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5年第2期
编号:10707609
气管插管至皮下、纵隔气肿1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5年第2期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56岁,体重67kg。因“胆石胆囊炎3年,加重1个月”来院,要求行L.C术。积极行术前检查:心肺功能正常、肝肾功检查正常。腹部B超示:胆石胆囊炎。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和苯巴比妥0.1g。入室后以多参数监护仪测血压126/75mmHg,心率83次/min,呼吸23次/min,SpO 2 91%,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地西泮10mg,氟芬合剂1剂,2%硫喷妥钠13ml,琥珀胆碱100mg,待肌颤消失后,即行气管内插管,插入ID7.5mm气管导管,接麻醉机控制呼吸,1%普鲁卡因液静滴和2%安氟醚吸入维持。术中手术操作顺利,麻醉平稳,手术历时53min。术毕清醒拔管回病房。此时血压132/75mmHg,心率103次/min,呼吸26次/min,SpO 2 89%,低流量鼻饲吸氧,患者无特殊不适。

    术后4h患者咳嗽时突觉胸闷、气促伴呼吸困难,继而颜面、下颌、锁骨上区肿胀,触诊皮下有捻发感,呼吸运动减弱,听诊呼吸音减弱,语音传导消失。用吸痰管口腔内吸痰,无分泌物。此时血压120/71mmHg,心率121次/min,呼吸28次/min,SpO 2 82%,床旁面罩给氧,SpO 2 维持在91%左右,静注地塞米松20mg,肌肉注射异丙嗪25mg。患者意识、神志尚可,说话声嘶,同时用12G针头在锁骨下区域内穿刺放气。急诊摄胸片示:皮下气肿和纵隔气肿。为明确诊断,经纤支镜检查提示:距声门3cm处气管壁破裂、水肿。行胸腔闭式引流及抗感染治疗,2周后患者治愈出院。

     2 讨论

    本病例系全麻插管过程中引起的并发症之一:气管损伤。损伤因素有:(1)插管动作生硬、粗暴导致气管壁破裂。(2)气管导管管芯超出气管长度,在插管过程中刺破气管壁。(3)术毕拔管前吸痰管在气管内吸痰时吸引时间过长或吸引管管头损伤气管壁等(据有关资料报道,此类损伤发生率为0.1‰)。因此,笔者认为只有正确而轻柔的操作方法才可以避免此类损伤发生。

    (编辑林 嘉)

    作者单位:626000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百拇医药(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