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图书 > 养生保健4 > 养生大道
编号:11837041
揭秘三大经书之《黄帝内经》
http://www.100md.com 2009年2月13日 养生大道
     中国古代有三大奇书以“经”命名,第一部是《易经》,第二部是《道德经》,第三部就是《黄帝内经》。《易经》与《道德经》无论是通过图书还是电视讲座等形式,已较早地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而《黄帝内经》则相对地处于一种“孤寂”的状态。现在就让我们拂去尘埃,在层层剥离中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面对这样一部奇书,我们不禁要问,《黄帝内经》是谁的手笔?为什么用“黄帝”命名?是黄帝所作,抑或是在数千年前的时候,人们就了解了名人的轰动效应,进而借以“黄帝”之名而成?无论如何,我们知道,“黄帝”非“皇帝”,相传黄帝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名号轩辕氏,后来建立国家,并以土德为王。土是黄色,所以叫黄帝。而黄色是中央的颜色,黄帝主宰着四方疆域,是一种固本的象征,等同于人体内的元气,主宰着身体的脏腑。所以,在黄帝灭了蚩尤一统天下之后,《黄帝内经》就带着一种贵族血统下的帝王之气面世了。《黄帝内经》的出现让相当数量的医书逐渐引退下去,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黄帝内经》在医学界完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统一。
, http://www.100md.com
    那么这样的一部历经岁月沉淀下来的《黄帝内经》,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经书呢?是否像我们上面对“经”的理解而作出的推论呢?对于这样一部《黄帝内经》,不少人认为是讲人的内在规律。有的人结合现代医学,干脆认为《黄帝内经》就是讲内科的一本书。或许从不同的侧面来看这么一部经书,会产生一种“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认识。但将《黄帝内经》之“内”确定在某一个点上,无异于盲人摸象。这里的“内”更多的是一种与外相对应的“内求”,是一种与表相对应的“里”,是一种与表象相对应的本质。

    从内容上看,《黄帝内经》原书18卷。其中9卷名《素问》;另外9卷无书名,汉晋时被称为《九卷》或《针经》,唐以后被称为《灵枢》。《黄帝内经》非一人一时之作,主体部分形成于战国至东汉时期。《素问》《灵枢》各81篇,共162篇。《素问》主要论述了自然界变化的规律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灵枢》的核心内容为脏腑,经络学说。《素问》与《灵枢》在宋之后就正式成为《黄帝内经》两大组成部分。作为一部研究人的医学巨著,该书较为全面地涉及了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并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证”“诊法”“养生学”“运气学”等。但就是这样一部洋洋洒洒几十万字的经典之作,收载的成方仅区区13首。可以说,这些再一次印证了《黄帝内经》“内求”这一根本性的特征。

    教人“内观”,如何来做到这一点呢?我们知道,西医可以通过解剖来做到,通过X线等现代技术的手段来了解内部脏器的运行情况,而《黄帝内经》如何在不打开身体的情况下,来实现对人体内部从宏观到微观的掌握,甚至了解到气血在身体内部的状态呢?凭的是一种“象”。因为天体是一个大宇宙,人体是一个小宇宙,大小宇宙之间有一个“象”作为纽带。人们又是如何来识别这个“象”呢?就是在天人相应的大道中,对于“象”所涵盖的内外、表里相互关系的一个规律性的认识,从而内观我们的五脏六腑,观看我们的气血流动;进而倡导一种气血畅通、经络与脏腑和谐相处的一个格局来达到养生,求得长寿。所以,在人们不理解它的时候,往往认为其是一种玄学,甚至将之视为一种占卜的命算说。,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