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18期
编号:10403054
脐带帆状附着11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18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18-2739-01

    脐带帆状附着系指脐带附着胎膜上,脐带血管通过羊膜与绒毛膜之间进入胎盘,当胎盘血管穿过子宫下段或胎膜跨过子宫颈内口时则成为前置血管,当胎膜破裂时易造成血管破裂出血,前置的血管被胎先露压迫时,可致循环受阻而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甚至死产,易引起医疗纠纷。现将我院所遇11例病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94年1月~2001年7月我院共分娩5402例,产后确诊脐带帆状附着11例,发生率0.2%,患者年龄22~30岁,平均25岁;初产妇7例,经产妇4例,妊娠36~41周,平均39周,全部为单胎。

    1.2 临床表现 7例在产程中出现胎心音变化,表现为胎心音不规则、减弱甚至消失。2例人工破膜时羊水清亮,胎儿娩出时伴大量血性羊水冲出,1例破膜时发现有血性羊水,1例出现无痛性阴道流血,4例无上述表现。

    1.3 结果 11例病人中无一例产前做出诊断,均在产后检查胎盘时诊断脐带帆状附着,其中误诊胎盘早剥3例,误诊前置胎盘1例。合并脐带绕颈2例,脐带过短1例。分娩方式:剖宫产6例,阴道分娩5例。新生儿成活8例,死亡3例,死亡率27.3%。

    2 讨论

    2.1 死产原因 本组病例中伴有3例死产,死产原因分别为脐带绕颈和脐带过短,脐带缠绕、脐带过短时,随着胎儿下降,脐带受到牵拉,势必造成脐带根部血管断裂,导致胎儿失血而死亡。另有报道,脐带附着胎膜上,血管在胎膜上呈扇形分布进入胎盘,胎膜上的血管通过子宫下段或跨过子宫颈内口,位于胎先露前方,产程进展时前置血管受压,血运阻断,可使胎儿在短期内死亡,本组病例未发现此类病例。有1例病人因产前出现无痛性阴道流血误诊为前置胎盘,迅速行剖宫产后新生儿成活,术后诊断为脐带帆状附着并前置血管。

    2.2 诊断 通过对11例病例的回顾性分析,以期望能提前诊断本病,笔者认为可在以下几方面引起重视:(1)临产后胎膜未破前宫缩时胎心音明显减慢。(2)阴道检查可扪及胎膜上有血管搏动。(3)B超检查脐带根部未附在胎盘上。(4)胎心监护可出现胎心早期减慢,变异减缓等脐带受压征象。(5)破膜时阴道少许流血,出血不多而胎心音骤变,为前置血管的特征。(6)取血片找到有核红细胞或幼红细胞,即可做出前置血管的诊断。

    2.3 处理 产前明确诊断脐带帆状附着,胎儿有生存能力者,应立即行剖宫产术。高度可疑时,可行阴道检查以确诊,胎心音尚存在,胎儿有存活的可能,应争分夺秒行剖宫产,迅速结束分娩不要延误时机。若胎儿已死亡,应争取从阴道分娩,并向产妇及家属解释其原因,以取得其谅解。对新生儿处理:在抢救新生儿窒息的同时应尽快补足血容量,断脐前反复将脐血挤向新生儿侧,断脐清洗脐带后,抽胎盘侧脐血回输给新生儿,来不及输血者可输等渗液体维持血容量同时纠正酸中毒。脐带帆状附着在分娩过程中死产发生率高,但如果产前给予足够的重视,做出正确的诊断,可以减少死产率。

    作者单位:523660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人民医院

    (编辑小 川), http://www.100md.com(符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