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8.06.22
编号:74232
儿时护嗓,一生声音好
http://www.100md.com 2018年6月22日 生命时报 2018.06.22
     少说耳语戒辛辣 压低声调忌尖叫

    儿时护嗓,一生声音好

    受访专家: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嗓音医学中心主任 叶京英

    中央音乐学院嗓音研究中心主任 韩丽艳

    本报特约记者 李 凯

    嗓音是人的“第二张名片”,优美的嗓音能带给交谈对象愉悦感。人的发声器官好比一件乐器,需要从小细心呵护,一旦有发音不对或用嗓过度等习惯,容易因年久失修导致“嗓音病”。

    常见的嗓音疾病,包括急慢性喉炎、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和功能性发声障碍等。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嗓音医学中心主任叶京英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从接诊情况来看,门诊患者以慢性喉炎与声带息肉者居多。慢性喉炎多表现为反复发生程度较轻的声音嘶哑,可伴有咽干、咽痒、咽痛、咽异物感及频繁清嗓等咽部不适。在中央音乐学院嗓音研究中心主任韩丽艳看来,保护嗓音和咽喉要从孩子抓起,家长和老师更应成为儿童良好语言习惯的引导者和示范者。

    韩丽艳告诉记者,胎儿3个月时基本完成咽喉的大部分解剖结构生长,咽喉发育在出生后前3年较为显著,6岁后变化较少;14~16岁进入显著发育阶段,这也是由童声向成人声过渡的变声期。女孩变声年龄一般为10~18岁,也有的8~15岁开始、12~16.5岁结束;男孩平均变声年龄为11~15岁。

    一般有5方面原因会给孩子嗓音带来损害:1.过度使用嗓子,如发声过高、过长、过响;2.用嗓方式方法不对,动力用错地方;3.呼吸系统、耳鼻咽喉、内分泌、神经系统等疾病均会反应到嗓音疾病上;4.性格、情绪与嗓音有密切关系;5.饮食、气候、空气污染、噪声、压力等也是影响嗓音的重要因素。

    孩子从说话到变声之后,要想拥有好嗓音,应从最基本的说话和呼吸状态做起,按正确用嗓“三原则”进行训练,即节省原则:以最小的力发出最大的音响;平衡原则:哪用力过度就减少,哪用力不足就增加;协同原则:该用的肌肉用,不该用的肌肉不用。

    针对青少年日常嗓音保健,叶京英给出11条建议,家长和老师要一同参与示范。1.不要大声说话、喊叫;2.不要摹拟怪声说话;3.不要长时间说悄悄话;4.克服清嗓子的坏毛病;5.在嘈杂的环境中少说话或不说话;6.感冒、月经期、身体疲劳时少说话;7.说话时间不要太长,响度和速度要适当;8.禁止挤、卡、压喉咙说话;9.多喝水,少喝含咖啡因的饮料,忌烟酒,少吃刺激性食物;10.睡前3小时要空腹,避免反流性喉炎导致不适;11.尽量避开吸烟、污染、干燥、嘈杂的环境。▲, 百拇医药(李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