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冠状动脉病 > 冠心病
编号:12365151
经方治疗冠心病 ——跟师冯世纶学习经方应用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1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869期
     成书于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一书,标志着经方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和成熟,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该书所载的方剂药简味少、配伍精当、化裁灵活、疗效卓著,被后世医家尊称为“经方”、“方书之祖”。

    后世医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诸多成就。近代著名的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毕生从事经方临床,创造性地提出《伤寒论》源自《汤液经法》而非《黄帝内经》,六经辨证不是脏腑经络辨证,而是八纲辨证,即经方医学采用的是六经八纲辨证体系。揭示了辨证论治的实质,即基于患病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而适应整体的、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首倡方证辨证,方证是六经八纲辨证的继续、方证是辨证论治的尖端等学术思想。被日本中医界赞誉为“中国有独特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胡希恕先生的这套完整独特的六经方证辨证施治体系大道至简、疗效彰明、可操作性强,给后人留下了学伤寒、用伤寒的高效捷径:先辨六经(八纲),再辨方证,方证是辨证论治的尖端。

    胡希恕学术继承人、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冯世纶教授不断整理总结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经方的研究成果,考证了经方理论体系的形成,率先提出《伤寒论》属中医独特的经方理论体系;在继承胡希恕先生六经实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厥阴病的概念,明确了厥阴病、少阳病方证;在继承胡希恕先生以方类证、以病位类证的基础上,探讨了六经类证。笔者有幸师承于冯世纶,亲耳聆听恩师的教诲,学习中随着对条文理解的加深,临证时明辨六经与方证,临床疗效较前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将笔者用经方治疗冠心病医案两则及其辨治思路整理如下。

    案一

    闫某,女,55岁,农民,2012年4月8日初诊。

    主诉:阵发性胸满短气、心悸1个月,加重伴喘促气难接续、双下肢轻度水肿12小时。

    病史:患者乳腺癌术后5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09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