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0年第8期
编号:10624127
成人still病及误诊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0年第8期
成人Still病,1病因和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4诊断,5治疗,6预后,7误诊分析,参考文献
     成人Still病(AOSD)是病因未明的全身性疾病。是一组以反复高热、一过性皮疹、关节病变和白细胞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症候群。过去曾被称为Wissller综合征、变应性亚急性败血症、超敏性亚败血症等,1973年正式命名为成人Still病。由于本病的诊断完全依赖于临床,无特异性诊断方法,是一个临床性诊断,因此临床发生误诊漏诊及延误治疗很常见。作为结缔组织病,在风湿病等内科领域,对本病的研究和报道较多。而本病因其有皮疹出现,因此来皮肤科就诊的也很多,对AOSD的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应引起我们皮肤科医生的足够重视。

     1 病因和发病机制

    1.1 免疫紊乱 [1] AOSD患者血液中T 4 辅助细胞减少,T 8 抑制细胞增多,T淋巴细胞总数减少,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细胞、单核细胞增多是该病的主要特征,提示细胞免疫紊乱。另外血清补体减低,免疫复合物增加等,也反映了患者体液免疫紊乱。

    1.2 感染 70%患者同时伴有咽喉炎、牙龈炎,且多数患者抗“O”滴度也增高,许多学者认为本病与链球菌感染有关。少数患者中分离出一些抗病毒抗体,是否存在病毒感染,尚待研究。

    1.3 遗传 [1] 据报道本病与HLA-B 8 、BW 35 、BW 44 及DRB1序列等组织相容性抗原表达有关联,提示遗传和患者的易感性和疾病表达有关。

    1.4 精神因素 国外有研究认为精神与工作紧张与本病的发病有肯定关系 [2] 。

    1.5 变态反应 多数AOSD患者血清IgE水平提高,并可检出低水平的针对不同变应原的特异性IgE,但IgE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提示I型变态反应参与AOSD的发病机制 [3] 。目前比较趋向一致的看法是本病系感染后的变态反应,可能是慢性感染与过敏或自身免疫反应的组合 [4] 。总之,对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学术上有许多新的观点和学说,对此展开的研究,也成了认识AOSD的一个研究热点。

     2 临床表现

    2.1 发热 发生于所有患者,且多为首发症状,通常39℃~40℃以上,以弛张热、间歇热为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19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