会打出第一个喷嚏。研究提醒大家,一旦觉得不舒服,虽然还没出现感冒症状,也不要掉以轻心,最好戴上口罩,避免传染他人。感染流感病毒5—6天后,病毒传染率大大降低,这时可以放心摘下口罩,传染给他人的风险已经变小。▲

    (冯国川)

    
, 百拇医药
    “老年痴呆”需要改个名

    和“变态反应”、“皮肤性病”一样,给人羞耻感

    阿尔茨海默病,在中国被叫作“老年性痴呆”。“痴呆”这两个字,一下子将患病者与正常人群隔离了开来,让他们承受着来自别人的异样目光。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多家媒体共同发起“关注失智老人”新闻公益行动和为“痴呆”正名问卷调查,呼吁通过“改名”消除对阿尔茨海默病人的歧视。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人约1000万,平均每年还有30万新发病例。调查显示,近1/4患者会隐瞒或掩饰被诊断为“痴呆”,主要原因是羞耻感和遭遇歧视;40%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会受到排斥;60%的患者被诊断为“痴呆”后,最可能疏远或者失去联系的首先是朋友,其次是家人。

    让阿尔茨海默病人远离“痴呆”这两个字,无疑会对他们形成很大的心理安慰。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社长袁钟教授告诉记者,呼吁改名是善意的举动,也是一种积极现象,更是社会认识的进步。过去制定一些疾病名称时,没有考虑那么全面,从而给患者带来很多烦恼。“老年性痴呆”这一名称确实会引发很多负面想象,容易让患者感觉羞愧、低人一等,对他们融进周围社会和人群造成障碍。
, 百拇医药
    除了“老年性痴呆”外,袁钟指出,还有几种疾病的名称也有引起社会歧视的可能。比如“变态反应”,曾有专家主张改成“过敏性疾病”,因为“变态”在当代汉语中是一个非常贬义的词。“皮肤性病”虽然没有贬义,但在我国,提到“性”就容易让人们联想到道德问题。更改这些带有歧视性的疾病名称,不仅能使患者减少痛苦和心理负担,还能引导人们对这些疾病产生正确的认识。▲

    (徐 焱)

    

    感冒药限购更严了

    一次只能买2盒 药品包装也要改

    感冒药“限购令”再度收紧。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公安部、卫生部再度下发《关于加强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一次允许购买含麻黄碱类感冒药的数量,从5盒降至2盒,且需要查验和登记购买者的身份证信息。
, 百拇医药
    《通知》还将1粒/片麻黄碱类药物含量大于30毫克(不含30毫克)的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列入处方药管理。这也就意味着,一粒含有90毫克盐酸伪麻黄碱的蓝色装新康泰克,今后需要凭医生处方才能购买,而1粒/片中麻黄碱含量没超过30毫克的白加黑、日夜百服宁、泰诺等药物则不需要处方。

    此外,《通知》还对药企每个最小包装的规格作出限定:口服固体制剂的麻黄碱含量不得超过720毫克,口服液体制剂不得超过800毫克。相关药企应在2013年2月28日前完成药品的标签、说明书和包装的修改,未完成的3月1日后不得销售。

    “购买含麻黄碱类感冒药需实名制,数量也从5盒降到2盒,肯定会给大家带来一些不便。”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网专家孙忠实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但这也是应对不法分子利用感冒药制毒无可奈何的办法。

    自9月1日实名制购药规定实施以来,市民发现在不少药店已买不到白加黑、康泰克等常见感冒药,还有药店工作人员建议购买中成药。对此,孙忠实认为,药店为了避免麻烦这么做也无可厚非。据他所知,目前尚无对比研究,所以治感冒是中成药好还是白加黑等复方制剂好,很难下结论。感冒药药效的个体差异也较明显,市民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他建议,不如将含麻黄碱类感冒药都纳入处方药管理,大家可根据需求多开几盒备用,这样既能解决实名制难题,又更方便管理。▲
, 百拇医药
    (江大红)

    

    过敏,父传子母传女

    据英国《每日星报》近日报道,美国《过敏和临床免疫学杂志》刊登英国一项新研究发现,过敏症不仅会遗传,还有着两代之间“同性遗传”的特点。也就是说,如果父亲患有过敏症,那么儿子过敏危险会翻倍;母女之间同理。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过敏与免疫学系主任哈撒恩·阿沙德教授及其同事,对23年前出生的1456名患者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发现,只有父亲有哮喘的情况下,男孩哮喘危险才会翻倍,而如果母亲患有哮喘,女儿哮喘危险会翻倍,但不会传给儿子。研究还发现,母亲患有湿疹,女儿湿疹危险会增加50%。湿疹父传子的几率也与此相当。
, 百拇医药
    阿沙德教授表示,新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询问女孩母亲的过敏史和男孩父亲的过敏史,再结合相关过敏测试结果,医生就可以更准确地诊断孩子们的过敏症。▲

    (陈希)

    

    香港发现缺碘奶粉

    涉及日本明治、森永等知名品牌

    近日,香港食品安全中心通报,在抽检的14个婴儿配方奶粉样本中,发现有6个样本的碘含量低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要求。而这6个样本分别来自日本著名品牌明治、森永、和光堂。
, 百拇医药
    香港食品安全中心介绍,若根据已公布缺碘奶粉罐上标签建议的喂奶量喂哺婴儿,婴儿每日摄取量将低于世卫组织建议量(每日每公斤体重15微克)的1/3,有可能影响婴儿的甲状腺功能。若甲状腺功能显著受影响,不排除婴儿脑部发育受到牵连的可能。由于1—8个月是最可能受到影响的年龄段,所以香港卫生署已安排10家母婴健康院为饮用缺碘奶粉的婴儿进行甲状腺功能测试。

    截至12日下午4时,已有98名饮用含碘量低婴儿奶粉的1—8个月大香港婴儿,完成了甲状腺功能测试验血报告,只有1名婴儿的促甲状腺素水平稍低于参考标准,且并非缺碘所致,其余结果正常。但香港政府仍建议,市民最好停用这几款产品。

    事件发生后,森永乳业发表声明称,产品是根据日本标准生产,由于日本人日常从海藻中摄取大量碘,根据当地标准,不允许再添加碘。对此,一位药店老板表示,选择孩子的奶粉也不能盲目跟风,应考虑当地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

    据了解,香港政府正准备尽快制订婴儿配方奶粉的营养素含量及营养标签的规管方案,并准备有关立法。▲ (本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梅斯)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