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3099041
打造多元化中医药人才队伍
http://www.100md.com 2017年9月4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4744期
     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的结合是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最佳途径,师承教育与学位教育相结合,既体现了学位教育规范、系统、创新的特点,又体现了师承教育的实践性、针对性、独特性等优势,创造了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上海市一直注重中医药人员层次和结构的培养,既重视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又有青年中医人才的培养,还要保证教育培训工作在基层的普及,只有使整个体系各层次人员呈金字塔形分布,才能维系其稳定性,并使人才的提高和进步逐次递进。

    人才资源是中医药事业发展中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具有决定性意义。上海市委、市政府长期重视中医药人才培养,遵循中医药人才培养规律,始终将中医药人才培养放在重要位置,系统谋划、周密部署,全力打造一支多层次、多元化的中医人才队伍。

    目前,上海中医药系统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973”首席科学家5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54名、上海市名中医137名。今年,又新增2名国医大师、3名全国名中医。

    以名中医工作室为平台 打造中医药人才摇篮

    中医药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是中医药界的首要任务,而传承模式是中医药这一传统学科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关键。

    为了克服单纯师徒型传承、院校型传承、科研型传承等传统模式的弊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在总结和借鉴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建立名老中医工作室为载体,全面实施中医药的继承、发展、创新工作,推进医院内涵建设”的发展战略,并于2001年6月在全国率先成立了首批名老中医工作室,并迅速在本市和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应用。上海通过十多年的实践努力,逐渐形成了以“名老中医工作室”为基础的中医药学术思想传承模式。

    自2010年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本市共建有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60个。在实践中,除了在项目单位内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水平,能够充分传承和发扬名老中医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中医临床技术队伍外,还注重充分发挥名老中医专家学术思想的辐射传播作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93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