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老年保健 > 更多...
编号:11463059
心理调节可减缓疼痛
http://www.100md.com 2007年6月1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747期
     老年人常常感到身体某些部位不适或疼痛。其中一些比较固定、性质稳定的疼痛可能是与某些疾病有关,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慢性腿痛、腰肌劳损引起的腰痛等。也有一些疼痛并非器质性疾病所致,而是与精神与心理因素有关。

    人到老年,无论是体力还是精力,大都不如以前了,干什么都会有些吃力,力不从心,加之人到老年疾病较多,受疾病的折磨或经济拮据的影响,精神与心理问题往往较多,如焦虑、抑郁或紧张。有时,老年人的精神心理问题会转化为身体部位的不适与疼痛,这种疼痛的特点是:多与精神及情绪变化密切相关,情绪好转时减轻,情绪恶劣时加重;疼痛部位游弋、不固定;疼痛性质不稳定,有时为隐痛、钝痛,有时为刺痛;而体检或辅助检查难以发现明显病变。

    俗话说:心病尚需心药医。解决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慢性疼痛,主要依靠药物来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对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慢性疼痛,药物的作用往往有限,必须通过积极的心理调节和社会支持才能较好缓解疼痛。因此,当老年人感到身体某些部位不适与疼痛时,不但要注意查找病因,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还要注意精神与心理上的调节,医学专家的建议如下:

    1.家庭成员要予以同情和理解,耐心听其述说,给予安慰,并劝告患者去医院诊治,以便听医生的解释,让患者了解精神心理因素与慢性疼痛的关系,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2.掌握自我心理放松与调节的一些方法,如注意力分散法、放松法。3.坚持适宜运动锻炼,要根据自身实际状况,选择力所能及的运动项目,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4.老年患者不要总是待在家中,尽可能多地走出家门,参与社交或娱乐活动,如喝茶聊天、打牌下棋、唱歌跳舞、游山玩水,以及做些社会公益活动。

    总之,老年患者慢性疼痛的防治应是综合性的,最好是在医生帮助下搞清楚原因,有的放矢采取相应对策,加强精神与心理调节,以达到减轻与缓解疼痛之目的。, 百拇医药(魏开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