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461319
买药还是规范一点儿好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3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4072期
     患者有需求,再加上监管缺失,药店以“患者至上”为借口,在不知不觉中既“满足”了患者,又获取了利润。

    幼儿园给幼儿喂处方药“病毒灵”引起了轩然大波,同时也引发人们对处方药使用和管理的关注。笔者在多地调查发现,本应在医生处方指导下使用的处方药,却可以在无医生处方的情况下,从药店、药品经销企业轻而易举买到。(见3月26日《福建日报》)

    买处方药跟买菜一样“方便”,从一定程度折射出了处方药乱象。与其如此“方便”,不如不方便,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买药还是规范一点儿好。

    处方药不得随意买,药店工作人员不是不知道,但,为啥“凭处方购买”形同虚设呢?一是利益作祟。药店盲目追逐商业利润,谁都不愿意把送钱来的人给赶走,不得不明知故犯,把处方药卖给患者。他们这样做,既没把规定放在眼里,也没把患者健康放在心上。二是监管缺失。一些职能部门对药品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监管,或时紧时松,或重城市轻农村,手段单一,技术滞后,执行力不强。三是宣传不力。少数患者对随意购买处方药的危害了解不多,为了一时图方便,把本应到医院诊断的这个环节“省略”了。有了患者的需求,再加上监管缺失,药店也以“患者至上”为借口,在不知不觉中既“满足”了患者,又获取了利润。

    处方药可随意购买,表面上看是方便了患者,但实际上却是潜伏了诸多隐患。

    民间流传的“久病成良医”,有一定道理,但毕竟疾病的治疗是个动态过程。即使一些轻微病症,口服一些常用药,如何把握药品的种类、剂量,甚至包括一些药品的服用时机,可能都会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不能凭着感觉走,或犯“经验主义错误”,而是应该去正规医院接受诊断。

    人体好比一棵大树,如果经常遭受病虫害的袭击,难免影响各器官正常功能的发挥。有一些危害,比如环境污染、有毒食品等,普通个人无法左右,或者难以识别,但偶遇身体不适及时去医院就诊,这样的生活常识恐怕是妇孺皆知。虽然多了个程序,但更大程度上保证了健康。

    规范药品销售,“对症下药”即可。一是完善制度机制,加强执业药师队伍职业道德建设,发挥其在医院药房、药店等药品流通领域“把关人”的作用,主动“不愿”违规。二是加强监管力度。对药品的生产、经销、处方单审核、售后等全过程进行动态监管患者反馈,加强对处方药实施全方位监督,扎紧这道“篱笆墙”,不让一粒处方药随意出售,相关部门在处理药品违法案件问题上挺直腰杆,敢于作为,提高违法成本,令其“不敢”违规。三是加强宣传。尤其是对一些偏远农村加强医药用药常识的宣传力度,认清盲目用药的危害,争取做到对整个社会全覆盖,自觉抵制处方药的滥用。

    买什么药?如何买药?看似百姓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其影响却非同小可。把它放到影响身体健康、关乎社会民生的大背景下来分析,自然而然就会感觉到,买药还是规范一点儿好。, 百拇医药(申国华 河南省监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