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462050
莫让小痔误大病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4057期
     俗话说“十人九痔”,可见痔疮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之高。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旦发生便血,最先想到的就是痔疮。其实能引起便血的疾病除了痔疮外还有很多,如大肠癌、大肠息肉、肛裂、克罗恩病、肠结核、缺血性肠病、细菌性痢疾等。

    痔疮是便血最常见的原因,其特点为排便时或排便后滴出或喷出鲜血,血液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一般为几毫升至几十毫升不等。若痔疮脱出不能回纳,则出现疼痛。

    肛裂是由于粪便过硬,排便者用力过猛,粪便强行通过肛门,使肛门受到较深的撕裂继发感染而逐渐形成溃疡,多见于慢性便秘患者。肛裂出血量不多,多为排便时在粪便表面或便纸上发现血迹,有时可滴出少量鲜血。排便时和排便后肛门剧烈疼痛是肛裂的主要症状。

    病人如出现不明原因的便血,色呈暗红,量不多,同时伴有大便次数多,粪便变细,排便后有未尽感,体重减轻,贫血等症状,则应怀疑直肠癌。做肠镜检查可看到肿瘤,做活检可以确定诊断。

    细菌性痢疾好发于夏秋季,患者常常有发热、排脓血样、腹痛、里急后重,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及昏迷。反复做粪便培养可找到致病菌,用抗生素治疗有效。

    “当然,上面提到的这些可能,都不能也不应该成为不及早求医的‘自诊依据’,出现便血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千万不要让小小的痔疮耽误了对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周健提醒说。 (一叶),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