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3781974
心存敬畏,烦恼变小了
http://www.100md.com 2018年8月3日 生命时报 2018.08.03
     领略世界之伟大 感受自我之渺小

    心存敬畏,烦恼变小了

    武警特警学院心理教研室讲师 余淑君

    在《给年轻治疗师的27封信》中,美国心理治疗师玛丽.皮弗描述了自己的一段经历:她和朋友驾船沿河而走,傍晚即将日落时,心情有些低落,突然太阳破云而出,在河谷的石壁上映出炫目的古铜色,非常壮观。朋友大叫道:“快看,这就是奇迹!”后来每当她受挫失意时,总会想想炫目的石壁,并告诉自己:“看看周围可能发生的美好事情吧!”所以,她常常给来寻求心理治疗的病人一个独特的建议:在夕阳西下时去散散步,或是在群星闪烁的夜晚,裹着毯子躺在草地上看星星。如果此时有一只天鹅从月边飞过,或者梓花如雪花般飘落在病人身上,就有更妙的治疗效果。

    南非的科萨人深信,当没有人注意日出日落和月圆月缺时,人类将遭到诅咒而灭亡。看似奇怪的信仰,却给我们一种启发:如果忽视自然界的一切,无视花开花落、云舒云展,那么在天地间我们究竟在和什么打交道呢?

    从心理学角度看,对万事万物保持敬畏感会让心灵得以净化、提升,让我们的心灵更健康。“敬畏”混合了钦佩、惊奇、服从等多种感觉,它会让我们领略自然的伟大与神奇,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因此变得更加谦卑、单纯、宁静。当我们用敬畏的心去感受宇宙的奇迹,再回头看自己的烦恼,就好像从几万米的高空来俯视自己一样,许多困扰就变得微不足道。所以,敬畏感会减少我们对自己的过度关注,不再执着、纠结,许多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因此可获得疗愈。

    同时,敬畏感也会让我们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待自己和宇宙,使我们明白渺小的自己其实是伟大的世界中的一部分,于是会变得更慷慨、善良,更乐于将自我奉献出来,融入到伟大之中。这也是有敬畏感的人更乐于投身慈善,更愿意奉献自己的身心、服务社会的原因。

    培养敬畏感,玛丽.皮弗提认为,在大自然中感受独特的时光是个好办法,尤其是在一些特别的时点,比如季节变幻、晨昏交替、雪夜万籁俱寂的时候,独自一人去体验自然之美。也可以在一些人生重要时刻,比如孩子出生或家人离去后,用心感受生命。

    敬畏感也可以从阅读经典中获得,当我们在书中读到张若虚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读到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读到苏轼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敬畏感也会油然而生。▲,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