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19期
编号:10391170
农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范的几点思考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19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19-2766-01

    根据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传染病防治专家预测今冬明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非典)将很可能出现再次流行,当前农村非典防治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但工作重点有其新的特点,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日益明显,现将其浅析如下。

    1 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和报告网络

    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各监测点要建立详细的管理制度,安排责任心强,专业素质高的医务人员做疫情监测和上报,必要时,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系统化培训。一旦发现疫情,及时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

    2 搞好发热门诊的建设

    做好发热门诊室、隔离留观室、输液室三室分开,且通风良好,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三区分开。具备必要的检查、消毒、隔离、防护设备和设施。但也存在突出问题,一方面是政府资金投入有限,乡镇卫生院经济状况欠佳,发热门诊大多是由简陋的空房改建而来,设备不全,没有独立的检验科和放射检查器械;另一方面,由于卫生院人力资源不足,医护人员不得不轮流到发热门诊值班,因而实行的是开放性而并非全封闭式管理。两方面因素极易引起医务人员集体感染,在非典防控中暴露出的这些问题医务人员为此已经付出了昂贵的代价,而在进行总结和反思的今天,仍然未把这些问题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当前要做好农村非典防范工作,充分发挥卫生院和卫生室在县、乡、村三级预防保健网中的枢纽和网底作用,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要将 其纳入整体规划,统筹考虑,提高其对非典防控能力。

    3 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和认识,克服麻痹思想

    2002年11月以来,非典在我国局部地区流行及蔓延,直接威胁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举国上下,全体医务人员临危不惧,忘我工作,拼搏奉献,取得了抗击非典的阶段性胜利。然而,至今我国仅在广东省有3例非典临床诊断病例及疑似病例报告。这种防治形式极易造成医务人员思想麻痹,防范意识下降,出现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局面,一旦疫情出现反复,不能及时遏制疫情向农村扩散,将出现严重后果,因此,非典防治要建立长效机制,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加强医务人员防治知识的培训,提高其素质和认识,以利于非典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4 做好经常性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

    创造清洁卫生的居住、生活环境,开展清洁卫生活动,提高村民卫生意识。通过广播宣传、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号召村民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吸烟,不随地吐痰,不喝生水,经常洗手,清除村内、家庭内垃圾污物,做好饮用水和人畜粪便的卫生管理。居室勤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注意均衡饮食,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物,经常在室外活动,注意休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总之,非典防治任重而道远,必须正确地面对,绝不可麻痹大意,掉以轻心。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工负责,依靠科学,依法管理的原则,非典完全可以预防,可以控制,可以治疗。

    作者单位:265411山东省招远市阜山镇南院卫生院

    (编辑维 兰), 百拇医药(孙洪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