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华名医 > 第三届国医大师 > 李佃贵
编号:13363388
国医大师李佃贵:现时代的大医八部曲
http://www.100md.com 2019年8月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121期
国医大师李佃贵:现时代的大医八部曲

     编者按:7月27日,首届全国中医传承创新大会暨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药传承发展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会上国医大师张大宁、唐祖宣及李佃贵做了讲话,殷切希望中医后学能够努力学习,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今编发三位国医大师的讲话主要内容,以飨读者。

    孙思邈在1500多年前就说:只有做到精、诚两个字,才能成为一名大医,总结近60年的临床生涯,得出要想成为一名大医,得具备以下九条:修医德;明医理;懂针灸;知方药;懂易理;达经史;察天地;会算“命”;能看“相”。现时代的大医八部曲:钻研经典是基础;学习理论应自信;传承学术不走样;继承精思要创新;坚持临床是关键;拜读名师靠敏悟;中西结合应时代;服务病人讲精诚。在科研方面,要坚持以“中医研究”为主,不能以“研究中医”取代“中医研究”。在思维方式上,要提倡“科学中医化”,不能以“中医科学化”取代“科学中医化”。在治疗理念上,要坚持以“辨证论治”为主,不能以“消除病因”取代“辨证论治”。在治疗方法上,要以“调动疗法”为主,不能以“对抗疗法”取代“调动疗法”。在治疗策略上,要以“治病人”为主,不能以“治病”取代“治病人”。在治病切入点问题上,要以“治未病”为主,不能以“治已病”取代“治未病”。在本源思维上,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不能以“逻辑思维”取代“形象思维”。在医学属性认识上,要以“健康医学”为主,不能以“疾病医学”取代“健康医学”。在医学本质认识上,要以“生命科学”为主,不能以“物质科学”取代“生命科学”。在疗效评判上,要重视“个性”的作用,不能用共性抹杀个体差异。在辨证上,要以“宏观辨证”为主,不能以“微观辨证”取代“宏观辨证”。 (本专题文章由尹健鹤整理),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