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469511
警惕类风湿7个征兆 类风湿不是冻出来的
http://www.100md.com 2013年8月23日 生命时报
清热解毒,巧治风湿
空调吹太猛,风湿找上门

     警惕类风湿7个征兆(门诊预警)

    如果身体一些部位经常出现疼痛、僵硬等症状,要警惕可能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先兆。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医学教授风湿病顾问沃尔特·马克西姆维奇博士,在8月刊《读者文摘》撰文,提醒读者留意类风湿关节炎的7个征兆。

    肩膀和肘部疼痛僵硬。肩膀最易受到类风湿关节炎的影响,症状常表现在夜间上臂疼痛,抬臂困难,胳膊僵硬,无法正常洗澡、穿衣,日常活动受限。肘部关节处还可能出现结节。

    膝盖肿胀发炎。膝盖关节的发炎导致关节滑液的大幅增加,进而发生肿胀,久而久之可能导致膝外翻、膝内翻等骨骼变形问题。

    眼干涩发炎。约1/4的患者还会遭遇眼干涩的困扰,其他可能出现的眼部问题还有角膜炎、巩膜炎等,引起患部发红疼痛。

    颈部和下巴疼痛。类风湿关节炎还会导致颈椎不适,以及连接上颌下部的颞下颌关节也会发生红肿、压痛的情况。
, 百拇医药
    心肺循环系统问题。80%的患者会出现贫血导致的疲劳症状,因为血液中的携带氧气的血红蛋白数量下降。类风湿关节炎还会引起肺部功能障碍,如纤维化肺泡炎,由于肺内肺泡壁受到影响导致。有时,心脏外膜也会受到炎症影响演变成心包炎;还可能出现雷诺氏病,即天气冷时,血管变窄,供血不足而引发手部刺痛和麻木。

    手和腕部肿胀疼痛。类风湿关节炎会对手部产生严重影响,导致手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甚至发生畸形。腕部可能发生腕管综合征,即按压腕部神经会出现手部麻木、疼痛和无力等症状。

    足部和踝骨异常。足部和脚踝也是经常受到影响的部位,尤其早期症状可能体现在足部,双脚可能变宽,出现疼痛,甚至走路困难。▲ (郭静超)

    
, 百拇医药
    类风湿患者的旅行计划

    美国加州大学医学专家推荐

    类风湿是一种顽固的疾病,患者常有关节肿胀、疼痛,天气不好时还会加重,于是很多病人不敢出门旅行。其实,类风湿患者完全可以愉快地实现旅行梦。最近,美国加州大学医学博士威廉姆斯·罗伯特在“健康生活”网刊文,为喜欢旅行的类风湿患者提出了9条可行的建议。

    咨询医生。旅行前4~6周,先找医生咨询。和医生谈一下你要去的地方,询问是否要接种某些疫苗以及其他特别应注意的事项。如果该地区肺结核的发病率较高,而你正在服抗类风湿药物,那么感染几率会增加。

    做好预案。出行前,先了解一下目的地的医疗机构,搞清需要临时治疗时,可以去哪家医院、找哪些医生。还要咨询一下保险公司,如果旅行中出现意外或需要紧急转运,他们是否承保费用。
, 百拇医药
    购买保险。如果在途中病情突然发作,或染上流感,你也许得取消旅行。旅行保险可以单独购买,仔细阅读保险细则,确保能得到赔付。

    定好房间。事先在网上搜索目的地附近的旅店,给旅店打个电话,请他们安排一个进出方便的房间。

    带上病历。无论走到哪都要随身携带病历卡,以便医护人员了解你的病情和使用的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避免负重。出门时,尽量精简行李,只携带生活必需品,尽量使用小号手提箱,特别是坐飞机的时候。上下飞机或搬运行李时,可以请别人帮忙。不过有些东西必须带,包括急救箱、医生和药剂师的联系方式、保险单、免疫记录等。

    带足药物。出行前按旅行的天数计算好药量,一定要带足且有富余。把它们分装在两个包里,以防遗落或丢失一个。如果坐飞机,其中一包要带在身边。如果带的是针剂,要随身携带医生开的处方,以便接受检查。
, 百拇医药
    途中活动。在飞机上,每隔一段时间站起来,沿着通道走一走。如果是乘车,要经常在服务区下车舒展四肢,可以防止或减轻关节疼痛。

    注意休息。旅行不但能欣赏美丽风光,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症状,但是要给自己留出充足的休息时间。如果关节疼痛加重,更要多花时间休息,千万不要逞能。▲ (孙开元)

    

    坚持牙齿清洁能防类风湿(情报站)

    美国最新研究发现

    据英国《每日邮报》2月24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声称坚持刷牙可预防类风湿关节炎,这是因为造成牙龈疾病的细菌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发病之间存在关联,这种细菌并能导致类风湿关节炎的快速发展和程度加重。
, 百拇医药
    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牙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提取了口腔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所生成的一种独特的生化酶(肽基精氨酸脱亚胺酶),发现其会与某些蛋白质的残留物发生反应,将后者转化为瓜氨酸。而人体会将这种蛋白质识别为入侵者,导致免疫系统向其发起进攻。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来说,随后的结果就是导致关节内骨骼和软骨遭到破坏的慢性炎症出现。以往的研究表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比普通人患牙龈炎的可能性至少高出两倍。

    研究人员表示,如果能消除牙龈感染和炎症,那么活跃性重度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症状就会大大改善。这一发现为关节炎的干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比如,关节炎患者接受拔牙或服用抗生素治疗牙周炎,或许对关节炎也有一定的帮助。▲ (王萌)

    
, 百拇医药
    母乳喂养降低患类风湿危险

    据美国“健康日”网站1月7日报道,一项新研究表明,母乳喂养的女性今后患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风险较低。

    研究人员对7349名年龄在50岁以上的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与从未进行过母乳喂养的女性相比,采用母乳喂养的女性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可能性仅为前者的一半,并且母乳喂养的时间越长,患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风险就越低。▲

    (王 萌)

    

    类风湿不是冻出来的
, 百拇医药
    很多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一到冬天就开始关节疼痛、僵硬,他们便认为这个病是天冷引起的。上海长征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徐沪济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临床上,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误区,但风寒不是直接导致类风湿关节炎(简称类风关)的主要原因。”

    西医讲的“风湿”是种免疫系统疾病。免疫系统如果出了问题,误将人体正常的组织当成“敌人”,会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关就是其中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原理目前还不清楚,但类风关的发病是遗传和环境相加作用的后果,和寒冷没有直接关系,主要与白细胞介素-6等淋巴因子对关节的破坏作用有关。

    类风关可表现为关节肿胀、压痛、晨僵(早上刚起床关节僵硬,需要过一会儿才能活动)、畸形,严重时丧失劳动能力。此外,该病还会引起疲劳、血红蛋白降低等全身症状。统计显示,如果不经过治疗,类风关的两年致残率达到50%,3年可达70%。

    因此,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天气是否寒冷,都应注意预防类风关,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诊。当然,已患有类风关的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关节疼痛等症状进一步加重。治疗时可遵医嘱选择非甾体抗炎药、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等,只要能控制症状、防止关节破坏,患者的生活质量就有保证。▲ (张 瑾)
, 百拇医药
    

    空调吹太猛,风湿找上门

    温水洗手 避免淋雨 正规治疗

    专家小传

    栗占国,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免疫中心/风湿免疫科主任,亚太风湿病联盟(APLAR)主席,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免疫学会临床免疫学分会主任委员

    时下正值持续高温天,空调、电扇等成了大家离不开的生活伴侣。不少人白天在空调房里上班,晚上回家第一件事也是开空调。可凉快的同时,身体骨关节却暗自叫苦,稍不注意,膝盖疼、手指僵等“风湿病”症状便纷纷找上门。
, 百拇医药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栗占国教授告诉记者,每年入夏后,风湿免疫科的患者数目的确有所增多,其中很大一部分因素与人们过度贪凉有关。吹空调、睡凉席虽然不是风湿病的直接病因,但温度、湿度的变化都可能诱发风湿性疾病的发生,或导致原有病情反复。多数人在寒冷季节比较注意身体保暖,天热时却容易忽略这一点。特别是在潮湿闷热的桑拿天,很多人室内温度调得过低,或者开空调、光膀子睡觉,加上休息不好、身体疲劳等因素,很可能诱发或加重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困难、晨僵等症状,这与风湿病患者一遇阴天下雨就容易犯病是一个道理。

    栗占国指出,普通百姓俗称的“风湿”一般是指类风湿性关节炎。事实上,风湿病是一类疾病的总称,包括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多种疾病。这类疾病发病复杂,容易误诊、漏诊,致残率高,导致关节畸形、行动困难等问题。

    无论是否是风湿病患者,都应避免长时间待在温度较低、潮湿的环境中;空调温度不宜调得过低,不要对着空调风直吹;夜间睡觉适当保暖,避免着凉。生活中注意劳逸结合,保持作息规律,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有风湿症状的人或风湿病患者还要注意阴雨天适当减少户外活动,避免淋雨、趟水,加强膝关节等重点部位的保暖,洗手洗脸最好用温水,减少冷刺激。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积极规范地坚持正规治疗,不要自行调药或盲目用药。▲ (陈 芸)
, http://www.100md.com
    

    多年类风湿怎么缓解疼痛

    河南商丘读者孙先生问:我爱人今年53岁,患类风湿20年了,现在手脚关节都已经变形了,胳膊疼痛,想问专家怎样缓解这种疼痛不适?

    北京积水潭医院副院长、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伍沪生答:类风湿属于持续性发展的疾病,一般难以根治。其发病状态呈现波浪型,患者需要在治疗前进行诊断和评估,进而采取适当的治疗方式,并定期复查。若疗效好,可在下次复查后减药,甚至停药。

    治疗类风湿的药物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缓解症状的;另一种是控制病情的。如果疼痛比较严重可以适当服用一些缓解症状的药,同时搭配控制病情的药物。患者平时应多活动,适当的运动可以有效缓解疼痛、降低骨质疏松的风险。此外,可以适当补充一些鱼油。国外有研究表明,鱼油可以有效缓解类风湿疼痛。但如果症状不断加重应及时就医。▲
, 百拇医药
    

    风湿进展能阻止吗

    吉林读者白女士问:我今年53岁,半年前开始左脚脚趾痛,现在又出现左侧手指、手腕痛,去医院检查说是类风湿初期。请问还会进展到其他部位吗,有没有办法阻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骨科教授陈立民答:风湿病是指主要发生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一大类疾病,包括100余种疾病,有些主要影响关节,有些影响心肺,还有些是皮肤的问题,甚至也可能影响脑部。

    对于已确诊的类风湿,随着病情的进展,很多关节都可能受到侵袭,但目前并没有特别有效的办法来阻止,最好的办法就是对症治疗、减轻疼痛。比如,下肢关节有症状,就要少走路,注意保暖不要受凉;如果手指、腕关节有症状,就要减少手工操作,避免用冷水洗手、做家务。
, http://www.100md.com
    特别要提醒的是,由于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不明确,很多人会在患上风湿以后病急乱求医,盲目轻信一些私人诊所、小医院的建议,或者听信广告购买一些膏药、仪器,这样做只会贻误病情或导致病情加重,一定要慎重选择。▲

    

    清热解毒,巧治风湿

    倡导热毒致痹 坚持开小处方

    专家小传

    张鸣鹤,山东省中医院风湿病科主任医师、教授,山东省突出贡献的名老中医药专家,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 百拇医药
    在山东省中医院,活跃着这样一位老人:他已退休20年,却仍坚守在工作岗位,考虑的不是如何颐养天年,而是如何在有生之年为更多患者解除病痛;他已至耄耋之年,但耳聪目明、思路清晰、精神抖擞,工作起来全身心投入,这股精力和干劲连年轻人也自叹不如……这便是风湿科张鸣鹤教授。

    张老从事风湿免疫性疾病治疗五十多年,在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腰椎病、增生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大动脉炎、白塞病、痛风、银屑病等风湿免疫性疾病方面有着独特见解。他认为,多数风湿病,特别是在急性发作进展期,都离不开致炎因素的作用,炎症造成的“红肿热痛”与中医的热痹主证相吻合。因此,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因炎致病”、“因炎致痛”和“炎热灼痛”的热毒致痹学说,把“清热解毒”这一方法巧妙用于风湿免疫病的治疗上,形成独特的治疗风湿病十八法。

    一次,一位因西药副作用太大而“走投无路”的白塞病患者找到张老。诊治之后,张老认为,甘草有类似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却没有不良反应,对不能耐受西药的患者,不妨试试“甘草方”。仔细开方配伍一试后,这位患者治疗效果出奇的好。治疗中,张老一直坚持“贵的不代表疗效就好,便宜药也可以治好病”的原则,总是替病人打算,喜欢开小处方。很多外地患者会把病情、治疗效果等给张老写信详细“汇报”,而这些信件张老也会一一保留并装订成册。
, 百拇医药
    张老表示,在我国,风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患病率约有14.1%,虽然病情轻重不一,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很大一部分风湿性疾病难以彻底治愈。除了坚持正规的治疗,适当、适时使用中药,可增强人体免疫能力和减少部分使用免疫抑制剂带来的毒副作用,起到“增效解毒”的作用。比如很多脂膜炎患者比较肥胖,这与中医所说的“痰”、“湿”堆积有关,可采用清化湿热、化痰散结、活血化瘀的治法。

    张老提醒,风湿病可能随时找上门,因此,生活中每个人都要注意预防。比如避免过强的阳光长时间直射皮肤;季节转换时要预防感冒,避免过度疲劳、工作“连轴转”等;饮食上注意“凉补”,海鲜、羊肉等热性的食物要限量等。出现以下症状最好到风湿科检查一下:原因不明、不规则、反复的发热;长期不明原因的疼痛,包括关节、颈肩、腰背、足跟等处或伴有关节的肿胀;皮肤黏膜症状,如反复皮疹、光敏感、皮肤红斑、口腔溃疡、皮肤溃疡等;晨起时关节出现僵硬,活动受限,特别是影响翻身、扣衣服、握拳等活动时;手指端、脚趾端遇冷或情绪激动时出现发白、发红或伴麻木、疼痛等。▲ (赵媛媛)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