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骨折
编号:11389831
骨折治疗中的动静结合
http://www.100md.com 2007年3月1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699期
1.动静结合的辩证法依据,2.动静结合治疗骨折的实验研究,3.动静结合治疗骨折的生物力学基础,4.对动静结合内涵的认识,5.动静结合的治疗分期和动的量值问题
     动静结合治疗骨折是祖国医学的正骨原则之一,良好的固定应与适时的功能锻炼相结合。尚天裕等学者提出了骨折治疗和骨折愈合的新观点有动静结合、筋骨并用、内外兼治、医患合作等。中西医结合开展骨折治疗以来,动静结合已为广大同道所认可。然而对动静结合的确切认识尚存分歧,影响了科研临床的进展。

    1.动静结合的辩证法依据

    在骨折的治疗中时刻体现着“动”与“静”的矛盾。固定是保持骨折断端稳定的必要条件,而固定又将限制全身及局部的运动、活动肢体功能,加速骨折愈合的重要因素。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骨折治疗中的动与静依据一定的条件向其相反方向转化,即向着对立面转化。因此,在弄清两者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及相互依赖的必要条件后,根据不同类型骨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固定形式,配合合理的功能练习方法,就可以恰当地解决动与静的矛盾。所以,“全身、患肢关节和骨折端都要有动静结合,鼓励有利的动,加强有利的静,避免不利的静,根据二者的情况适当地相互结合。”这样把动与静的有利方向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把其不利方面控制在最低限度,促进骨折的愈合。

    2.动静结合治疗骨折的实验研究

    赵光复等采用自制的弹簧外固定支架及骨折循环应力治疗仪对家兔桡骨骨折进行实验研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7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