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3100268
从中医“治未病”思想谈党风廉政建设
http://www.100md.com 2017年7月6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4710期
     全党集中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活动根本目的在于“治病救人”,整治问题、革除陋习,保证党的先进性、凝聚力和战斗力是要达到的效果。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治病救人,需要有刮骨疗伤的勇气、壮士断臂的魄力、将军斩马的决心,对待问题不遮掩、对待恶习下杀手、对待疾病施良药。

    中医学“治未病”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治未病包含三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养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三是愈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治愈后遗症。目前,部分党员干部存在不自律、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症状,需要赶紧医治,并且这是一场持久战,要治防并举,注重“治未病”。

    治病须趁早防扩散

    “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警醒后人,不能讳疾忌医,有病要早治,否则追悔莫及。“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广大党员干部需要“一日三省吾身”,把错误思想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儒家学说有很多修身养性治病之道,比如“慎始、慎独、慎微”。慎始一词出自《左传》,“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慎独,指“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行为也要谨慎不苟”;慎微,本意为“认真重视和正确处置细小事情”。“慎始、慎独、慎微”是早治病、治未病的良法,如果病已发生,就须及早治疗。及早治疗的前提是及早发现,所以需要常“照镜子”、善“正衣冠”、勤“洗洗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4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