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信息
编号:12344804
健康“小”屋 承载“大”用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1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838期
     近日,《中国中医药报》以“中医‘健康小屋’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为题报道了河北省邯郸市开展的以“健康小屋”为载体的社区健康教育新模式,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一个“小屋”能有何“大”用?细细读来,终于释然。原来,该市的“健康教育小屋”与别处迥然不同,不仅活动方式新颖、实在,而且承载了巨大的作用。

    笔者曾在不少社区也见到过类似的“小屋”,有的虽然装修良好,但却因为活动单一而门可罗雀;有的虽然人声鼎沸,但却烟雾缭绕,棋牌之声乱耳,失却了举办的初衷;还有的竟因管理不善破败不堪,以致不得不关门了事。究其原因,不外乎管理方法、活动内容和创新形式方面出了问题。而邯郸的做法,则恰恰有效解决了这些难题。比如,在“小屋”的建设上,该市按照“依托资源,突出特色,合理设置”的思路,将小屋建设与中医药特色服务有机结合,并分别与市第一医院、市中心医院、市妇幼医院、市第三医院等市直医院合作,这就使“小屋”不仅易于为群众所接受,而且有了长期存在的“底气”;在活动方式上,“小屋”强调以“医患合作互动、健康自主管理”的服务模式,广泛开展中医特色的养生、预防、保健、康复、治疗等工作,全面构建中医特色“健康小屋”服务体系。同时,还将管理制度化、考核常态化,服务规范化,终使“健康小屋”走上了有序、高效、健康运行状态。

    据介绍,该市复兴区“健康小屋”均按照中医特色在建设上做到“六个一”:一个“以专家名字命名的健康小屋”标牌;一个温馨、独立的场所;一个专业的团队;一个突出的中医特色;一个明确的目标;一个科学的方案等。使小屋建设古色古香,不仅成为有效开展城乡居民“未病先防”工程的重要场所,而且成为传播了中医药“治未病”的理念,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科学、拥有健康、享受生活的氛围,以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

    健康教育是保护百姓健康“关口”前移的重要措施。如何创新其方式,丰富其内涵,使百姓乐于接受和运用,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和实践。邯郸市的做法无疑值得我们深思、学习。惟愿“健康小屋”这颗幼苗不仅能在邯郸茁壮成长,而且在不久的将来能在神州大地遍地开花,生机盎然。, 百拇医药(胡文颖 湖北省襄樊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