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4年第7期
编号:10444735
膝关节粘连松解术后康复探讨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4年第7期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4)07-0661-01

    伸直型膝关节外强直是一种常见的创伤后并发症,我科自2001年3月~2003年11月共对32例伸直型膝关节强直患者行粘连松解术治疗,术后立即进行康复锻炼,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男26例,女6例,年龄17~52岁,平均年龄29岁,病程9个月~2年零3个月。股骨干合并髌骨骨折术后患者16例,单纯髌骨骨折术后9例,股骨下端骨折术后患者4例,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3例,均合并创伤性膝关节炎,术前膝关节活动度最大35°,最小屈膝15°,平均25°,出院时病人仅有3例屈膝不能达60°,最高屈膝者达120°。本组病例随访1年,关节屈曲活动度为60°~120°,平均106.38°,关节屈曲活动度平均提高86.75°,平均改善率85.72%。
, http://www.100md.com
    2 手术方法

    本组手术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取股四头肌内缘髌骨上5cm及股四头肌外缘髌骨上为切口,锐性加钝性分离股中间贴骨挛缩,膝关节腔内及关节周围广泛腱性条索。股中间肌与股骨粘连,膝关节腔内粘连行钝性分离,被动屈曲膝关节,活动范围0°(伸)←→120°(屈),冲洗切口逐层缝合,切口置引流管于48h后拔除,厚棉垫包扎。CPM功能锻炼0°~120°,每次30min,每日2次。

    3 术后护理

    3.1 心理护理 多数患者因担心术后疼痛出血而不愿早期功能锻炼,针对这些我们术前就同病人及家属讲解,术后因麻醉尚未完全消失,不会太疼痛,并且功能锻炼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患肢术后消除肿胀,有效防止粘连,从而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全面实施术后康复护理计划。

    3.2 患肢置功能位 患者膝下垫枕,使膝关节60°屈曲功能位,足部垫一软枕,使病人感到舒适。
, 百拇医药
    3.3 观察患肢血运 术后密切观察患肢的皮肤色泽、温度和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情况等并详细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正常毛细血管充盈时间为1~3s,皮温与健侧相近,如肢体末梢皮肤色泽呈暗红或紫红,提示静脉回流不畅。如皮肤苍白、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皮温明显降低,提示动脉供血不足,需及时查明原因,给于相应处理。

    3.4 引流管护理 保证引流管不弯曲,不受压并引流通畅,定时挤捏引流管、防止血凝块堵塞,并观察引流液的量和性状。一般情况下,术后第一天引流量不超过100ml为陈旧性血性液体,术后第二天引流量不超过50ml,可拔出引流管。如引流量多或为鲜红色,须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3.5 康复护理 [1] (1)术后即使CPM被动锻炼30min,角度为0°←→120°,因为此时麻醉作用尚未完全消失,立即锻炼更能有效防止粘连,且病人不会感觉太疼。(2)术后第一天,继续用CPM120°位锻炼,每次用时30min,每日2次。因股四头肌是运动及稳定膝关节最重要的肌肉,指导患者在床上做主动股四头肌等长锻炼。方法:尽量伸膝,膝关节背伸,收缩股四头肌,持续5~10s后放松一下,每日锻炼100下,分5~6次完成。(3)术后第2~4天,除继续进行床上主动练习和CPM被动锻炼外,同时鼓励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直腿抬高锻炼。方法:协助患者抬高10°然后缓慢放下,从被动到主动逐渐抬高至40°左右,不超过45°,停留4~5s,再缓慢放下,2~3h锻炼一次,每次5~10min。(4)术后7天在以上锻炼的基础上,增加终末伸膝锻炼。方法:在患膝下垫一个垫枕,保持屈膝30°,然后足跟抬离床面直至屈膝伸直,如此循环进行,每次5min,每日3~4次。术后7天内主动锻炼能达0~10°(伸)←→60°(屈)、CPM均达术中被动屈曲角度(120°)。出院后继续主动锻炼,并根据病人情况制定相应的锻炼计划。
, 百拇医药
    4 讨论

    膝关节外伸强直是一种常见的创伤后并发症,常发生于下肢骨折延迟愈合,长期固定,治疗关节损伤不恰当以及关节损伤延误治疗等情况,给病人造成极大不便,应用膝关节松解术,但术后由于广泛松解可能导致肌间出血,血液机化又可形成新的粘连,从而影响关节活动,因此松解术后的处理和康复锻炼对保证松解的疗效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 胡顺江.康复医学与护理.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16.

    作者单位:1 250101山东省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外二科

    2 250013山东省济南市中心医院

    (编辑 维兰),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