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图书 > 养生保健4 > 从字到人养生篇
编号:11834671
食——民以食为天(4)
http://www.100md.com 2009年5月21日 从字到人养生篇
     一般在汉代以前,凡是提到大豆、小豆的时候,都用的是这个“菽”字。汉代以后,就写做“豆”了。这是中国汉字的一个有趣的流变。

    豆类的样子像肾,古人认为它可以补精髓,属收藏,可以多食用。豆类之中,以黑豆最为养人。

    (3)粥的妙用

    自从有了米,就有了饭与粥。据说这两种做法最早都出自四千年前的黄帝之手,黄帝一边“蒸谷为饭”,一边“烹谷为粥”。

    “粥”字的小篆

    “粥”字的小篆写做“粥”,里面的上部是米,下面是一个鬲,鬲代表锅的意思。“粥”就是米在锅中蒸煮。

    现在我们身边的亲戚朋友或同事生病住院之后,很多人都花很多钱买高级营养品去探望,这其实是一种很错误的行为。中医讲“虚不受补”,如果病人身体已经很虚弱了,再让他吃高营养的食物,他的身体是无法承受的。自古中国人就讲,虚者进补的首选就是喝粥。这是很有道理的。
, http://www.100md.com
    粥在古代还叫“糜”,就是把米煮的烂烂的。粥有养生的作用。中医有糜粥自养之说,意思是米煮烂成粥以后更利于消化和吸收。

    喝粥可治脾胃虚寒证,同时还可止泻痢。平时如果我们肚子不舒服的话可不先急着吃药,喝些粥,粥能止泻、止吐。

    人在脾胃功能虚弱的时候往往吃不下东西,即使吃了也常吐出来,这是为什么呢?

    中医将人体分为上中下三焦,心与肺属上焦,脾与胃属中焦,中焦具有消化吸收并转输水谷精微,以及化生气血的功能。脾胃的特性在于气要往下沉,如果气沉不下去的话,就会往上打嗝儿,就是往上逆。通常此时人会发“哕”(yuě)的音,就是往外吐的声音。

    人之所以要呕吐,其实是人体的一种自保功能。我们人活着是靠元气,肾精虚亏时,元气就会不足,当我们吃了不易消化的食物时,胃就会争夺本来有限的元气来化食物,人就只有把食物吐出去以求自保。
, 百拇医药
    这种自保性质的呕吐经常出现在一种人的身上,就是乱吃减肥药的人。

    我打个比方,人的元气就好像一罐煤气一样,吃减肥药就会大量地消耗掉元气,当元气所剩无几时,就只用来保命了。人吃饭是在肠胃里消化食物,也是要调元气的,而此时元气已经不足,没有精力再去消化食物了,于是人体出于一种自保,就会把食物吐掉。所以减肥的人很多都会得厌食症,其中约有10%~20%的人会死亡,十分难医治。

    那么元气亏虚的人要如何去调理呢?只能是慢慢地培补中焦元气。

    名贵的营养品大多有一个特点——滋黏难化。人体为了消化这些东西,就要大量调元气,这对身体实际上是没有好处的。而此时,粥这种最易消化吸收,又能培元补气的食物就是最好的选择。补虚者最好的食物就是粥,通过喝粥,使元气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人体自然就会逐渐康复。

    冬至以后有一个节气叫腊八,我们传统民俗一直强调要喝腊八粥。为什么要喝腊八粥呢?因为腊八粥中不仅包含了所有的五谷,还有红枣、桂圆等养血补气的佳品。冬天的时令是与我们人体的肾脏相对应的,而豆类的东西从外形上看十分像肾,所以传统中医认为豆类是入肾的。“豆令人重”,就是说,人吃豆子多了,就会促进精髓的生长;精髓多了,人体就会重。所以喝腊八粥,可以补精髓。

    腊八这个节气在深冬,没有新的粮食产生,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吃的全是种子的精华。过去有钱人家会在腊八的时候施粥,他们此举不仅意味着要强壮他们自己的身体,也意味着要让劳动者强壮起来,好在来年开春时更有力气去劳作。,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