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耳鼻喉科 > 耳疾病 > 中耳疾病 > 中耳炎
编号:13362802
总揪耳朵, 可能患了中耳炎
http://www.100md.com 2019年6月18日 生命时报
     受访专家: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博士 丁小琼

    本报特约记者 刘 敏

    宝宝的小手喜欢抓挠,但如果一段时间内,发现宝宝总爱揪耳朵,就要引起警惕,孩子可能患了中耳炎。

    “婴幼儿语言受限,对待身体不适,不能很好地表达,只能通过肢体动作表现。”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博士丁小琼表示,临床发现,揪耳朵是中耳炎患儿的常见表现。事实上,中耳炎是儿童常见病,90%的儿童成长中都会遇到。6岁后由于耳朵功能发育逐步成熟,发病率逐渐下降。

    中耳炎分急性中耳炎和分泌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症状典型,表现为耳痛、耳道流脓、听力下降,主要发生在感冒发烧后,上呼吸道感染、婴儿呛奶等也是急性中耳炎的主要诱因。感冒期间,藏匿在扁桃体隐窝、腺样体沟裂的病菌容易趁抵抗力低下之际逆行到中耳,此时由于腺样体淋巴组织肿大、鼻涕淤积,导致咽鼓管在鼻腔一端被堵,耳道内的分泌物排不出去,容易诱发中耳炎。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发病则比较隐匿,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有些家长发现孩子看电视喜欢把声音调大,喊孩子半天没反应,这才意识到孩子听力可能出现问题。到医院检查后发现病因其实是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6岁以下孩子高发,因为6岁前咽鼓管发育不完全,容易通气不良,且咽鼓管扁平宽,鼻涕容易倒流入耳朵里,引发中耳炎。因此,发现孩子听力存在问题,要及时就诊治疗。▲,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