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图书 > 养生保健4 > 从字到人养生篇
编号:11834681
地——地之厚德载物(2)
http://www.100md.com 2009年5月21日 从字到人养生篇
     地食(sì)人以五味

    从汉字的角度了解“地”字的本义,能使人明白男和女各自不同的生命态度;而再从中医的角度认识“地”字,就能使人明白我们的生活要如何去顺应生命的节拍。那么,从养生的角度来看,“地”给予了我们什么呢?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中有:“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食”字有两种发音,意思也不相同:一个读做“shí”,给自己吃的意思;另一个读做“sì”,给别人吃的意思。

    这里的“食”字读做“sì”。那大地给予了我们人类什么吃的呢?——各种各样的食物。但古人并不具象在食物上,而是把要旨放在了食物背后的味道之上,即“酸、苦、甘、辛、咸”这五味,也就是吃什么东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味道。

    中医认为,五味与人体的五脏、自然界的五行、空间中的五方相对应。酸对应五脏中的肝、五行中的木、五方中的东方;苦对应五脏中的心、五行中的火、五方中的南方;甘对应五脏中的脾、五行中的土、五方中的中;辛对应五脏中的肺、五行中的金、五方中的西方;咸对应五脏中的肾、五行中的水、五方中的北方。中国人注重饮食的味道其实质就是人体与大地的相应。
, http://www.100md.com
    五行、五脏、五方和五味对应表

    五行五脏五方五味

    木肝东酸

    火心南苦

    土脾中甘

    金肺西辛

    水肾北咸

    这种撇开事物表象,直指事物本质的理论体系,正是古人的高明之处、伟大之处,这也是古人的“道”。

    “行”字的甲骨文

    五行中的“行”字最初写做“行”,其含义是指行走的方向。不管是什么味道,都会对应有一个行走的方向,如“酸”行走的方向就是“收”,“辛”行走的方向就是“散”。
, 百拇医药
    “酸”字在《说文解字》里的释意是酢(cù),就是醋的意思。“酸”是春三月之味,就好比是春天的味道。酸具有“收”和“涩”的特性。中医认为,五味入五脏,酸对应五行中的木,肝属木,故酸味入肝。

    “苦”对应的是五行中的“火”,而南方属火,所以“苦”是指焦苦之味。在《说文解字》里,“苦”是指大苦黄草。有句俗语叫做“命比黄连苦”,黄连是一味苦药,这句话就是比喻一个人的命运比黄连还苦涩,饱受挫折。苦有肃降的作用,黄连之苦可使气机下沉,胃气下行,故黄连在中医用药上就可治疗因胃气上壅造成的打嗝等病症。

    “辛”在《说文解字》里指的是椒,即花椒或姜一类的东西,吃了这类东西后能使人流泪。辛味有发散解表、行气行血的作用,即有辛散的作用。辛在五行中对应金,肺属金,所以辛味入肺。

    《说文解字》里有:“甘者,从口含一也。”就是舌头上面含着一个东西。“一”是什么?试想,什么东西能放在你的舌头上老去品味它,那肯定不会是臭的东西,一定是美味。所以“甘”的要旨就是美味,“甘”的真正含义是“美”也。甘味有滋补调和、缓急止痛的作用,即甘缓。甘对应五行中的土,脾属土,甘味入脾。

    “卤”字的大篆

    “咸”在古代实际上从盐卤的“卤”字,发音同“盐”字,就是具有盐那样的咸味。“咸”具有使东西变软的特性,也具有润下的作用,即让东西往下行的作用。咸对应五行中的水,肾属水,咸味入肾。按照五行的说法,水位于北方,所以《说文解字》说:“咸,北方味也。”,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