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209940
灾后卫生防病工作要打持久战
http://www.100md.com 2003年8月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995期
     今年入夏以来,我国淮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沿海连续强降雨,安徽、江苏、湖南、湖北和江西省的部分地区发生了洪灾。灾情不仅使灾区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灾区人民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灾害发生后,卫生部密切关注受灾各省的救灾防病工作,成立了救灾防病领导小组,并迅速派出专家组赴灾区指导救灾防病工作,由于各级卫生部门领导高度重视,防病措施得力,截至目前,5省灾区均未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和重大食物中毒事件。但洪涝灾害对于人群健康与威胁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和滞后性。为此,解放军302医院专家指出,灾后的卫生防病工作依然任重道远,某些疾病对人们身体造成的威胁较洪水期间明显增大,丝毫不能掉以轻心;灾区各级卫生部门要继续做好卫生防病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302医院防疫队消杀灭科主任、主任医师杨振洲强调——

    杨振洲主任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指出,洪水过后,灾区的卫生防疫任务与洪水期间有很大不同,灾区重建和生产自救成为主要任务,抗洪救灾人员重返原地,卫生防疫工作的重点应作相应调整。
, http://www.100md.com
    据他介绍,洪水过后,灾区主要面临三个问题:一是生活环境恶化。居住条件简陋,人员密集,水源污染,饮水困难,衣食缺乏。二是环境污染严重。卫生设施已遭到破坏,各种垃圾污染泛滥,动物尸体腐败。三是传染病容易流行。洪水过后,死水面积增多,有利于媒介孳生,蚊、蝇密度剧增,人体极度劳累,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的疾病有:各种肠道传染病(霍乱、痢疾、伤寒、感染性腹泻、甲型、戊型肝炎)及食物中毒(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钩端螺旋体病、疟疾、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血吸虫病及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这些疾病对人们身体造成的威胁较洪水期间明显增大。

    “可以看出,灾区卫生防病任务十分艰巨,那么需要采取哪些应对措施呢?”杨主任说,当务之急是要改善居住条件,改善饮食饮水卫生。具体措施包括:

    第一、治理环境卫生。及时清理倒塌房屋,在清理垃圾、粪便、作业场所等之前,要先进行清洁和消毒,做好个人防护,严禁接触各种污染水体,做到不喝生水。
, 百拇医药
    第二、生物媒介防治。大范围开展灭蚊、灭蝇和灭鼠工作,清除孳生地,消灭控制钉螺。同时,要加强个人和集体防护,搭建防蚊帐,涂抹驱蚊剂,不要在有钉螺处休息住宿。

    第三、继续做好卫生宣教工作。当地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要深入灾区,普及防病知识,让灾区人民提高防病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免疫力。

    第四、防疫部门要做好洪水过后的消毒、杀虫、灭鼠工作指导,提供药品和器械,并做好技术指导。常用消毒药品有:二氯异氰尿酸钠、漂白粉、净水片。常用杀虫药品有:残杀威、马拉硫磷、DDVP、氯氰菊酯、氯硝柳胺。灭鼠则可以采用鼠夹、鼠笼、溴敌隆毒饵、粘鼠板等。常用的喷雾器械有:各种类型背负式机动喷雾机、手提气压式喷雾器、热烟雾机、车载式超低容量喷雾机、飞机超低容量喷雾装置、大面积车载喷粉机等。

    第五、加强疫情监测和医学观察。注意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及流行趋势、疫情动态,及时报告传染病和可疑传染病,严格隔离制度。参加抗洪的人员离开灾区后,要对他们进行医学观察,其医学观察时间要超过传染病的潜伏期(主要的各种传染病潜伏期如下表)。, 百拇医药(黄显斌 唐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