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2226
思考的艺术.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月23日
第1页
第7页
第15页
第26页
第47页
第84页

    参见附件(6451KB,399页)。

     思考的艺术是由文森特·赖安·拉吉罗所著,副标题为:“非凡大脑养成手册”,思考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养成的习惯,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学习思考,本书或许能给你答案。

    思考的艺术作者简介

    文森特·赖安·拉吉罗(Vincent Ryan Ruggiero),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德里分校荣休教授,国际公认的“使思考课程成为教育的重点”运动的先驱。开始教学生涯前,拉吉罗教授是一个社会工作者和工业工程师。在作为工程师的四年里,他花了大量的时间进行研究,改进了工作的方法、设备及布局,建立起标准的成本计划分析。这一经历帮助促使他形成了在创造性、批判性思考方面的独特视角。

    思考的艺术内容提要

    思考技能是天赋还是养成的习惯?视野狭窄、缺乏好奇心对思考有什么影响?……针对这类我们很少意识到的问题,本书从阐述思考的概念开始,教你打破思考的局限,克服思考的障碍,学会创造性、批判性地思考问题,并有效地沟通想法,从而传达给读者这样一个重要的理念——思考是一门需要学习且可以习得的艺术。

    在每一章末尾,作者都设置了极具挑战性的练习题,方便读者边学边练,将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本书最初为大学思考课程设计,因其简单易懂,逐渐被商业、人文、社科、科学等领域广泛采用,是一本兼具科学性与实用性的思考技能训练书。1984年初版后,本书即被美国许多高校选为必修的思考课教材,26年间已修订至第11版。

    思考的艺术目录

    第一章 发展你的思考

    第二章 建立基础

    第三章 拓宽视野,打破局限

    第四章 做批判的读者

    第五章 创造过程

    第六章 寻找挑战

    第七章 表述问题或争议

    第八章 调研问题或争议

    思考的艺术截图

    献词

    献给我所有的孩子们,满怀超越时间和烦恼的爱文前

    思考是一门艺术,有其自己的目的、标准、原则、规则、策

    略和预防措施。这门艺术非常值得学习,因为我们所做的每一件

    重要的事情都受思维习惯的影响。前言

    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很多教育工作者都觉得学生通过

    学习某些学科(尤其是数学和自然科学)就学会了思考,因此没

    必要正式地教给他们批判性思维的技能。然而最近风向变了:中

    学和大学普遍承认了思维技能的重要性,以及正式教授这些技能

    的必要性。现在,几乎每个教育协会都在呼吁要更加重视批判性

    思维。教育家、政治家、社会学家以及各个领域的学者都明白,言语和影像的诉求在不断地轰炸我们,意图说服我们去相信、去

    行动、去购买或者去参与。我们都需要批判性思维的技能和策

    略,这样才能理解和分析那些诉求。

    本书既可以给正式的批判性思维课程作为教材,也可以给各

    个强调批判性思维的学科作为教学补充材料。

    这个版本有哪些新内容

    《思考的艺术》第11版主要增加了与时俱进的新鲜内容,比

    如很多贴近时下社会背景的新应用练习,其主题包括:

    1. 应用练习鼓励学生批判性地思考新近发生的一些争议事

    件,比如:

    · 斯诺登揭露美国政府监控

    · 自己嫁给自己的女人? 处罚使用枪支的行为

    · 扩大联合国的权力

    · 财富再分配

    · “就地防卫”法

    · 最低工资

    2. 第2章增加了一个新的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调查技

    能,它所基于的原则是:如果你不理解争议的双方(或各方),你就不理解这个争议。

    3. 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和修订,确保所有内容的时效性、趣味

    性和吸引力。

    哪些内容没有改变

    就像本书之前的各个版本一样,如下4个前提仍是这一版内

    容和布局的基础:

    1. 一本讨论思考的书应该强调“要做什么”,而不是“要避免

    做什么”。思考不是象牙塔中的事业,而是实际问题。思考是积

    极、动态的,而不是消极、静态的。有效的思考者不会坐在那里

    批评别人的努力,他们会解决问题,做出决策,表明立场。教思

    考时专注于谬误,这不会比教音乐时一味强调避免错误的音符更

    成功。2. 一本讨论思考的书应该让读者掌握思考的原则和技巧。

    过去50年里出版的大量相关文献已经证实,思考的创造性思维过

    程与批判性思维过程相互交织:我们首先产生想法(多少都带有

    一定的创造性),然后对想法进行判断。让读者知道已经形成的

    问题和争议是不够的,还必须让他们学会构造自己的问题和争

    议。

    3. 一本讨论思考的书应该教会读者怎样评价自己的想法以

    及别人的想法。人类非常善于自欺,因此对于读者来说,看到自

    身的盲点、偏见和错误,要比给别人挑毛病困难得多。然而对他

    们的有效思考而言,最大的障碍恰恰是他们自身的弱点和错误。

    4. 一本讨论思考的书应该教会学生怎样说服别人。有很多

    巧妙的想法从未付诸实践,就因为原创者以为别人自然会认识到

    其想法的绝妙之处。读者需要学习怎样预测和克服自己的想法可

    能遭到的反对。

    为了支持这些前提,本书将促进能力的发展和策略的掌握。

    · 章节的安排尽可能符合解决问题和分析争议的真实顺序。

    例如,第7章是表述问题或争议,然后第8章是调查问题或争议,接着第9章是产生想法,而第11章是改进问题的解决方案。

    · 第二部分“要有创造性”直接回答了最令读者困惑、阻碍

    他们思考的一些问题,比如:“在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时,我怎

    样才能更有想象力、更有独创性?”“在遭遇思考障碍时,在我

    茫然困惑时,或者在我的思考变得僵化时,我应该怎么做?”“顿悟是怎样发生的?我怎样才能激发顿悟?”

    · 第1章有一节的标题是“让讨论有意义”,专门为课堂讨

    论提供了指导原则。

    · 第8章详细阐述了怎样快速、高效、巧妙地调查争议,介

    绍了11种信息来源(“调查什么”),以及怎样使用互联网和怎

    样避免抄袭。

    · 第6章是独立的一章,激励读者把思考技能应用在日常的

    学习和生活中,用来解决碰到的问题和争议。权威们一致认为,要想取得成效,思考教学必须同时注重技能和态度。

    · 第14章和第15章帮助学生有效、有说服力地表达自己的想

    法。尽管在一本探讨思考的书中大篇幅地讨论写作和演讲似乎不

    太合适,但是只要你打算传播或实施自己的想法,那么不管你使

    用什么媒介,表达的质量都有可能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我们

    希望帮助你更深刻地认识思想与表达之间的互补关系,以及力求

    把这两方面都做得出色的重要性。

    · 在每章的末尾先是简短的“热身练习”,然后才是较长

    的“应用练习”。尽管“热身练习”可能看起来不太严肃,但是

    正如爱因斯坦所指出的,游戏心态是“创造性思考的本质特

    征”(参见第5章中“创造型人才的特征”)。以我的经验来

    看,“热身练习”有助于营造更放松的气氛,能让你变得更有想

    象力甚至更大胆,不再感到局促和难堪。尤其是对腼腆或紧张的

    人来说,在这样的气氛中获得的自信往往能延续到“更严肃的应用练习”中。

    · 每一章都有较长的“应用练习”,鼓励大家实际应用学到

    的原则和方法。

    更多功能

    本书已被成功地用于作文、公开演讲、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

    等课程,以及商科、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众多学

    科。如果教师觉得本书的目录不太符合课程或学生的需求,可以

    考虑在授课顺序上做如下调整:

    用于作文课

    第15章“有效地写作和演讲”的前半部分

    第1章“培养思考能力:概述”

    第14章“说服别人”

    第2章“奠定基础”

    第3章到第13章

    用于演讲课

    第15章“有效地写作和演讲”的后半部分

    第1章“培养思考能力:概述”第14章“说服别人”

    第2章“奠定基础”

    第3章到第13章

    其他可选方案

    这个顺序适合于已经精通写作或演讲的学生。

    第1章到第4章

    第14章

    第5章到第13章

    文森特·赖安·拉吉罗第一部分 了解思考

    哲学家亚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曾写

    道:“每个人都把自己的眼界当成是这个世界的极限。”一个人

    的视野越广阔,他对日常体验的感知当然也就越深刻、越准确。

    本书的第一部分将拓展你对思考过程的了解,厘清真相、知

    识、意见等一些常被误解的重要概念,找出那些破坏思考的习

    惯,教会你怎样成为一个更有批判性的读者。第1章 培养思考能力:概述

    思考是一种无意识的、自动完成的活动吗?我们能否掌控思

    考?空想算是思考吗?感觉能有效地替代思考吗?优秀的思考者

    会像普通思考者一样,经历头脑阻塞、心不在焉和思维混乱吗?

    思考技能是否可以后天习得,还是必须与生俱来?

    本章将回答上述问题,阐述其他有关思考的基本事实,让你

    可以得心应手地使用本书。

    克劳德是一名高中生,他的英语老师之前给全班布置了家庭

    作业,让他们读一篇短篇小说。现在,老师要求他们总结那篇小

    说的主题。眼见没人主动回答,她责备学生说:“同学们,你们

    就没动脑思考啊,赶紧思考!”

    于是克劳德皱起鼻子,紧锁眉头,挠挠下巴,抬头盯着天花

    板。“思考,思考,我必须得思考。这个故事的主题是什么呢?

    主题,主题,主题能是什么呢?”他左顾右盼,揪着嘴唇,然后

    果断地翻开书,快速翻看,好像在寻找什么。与此同时,他在脑

    海里不断地重复着:“思考……思考……主题……”

    克劳德是在思考吗?不是。他想去思考,也做出了尝试,但

    他并没有真的在思考。他的头脑发动机在高速运转,但传动系统

    挂的是空档。他想往前开,但一动没动。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案例。阿加莎是一名大学生,她正坐在

    学校的咖啡厅里喝咖啡。表面看起来,她不仅在思考,而且还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她想的是这些:

    今天事情好多……可得记住6点要见吉姆……很快就得开始

    动笔写期末论文了……伯莎真是个懒虫,但愿这个学期她能把屋

    里她那一亩三分地收拾干净……我的发型太难看了,要是能剪成

    玛莎那样就好了,又爽利又不需要太费心打理……要是冬天到这

    就算过完了,我不会这么低落的——为什么我的情绪如此受天气

    左右呢……这杯咖啡够苦的,还以为这儿的员工怎么着也能煮出

    一杯像样儿的咖啡呢……不知道自己胖了多少,或许慢跑会有

    用……

    阿加莎的心理活动比克劳德更接近于思考。想法、形象、概

    念一一在她的脑海中飘过,她也用心地在头脑中把这些东西过了

    一遍。但她的角色是被动的,她只是自己思维活动的旁观者。思

    考绝不是漫无目的的空想——这是本书的观点,也是大多数权威

    的观点。

    什么是思考

    那什么是思考呢?首先,思考是有目的性的心理活动,我们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以控制。控制是这里的关键词。坐在驾驶座

    上并不等于在开车,只有手握方向盘并控制汽车的行驶,这才是

    真正在开车。同样,只有受我们控制的思维活动才是思考。

    当然,像旅行一样,思考的目的也是多种多样。我们可以因

    公出差,也可以开心地在乡间随意兜风。同时,旅途中我们会碰

    到各种各样的状况,称心如意的程度也千差万别。旅行可能在白天,也可能在黑夜,速度有快有慢,弯儿转得有对有错,终点可

    能是预定的目的地,也可能不是,甚至中途发现自己完全迷了

    路。尽管如此,只要我们在控制自己的头脑,我们就是在思考。

    这并不是说思考必须总是有意识的。已经有大量证据表明,潜意识也能够参与有目的性的心理活动。最具戏剧性的例子就

    是:当我们对一个问题不再冥思苦想,转而去做别的事情时,顿

    悟往往就会发生。(我们将在第9章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

    综合上述重要因素,我们可以尝试给思考下一个更为正式的

    定义:思考是任何有助于明确阐述或解决问题、做出决定或者

    满足求知欲的心理活动;思考是对答案的探索,对意义的寻

    求。思考过程包括大量的心理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有细致的观

    察、记忆、琢磨、想象、调查、解释、评价和判断。当我们解决

    问题或者做出决定时,其中的几种活动往往结合在一起发挥作

    用。例如,我们可以找出一个想法或困境,然后通过质疑、解释

    和分析等心理活动来处理,最终得出结论或者做出决定。

    曾经有很多人试图解释思考的本质,其中最普遍但现在基本

    上已被推翻的一种观点是:思考完全是言语性的。根据这种理

    论,思考就是我们在头脑中遣词造句,或者无声地自言自语。但

    如果事实真的如此,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就算不上思想家,因为他

    的思考包含更多图像而非言语。1当代的权威们一致认为,想法

    通常以言语的形式在头脑中形成,但这不是必须的。与表达想法

    一样,除了言语之外,我们也可以用数学符号和图像来构思想

    法。思考的重要性

    成功地解决问题和分析争议需要事实性知识,也就是说,要

    熟悉问题或争议的历史背景,了解相关的原理和概念。但事实性

    知识是已知的,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解决方案却是全新的、未

    知的,需要我们针对具体的问题或争议量身定制。正因如此,占

    有事实性知识并不能保证成功地解决问题。事实上,你可以是众

    所周知的“活百科全书”,但实际表现却不怎么样。要想成功地解

    决问题,你既要掌握事实性知识,也要善于思考。

    要想领会善于思考的重要性,你可以想想自己现在遇到或者

    以后会遇到的需要你去解决问题、分析争议、做出决策的各种情

    境。大学读什么专业、跟谁结婚、在哪儿定居、做什么工作,这

    些只是各种常见情境中的几个。我们每天都会遇到新的困难和挑

    战,比如怎样跟难相处的人打交道、父母生活无法自理时怎么

    办、怎样当好父母、怎样辨别虚假广告、怎样精明地管理投资。

    现如今,雇主越来越希望员工具有解决问题、分析争议和做

    出决策的能力。仅仅二三十年前,“科学管理”仍然十分盛行。在

    当时的体系下,公司高管负责思考,普通员工只需执行布置下来

    的任务。自“质量管理”问世以来,雇主开始重视那些有意愿也有

    能力为公司发展贡献想法的员工。近年来,知识爆炸、通信技术

    革命和全球经济的兴起,更加强化了这种理念。

    由于研究能力的提高,几乎各个领域的信息库都急剧增大,这使得任何人都很难全部掌握哪怕单一学科的所有知识。此外,新的知识不仅在逐年增长,而且是成倍增长,用不了多久,全部掌握就会变成不可能的任务。更重要的是,在过去,高中和大学

    期间积累的知识储备,就足以支撑整个职业生涯,但今后,这样

    的知识储备可能要不了十年就会过时。

    通信技术革命更是引人注目。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个人

    电脑面世,几百个硬件和软件制造商突然涌现,向消费者提供老

    一辈根本无法想象的产品。数千亿美元流向微软、英特尔、戴尔

    以及众多互联网公司新贵,终结了IBM等行业巨头看似无所不能

    甚至不可一世的时代。对各家公司和整个行业来说,这种变化导

    致了不稳定性。即便是运营良好的成功企业,也可能经历财富的

    急剧变化,被迫瘦身和裁员。有能力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的员工

    会更灵活,不容易变成企业瘦身裁员的牺牲品,而且即便被裁

    掉,也更有可能再找到满意的工作。

    全球经济的发展源于电视节目的卫星传输、各个国家开放对

    外贸易、商业竞争加剧以及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和关税

    与贸易总协定(GATT)等新一代贸易协定的签署。应对全球经

    济带来的挑战,抓住全球经济带来的机会,这需要创造性和批判

    性思考的能力。跟不具备这些能力的员工相比,具备这些能力的

    员工将享有显著的优势。

    大脑与思维的运转

    一个多世纪以来,科学研究不断地加深我们对人类思想的认

    识。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思考并不是一项神秘莫测、不可习得的

    活动。思考有模式,而且我们能够研究和比较这些模式,以确定它们相对的客观性、正确性和有效性,然后利用这些知识来强化

    良好的思考习惯,克服不良的思考习惯。正如詹姆斯·默塞尔

    (James Mursell)所说:“认为改善思考从本质上说不可习得、不

    可教授,这样的观念全都不过是懒惰的谬论,只有那些从未用心

    琢磨过该怎样思考的人,才会持有这样的观念。”2

    对大脑的研究在不断地提供新的认识,尤其重要的是,我们

    发现大脑的结构比之前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当一名神经外科医生

    用一种新方法治疗严重癫痫时,认识上的第一个突破出现了。这

    个医生切断了患者的胼胝体,也就是连接大脑左右两个半球的神

    经纤维,以减轻症状。切断这一连接之后,人们便可以研究两个

    大脑半球各自的运转方式。现在我们得知,右脑半球管辖非语言

    的、符号的和直觉的反应,左脑半球管辖语言运用、逻辑推理、分析以及串行任务的执行。

    该研究的一些普及者据此认为,人分为“左脑人”和“右脑

    人”,而且因此出现了一个新的行当,帮助人们识别自己是哪种

    人或者会变成哪种人。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这种所谓的识别至少

    是对数据的过度简化。例如,杰尔·勒维(Jerre Levy)指出,没

    有数据“支持这样的观点:正常人也会像裂脑人[1]

    那样,一次只使

    用一个大脑半球”;她还补充说,正是大脑的这种结构意味着两

    个大脑半球的深度整合,胼胝体连通两个半球并促进它们的唤

    醒。3

    威廉·卡尔文(William Calvin)说,他和其他裂脑人研究者

    倾向于对这种普及“怀有一定的戒心,就像天文学者对占星术有

    所保留一样”。他认为,“行为和心理过程大于和不同于各个脑区的贡献”,这正是左右脑整合的证据。4其他研究者强调,左右脑

    研究的对象一直都是严重受损或术后改变的大脑,而不是正常的

    大脑。例如,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上,罗杰·斯佩里(Roger

    Sperry)就这个主题发表演讲时指出:“在正常状态下,两个大脑

    半球看起来是作为一个整体紧密协作,而不是一个工作,另一个

    闲置。”5

    尽管左右脑普及者的说法天马行空,神经生理学的研究结论

    似乎与认知心理学家的早期认识一致:思维活动有两个截然不同

    的阶段,也就是产生阶段和判断阶段;在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

    时,这两个阶段互为补充。优秀的思考者需要掌握适用于每个阶

    段的所有方法,以及在两个阶段之间自由切换的能力。下面让我

    们仔细研究一下这两个阶段,注意优秀的思考者怎样有效地运用

    每个阶段。

    产生阶段

    产生阶段与创造性思考关系最紧密。在这个阶段,头脑会针

    对问题或争议产生各种概念、各种处理方法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和回应。跟拙劣的思考者相比,优秀的思考者能够产生更多、更

    好的想法。他们会变得更善于使用各种创造技巧,这让他们能够

    发现更多想法。更确切地说,优秀的思考者倾向于从多个角度审

    视问题,考虑很多不同的调查方法,产生很多的想法,然后再去

    做出选择和判断。另外,优秀的思考者更愿意理智地冒险,更敢

    于创新,也更乐于考虑不同寻常的想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相比之下,拙劣的思考者倾向于从有限的几个角度(常常仅是一个狭隘的角度)看待问题,接受头脑里想到的第一个方法,立刻判断每个想法,只有几个想法便会满足。另外,他们在思考

    中过于谨小慎微,会不自觉地让自己的想法服从常规、惯例以及

    他人的期望。

    判断阶段

    判断阶段与批判性思考的联系最紧密。在判断阶段,头脑会

    检查和评价产生的想法,做出判断,并适当地加以改进。优秀的

    思考者会慎重地处理这个阶段。他们会检验第一印象,做出重要

    的区分,基于证据而不是情感得出结论。他们对自身的局限和倾

    向非常敏感,因此会反复检查思考的逻辑和解决方案的可行性,找出瑕疵和混乱,预测可能的消极反应,通常还会改进自己的想

    法。

    相比之下,拙劣的思考者会不加批判地过早下判断,忽视证

    据的必要性,任由情感左右自己的结论。他们看不到自身的局限

    和倾向,因此毫无保留地相信自己的判断力,完全忽视自己的思

    考存在瑕疵的可能性。

    优秀的思考是一种习惯

    经常有人说优秀的思考者是天生的,不是后天培养的。尽管

    这种说法有正确的成分,但它在本质上是错误的。跟其他人相

    比,的确有些人更具思考天赋,还有些人学得更快,因此若干年

    后,这些人的思考能力可能就强于其他人。尽管如此,有效的思

    考主要还是习惯问题。研究证实,任何人都能拥有善于思考所需的心理素质,也就是我们讨论产生阶段和判断阶段时提到的那些

    素质。研究还证明,独创性也可以后天习得。最重要的是,成为

    优秀的思考者不需要高智商。6保罗·托伦斯(Paul Torrance)的研

    究表明,在富有创造力的人群中,至少有70%的人智商测试的得

    分低于135。7

    提高思考能力的难度取决于你的习惯和态度。在此之前,你

    多半没怎么接受过直接的思考训练,所以你肯定已经养成了一些

    不良的习惯和态度。本书会为你提供原则和技巧,你的老师会为

    你提供指导,而你自己必须提供那些最关键的要素:提高思考能

    力的渴望以及学以致用的意愿。

    如果一开始你觉得想改变自己的习惯和态度是不可能的任

    务,那么你应该回想一下,其实有很多事情都是乍一看根本不可

    能,但最终你还是做到了,比如走路、吃东西不漏食、游泳、击

    中棒球、开车。不熟悉的事物似乎常常让人望而却步。

    本书的结构

    熟悉本书的内容之后,你会更有信心地面对本书提出的挑

    战。本书的宗旨是教你怎样更有创造性和批判性地思考;这一点

    似乎已经非常明显,但还是很容易跟教你思考什么混淆。这两者

    的区别在于,教你思考什么会让你对别人的想法产生依赖,而教

    你怎样思考则会将你从这种依赖中解放出来,帮助你形成属于你

    自己的合乎情理的想法。本书会让你了解很多的问题和争议,或

    者加深你对它们的理解和认识,引导你考虑它们的方法,也就是你运用的策略以及运用策略的方式。但是本书不会替你拿主意,这个任务得靠你自己来完成。

    本书分为4个部分,每个部分均包含若干章节。第一部分

    是“了解思考”,帮助你拓宽视野,让你成为一名审慎的读者。第

    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是“要有创造性”和“要有批判性”,分别阐述怎

    样有效地产生和评价想法。第四部分是“沟通你的想法”,帮助你

    更有说服力地向他人陈述你的想法。

    在阅读本书时,你不必拘泥于章节的顺序。如果你还没有仔

    细阅读本书的目录,请现在就通读。要是对后面章节的话题感兴

    趣,你可以提前阅读。例如,如果你对自己的写作能力缺乏自

    信,那你可以现在就阅读第14章和第15章并采纳其中的建议。

    让你的努力产生最大成效

    人们曾一度认为,同样的工作时间、地点和条件适合于每一

    个人。但是如今我们知道,人与人的需求不会完全相同,适合一

    个人的未必适合另一个人。例如,莫扎特和贝多芬都是伟大的作

    曲家,但他们的创作方式截然不同。莫扎特是直接在头脑中想出

    整部交响曲和歌剧,然后就把它们写到纸上,中间无需借助于音

    符。而贝多芬则先在笔记本上写下一个个音符片段,之后好多年

    里反复加工润色。他最初的构思非常粗糙,最后竟能变成如此伟

    大的乐曲,这让学者们惊叹不已。8

    想想看,假如莫扎特和贝多芬互换创作方式,那会怎样?由

    于创作方式有悖于他的天性,莫扎特的作品无疑会大幅减少,甚至有可能彻底断流。至于贝多芬,他留给这个世界的肯定都是垃

    圾作品。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如今这个世界上肯定有成千上万甚至

    成百上千万的人从未意识到自己取得成就的潜力,更别说开发潜

    力了,而这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工作习惯要么是从别人那里借来

    的,要么是出于偶然或环境所迫养成的。你最好不要假装你的工

    作习惯符合你的需求,而要做个小实验,找出真正适合你的工作

    习惯。最终的结果可能与现状并没有显著的差别,但是长远来

    看,即便是些许的改进也会在未来带给你巨大的回报。

    考虑时间。高峰状态下工作一个小时,通常会比低迷状态下

    工作两三个小时还有效果。你习惯在什么时候完成最重要的家庭

    作业?一大早,深夜,还是中午?在接下来的一两周内,请尝试

    在不同的时段完成作业,并记录下效果。

    考虑地点。你会看到有学生在各种奇怪的地点学习,比如宿

    舍楼大厅、嘈杂拥挤的自助餐厅、快餐吧(旁边通常会有一台刺

    耳的点唱机)等等。你或许也偶尔在这些地点学习过,但那不过

    是你碰巧要赶作业,并没有其他原因。如果你想要安静、高效地

    工作,你就应该找一处安静的地方,比如宿舍、没人的教室、公

    园里的长椅或者停好的汽车。当然,你如果发现热闹的环境实际

    上更能激发灵感,那么也不用犹豫。

    考虑条件。古往今来的思考者偶尔需要一些奇怪的刺激。诗

    人弗里德里希·冯·席勒(Friedrich von Schiller)的书桌上必须摆

    满烂苹果,小说家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需要一间装有软木内衬的工作室,塞缪尔·约翰逊博士(Samuel Johnson)要

    求身边要有一只打呼噜的猫、一块陈皮和一杯茶。但是,你最好

    不要依赖这些花招或者怪异的工作条件,别的不说,它们至少很

    难维持。你最好试试这样一些方法,比如先在校园里散会儿步或

    者轻快地慢跑一会儿再做功课,或者做功课时播放音乐。

    这里需要提醒一句,不要把你喜欢的东西跟最适合你的东西

    搞混。例如,你可能喜欢看电视或者听音响,但是它们只会妨碍

    你思考或写作。同理,酒精或许能让你感觉良好(至少暂时如

    此),但它们一定会适得其反。尽管有人坚持认为这些东西能够

    激发创造力,但研究者几乎一致认为它们会有相反的效果,会让

    头脑混乱和麻木。

    利用情感

    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情感的作用曾受到极大重

    视。“做你自己的事情”“跟着感觉走”“与你的情感相连”,这些都

    是那时的口头禅。在之前的几十年里,情感的作用一直被忽视,所以这种重视可以理解,但它往往表现为对思考的抛弃。思考与

    情感的正确关系是和谐共存而非互斥。

    在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时,情感的作用不可估量。情感不但

    能催生有助于解决问题的预感、印象和直觉,更重要的是,情感

    还能带来热情,支撑人们迎接艰难的挑战并坚持不懈。爱因斯坦

    用7年时间研究出了相对论,托马斯·爱迪生花了13年来改进留声

    机,哥白尼用了30多年来证明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还有无数人为战胜疾病、贫穷、无知和残暴等人类面对的最大挑战而不懈努

    力。如果对所从事的工作没有执着深刻的情感,这样的努力就不

    可持续。

    有很多人认为,只有艺术家靠感觉,科学家和其他务实的人

    则像计算机一样处理问题。这种观点早就受到了学者们的质

    疑。9爱因斯坦本人曾肯定直觉在科学探索中的作用。“发现复杂

    的科学规律不能靠逻辑,”他解释说,“只能靠直觉,以及对表象

    背后的秩序的感觉。”10阿瑟·库斯勒(Arthur Koestler)曾研究过

    无数伟大科学家的人生,他评论说:“在大众的想象里,科学家

    是清醒、冷酷的逻辑信徒,骨瘦如柴的身子上架着一颗电子脑

    袋。但是如果不提姓名,让人看看他们写的书信和自传之后再猜

    他们的职业,最有可能的答案将是颇为天真浪漫的诗人或者音乐

    家。”11

    当然,不是所有的情感都是有益的,有些情感会把我们带入

    非理性的歧途。即使是性情最温和的人,偶尔也会想要粗暴地对

    待讨厌的人,会非常想跟没有情感共鸣的人发生性接触,或者抑

    制不住想去偷东西的冲动。正因如此,智慧要求我们不能被情感

    左右,而应该理性地分析,对有价值和无价值的情感区别对待。

    随着对这本书的深入阅读,你要试着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情

    感。请接受挑战,找出你最美好、最高尚的情感,让它们成为你

    的动力。

    学会专心很多人认为,专心就是思路持续不间断。在他们的想象里,科学家、作家、发明家和哲学家在思考问题时,都是顺畅地从A

    想到B,从不分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专心主要不是防止分神

    和思路中断,而是在发生分神和思路中断时克服它们。因此,专

    心意味着一走神就把注意力拉回到正题上。12

    专心就像开车。老司机开车时不会死死握住方向盘一动不

    动,相反他们会轻微地左右转动方向盘,保持车辆的行进方向。

    即便在平整的路面上,车辆也很少能严格按照预定方向行驶,所

    以司机必须时常调整方向盘,很多调整几乎察觉不到。老司机并

    不是比新手更聪明,他们只是学会了及时地做出细微的修正。

    同样,高效思考者的秘诀不是他们走神的时候少,而是与低

    效思考者相比,他们已经学会了更迅速、更有效地应对走神。他

    们的做法中没有魔法,通过练习你也能学会。

    应对挫折

    每个人在思考中都遭遇过挫折:困惑、思路阻塞、出师不利

    和彻底的失败。然而,优秀的思考者掌握了应对挫折的策略,而

    拙劣的思考者只是怨天尤人,最后向挫折低头。一项有关学生解

    题过程的重要研究显示,优秀的问题解决者与拙劣的问题解决者

    之间存在一些有趣的差别,具体如下:13让讨论有意义14

    在最理想的情况下,讨论能够增进理解,促进问题的解决和

    决策。在最槽糕的情况下,讨论让人恼火,制造敌意,使得重大

    议题悬而未决。不幸的是,作为当代文化中最显著的两大讨论模

    式,广播和电视往往产生后一种效果。

    许多节目主持人要求嘉宾用“是”或“否”来回答复杂的问题。

    如果嘉宾按要求作答,主持人会批评他们过于简单化;如果嘉宾

    想给出一个折中的回答,主持人又会大声指责“您没有回答问

    题”,然后自己作答。嘉宾如果赞同主持人的观点,就会受到热

    情对待;如果不赞同,就会被认为是无知或虚伪。两个嘉宾在进

    行辩论时,往往会轮流打断对方,被打断的人会大喊“让我说

    完”;双方都没有向对方学习的意愿。通常,随着节目接近尾

    声,主持人会感谢嘉宾们的“激烈辩论”,并向观众承诺下期节目

    会有更多类似的内容。

    下面是一些简单的指导原则,能确保你在课堂、工作或家中参与的讨论,比你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些更文明、更有意义、更有

    成果。遵守这些原则,你将为身边的人树立好的榜样。

    尽量提前准备

    不是每场讨论都允许提前准备,但很多讨论确实可以做到。

    对于商务会议或委员会会议,组织者一般会提前几天下发议程。

    在大学课程里,作业安排表会明确给出课堂讨论的主题和时间安

    排。你可以利用这些提前获知的信息作准备。先回顾已经掌握的

    相关知识和信息,然后确定怎样扩充你的知识并付诸行动。(只

    要在互联网上有针对性地搜索15~20分钟,你就能收集到几乎任

    何主题的大量信息。)最后,试着预测讨论中可能出现的不同观

    点,思考每种观点的相对优势。在这时,你的结论应该是试探性

    的,这样你才能抱着开放的心态倾听其他人陈述的事实和观点。

    设定合理预期

    当别人坚持己见,不肯接受你的观点时,你是否曾感到过失

    望?当别人反对你,或者要求你拿出论据时,你是否曾感到过气

    恼?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可能对别人期待过高。人们不会轻

    易改变想法,尤其是有些想法已经根深蒂固。人们在遇到不同的

    观点时,自然而然想要看到论据。所以,你要预期你的想法会遭

    到质疑,并且要愉快、优雅地做出回应。

    避免自我中心和个人好恶

    要想有成果,讨论需要一个互相尊重和文明的氛围。自我中

    心会导致不尊重他人的态度,尤其是觉得“我比别人更重要”“我的想法比其他任何人的都好”或“我可以不讲规则”。个人好恶,比如

    不喜欢另一位参与者,或者过分热衷于某个观点,也可能导致人

    身攻击和不愿听取他人的意见。

    适度发言

    如果你是个健谈的人,那你在讨论中可能会比其他人说的更

    多。相反,如果你为人沉默寡言,那你可能就很少说话。是哪种

    人都没问题,但如果大家都各抒己见,那么讨论可能就会更有成

    果。要做到这一点,健谈者需要克制一点,寡言者则需要承担起

    分享观点的责任。

    避免让人分心的说话习惯

    这类习惯包括:一句话没说完突然开始说另一句;口齿不

    清;每个短语或从句之间都有听得见的停顿词(如“嗯”“啊”)或

    者毫无意义的表达(如“好比”“你知道”“我说”)。这些讨厌的习

    惯会分散听众的注意力。要想克服这些习惯,请注意听你自己说

    话。更好的办法是,把你跟朋友或家人的对话录下来(事先征得

    他们的同意),然后放录音并留意你自己的讲话。无论什么时候

    参与讨论,你都要力求说话清晰、直接、言简意赅。

    积极倾听

    在讨论中,如果参与者不愿意互相倾听,那么讨论无异于轮

    流地自说自话,每个人按照顺序发言,但其他人充耳不闻。有的

    时候,这很可能是无意识的,因为一个人的语速再快,也快不过

    大脑的处理速度。你的大脑可能厌倦了等待,就像松开了狗绳的狗一样,你的思绪开始四处游荡。这时,你不会留意说话人在讲

    什么,相反你可能在琢磨说话人的衣着和发型,或者看看窗外有

    什么热闹。即便你很努力地去听,也很容易走神。如果说话人的

    言语触发了某段无关的记忆,你的思绪很可能就会悄悄地溜到那

    时那地。如果说话人的观点你不认同,你可能会开始考虑怎么回

    应。要想保持注意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警惕并抗拒任何让人走神

    的东西。尽量走进说话人的思路,理解他说的每句话并把上下文

    联系起来。每当你意识到自己在走神,你都要赶快把思绪拽回

    来。

    做出负责任的判断

    人的想法有的深刻,有的荒谬,有的有益,有的有害,有的

    高尚,有的卑劣。所以,对想法做出判断没什么不妥。但为公平

    起见,你的判断应该基于对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的仔细考量,而

    不是基于最初印象或者个人情感。人最容易拒绝公平地听取陌生

    或者异己的观点,因此遇到这种情况时,你应该格外谨慎。

    克制住叫嚷和打断别人的冲动

    你肯定知道叫嚷和打断别人是粗鲁无礼的行为,但你有没有

    意识到,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行为也是缺乏自信的表现?这

    是事实。如果你确信自己的观点成立,你就不需要提高嗓门或者

    让别人闭嘴。即便碰到这样做的人,你也不必以牙还牙,这才是

    展示自信和品行的最佳方式。就算不认同对方的观点,也要心平

    气和地说话,你要把这作为一条准则。预备思考策略

    在本书每章的结尾,你都会发现两种挑战:一种是热身练

    习,让你以轻松有趣的方式验证想法,给你的思维热热身;另一

    种是应用练习,让你运用学到的东西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

    争议。

    当你读完本书时,你应该已经学会了将创造性和批判性思考

    应用于上述挑战的各种策略。然而与此同时,你还需要一些预备

    策略,因此本章余下的部分将提供7个即学即用的预备策略。由

    于这些策略大多用到一种你可能不熟悉的写作方法,所以我们要

    先来说说那种方法。

    尽管人们普遍认为写作是表达既成思想的一种方式,但它其

    实也是发现和澄清思想的利器。你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你以为

    自己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想法,最后却发现它像一团乱麻。这样

    的经历很普遍,正如欧内斯特·蒂姆尼特(Ernest Dimnet)所说:

    大多数饮食男女到死都没想清楚生死、宗教、道德、政治、艺术等等。就算是现实问题,我们也远远没有想清楚。我们会臆

    想在子女教育、职业发展、钱财使用等问题上,别人肯定都有自

    己的主见。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想象自己与这些重大事项的决

    策之间只不过隔着一层薄薄的迷茫的窗纱。但事实并非如此。别

    人和我们一样,也生活在永恒的混沌中。别人和我们一样,也傻

    乎乎地想象着自己在思考什么重要的问题,其实他们只是在考虑

    要不要思考那个问题。15蒂姆尼特建议使用自由写作来解决这个问题。自由写作是指

    专注于某个问题或争议,任由你的头脑产生所有可能的联想,然

    后把这些想法写下来,中间不要停下来去评价任何想法(以免过

    早地打断思路)。这样写出来的东西不是给别人看的,所以不讲

    究写作规则,也不必担心错别字或字迹潦草。列清单是自由写作

    的一种变体;因为只包含单个的词语或短语,没有句子,所以列

    清单比自由写作更高效,更适合用来捕捉那些突然闪现且转瞬即

    逝的想法。

    把想法记录下来之后,你就可以对它们进行整理和修改,然

    后以对读者有意义的方式表达出来。一般来说,你要陈述你是怎

    么想的以及你为什么这样想,并要给出充分的解释,以消除读者

    可能产生的困惑。

    下面是7个有用的策略,它们能帮助你完成每章末尾的练

    习。

    1. 如果练习是分析一个陈述,请仔细地再读一遍,确保你理

    解了陈述的内容。要问问你自己:“这说得通吗?”如果你的回答

    是斩钉截铁的“是”或者“否”,那么你要弄清楚自己为什么这样回

    答,这往往也就是你要向受众做出的解释。

    2. 如果一开始没看懂陈述,不要干坐着,傻盯着书本。如果

    你不小心把车开进了死胡同,你肯定不会干坐在车里盯着“此路

    不通”的路标发呆,而会掉转车头往回开。遇到难题时你也要这

    样做。对于有些题目,使用图表是很有效的处理方法。例如,要

    判断“所有的狗都是动物;菲多是狗;所以菲多是动物”这一推理是否成立,你可以画出下面的图表:

    这个图表会让你想到该怎样解释你的分析:

    把狗归入动物的范畴是正确的。此外,这不是仅仅适用于某

    些狗,而是适用于所有的狗。狗不能归入其他类别。把菲多归类

    为狗是正确的,所以它一定是动物。

    3. 如果陈述把不是事实的内容当作事实,请指出错误并说明

    其对陈述有效性的影响。

    4. 如果陈述混淆了两个术语或想法,请指出混淆之处并说明

    其对整个陈述的影响。

    5. 如果其他结论也有可能,但陈述却给出了唯一的结论,请

    给出其他结论并证明它们也是合理的(或许更合理)。

    6. 如果陈述(或陈述的一部分)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请使

    用“如果—那么”的方法来分析。例如,对于“人人都难逃一死”这

    个陈述,可以这样使用“如果—那么”的方法:

    这个陈述本身有歧义。如果它的意思是“目前没有已知的方

    法能让人类避免死亡”,那么这个陈述属实。但是,如果它的意

    思是“人类永远都不可能有办法避免死亡”,那么这个陈述就有点儿武断,因为不管永生看起来多么不可能,我们都不能断言它

    永远也不会发生。

    “如果—那么”的方法也可以用于不确定陈述是否属实的情

    况,换言之,你可以说:“我不确定这是否属实,但是如果陈述

    属实,那么结论就是成立的,因为……然而如果陈述不属实,那

    么结论就不成立,因为……”

    7. 如果练习是一段对话,请带着不同的目的多读几遍。首先

    要让自己理解整个对话的内容,然后分别阅读每个人的评论,留

    意他们的思路推进和逻辑一致性。最后,把重点放在隐含意义和

    假设上;这些想法没有直接表述,但仍然可以通过直接表述识别

    出来。(样题练习2中的对话就包含一个没有言明的想法。)

    样题练习和解题思路

    你将要完成的每个练习都有特定的细节,因此需要特定的解

    题思路。有鉴于此,完成这些练习没有一个通用的公式。下面的

    样题练习和解题思路尽管都十分典型,但也只是告诉你如何完成

    练习,不应作为模式盲目照搬。

    练习1

    任务:

    分析并确定下面的陈述是否合理,如果合理,合理到什么程

    度。详细解释你的思路。根据最近一次全美统考的结果,75%的美国高中生阅读能力

    低于平均水平。

    解题思路:

    我不知道这个陈述是否属实,但我能说的是,这个陈述可以

    有不同的意思,取决于怎么理解“平均水平”;不同的意思会影

    响陈述的合理性。

    “低于平均水平”的意思可以是“低于半数高年级中学生在

    过去几年的平均分数”,也可以是“低于目前公认可接受的最低

    分数”。无论哪种情况,这个陈述都是合理的,而且很可能符合

    事实。

    但是,“低于平均水平”还有一个更专业的定义,是指“低

    于算术平均值(所有高中学生的分数总和除以总人数得到的分

    数)”。我不确定“75%的人低于算术平均值”在数学上是否可

    能,但我感觉不太可能。所以,如果陈述是这个意思,那它就不

    是很合理。

    练习2

    任务:

    请仔细阅读下面的对话,然后确定对话所表述(或暗示)的

    内容是否有道理,并详细解释你的推理。

    约翰:你认为现如今美国的普通大众真的拥有任何权力吗?比尔:那要看你说的“普通大众”都包括哪些人,包括医

    生、律师、教师等等专业人士吗?

    约翰:教师?他们赚的钱可没那么多。

    解题思路:

    约翰的最后一句话揭示了“收入决定你是否属于专业人

    士”的假定,而这个假定没有根据。如果收入是衡量标准,那么

    一个业务少的小律师就算不上是专业人士,但一个生意不错的水

    管工就能算得上。如果一个商店里的学徒店员从他姑姑那里继承

    了一大笔钱,那么他就会一夜之间从非专业人士变成专业人士。

    所以,专业人士指的是从事某一专业领域的人,而且那些领域要

    求人文或理工科的教育背景以及随后形成的某种专业化。一个人

    的收入多少与此无关。

    练习3

    任务:

    罗伊娜有3个没刻度的杯子,容量分别为3盎司、5盎司和8盎

    司,而且最大的那个装满了液体。罗伊娜怎样才能让两个较大的

    杯子各装有4盎司液体?

    解题思路:

    一开始你打算只在脑子里面想就解决这个问题,结果发现那

    样太困难,于是你画出了如下图所示的3个杯子,作为一种视觉辅助。(你也可以真的拿出3个大小合适的杯子。)

    然后呢?你可以向一个空杯子里倒入液体,实际操作或者想

    象都可以。向哪个空杯子倒呢?没有区别。先行动起来。如果一

    条路走不通,你就换下一个。

    尝试这个方法,看看你能否独立解决这个难题。(答案见本

    书书后附录)

    热身练习

    在做本章和后续章节的热身练习时,请记住,它们的作用与

    赛前的拉伸类似。换句话说,它们是为比赛作准备,但它们本身

    不是比赛,所以做热身练习没有丢面子的风险。(老师可能也不

    会点评你在热身练习中的表现。)因此,要享受热身练习,回答

    问题时不要有顾忌。有些练习可能显得太荒唐、太不严肃,似乎

    对思考能力的发展没有任何意义,但是你要记住,爱因斯坦曾经

    说过,游戏心态是“创造性思考的本质特征”。1.1 请确定下面陈述的论证是否成立,并用一两段文字解

    释你的判断。(如果完成这个练习有困难,请参阅本章前面讲到

    的“预备思考策略”一节中的建议。)

    邮票可能很快又要再次涨价。我现在得囤一些,以免将来要

    多花钱。

    1.2 要求同热身练习1.1。

    太阳在过去总是升起,因此它明天也会升起。

    1.3 一位小朋友坚信,2点到3点的时间长于1点到2点的时

    间。请给出一段简短的解释,有没有图表都可以,让这个小朋友

    明白两段时间其实一样长。

    应用练习

    1.1 请用一两句话回应下列每个陈述,表明你的立场并解

    释你为什么持有这样的立场。

    a. 应对危险局面时,暴力比讲道理更管用。

    b. 只有好人不长命。

    c. 贪婪是人的天性。

    d. 死刑能够震慑犯罪。

    e. 失业者必定懒惰,真想工作的人总能找得到工作。f. 每个人都有某种价值体系。

    g. 我们比别人更了解自己。

    h. 未出生的胎儿是人类。

    i. 如果拥有枪支违法,那么只有歹徒才会有枪。

    j. 真相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我认为的真相对你来说不一

    定是真相。

    k. 胜利不是所有——胜利是唯一。

    l. 质疑另一个人的意见是不宽容的表现。

    m. 无神论者一般品行端正。

    n. 审查制度是邪恶的。

    o. 黑人比白人更有运动天赋。

    p. 石油公司操纵汽油价格。

    q. 脚湿了会让人感冒。

    r. 同性恋者就像异性恋者一样,有可能控制自己的性冲

    动。

    1.2 请仔细阅读下面的对话,寻找可能存在的思维瑕疵。

    如果找到了一处瑕疵,请指出并足够详细地解释错在哪里,以说服同样读了对话却没发现任何瑕疵的人。如果发现了两处或两处

    以上的瑕疵,请确定哪个瑕疵最严重,并且只讨论这个瑕疵。如

    果没有发现瑕疵,请解释你为什么同意对话的内容。(如果完成

    这个练习有困难,请参阅前文所述“预备思考策略”中的第7条

    建议。)

    莎莉:诺玛,明天要交的作文,你开始写了吗?

    诺玛:还没呢,但就这个话题我已经做了不少研究,有几个

    非常有意思的事实我打算用上。你读了什么资料没有?

    莎莉:我还没,我想写自己的东西,你知道,原创的。

    诺玛:真的?或许我也不应该用那些事实,它们可能对我不

    利,我猜。

    1.3 要求同应用练习1.2。

    霍默:打扰了,柯林斯教授,我能跟您聊聊吗?

    柯教授:好的,霍默,什么事儿?

    霍默:就是上周的考试,您给我打了40分。

    柯教授:分数不太理想啊,你有没有把三章都认真地读完?

    霍默:认真?我每章都读了四遍,还把重要的地方都划出来

    了。考前我熬了三个晚上,花了十几个小时看书。最后那天晚上

    我还吃了咖啡因片,直到凌晨四点半才睡。柯教授:这样啊,看起来考前准备够充分了,那你认为问题

    出在哪儿?

    霍默:我觉得这次考试不公平……我是说不太……我知道您

    不会故意这么做。我认为您是位好老师。社会学是您的专长,我

    不过是个外行,但我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假如考试公平的话,我

    不会只得40分。

    1.4 要求同应用练习1.2。

    莉莲:你认为,如果十几岁的女孩正在接受堕胎咨询,她们

    的父母有没有知情权?

    罗伊:绝对有啊。父母在子女成年之前要对他们负责,所以

    有知情权。

    莉莲:我没你那么肯定。我明白,不告诉他们侵犯了他们做

    父母的权利,而且如今家庭已经够脆弱了,再经不起什么风波

    了。但另一方面,十几岁的女孩也不是物品,而是人,所以她们

    也有自己的权利,比如支配自己身体的权利。而且很多时候,她

    们不能跟父母讨论性。

    罗伊:胡说。父母都是爱护子女的,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把子

    女的利益放在心上,尤其是跟那些贪财的医生和支持堕胎的女权

    主义者相比。如果子女真的想跟父母谈,没什么能阻止他们,除

    非他们不想听父母的话。

    莉莲:还有件事也让我很困惑。为什么这个问题总是集中在十几岁的女孩而不是男孩身上呢?

    罗伊:找你们当地的解剖学家问问吧。

    1.5 要求同应用练习1.2。

    盖伊:想知道什么让我觉得恶心吗?社会对变性人的包容。

    一个人改变性别,就为了实现同性幻想或者获得更多的性满足,我想不出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恶心了。

    达雷尔:很明显你对变性人并不太了解。

    盖伊:难道你也要为他们的变态行为辩解?

    达雷尔:没有什么好辩解的,而且你管这叫变态就不对,这

    不是变态。

    盖伊:不是变态还能是什么?一个男人决定做女人,或者反

    过来,这是对自然的嘲弄。我们生来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接受这一点是我们的责任。像他们这样干预自然,就应该判他们

    违法。

    1.6 下面这段话摘自一名学生的家书。请仔细阅读,然后

    确定其中的论证是否合理,并用一两段话解释你的判断,其中要

    包括任何你认为能帮你说服读者的材料。

    这个学期的课程安排里,真正让我心烦的是“文学导论”这

    门必修课。有些同学可能不知道将来要做哪一行,但我知道,爸

    爸,我要帮您打理生意,然后到时候好接替您。如果我们卖的是书,那我还能看到这门课的价值。但是,文学想必不会让我成为

    一名更出色的家具店经理。

    1.7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十几岁的青少年离家出走,那一定是家庭出了问题。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解释你的看法,认真预测并回应可能的异议。

    1.8 “多任务处理”,即同时做两件以上的事情,常常被

    认为是提高效率的方法。但我们又在互联网上看到过这样的视

    频:有人边发短信(或者打手机)边走路,结果撞到了墙上,掉

    进了坑里,或者掉下地铁站台;有些司机因为边干别的边开车,结果就出了事故。那么问题就来了:同时处理多项任务有时是个

    好主意,有时则不是,对不对?请用具体例子说明你的观点。

    【调查提示:瑞贝卡·克雷(Rebecca Clay)、拉塞尔·波德拉

    克(Russell Poldrack)和塔玛拉·沃特斯–惠勒(Tamara

    Waters-Wheeler)针对这个议题做过一些有趣的研究。】

    1.9 人之初性本善吗?这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哲学家、科

    学家、最近还有社会学家都为之着迷。传统的宗教信徒,尤其是

    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他们会回答“不是”;他们声称人天生具

    有邪恶的倾向,或者至少容易被邪恶影响,因此有时会选择为

    恶。世俗的人本主义者和人本心理学家则往往持相反的观点,声

    称人之初性本善,后来所有的不良行为都可以归因于社会和外界

    条件的影响。【这种观点借自浪漫主义,尤其是让–雅克·卢梭

    (Jean-Jacques Rousseau)的观点。】请根据你的个人经验和

    观察,结合正反两方的观点,分析这个争议并解释你的结论。第2章 奠定基础

    在建造房屋之前,你需要确定下面的地基是否稳固。这种明

    智的态度也适用于培养思考能力。本章将讨论一些重要的问题,帮助你确定是否有必要成为一个审慎的思考者。

    例如,你的思想和行动是受你控制,还是由你的基因或外界

    环境决定?你希望事物是真实的,这就能让它变成真实的吗?是

    否有可能你明明知道某事却还是搞错?人的记忆可信吗?你有权

    坚持自己的意见就意味着你的意见都正确吗?

    如果我们的头脑完全与世隔绝,是一个知性上无菌的环境,那么本章的预备工作就没有必要了,我们只要去学习思考的技巧

    和策略并付诸实践就可以了。但事实并非如此。人是社会性动

    物,而我们生活的社会并不完美,存在着相互冲突的想法和价值

    观,它们对我们的影响有好有坏。

    因此,你对自由意志、真相、知识、意见和道德议题的观

    点,会影响你作为一个思考者的成长。有些观点会强化你的思

    考,有些则会妨碍它,还有一些可能会让它彻底瘫痪。因此,在

    继续后面的内容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审视这些问题,将有益和有

    害的观念区分开来,奠定一个坚实的概念基础。我们首先来看自

    由意志的问题。

    自由意志与决定论你阅读本章是出于选择还是受到强迫?这里的“强迫”说的不

    是老师要求你“预习第2章,为明天上课作准备”;这样的要求是

    一种温和(且善意)的压力,不是强迫。强迫是指你基本上无法

    抵抗的力量。有些心理学家会认为,由于你没有自由意志,所以

    你阅读本章不是出于选择,而是受到强迫。

    “等一下,”你说,“我知道我有自由意志,因为就在此时此

    刻,我的朋友那儿正在举行聚会,我得跟自己的良心作斗争才决

    定留下来阅读本章,不去参加聚会。”心理学家耐心地微笑着

    说:“对不起,这种内心斗争是个错觉。这不是选择,只是一种

    刺激-反应关系。你已经习惯了以某种方式行事,所以你会不自觉

    地以那种方式行事。”

    “哦,是吗?”你回答说,“那看看这个。”你猛地合上书,朝

    门口走去。心理学家打着哈欠说:“太没说服力了。你夸张的动

    作只能表明,你已经习惯了固执地面对令你不愉快的观点。”

    这时,你已经握起拳头,咬牙切齿。这是正常的反应。许多

    学者和知识分子(对了,还有很多其他的心理学家)都会做出相

    似的反应。他们中间有很多人已经明智地放弃了与严格的决定论

    者争高下,因为他们意识到,如果对手的规则是“无论你说什么

    都会证实我的观点”,那你就不可能取得争论的胜利,就像跟作

    弊的人打牌你赢不了一样。

    这并不是说理性的人拒绝条件反射的观点,正相反,他们拒

    绝的仅仅是认为“人的所有行为都受条件反射支配”的极端观念。

    他们的观点较为温和,认为尽管我们全都受到外界环境和个人背景的影响,有时影响还很深,但我们通常会在很大程度上保持自

    由意志。理性的人会说,你的确有可能是因为受到某种强迫才阅

    读本章,但更有可能的是,你这样做是因为你选择留下来看书而

    不是去参加聚会。条件反射在你的选择中起了什么作用呢?他们

    会说,条件反射增加或减少了你做出一种选择而放弃另一种选择

    的概率。如果一名学生已经养成了把自律摆在任性前面的习惯,那么他在任何特定情境下都这样做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接受这种更温和的观点对你来说很重要,原因有这样几个:

    首先,只有确认人们有控制行为并对行为负责的能力,你才能有

    意义地讨论道德议题。(如果人没有自主选择的能力,那么探讨

    哪种行为更可取就没什么意义。)其次,只有确认个人或整个社

    会有能力改变选择和做出取舍,你才能有意义地探讨核裁军、监

    狱改革、老年人待遇等社会问题。最重要的是,只有确认你能控

    制自己的言行,只有相信审慎的思考有意义,你才能有动力学习

    运用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考方法去处理问题。

    什么是真相

    在我们生活的时代,判断真假的测试不仅是学业成绩的基

    础,也是有奖问答这种最持久(但水平堪忧)的娱乐形式的主要

    环节。正因如此,关于真相竟然还存在如此多的困惑,这实在很

    讽刺。甚至是一些原本很聪明的人,居然也会说出“每个人都可

    以制造自己的真相”“一个人的真相是另一个人的谬误”“真相是相

    对的”“真相在不断改变”等这样的话。所有这些观念都会破坏思

    考。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制造真相,那就没有谁的想法会比别人的

    更好,全都是等同的。既然如此,搞研究还有什么意义?为什么

    还要挖地寻找考古问题的答案?为什么还要探究中东紧张局势的

    原因?为什么还要探寻癌症的治疗方法?为什么还要探索银河

    系?不同的答案必须有高下之分,真相必须独立于个人的观点且

    不受其影响,上述活动才会有意义。

    例如,想想这个有趣但不太重要的小问题:美国最常见的街

    道名是什么?如果此处的真相是相对的,那么所有答案都一样

    好。有人说是“枫树街”,也有人说是“罗斯福街”,还有人说是“灌

    木街”,等等。有很多人会说是“百老汇街”或者“主街”(想好你的

    答案之后,请翻到本书最后的“注释”)。1如果每个答案都同等正

    确,那就没有几个人会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但是,人类的进步靠

    的就是好奇心和兴趣,是找到那个唯一正确的答案、知晓真相的

    强烈欲望。

    真相就是事物的本来面目,它有别于人们对事物的愿望、信

    念或断言。从另一个角度看,用哈佛大学哲学家伊斯雷尔·谢弗

    勒(Israel Scheffler)的话说,真相是“最终必定会被所有研究者

    认同”的观点。2“最终”这个词很关键。研究可能会得出一个错误

    的答案,而这个答案可以流传数年甚至几个世纪。《戴金盔的男

    子》(The Man with the Golden Helmet)是17世纪的著名画作,经

    常被复制,曾长期都被认为是伦勃朗的作品,直到最近几年人们

    才确认,它的作者其实是伦勃朗同时代的一个无名画家。3尽管

    历代的艺术专家都宣称它是伦勃朗的作品,但真相始终没有改

    变。在各个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都有一些奇怪的观念曾被

    普遍认为是真相,比如曾有个说法认为,一根马毛放进水里就会

    变成一条蛇(连莎士比亚都相信)4。人们之所以会误信这种说

    法,原因很显然:光在水中发生折射,会让水中的任何物体看起

    来都像是在游动。

    同样,还有很多人错误地相信小苍蝇、小蛾子、小蜜蜂是大

    体型同类的幼虫。5医学史上也出现过很多稀奇古怪的治病土

    方,例如,要治头疼,就把一个碗扣在头顶,沿着碗口剪掉周围

    的头发然后烧掉;如果耳朵疼,就让人往感染的耳朵里面吐烟草

    汁;如果是肺炎,就把一只活鸡一分为二,放在两片肺叶的位置

    上;还有在耳朵上扎孔来治疗弱视。6

    如今我们会嘲笑这些观念,而且理当如此。但重要的是我们

    要意识到,我们的嘲笑更加凸显了这样一个事实:人们无法创造

    真相。如果真相可以创造,科学家还怎么验证理论呢?理论的创

    建就将是其正确性的证明,因此每个理论都将得到同等的认可。

    这当然是胡说八道。我们从日常经验中得知,有些理论被证明是

    正确的,有些则被证明是不正确的。对理论有效性的验证必须在

    理论之外进行。

    但是如果人们不能自创真相,那能做什么?他们能探索和理

    解真相,并构造真相的表达,以期如实地反映真相。他们有时会

    成功,有时会失败。小说家威尔斯(Wells)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总

    结了这项任务的挑战性和难度:“我们的头脑像一把笨拙的镊

    子,在夹起真相的同时也会捏碎一点儿。”7真相会改变吗?不会。真相有时看起来似乎发生了改变,但

    仔细审视之后你会发现,它其实并没有改变。例如,几年前,人

    们在太平洋深处偶然发现了一种未知的鱼类。8我们可能会认

    为,发现它就意味着关于它存在的真相发生了改变。想想这种看

    法有多愚蠢吧,这是要我们相信,海里原本没有这种鱼,就因为

    一台深潜设备里的人“看”了一眼,这种鱼就出现了。其实这种鱼

    一直存在,只不过我们不知道而已,这是不是听起来更有道理?

    换句话说,事物的真相在被发现前后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我们

    对它的认知。

    另一个例子涉及到《圣经》第一卷《创世纪》的作者。几个

    世纪以来,基督教徒和犹太教徒都认为《创世纪》是由单一作者

    写出来的。渐渐地,这种观点遭到质疑,最终被新的认知取代,人们开始相信它的作者多达5人。随后,有人对《创世纪》进行

    了长达5年的语言学分析,结果显示单一作者的概率为82%,符合

    人们最初的看法。9那么,《创世纪》的作者是谁这件事改变过

    吗?没有,只是我们的看法在改变。或许有一天我们会找到确凿

    的最终证据,又或许这将成为一桩永远破不了的悬案,但是不管

    怎样,真相不会因我们知道或者不知道而改变。

    要想不再对真相产生困惑,一个简单的办法是把“真相”这个

    词留给问题的最终答案,养成用“信念”“理论”“目前的理解”等词

    语取而代之的习惯。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当新的证据出

    现并让你的观点变得可疑时,你会更愿意修正自己的观点。

    什么是知识下面是一个小测验,完成之前请不要往后看。

    · “我唯一的遗憾是只有一条生命可以献给祖国”,这句话

    是谁说的?

    · 按照事先的约定,如果英军进攻,教堂塔楼应该向保罗·

    瑞维尔(Paul Revere)发出什么信号?

    · 在最初的故事里,灰姑娘的水晶鞋是用什么做的?

    · 驼毛刷是用什么做的?

    大多数人可以轻松地回答这几个问题,但是那些确认自

    己“知道”的人,他们轻易得来的答案往往是错误的。10这里的重

    点是,“认为自己知道”跟“知道”不是一回事。我们可能认为自己

    知道、确信自己知道、大声宣布自己知道,但其实根本不知道。

    我们的想法如果与现实不符,那就不等于知识。

    不幸的是,现实也有欺骗性。1972年,17岁的大学生劳伦斯·

    伯森(Lawrence Berson)因多项强奸指控被关押了一个多星期,直到20岁的理查德·卡伯恩(Richard Carbone)认罪之后才获释。

    扫一眼下面两个人的照片,你就会明白指认伯森的受害人为什

    么“知道”他就是那个强奸犯。11图2-1 劳伦斯·伯森(小图)和长得像他的理查德·卡伯恩

    来源:美联社图片网

    明显,这种自以为知道但其实并不知道的情况会妨碍有效的

    思考。如果一个人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那他干嘛还要费劲去调

    查或者去听取相反的证词呢?因此,我们必须了解知道的动态过

    程,也就是我们怎样逐渐知道,以及哪些知识最可靠。知道的途径[2]

    获得真正的知识有以下三种途径:亲身经历、观察和他人的

    叙述。第一个途径最可靠,但正如我们将会看到的,即便是亲身

    经历也远远不够完美。

    亲身经历

    对于发生的事情,我们在经历之后可以不单是封存在头脑里

    而已,我们还会把它们与过往的经历比较,进行分类、解读和评

    价,并对它们做出假设。这些过程很可能是在我们不知不觉的情

    况下进行,其中出现的任何瑕疵都会致使我们的经历偏离真正的

    现实。

    想想这种情况。艾格尼丝长在一个宗教家庭,上教区学校,庆祝所有的宗教节日,包括圣诞节。她知道圣诞节是基督教的节

    日,从小到大都把它看作神圣的时刻。根据她的亲身经历,她无

    意识地形成了这样的观念:圣诞节在整个基督教的历史上一直都

    是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模糊的观念在她的头脑里变成了

    确凿的事实,她甚至能想象自己曾在教室里听到过这样的教导。

    是的,她“知道”圣诞节一直都是一个重要的基督教节日。

    天哪,她错了。事实上,在17世纪的英格兰,清教徒认为圣

    诞节是异教徒的习俗,禁止庆祝。同样,殖民时期的新英格兰也

    禁止庆祝圣诞节,而在马萨诸塞州,圣诞节直到1856年才成为法

    定假日。还有一个甚至更常见的例子。我们都有过童年,这是我们成

    长的一个阶段。大多数人从未想过会有人没经历过童年,所以我

    们很容易确信童年一直都存在。然而研究表明,这种想法是错误

    的。历史学家普卢姆(Plumb)写道:

    我们认为儿童该有的那个世界,童话故事、游戏、玩具、专

    门的学习书籍甚至是童年这个概念本身,其实是过去400年里欧

    洲人的发明。我们现在用来指称年轻男性的那些词汇,boy、gar?on、Knabe[3],在17世纪以前一概用来代指处于依赖地位的

    男性,他们的年龄可以是30岁、40岁或者50岁。那时,没有专门

    用来指称7~16岁年轻男性的词语,“child”(孩子)一词表示

    的是亲属关系,而不是年龄状态。12

    我们不是被动地接受感知,我们的情感状态和心理活动会对

    感知施加影响。正因如此,感知很少精确地反映现实。事实上,感知有时会严重地扭曲现实。

    观察

    准确地观察当然有可能,但我们很少能做到。我们通常会透

    过经验和信念的有色眼镜来观察世界。如果我们相信黑人比白人

    更有运动天赋,那在观看篮球比赛时,我们就很可能会“观察

    到”某个特定的黑人球员打得比另一名白人球员好,即使事实并

    非如此。如果我们相信意大利人生性暴力,那么在旁观一场激烈

    的讨论时,我们就很可能会“观察到”一个意大利人正摆出威胁的

    架势,要打另一个人,即使他的那些姿势并没有恶意。这些扭曲

    事实的观察究竟为什么会发生呢?可以这样解释:在看到这个世界之前,我们已经先有耳闻。对于大多数事

    物,我们会在亲身体验之前加以想象。除非教育让我们有了更敏

    锐的认识,否则那些先入之见就会深刻地影响整个感知过程。它

    们会把一些东西划分为熟悉的和陌生的,强调两者的区别,以至

    于稍微熟悉的被当成了十分熟悉的,而略显陌生的被当作了极其

    陌生的。从一个真实的指数到一个模糊的类比,任何可能的微小

    迹象都会唤醒它们。而一旦被唤醒,它们就会用以前的印象淹没

    当前的视野,把复活的记忆投射到现实世界。13

    叙述

    这个知识来源涵盖了父母和老师教授的、我们从新闻中听到

    的以及从书籍杂志和互联网上看到的大部分东西。大多数叙述者

    相信自己的叙述属实,而且无疑会力求准确地表述,不会故意误

    导我们。然而,他们也是人,也会犯错,因此很有可能他们教给

    我们的东西有相当大一部分至少不是完全正确的。

    乔治·塞尔德斯(George Seldes)曾举过一个有趣的例子,来

    说明新闻报道有可能错得多离谱。下面是报道的原文以及塞尔德

    斯后来确认的事实:14记者怎么能编出一篇如此拙劣的报道呢?其实不难想象。他

    可能去晚了,整个现场区域已经拉起了警戒线,他只好从围观者

    或者维持秩序的警员那里获得细节,而那些人知道的不过是事实

    的片段,以及在他们中间传来传去的道听途说。

    错误有时候仅仅是由于粗心大意。例如,纽约州北部地区的

    一份日报报道说,托马斯·西蒙斯(Thomas Simmons)因为打了

    卡尔·皮特森(Carl Peterson)的头被捕。一两天之后,这家日报

    又出了勘误版,原来是皮特森打了西蒙斯。所有只看过最初报道

    而没看到勘误版的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他们的知道是错误

    的。

    那么杂志文章和书籍又如何呢?它们的调查研究比报纸上的

    文章更严谨,因此也应该更准确。但是它们也可能存在瑕疵,对

    此埃德温·克拉克(Edwin Clarke)的解释是:

    众所周知,二手资料很可能经过了修饰,以迎合公认的信念

    和偏见。例如,跟最可靠的一手资料相比,在大多数流行的历史

    故事里,英雄更神勇,坏蛋更邪恶,战事更惨烈,和平更辉煌。

    简而言之,历史故事倾向于迎合作者自己的好恶或者是作者对大

    众好恶的揣测,而不是呈现历史事件的本来面目。15

    记忆的问题

    最后,经历、观察和叙述这三个获得知识的途径都会遭遇另

    一个问题,一个在事件过去数天、数月或数年后发生的问题:不

    准确的记忆。这个论断看起来有些牵强,因为大家普遍认为,记忆是对事件无懈可击的心理记录,就像录像带,不会随着时间的

    流逝而消失,且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回放。然而,这种观念是错误

    的。华盛顿大学的实验心理学家和记忆专家伊丽莎白·洛夫特斯

    (Elizabeth Loftus)解释说:

    对记忆的理论分析大多将记忆过程分为三个独立的阶段。首

    先是获得阶段,期间对原始事件的感知被存入记忆系统;其次是

    保留阶段,也就是从事件发生到回想起特定信息片段之间的时

    段;最后是提取阶段,期间人们回想起存储的信息。然而,这种

    普遍观点是错误的,事实进入我们的记忆后,不是原封不动地放

    在那里,不受未来事件的影响。正相反,我们会继续从外部环境

    中获取信息片段和特征,它们也会进入我们的记忆,并与我们先

    前的感知和预期——也就是已经存储在记忆中的信息——相互作

    用。因此,实验心理学家认为记忆是一个整合的过程,一个构建

    和创造的过程,而不像录像那样是一个被动的录制过程。16

    在她已被普遍复现的实验中,洛夫特斯证明了记忆有着惊人

    的可塑性。例如,她先让实验对象看一段录像并记住看到的内

    容,然后通过微妙的暗示,她可以给实验对象“植入”原始录像中

    并未出现的人物、地点、事物等细节。然而,心理学家的微妙暗

    示并非影响记忆的唯一因素,我们当时的态度也可能导致我们删

    除或精简部分记忆,或者虚构出原始体验里没有的东西。17

    甚至目击者的证词也容易发生这样的扭曲。一份报道

    称:“研究发现,目击者对事件的感知和记忆,首先是根据自己

    的预期,其次是根据自己的情绪性偏见,再次是根据个人对事件发生的自然或合理方式的看法。”18

    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证明我们能够轻易操纵自己的记忆,其

    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塞奇教授很不情愿地参加了一

    个教员会议,一位啰嗦的领导在不停地絮絮叨叨。为寻求解脱,他翻开一本书读了起来。突然间,他听到有人在叫自己的名

    字:“塞奇博士,请您专心点好吗?”冷不防被抓住,他尴尬地抬

    起头,不小心把书掉到了地上,结结巴巴地说:“呃……我听着

    呢……算是听吧……对不起。”

    会后开车回家的路上,他开始琢磨当时本来可以做出的反

    击。在他最喜欢的一个场景中,他猛地站起身来,用最蔑视的语

    气回答说:“先生,或许我的人不得不到场,但是要想让我的心

    也在这儿,你必须努力争取才行。”几个月后,在跟一个朋友聊

    天时,塞奇教授复述了记忆中的这段经历。他讲的是哪个版本

    呢?是那个他渐渐相信真的发生过的版本,那个他事后想象出来

    的版本。

    关于知道和记忆的这种观点似乎颇为悲观,但是你不应该因

    此气馁。这并不是故事的全貌,而只是被人们忽略的方面。尽管

    准确的知道以及不扭曲或很少扭曲的记忆不会自动发生,但如果

    我们努力争取,还是有可能的。

    什么是意见

    意见是极为个人化的东西,因此人们对自己的意见有强烈的

    情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很多人让这种情感超出了理性的界限,把“每个人都有权坚持自己的意见”这个正确的观点,推向

    了“每个人的意见都正确”这种愚蠢的极端。一个人如果对意见的

    本质没有成熟的理解,那就不要奢望成为一名优秀的思考者。

    “意见”这个词的根本问题在于它的意思太宽泛,既被用来表

    达好恶,也被用来表达判断,这让它有点儿不堪重负。

    表达好恶

    表达好恶就是描述内在的状态和偏好,实质上就是在说“我

    喜欢这个”和“我讨厌那个”。例如,你可以说“我觉得光头男人有

    魅力”“除了别克我不会买别的车”“看关于奶牛的绘画时,我希望

    看到像奶牛的东西,而不是一堆颜色”或者“黄色和紫色很搭”。所

    有这些陈述都是关于个人好恶的表达。我们可以分享这些偏好,也可以觉得它们极为庸俗,但我们无权要求别人为这些陈述辩

    解,根本没这必要。

    表达判断

    表达判断是就事物的真伪或行为是否明智做出断言。因此,如果有人说“光头的人比头发多的人更容易感冒”“别克车比福特车

    更经济”“看不出是奶牛的奶牛绘画是低劣的画作”或者“把黄色和

    紫色搭配在一起是审美缺陷的表现”,那他们就不是在表达好恶

    (尽管个人好恶或许也潜藏其中),而是在表达判断,其本质与

    他们对死刑能否震慑犯罪或者选民年龄应否提高等问题做出判断

    没有半点儿区别。

    质疑判断不会让人感到不礼貌或不民主。判断是否成立取决于支持判断的论据。人类历史充斥着许多缺乏依据或狭隘地解读

    证据的判断。在很多情况下,就因为人们不敢提出质疑,结果让

    这样的判断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危害。

    在几个世纪里,人们曾普遍相信人的意识中心是心脏而不是

    大脑。直到17世纪之前,人们还以为行星是在天使的指引下沿轨

    道运行,甚至连著名的天文学家约翰尼斯·开普勒都不曾质疑这个

    观点。19在查尔斯·达尔文的时代到来之前,人们早就已经知道化

    石的存在,但却一直把它们当作诺亚洪水毁灭的动植物的残骸,是魔鬼撒旦造出来欺骗宗教信徒的,或者是上帝为了考验人类的

    宗教信仰而埋在地下的。20

    同样,在人类历史上的各个时期,我们的祖先曾相信行为错

    乱是魔鬼作祟,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要么是巫术、灌肠或关进精

    神病院,要么就是殴打、放进机器里不停地旋转或者直接用石头

    砸死。21直到1902年,还有一些当时出版的书籍宣称,黑人是和

    动物一起创造出来侍奉亚当的,他们有头脑但没灵魂,引诱亚当

    的女人是一名黑人女仆,该隐因为娶了一个黑女人而导致人与兽

    血统的混合。22

    人类的判断不仅有可能是错误的,还有可能是荒唐的。正因

    如此,你的判断必须基于充分且谨慎解读的证据,而不能基于偏

    见、心血来潮或者盲目的信仰。另外,当新出现的证据对你的判

    断提出质疑时,你必须迅速地重新考虑。

    理解因果关系23要想形成负责任的意见,对因果关系有清晰的认识至关重

    要。不幸的是,人们对因果关系依然有很多误解,而这些误解会

    导致很多错误。第一种错误是在没有因果关系的地方看见了因果

    关系。第二种错误是仅看到简单、明显的因果关系,却忽略了复

    杂或微妙的因果关系。第三种错误是认为因果关系仅与物质事件

    相关而与人类事务无关。要想避免这些错误,你必须了解以下四

    个事实。

    1. 一个事件可以先于另一事件发生,但并不是另一事件的

    起因。有些人认为,一件事发生在另一件事之前,那么后者一定

    是由前者引发的。大多数迷信都源于这种观念,比如有人就相信

    打碎镜子、一只黑猫从你面前经过或者人从梯子底下走过去会带

    来厄运。不过,并非只有迷信的人才犯这样的错误。你可能会以

    为,今天老师突击进行课堂测验,是因为学生们前天上课时不认

    真听讲,然而事实上他在学期之初就已经安排好了。或者,你也

    可能会把股市下跌归咎于新总统上任,尽管那实际上是其他因素

    导致的。

    认为一定是先发生的事件引发了后续的事件,这种想法的问

    题在于忽略了巧合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相关性不能证明因

    果性”原则的基础。要确定因果关系,必须排除巧合,或者至少

    要有力地证明巧合不可能发生。

    2. 不是所有的因果关系都是强制或必然发生的。“因果关

    系”这个词通常会让人联想到影响物质现实的物理现象,比如一

    栋房子被闪电击中而起火了,一个花盆意外地从窗台掉到地上摔

    碎了,或者一辆疾驰的汽车转弯不成,冲出高速公路撞到了一棵树上。科学原理和定律(燃烧、重力、惯性)适用于上述情形,其结果是必然的或者至少是高度可预测的。

    这种因果关系符合逻辑,但是如果你以为因果关系只有这一

    种,那你就错了。因果关系也存在于非物质的现实里,即人类事

    务中,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人的情感和思维过程中。这种因果关

    系与科学的原理或定律没什么关系,几乎从来不是必然的,往往

    也难以预测。

    为了避免将问题简单化,我们需要让因果关系的定义同时涵

    盖物质和非物质的领域。因此,我们将其定义为一件事情影响另

    一件事情发生的现象。影响可以是主要的或次要的,直接的或间

    接的,在时空上邻近的或远离的。它还可以是不可抗的,比如前

    文提到的燃烧、重力、惯性等例子;也可以是可抗的,就像下文

    有关子女教育和同辈榜样的例子。在后面这种情形以及其他牵涉

    观点的事情上,影响(原因)不是强制带来某种结果,而是诱

    发、促进或者激发这个结果。请看下面的例子:

    认为“罪犯不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种观点怂恿刑事

    案件的辩护律师将被告的责任转嫁到了他们的父母、老师和社会

    身上。这样的诉求已经促使法官和陪审团对被告的态度变得比过

    去更宽容了。

    认为“拿起武器是不义之举”,这种观点导致一些人认为军

    事挑衅绝对不可接受,哪怕是为了捍卫国家、应对无缘无故的攻

    击也不行。反过来,这种信念又会让一些人不愿意考虑“正义战

    争”的论据。认为“智力由基因决定”,这种观点导致20世纪早期的教育

    工作者得出了“思考无法传授”的结论,因而他们强调死记硬

    背,并扩大了职业教育的课程。

    认为“情感是行为的可靠指引”,这种观点致使很多人抛开

    了克制,全凭冲动行事。可以说,这个变化导致了更多的粗野言

    行、路怒、家庭暴力以及其他社会问题。

    认为“自尊是成功的先决条件”,这种观点改变了自我修养

    的传统观点,激发人们写出了几百本书来强调自我认可,还导致

    教育工作者对家庭作业、分数和纪律的态度变得更为宽容了。

    在上述的每个例子中,都是一种观点影响了一种行为或信念

    的出现,因此可以说,是前面的观点引起了后面的行为或信念。

    专栏作家乔治·威尔(George Will)无疑也持有这样的因果观,因

    此当有人声称“没人会因为看了电影《天生杀人狂》(Natural

    Born Killers)或者听了黑帮说唱音乐就死掉”时,他回应说:“从

    来没有人因为读了纳粹的反犹太报纸《先锋报》(Der Stürmer)

    而死掉,但这份报纸宣扬的文化导致600万犹太人死掉了。”24

    3. 人类事务中有一个变数,即自由意志。人的行为不像物质

    现象那么容易预测,但这并不是说人的行为完全不可预测。如果

    两个观点(或者一个观点和一个行为)高度相关,那么知其一便

    可知另一个。塞缪尔·约翰逊承认这个事实,他写道:“过于重视

    自己的人会轻视别人,而轻视别人的人会压迫别人。”他还这样

    评论过一个熟人:“如果他真的认为美德与恶习之间没有分别,那么先生啊,等他离开我们的房子时,让我们数数勺子少没少。”

    习惯和时尚也是预测行为的指标。习惯使得吸烟者继续吸

    烟,撒谎者继续撒谎,自私的人继续自私。至于时尚,当著名的

    设计师们说“裙摆应该提高”时,便有成群的女性响应;当宽松、无腰带的粗布牛仔裤流行时,便有成群的年轻男性在街上迈开鸭

    子步,裤腰卡在屁股上,裤裆掉到膝盖上;当偶像运动明星剃了

    光头时,无数的粉丝便会竞相效仿。

    有些时尚是逐渐发展起来的,有的甚至跨越了两三代人。在

    这种情况下,人们的反应也是逐渐变化的,以至于他们根本意识

    不到自己已经改变了。想想影视作品里的色情内容是怎么出现

    的。

    在20世纪50年代,荧幕上几乎看不到暴力和色情,都是些平

    淡无奇的内容。后来,出现了一闪而过的血腥和裸露镜头。一年

    又一年过去了,这类场景越来越多,镜头越拉越近,停留的时间

    也越来越长。又过了一段时间,主题的禁忌一个接一个地被打

    破。最终,暴力与色情合流,强奸、娈童甚至食人等主题也相继

    进入。最近,美国影视行业又开发了一个刺激感官的新题材——

    法医节目,描绘奸杀案的过程,用极近的特写镜头展示血淋淋的

    尸检细节,中间频繁穿插闪回镜头来重现可怕的犯罪细节。

    上述变化都曾招致强烈的抗议,然而随着强调感官刺激的画

    面变得熟悉起来,抗议声渐渐消失了,反对色情和暴力画面的人

    反倒成了另类。简而言之,感官刺激主义变得熟悉了,人们因此

    接受了它。读到这里我们已经知道,物质事件中的因果关系具有强制性

    或必然性,而非物质的事件(也就是人类事务)中的因果关系通

    过影响发生。另外,在人类事务中,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预测

    的,但可预测的程度大大低于物质事件。现在,我们需要思考为

    什么人类事务的结果更难以预测。答案是因为人具有自由意志,也就是说,人有能力抵制最强大的影响。自由意志本身就是一个

    压倒性的影响因素,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生长在最恶劣的环

    境里,比如破碎的家庭、充满暴力和犯罪的社区,却能抗拒所有

    负面的影响,成为正派、勤劳、守法的人。当然,这也解释了为

    什么有些经济和社会条件优越的人反而做不到。

    俗话说得好,人们几乎不能选择生长的环境,但人们总是可

    以选择如何应对环境。在研究人类事务中的原因和结果时,我们

    必须考虑自由意志这个因素。

    4. 因果关系往往很复杂。把一颗石子扔进平静的池塘,它会

    引起水波向四面八方扩散,甚至能波及很远的水域。美国宇航局

    (NASA)的研究人员发现,大气中也存在类似的现象:悬浮颗

    粒,也就是空气中的微小颗粒,它们产生的涟漪效应可以扩散到

    几千英里之外。

    人类事务的结果也可能非常复杂。为了削减成本,一家化工

    厂的老板可能会把化学废物排放到附近的小溪里,而小溪最终汇

    入河流。这种行为可能会造成他意想不到的结果,比如河水被污

    染,河里的鱼被毒死,离工厂很远的沿河居民得了癌症。这些结

    果当然不是工厂老板的本意,但它们的真实性不容置疑。一个处于流感早期阶段的女人,在不知道自己生病的情况

    下,可能在满载的飞机上打了喷嚏,将感冒传染给了几十个乘

    客。结果,有的人可能会耽误工作,有的人不得不住院,而缺乏

    免疫力的人可能会就此一命呜呼。考虑到她并不知情,所以明事

    理的人不会因此谴责她,但毫无疑问是她导致了这些后果。

    夜里,一辆小汽车行驶在州际公路上,突然一头鹿蹿了出

    来,司机猛踩刹车,但还是把它撞死了。紧随其后的另一辆车撞

    上了第一辆车,之后又有五辆车相继追尾。这一系列的连锁事故

    给司机和乘客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系了安全带的受了轻伤,没系安全带的受了重伤。要想找出这起事故中的所有原因,我们

    必须注意细节。最初的原因是那头鹿在倒霉的时间横穿公路,但

    这不是唯一的原因。第一辆车的司机造成了鹿的死亡,其余的每

    个司机都造成了己车头部和前车尾部的损坏。25没系安全带的乘

    客导致自己要比其他的司机和乘客伤得更严重。

    上述例子包含着一个宝贵的教训:在调查原因和结果时,我

    们必须谨慎。如果我们采取常用的调查方法,从最后发生的结果

    开始一直回溯到最初的“根本原因”,那么这个教训会更加清晰。

    例如,近年来在欧洲居住的中东人数量大幅增长,照一些观

    察家的说法,要不了多久欧洲(Europe)就得改名为“欧拉

    伯”(Eurabia)。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分析人员发现,几十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下,欧洲的公司一直在邀请外国人到欧

    洲工作,而这些外国人携家带口地形成了他们自己的聚居地,建

    起了清真寺和教堂,“植入”了他们自己的民族文化。接下来的问

    题是,导致政府准许外国人流入的原因又是什么呢?答案是,欧洲的本地人口一直在下降,已经接近或低于“生育更替水

    平”(replacement level),本地出生的劳动人口根本满足不了用

    人需求,因此也无力提供养老金和医疗服务所需的资金。

    造成人口下降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

    代,节育技术变得更加有效和便利,同时有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

    了节育。造成这么多家庭选择节育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一个因素

    是,一个世纪以来,农村人口不断地迁入城市,子女由原来的家

    庭资产变成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其他的因素还有,人们越来越强

    调自我实现,因此越来越倾向于把养育子女看成是自我遏制。

    上述的因果分析尽管简短,但也足以说明轻率地回答复杂的

    问题不仅没有帮助,而且有失公正。在上面的案例中,如果你回

    答“中东人正试图接管欧洲”,或者“反方向的十字军东征来了”,那就是过分简单化。下面的小窍门可以帮助你在分析时避免这样

    的错误:

    要记住,事件几乎不会“无缘无故地发生”。它们的发生是

    特定影响的结果,而这些影响可以是主要的或次要的,直接的或

    间接的,在时空上邻近的或远离的;它们还可以是不可抗的(强

    制的或者必然的)或者可抗的(诱发的、促使的或者激发的)。

    还要记住,在人类事务中自由意志是一个强有力的影响因

    素,而且往往与其他因素交织在一起。在欧洲社会变化的案例

    中,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和节育属于个人选择,但城市中更大

    的用工缺口(经济现实)和更有效的节育技术(科学进步)则不

    是。要注意,在连锁事件里,一个事件的结果往往会变成另一事

    件的原因。例如,欧洲的人口下降导致外国人的流入,外国人的

    流入则导致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比例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假以时

    日可能会改变欧洲主流的价值观和态度。

    在处理人类事务时,结果可能是不可预测的。因此,在确定

    原因时,你或许只得满足于概率而不是确定性(有些借助于科学

    测量的问题也是如此)。换言之,你可以得出结论说某事很有可

    能是原因,如果概率非常高,你可以说它极有可能是原因。这两

    个结论显然都比单纯的“可能”更有强制性,但它们仍然没有足

    够的确定性。两者的区别大概类似于法律上判决标准的区别:民

    事诉讼的判决标准是“优势证据”或“明确且有说服力的证

    据”,而刑事诉讼的判决标准是要求更为严格的“排除合理怀

    疑”。

    讨论道德问题

    道德议题是否可以讨论,这是现代思想中最为混乱的问题。

    很多人认为道德议题不可讨论,声称做“价值判断”是错误的。这

    种观点很肤浅。如果价值判断是错误的,大学课程里就不会出现

    伦理学、哲学和神学,因此这种观点显然很荒谬。下面的例子表

    明,价值判断不可避免。

    拉乌尔·瓦伦堡(Raoul Wallenberg)是个年轻的瑞典贵族。

    在1944年,他离开安全的祖国来到了布达佩斯。第二年,他瞒过

    纳粹,从死亡集中营里救出了10万名犹太人(他本人不是犹太人)。在1945年,他被苏联人逮捕,被控间谍罪并被囚禁在劳改

    营里。他最后一定是死在了那里。26今天,如果我们将他视为英

    雄(有充分的理由这样做),我们就是在做价值判断。然而,如

    果我们中立地看待他,认为他与其他人没有区别,那我们也是在

    做价值判断,判断他既不是英雄也不是恶棍,只是一个普通人。

    再看一个例子。纽约市一名20岁的母亲将三名幼子丢在满地

    垃圾的出租屋内,无人照管。27后来,警察在屋里发现了这三个

    挨饿的孩子,最小的孩子卡在床垫和墙壁之间,身上爬满了苍蝇

    和蟑螂,而最大的孩子正在二楼的窗台上玩耍。警察判断这个母

    亲犯了过失罪,法院也认可。他们进行判断有错吗?没有。判断

    不可避免;她要么犯了过失罪,要么没有。

    不论判断这样的道德议题有多难,我们都必须做出判断。价

    值判断是社会规范和法律体系的基础,价值判断的质量直接影响

    法律的质量。判断黑人是下等人的社会,不可能给予黑人平等的

    权利,而认为女性就该待在家里的社会,也不可能保证女性拥有

    同等的就业机会。

    有些人认为价值判断只能在一种文化之内做出,必须与其他

    文化无关。他们觉得在不同的文化里,对与错千差万别。的确,在一种文化里被鄙视的行为,到了另一种文化里也许就可以容

    忍,但这种差别的程度往往被显著地夸大了。在初次碰到某个陌

    生的道德观点时,我们倾向于过分关注不同之处,以至于忽视相

    似之处。

    例如,在中世纪的欧洲,动物会因犯罪而受审,而且常常被正式处决。事实上,有时蟑螂和其他昆虫会被逐出教会。28听起

    来很荒谬,是不是?然而透过荒谬的表象我们会意识到,“有些

    行为应该受到谴责和惩罚”的基本观点并不陌生。例如,一个人

    被狗咬了觉得很冤枉,要求得到公正的对待,其核心思想与这个

    观点是一致的,唯一的区别在于,我们不认为动物需要为其行为

    负责。

    那么,对其他时期或地域的道德标准进行判断,这种做法是

    否正当?答案是肯定的,但前提是我们要深思熟虑,而不能简单

    地将不同于我们的观点判定为错误。例如,我们可以说,如果一

    种文化将女性视为财产,或者认为女性的生命不如男性的有价

    值,那么这种文化就否认了女性的人权,是不道德的。请看下面

    的例子。

    19世纪,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一名戏剧制作人开枪打死了

    自己的妻子,因为妻子不顾他的反对坚持要在植物园里散步。他

    被正式指控犯有谋杀罪,但法官驳回了指控,之后一些人抬着他

    得意洋洋地穿过大街小巷。在他们的文化里,如果妻子不服从丈

    夫,即使是在很小的事情上,他们的道德观也会宽恕丈夫的杀妻

    行为。一个世纪后,这种道德观并没有多少改变。在1976年,还

    是这座城市,一个有钱的花花公子因为不满自己的情人跟别人调

    情,近距离朝她脸上连开四枪,杀死了她。鉴于他是在“维护自

    己的尊严”,他只被判处两年徒刑并缓期执行。29

    仅仅因为事情发生在不同的文化中,就不对它们进行道德判

    断,这肯定是不负责任的。在上述两个例子中,两个男人的谋杀

    行为显然与两个女人所谓的“过错”不对等,显示出他们对女性人权的肆意漠视。因此,我们理应判定他们的行为是不道德的。这

    一判断同时还隐含着另一个判断:容忍这种行为的文化犯有道德

    麻木的过错。

    道德判断的基础

    道德判断应该以什么为基础?肯定不是多数人的意见,因为

    那太不可靠了。例如,在上文1976年的那桩谋杀案中,广播电台

    的民意调查显示,有90%的被调查者认同法院的裁决。希特勒曾

    得到大多数德国民众的支持,而美国人也一度支持蓄奴。说得更

    近些,美国大多数人最初反对堕胎,后来又赞成了。道德判断的

    基础也不应该是情感、欲望或偏好。如果以这些东西为基础,那

    我们将不得不承认每个强奸犯、杀人犯、抢劫犯的行为都是合乎

    道德的。良知是个较好的判断基础,但它也可能变得不明真相或

    者麻木不仁。(毕竟,罪大恶极的罪犯有时会毫无悔意。)

    人们拥有一些独立存在于任何政府或文化之外的权利,这条

    原则是道德判断最可靠的基础,也是大多数道德体系的基础。其

    中最基本的权利,是在不侵犯他人权利的前提下受到尊重和不

    受打扰。其他权利,比如“追求幸福”等等,都是这个权利的延

    伸。

    当然,这个基本原则本身不足以用来判断复杂的道德议题,我们还需要其他的操作原则。以下四条原则存在于大多数的道德

    体系中,可以为议题的讨论提供共同的基础,即使参与讨论的人

    各有完全不同的道德观。? 人际关系会带来各种义务,除非有不可抗拒的理由,否则

    这些义务应该得到履行。这样的义务包括正式的协议或合同、家

    庭成员彼此间的义务(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配偶对配

    偶)、朋友间的义务、雇主与雇员之间的义务以及商务和职业义

    务。

    · 某些理念可以升华人生,帮助人们履行对彼此的义务。应

    该尽可能地维护这些理念,其中最重要的一些包括宽容、同情、忠诚、原谅、和平、手足之情、公正(给予人们应得的)和公平

    (不偏不倚,与偏颇相对)。

    · 某些行为的结果于人有益,而某些行为的结果则于人有

    损,我们应该提倡前者而非后者。当然,结果可以是情感上的,也可以是身体上的;可以是短暂的,也可以是持久的;可以是微

    妙的,也可以是明显的。

    · 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一般性结论可以作为判断的依据,但我们不应该用它们取代谨慎判断。作为一般性的道德观

    点,“杀人不对”这个判断是有用的,但在处理真实案例时,它

    几乎帮不上什么忙,因为它模糊了一些重要的区别。职业杀手为

    履行与黑帮的交易会取人性命,警察出于自卫会杀死歹徒,小朋

    友错把真枪当玩具会意外打死自己的兄弟姐妹,这三种情况都

    是“杀人”,但它们显然有天壤之别。对议题的审慎思考应该超

    越一般性结论,认真分析案例的具体细节。

    要想深入地分析道德议题,做出明智的判断,你必须有效地

    处理复杂性。如果有两个或多个相互冲突的义务或理念并存,那就会造成复杂性。如果会导致多个结果,而且有的有益、有的有

    害,那也会造成复杂性。对于这样的复杂性,下面有一套简单易

    行的处理原则:

    · 当两个或多个相互冲突的义务并存时,请判断哪个最重要

    或者哪个最先出现。

    · 当两个或多个相互冲突的理念并存时,请判断哪个最高尚

    或最重要。

    · 当存在多个结果且有的有益、有的有害时,请判断哪个最

    重要以及有益影响是否超过有害影响。

    让我们通过一个真实的道德争议来学习如何运用上述原则。

    人到中年的拉尔夫年轻时曾是运动健将,现在他的儿子马克也像

    他一样热爱运动。上到七年级时,马克参加了三个项目的校队选

    拔,但其中两个项目都表现不佳。篮球算是马克最擅长的项目,但水平也只是一般,并不突出。拉尔夫认定,只要得到些帮助,马克就能进入首发阵容。因此,拉尔夫开始跟校篮球队一队和二

    队的教练们交朋友,请他们到家里吃晚饭,把自己的体育藏书借

    给他们,还通过业务关系拿到职业球赛的门票送给他们。

    这样一来,拉尔夫就能够利用他与教练们的朋友关系帮助儿

    子。他经常跟教练们谈起马克想在篮球场上崭露头角的强烈愿

    望,希望他们能够指点马克,帮助他提高球技。出于跟拉尔夫的

    友情,教练们都愿意帮助马克,在周末开放体育馆供马克练习,并将提高他的球技视为己任。很快马克就进入了二队打球。拉尔夫抓住一切机会让教练知

    道,马克有多么全力以赴,而其他球员既有技术短板又不专注投

    入。每场比赛,马克的上场时间都超过了他单凭实力应得的机

    会,没多久他就成了球队的得分王。在晋级到一队后,他得到了

    更多的特殊关照。他几乎从没打过替补,甚至在本队遥遥领先的

    时候,他也没有被换下场,而是继续留在场上刷得分。升入高年

    级后,场上的战术安排大多是专门为他设计的。拉尔夫还说服那

    些教练给不少大学校队的教练写推荐信,称赞马克的实力。

    拉尔夫的行为道德吗?让我们运用前文提到的原则进行分

    析。这个案例涉及三个重要的义务:拉尔夫通过教导和示范指引

    儿子长大成人的义务;拉尔夫与教练们之间作为朋友的义务;教

    练们帮助所有球员开发潜能和领会体育价值观的义务。

    这个案例应该考虑的理念包括体察他人的需求、正义和公

    平。第一个理念适用于拉尔夫:他本应体谅其他球员(儿子的队

    友)的需求,考虑到他们也需要鼓励、支持和平等的机会。另外

    两个理念,即正义和公平,适用于各位教练:他们本应给予每个

    球员应得的关注和帮助,而不是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一个人身

    上。(当然,这并不是说特别关注出色的球员有违正义;请注

    意,马克最初只是一个表现平平的球员。)教练们本应该不偏不

    倚地(公平地)对待每一个球员。要做到公平,教练本应该在周

    末向所有想练习的球员开放体育馆,而不是只向马克一个人开

    放。

    最显然、最确定无疑的结果是,马克的球技得以提高,其他

    球员因为没有得到同样的机会而吃了亏。其他可能的结果还有:马克的队友因教练们的偏私行为而变得愤愤不平和玩世不恭,而

    马克则形成了这样的观念——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而罔顾他人的

    权利和需求,这种做法是大家容许甚至提倡的。

    很显然,拉尔夫的行为带来了一些好的结果(儿子提高了球

    技),但也给很多人造成了巨大损害,最明显的就是对其他球员

    的损害。但是,拉尔夫的行为还导致教练们将朋友关系凌驾于对

    球员的责任之上,违背了正义和公平的理念。(当然教练们要为

    自己的行为负主要责任,他们本来可以抗拒拉尔夫的影响。)此

    外,拉尔夫的行为甚至可能害了自己的儿子:马克内心滋生了自

    私自利的心态,其影响远远超过他在运动方面取得的那点儿进

    步。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断定拉尔夫的行为在道德上是错误

    的。而且,拉尔夫是明知故犯、蓄意而为,因此就更应该受到谴

    责。

    应对困境

    道德议题常常会引出困境——在这样的情况中,选项虽然很

    多,但没有任何一个能让人完全满意。这样的情况令人沮丧,因

    为无论怎么选,似乎都不对。于是我们只好对自己说:“没法做

    决定。”应对这样的情况,最好心里有清晰的策略。下面的策略

    可以帮你摆脱困境,不再犹豫不决。

    · 记住,不要将选项简单地区分为好和不好,而要用更精确

    的方式来区分它们,为此你可以使用下面的量表,把每个选项放在适合的位置上。

    注意:这个办法能帮你区分乍看起来同样合乎道德的选项。

    · 多利相权取其重,多害相权取其轻。

    一个特殊的思考策略

    第1章给出了很多预备思考策略,现在我们要再增加一个。

    这个策略适用于所有争议,包括道德争议。运用这个策略,你的

    分析会更深入,判断会更有见地,对判断的陈述会更有说服力。

    这个策略的重点是如何充分理解争议,基本原则是如果你不

    理解争议的双方(或各方),你就不理解这个争议。你可能以

    为或觉得自己理解了争议,形成了坚定的意见,并且急于向别人

    表达。这一切只意味着你理解了争议的一部分,而且可能是不太

    重要甚或是被误解的那部分!

    这个策略可以简单地描述为:除非你已经研究并公平地兼顾

    了争议的双方(或各方),否则就不要发表任何书面或口头的

    意见。执行这个策略要求自律。你需要把第一印象、先入为主的

    观念和想法放在一边,着意去了解你知道甚少或根本不知道的一

    方或多方。为了说明这个过程,让我们来思考近年来愈发显著的

    一个议题,那就是政府对个人行为的管控。假设你在新闻中读到在美国的某个大城市,市长下令禁止软

    饮料的售卖及推销活动,以减少餐馆饮食中的反式脂肪和含盐

    量。你还读到,这样做是出于对公众健康的关心。你的第一反应

    是:“这位市长干得漂亮!这个国家的肥胖问题非常严重,软饮

    料和高脂高盐的食物明显是罪魁之一。这个举措不仅有助于减少

    肥胖,还能降低心脏病和其他饮食相关疾病的发病率,节省纳税

    人的钱。”你想得越多,你的这种看法就越坚定。

    但尽管如此,你还是非常明智地决定去认真了解一下争议的

    另一方。你找到了一些反对者的言论,从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

    实,例如这个市长并不是唯一一个颁布此类禁令的公职人员。有

    一个城市禁止新建快餐店,禁止私人物业里的自动售卖机出售软

    饮料,禁止快餐店的饮食中包含玩具。很多城市禁止烧烤摊和饮

    料摊,还有一些城市不仅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在私人住宅中也

    不行。

    此外,你还了解到了两个似乎格外欠考虑的案例:一个是美

    国联邦政府禁止售卖白炽灯泡,推行使用紧凑型荧光灯(也就是

    节能灯),而后者含有汞,可能会污染垃圾填埋场。另一例是亚

    利桑那州墓碑镇的一条输水管线严重受损,但美国林务局禁止使

    用重型设备修理,结果居民只好使用铁锹和独轮手推车来完成这

    项庞大的工程。

    最后,你又读到一篇文章,它证明很多政府公职人员对普通

    民众的态度与20世纪初的意见领袖们十分相似:都认为普通民众

    智商不够,没有能力为自身的健康和幸福做决定。在对这个争议有了更多认识之后,你确定它比你最初想的要

    复杂;尽管政府在公共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除了一些特殊

    情况之外,政府仅应该提出忠告——换句话说,政府不应该替民

    众做决定,而应该向民众提供科学的信息,帮助他们做出合理的

    决定。

    在这个案例中,通过更多地了解与你最初的意见相反的看

    法,你最终形成了更有依据、更平衡、更合乎情理的意见。将这

    个策略用在其他争议上,你将取得同样积极的效果。(在有些案

    例中,你最初的意见有可能被证明是完全正确的,但在大多数情

    况下,你会发现最初的想法确实需要调整。)

    热身练习

    请记住,热身练习与本章的内容没有特殊关系,所涉问题的

    重要性一般要低于应用练习。就像赛前做拉伸一样,热身练习的

    主要目的是活跃思维,因此在回答时你尽可以大胆地发挥想象

    力。还要记住,拿出游戏心态来,这不仅会让过程有趣,而且正

    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的,游戏心态是“创造性思考的本质特

    征”。

    2.1 你的侄女是学龄前儿童,她问了你下面这个问

    题:“有可能记住未来吗?”请给出一个足够简单、清晰的答

    案,确保她能听懂。

    2.2 如果我连续三天说“我明天跟你见面”,那我每次说

    的是同一件事吗?请详细解释你的答案。2.3 一个人在下行的电动扶梯上往上走,扶梯下行的速度

    比他上行的速度快,那么他是在上楼还是在下楼?请详细解释。

    应用练习

    2.1 请仔细阅读下面的对话,寻找可能存在的思维瑕疵。

    如果找到了一处瑕疵,请指出并足够详细地解释错在哪里,以说

    服同样读了对话却没发现任何瑕疵的人。如果发现了两处或两处

    以上的瑕疵,请指出来并说明你对每个瑕疵的想法。

    克莱姆:你相信第2章讲“真相”和“意见”的内容吗?我

    觉得好多都是胡扯。

    克莱德:不知道……我觉得还挺有道理的。

    克莱姆:得了吧,伙计,你逗我呢。不知哪儿来一个写教科

    书的书呆子,怎么可能知道对我来说什么是真相?他是他,又不

    是我,他怎么能看透我,或者替我拿主意?只有我才行。

    克莱德:你等会儿……

    克莱姆:等什么等,伙计,你被那一通鬼话给唬住了吧?比

    方说讲“意见”那段吧,咱们是民主国家,对不对?在独裁国

    家,政府可以规定哪个意见是对的,在这儿可不成。我的意见,别人的意见,都一样好。宪法里就是这么写的。

    2.2 当爵士乐手比利·蒂普顿(Billy Tipton)74岁去世

    时,人们得知“他”其实是个女人。看起来,蒂普顿早年就开始欺骗大众,以增加“他”作为音乐人成功的几率。几乎每个认识

    或知道蒂普顿的人(包括“他”收养的三个儿子),都很肯

    定“他”是男人。几百万人都相信蒂普顿是男人,这个事实是否

    改变了“他”是男是女的真相?你的回答是支持还是质疑“人们

    可以制造自己的真相”这一普遍观点?

    2.3 下面的引文出自美国一位著名的政治家。这段话是否

    质疑了你在本章读到的任何观点?如果是,请指出受到质疑的观

    点,并判断哪种观点更合理。如果没有,请指出这段话与本章哪

    个部分最相符。

    认为所有人都有权享受自由,这是一个巨大而且危险的错

    误。自由是争取来的回报,不是上天平白均分给每一个人的赐

    福。这样的回报只留给睿智、爱国、正直和受之无愧的人,不会

    施舍给无知、堕落和邪恶之徒,因为他们既不知感恩,也无能享

    受。——约翰·卡尔霍恩(John Calhoun)30

    2.4 下面的每个案例都涉及可能的因果关系,请根据你在

    本章学到的内容进行思考。

    a. 美国国会给予一些国家最惠国待遇,其中有几个国家为

    恐怖分子训练营提供资金支持,这些国家的宗教领袖还承诺恐怖

    分子将受到天国的奖赏。训练营的教官教年轻人制造爆炸装置,然后让他们藏在身上,带到人多的地方引爆。这些年轻人怎么学

    就怎么做,炸死了很多毫无戒备的无辜民众。在上述个人和组织

    中,你认为哪个是导致无辜者死亡的合理原因?请解释。b. 一名熟练的电脑技工发明了一种病毒,能删除下载者硬

    盘上的数据。他编造了一封电子邮件,作为病毒的伪装,然后发

    给了50个人。这些人在不知道电脑已被感染的情况下,又把这封

    致命的电邮转发给了其他人。转发者不断增加,几个星期后,有

    数千人的电脑硬盘被清空。请描述不同的人在事件中起到的因果

    作用。

    c. 很多评论员对美国文明礼貌的滑坡表示了忧虑。请阐述

    下列各项是否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因果作用:1)电影作品对违

    规者甚至是违法者的美化;2)劲爆脱口秀节目展现出来的粗

    鲁、低俗和放任;3)职业摔跤运动中的言语攻击和犯规行为;

    4)电视脱口秀节目纵容甚至怂恿嘉宾频繁打断别人和冲别人喊

    叫;5)励志类图书的作者鼓励读者表达强烈的欲望、坚定自

    信、摈弃传统的行为准则;6)电视广告里反复出现的商业口

    号。商业口号的研究提示:在谷歌上搜索“historic business

    slogans”(历史上著名的商业口号),然后在搜索结果中寻找

    阻碍或轻视文明礼貌的商业口号。另一个有用的网站是

    http:en.wikiquote.orgwikiAdvertising_slogans。

    2.5 下面的每个案例都涉及一个道德议题。(有些还涉及

    法律问题,但我们在这里不讨论法律问题。)请找出每个案例中

    重要的道德考量,然后判断所采取(或建议)的措施是否合乎道

    德,并详细阐述你的推理过程。

    a. 在马萨诸塞州沃尔瑟姆市,一名医生被控在其供职的医

    院里强奸了一名护士,被判罪名成立。在等待上诉期间,他向纽

    约州布法罗市一家医院递交了职位申请。据说,沃尔瑟姆的医院管理机构为他出具了一份很有分量的推荐信,信中没有提及这起

    强奸案(直到沃尔瑟姆市对他提起强奸患者的新指控时,布法罗

    的医院官员才得知此事)。31沃尔瑟姆的医院管理机构隐瞒这名

    医生犯有强奸罪的行为是否道德?

    b. 在佛蒙特州蒙彼利埃市,一名11岁的女孩被汽车撞倒,之后被火速送往医院。医生认为必须给她输血,而作为耶和华见

    证会(Jehovah's Witness)的信徒,她的父亲不同意。法官取

    消了父母对她的监护权,并把监护权交给了州政府,这样输血才

    得以进行。法官的行为是合法的,但合乎道德吗?

    c. 法律倾向于反对给智障人士做绝育手术,除非本人了解

    手术的性质且同意这么做。几年前,一对有三个严重智障女儿的

    父母向法院提起了诉讼,争取替女儿做决定的合法权利。32他们

    的立场在道德上是可以接受的吗?

    2.6 狩猎运动是否道德,这个问题备受争议。请在谷歌上

    调查这个问题,评价各方观点,判断哪种观点最合理。一定要预

    测并回应可能的异议。(下面的网站对这个主题做了相当全面的

    概述:

    http:debatepedia.idebate.orgenindex.phpDebate:_Hunting_for_sport)。

    2.7 在2013年,美国政府一家合同商的前雇员爱德华·斯

    诺登(Edward Snowden)向一家英国报纸透露,美国政府正在从

    数千万美国人的通话记录以及谷歌、脸书、苹果和其他网上账户

    中收集信息。消息一出,立刻引发了极为强烈的抗议。很多人为

    斯诺登叫好,因为他让美国公众知道,宪法第四修正案赋予他们免受无理搜查和扣押的权利遭到了侵犯。但是也有很多人认为,政府的监视计划始于总统吉米·卡特,后来得到了乔治·布什和

    巴拉克·奥巴马两位总统的支持,是美国防范恐怖活动的必要措

    施,因此斯诺登的泄密行为应以叛国罪论处。请结合双方的观点

    研究这个争议,然后阐述你的立场。

    2.8 联邦政府的规模应该多大?这个议题由来已久,美国

    建国后就一直在讨论,但是自2007~2008年的经济危机以来,这

    个问题越来越受关注。小布什政府出台了不良资产救助计划

    (Toxic Assets Relief Program,TARP),奥巴马政府实行了

    经济刺激举措,任命了20多位“独裁者”(不经参议院批准就被

    任命的人),通过了政府对私企的救助计划。布什和奥巴马的举

    措,再加上之前已有的政府计划和监管机构,使得联邦政府对美

    国经济的掌控达到了40%。政府管理的范围涵盖了铁路、教育、农牧业、印第安人事务、艺术、大中小型企业、研究、国家公

    园、公共住房、福利、战争、对外援助和体育。此外,如果《平

    价医疗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又被戏称为“奥巴马

    医疗法案”)得以全面实施,政府将在医疗体系中也扮演一个举

    足轻重的角色。鉴于上述事实,很多人得出结论认为,联邦政府

    对美国人的生活影响过大,应该削减政府的规模和权力。但也有

    不少人认为,目前政府的规模和权限对其履行宪法义务、服务国

    家需要来说是必要的。请结合双方的观点研究这个争议,然后阐

    述你的立场。

    2.9 回到应用练习1.1,从a到r的陈述中选择一个,回想你

    当时的答案,然后从“知识”和“意见”的角度分析你的观点,也就是说,确定它的来源和可靠性。第3章 拓宽你的视野

    你有没有注意到,很多自称有个性的人,他们的穿着和言谈

    举止都跟别人一模一样?有没有可能所有剃光头、炫耀文身或者

    在不寻常的身体部位挂环的人都没受到别人的影响?

    本章将讨论做一个有个性的人意味着什么,以及哪些习惯能

    帮助你增强真正的个性,发展你的才能。

    知道盲人摸象的故事吗?六个盲人只能依靠触觉,所以他们

    伸出手,通过触摸来了解大象。第一个人摸到了象身,于是认定

    大象像一堵墙;第二个人摸到了鼻子,于是认定大象像条蛇;第

    三个人摸到了尾巴,于是认定大象像条绳子;第四个人摸到了耳

    朵,于是认定大象像把扇子;第五个人摸到了腿,于是认定大象

    像棵树;最后一个人摸到了象牙,于是认定大象像根长矛。现

    在,每个人心里都有了一幅大象的清晰画像,可是由于所有的画

    像都是基于有限的感知,因此都错了。1

    我们常常就像这六个盲人一样,透过自己的视野看待世界。

    我们的视野很狭窄,于是思考也跟着遭殃。最令人遗憾的是,视

    野狭窄首先会影响我们正确地看待自己的潜力。大多数人从未彻

    底了解自己,我们只看到我们现在是什么人,从未意识到我们还

    有更重要的部分:我们有能力成为什么人。我们也从未意识到,现在的自己有多大成分只是偶然的结果。

    例如,别人如何看待我们,这会极大地影响我们的发展和成就。在一项实验中,研究者对一所小学的全体学生进行了一次智

    力测试。他们告诉学校的老师,测试将筛选出那些学习成绩即

    将“突飞猛进”的学生。事实上,这个测试根本做不到这一点,研

    究者只是随机选了一些学生,说他们的学习将会突飞猛进。随后

    研究者观察到,老师们给这些学生使用的教材和教学方法,跟其

    他学生完全一样。尽管如此,当研究者在年底再次对全体学生进

    行了测试后,发现之前选出来的那些学生,其智商得分的提升幅

    度是其他学生的两倍。

    这种提升归功于什么呢?很显然,老师对这些学生形成了赞

    许的态度,并在不知不觉中将这种态度传递给了学生,而这些学

    生的自我形象也因此发生了根本改变。2

    如果说上面的实验令人意外的话,那么接下来这个有相似设

    计的实验将会令人震惊。实验员接到了一个任务,要教老鼠走迷

    宫。事先有人告诉他们说,老鼠被分成了两组:一组学得快,另

    一组学得慢。然而实际上,所有的老鼠都是一样的。测试期结束

    后人们发现,号称学得快的那一组老鼠,它们走迷宫的本领强于

    其他老鼠。像之前那些学校老师一样,实验员对这些老鼠形成了

    先入为主的看法,而这些看法不仅让实验员对这些老鼠表现出了

    更大的耐心、更多的关注和鼓励,还影响了这些老鼠的表现。3

    研究表明,困惑、气馁、无可奈何等反应不是天生的,而是

    习得的。在一项研究中,实验对象被授以一些问题,并被告知这

    些问题有解,但实际上它们无解。随着解题的尝试一次次失败,实验对象经受了越来越严重的挫败感,直到最终无奈地放弃。然

    而,这项研究的真正意义还在后面。还是这些实验对象,当之后被授以有解的问题时,他们仍旧表现得很无奈,根本没有努力尝

    试就放弃了。4

    这些研究说明了日常生活中的什么问题呢?对孩子的要求前

    后矛盾和反应难以捉摸的家长,放大学生的缺点而不是优点的老

    师,忽视队员的实际表现或贡献的教练和活动牵头人,这些人都

    能夺走我们的自信,让我们习惯于失败,无法看到自己真正的潜

    力。

    很多成功者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他们拒绝用别人的

    评价来定义自己。温斯顿·丘吉尔曾被贴上“学得慢”的标签,马莎

    ·格雷厄姆曾被告知不具备成为舞者的身材。托马斯·爱迪生曾被

    要求退学,因为老师认为他笨得无可救药。后来,他在铁路局得

    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结果做实验时把火车点着了,随即遭到

    解雇。爱因斯坦早年的遭遇更凄惨,部分细节如下:

    · 他可不仅仅是不起眼,一个老师直截了当地对他说:“你

    将永远一事无成。”

    · 15岁时,他被学校要求退学。

    · 第一次参加苏黎世理工学院的入学考试时,他没有通过,学校要求他先去瑞士一所高中复读一年。

    · 在苏黎世理工学院期间,他表现平平,教授们对他都没什

    么印象,以至于研究生助理也没当成,也没人推荐他留校任教。

    · 他最终在一所寄宿学校当上了老师,可很快就被解雇了。? 他向苏黎世理工学院提交了一份热力学论文,申请博士学

    位,但论文被退回了。

    · 4年后,他把狭义相对论的论文作为博士论文提交给伯尔

    尼大学,结果再次碰壁。

    “等等,”你也许会说,“丘吉尔、格雷厄姆、爱迪生和爱因斯

    坦都不是寻常人!问题是,普通人能否克服负面评价。”答案是

    肯定的。就举一个例子:一位老师注意到,当学生相信自己在某

    个学科上很笨时,他们就会下意识地向那种自我形象靠拢。他们

    相信自己笨,所以他们就表现得很笨。这位老师开始改变学生的

    自我形象,而当改变发生时,学生就不再表现得那么笨了。5

    这个例子不是让你忽略合理的批评或建议,也不是说单凭信

    念你就能胜任某个领域的工作,而是告诉你不应该妄自菲薄——

    你的潜力肯定比你曾经以为的要大得多。因此,当你发现自己

    说“我绝对做不了这个”或者“我没天分做那个”时,要记住,过去

    不能决定未来。所谓的天分往往不过是知道诀窍罢了,而这可以

    学会。

    成为有个性的人

    所有的哲人和圣贤都告诉我们,有个性的人很稀有。然而奇

    怪的是,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自己是有个性的人。(想想看,你

    可曾听到有谁承认自己不是有个性的人?)如果哲人是正确的,那么大多数人的自我评价就是错误的。这个错误的根源在于这样

    的假设:拥有独一无二的基因和经历,就可以确保个性的形成。果真如此,那就没有谁会是随波逐流的人了。但是,随波逐流的

    人又确实存在,因此这个假设不成立。个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后

    天习得的。

    要想成为有个性的人,关键是要诚实、客观地看待自己。这

    需要勇气,因为这往往要求我们抛弃一厢情愿的想法,摧毁我们

    视若珍宝的自我幻想。在你身上,缺乏个性的问题到底有多严

    重?让我们来看看。从你任人摆布地躺在婴儿床里咯咯笑的时候

    起,你就在学习了。等到你有了感觉能力,各种印象扑面而来。

    在你能够老练地解读印象之前,你就已经接收到了好几百万个印

    象。到了你能够有效地解读印象时,你早已通过模仿学会了很多

    行为和反应。你不断地模仿父母和兄弟姐妹,练习说话和走路

    ——对了,还有思考。

    后来你上学了,接受了老师讲授的信息和观念,经常模仿他

    们的习惯和态度。你也从朋友和同学身上学习,等到同伴接纳变

    得重要时,你的很多言行就不是出于恰当或成熟的考虑,也不是

    出于你自己强烈的意愿,而是因为你相信那些言行会让小伙伴们

    接纳你。如果你和大多数人一样,那么你现在的言行选择仍然多

    多少少是为了迎合他人对你的要求或期待。

    但是对于你的态度、习惯和价值观的形成,影响最大的因素

    也许并不是父母、兄弟姐妹、老师或朋友,而极有可能是流行文

    化。根据尼尔森公司(Nielsen Group)的数据,一个普通儿童每

    周看电视的时间约为28小时。6这意味着从学龄前到上高中这段

    时间里,一个普通儿童花在电视上的时间约为14 000小时,而相

    比之下,花在课堂上的时间只有约11 000小时。这还没算上玩电子游戏、听音乐和上网的时间。

    流行文化怎样影响人们?通过把观众变成旁观者,电视往往

    会助长人们被动接受的习惯。通过用平面广告和电视广告进行轰

    炸(据估计,一个人到18岁时看过的广告多达75万条),广告宣

    传会使人们变得轻信,容易把有偏见的证词当成事实。通过在节

    目中频繁地切换镜头和插播广告,电视会限制观众发展自己的专

    注力。通过鼓励自我放纵、冲动任性和及时行乐,广告宣传会削

    弱人们的自律能力。通过把报刊的大量版面和访谈节目的平台留

    给艺人,供他们炫耀和卖弄自己的意见,媒体会让人们难以辨别

    卓越与平庸。

    社会学家把接触社会(家庭、邻里、教会、学校等等)的过

    程称为文化适应。这实质上就是逐渐融入我们的文化。家庭的社

    会经济状况、宗教信仰、政治立场以及关爱和照顾的质量,都会

    极大地影响我们融入文化、被文化改造的方式。

    文化适应可以不知不觉地发生,所以我们会产生错觉,误以

    为我们的价值观、态度和观点是独立于他人和环境而形成的。艾

    瑞克·弗洛姆(Erich Fromm)曾谈及这种错觉,他认为当我们说

    自己在思考某事时,实际上我们应该说“那件事在我心中思考。”7

    我们会被蒙蔽,以为自己是独立的,这其实并不难理解。我

    们对自己有思想这个事实的认识,要比我们对产生思想的环境的

    认识敏锐得多。感受和观念对我们来说是当前的体验,因此我们

    往往会忽略它们的来源。此外,思想就像心跳一样是我们的一部

    分。因此,如果谁说“我们的思想来自他人”,这听起来既陌生又无礼,所以我们拒绝接受。

    要想成为有个性的人,仅仅声称独立是不够的,你必须实现

    独立。下面的三个步骤将帮助你获得个性。

    · 承认环境因素对你的思想产生过影响。要对自己说:“我

    的头脑里充满了他人的观点和态度;我不加批判地接收和接受它

    们,是因为我年少轻信。如今,其中的很多观点和态度都已固化

    成为原则和信念,但有些肯定是错误的或者不合适的。”然后,列出你特别崇拜或者亲近的人,比如你的父母、叔叔婶婶、教

    练、老师或者名人,想想他们每个人的信念和行为,弄清楚这些

    信念和行为究竟怎样影响了你的观点和态度。

    · 整理和评价你的观点和态度,包括你最看重的那些。要问

    问自己,你的政治哲学是什么。(当然,这个问题不仅意味

    着“你是民主党人还是共和党人”,它还意味着你怎么看待民主

    国家中政府的角色和公民的责任。)还要问问自己,你对宗教、种族、国籍、婚姻、道德和法律有怎样的看法。要列出你的观

    点,与别人的观点比较,并基于合理性而不是你的好恶检验它

    们。

    · 当你为政治、道德等各个主题确定了最合理的观点之后,接受它们。如果这意味着推翻你先前的观点,请欣然接受。要记

    住,出于正当的理由改变想法,这是最有个性的表现。

    实现真正的个性当然不可能一蹴而就,百蹴也未必行。这是

    一个持续的任务,需要付出毕生的努力,但是,只要你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思考者,你就必须承担这项任务。

    妨碍思考的习惯

    当你为成为有个性的人而努力时,你要设法找出任何妨碍冷

    静思考的心理习惯。其中有些习惯可能是你的境况所特有的,依

    赖于你独特的个人背景和经历。但是,也有许多习惯会给每一个

    人造成或多或少的负面影响,其中最显著、值得密切关注的习惯

    包括:“我的更好”心理、挽回面子、抗拒改变、从众、刻板印象

    和自我欺骗。

    “我的更好”心理

    这个习惯再自然不过了。它始于童年早期。小时候,我们都

    说过并且也相信“我的自行车比你的好”“我爸比你爸厉害”“我妈比

    你妈漂亮”等等。不管我们联想到了什么,它都是一种自我的延

    伸,断言它的优越性是一种自负的表现。

    这个习惯并不会随着我们长大轻易地消失。罗兰·杰普森

    (Rowland Jepson)写道:“在后来的生活中,我们倾向于认为,我们的社会是所有可能的社会中最好的,其中对我们产生深刻影

    响的习俗和观念是最睿智、最合理的。”8此外,我们还倾向于认

    为,我们现在的观点、价值观、所属群体以及政治和宗教归属也

    同样优越。

    人类历史有多长,“我的更好”心理就存在了多久。原始社会

    往往将异类(外来者、罪犯、精神错乱者、身心残障者以及来自其他种族、宗教和社会等级的人)视为低等生物,而他们的理由

    是:“不属于这个部落、氏族、阶级或教区的生物不是真正的人

    类,他只是渴望或假装和我们一样。”9由此出发,再迈一步就可

    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些“异类”并不是人,没有人权。有些文化

    就是这样认为的。10

    我们对此感到震惊,然而“我的更好”心理会导致我们做出相

    似的思考和行为,只是没那么极端而已。如果一个朋友提出改

    变,我们会称他为改革者;但是如果一个敌人提出改变,我们就

    会称他为捣乱者或狂热分子。同样,是卖国贼还是投诚者、是邪

    教还是教派、是政客还是政治家,这些都取决于相关的人和事与

    我们(或我们的观点)有多亲近。

    “我的更好”心理会妨碍思考,破坏客观性,促使我们偏爱那

    些粉饰自我的错误,拒绝接受令人不快的现实。要想成为优秀的

    思考者,你必须学会克制这个习惯,别让自负妨碍你寻求真相。

    挽回面子

    与“我的更好”心理一样,挽回面子也是一种源于自负的天生

    倾向。不同的是,挽回面子是一种事后补救——我们担心之前不

    合适的言行很可能有损我们的自我形象,或是我们在他人心目中

    的形象。心理学家把挽回面子看做一种防御机制,也就是说,它

    是我们用来维护形象的一种策略。

    挽回面子有一个很常见的形式,也就是大多数孩子和很多大

    人都曾用过的借口:“这不是我的错,是他(她)让我这么做的”或者“这不是我的错,我别无选择”。这种借口尽管会妨碍思

    考,但至少还有一个可取之处,那就是承认事情搞砸了或者造成

    了不好的后果;其不诚实之处在于把过错推给了别人。

    挽回面子还有一种更危险的形式:文过饰非。这是对推理的

    一种不诚实的替代,我们通过它来“维护我们的观点,而不是找

    出事情的真相”。11比方说,你是一个重度吸烟者,随着吸烟与严

    重疾病有关的证据日益增多,你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习惯有害,感

    觉自己太愚蠢了。这时,你本该承认吸烟有害,或者至少应该检

    验这些证据是否确凿,但你却说“反对吸烟的依据并不确凿”,或

    者“吸烟能缓解我的紧张情绪,这种好处远远大于可能造成的小

    病小灾”。这就是文过饰非。

    文过饰非有时与据实推理十分相似,但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可

    以区分两者。如果是先有证据后有信念,也就是先检验证据再打

    定主意,那么这就是推理。如果是先有信念后有证据,也就是先

    打定主意,然后再出于辩解的需要去选择和解读证据,那么这就

    是文过饰非。12

    罗兰·杰普森精辟地总结了挽回面子的过程及其对思考的影

    响:

    观点一旦形成,自尊会促使我们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观点有

    误。在遇到反对意见时,我们更关心怎样反驳,而不是思考其中

    有多少真知灼见。我们苦心孤诣,只为找到新证据来支持自己的

    观点,却不肯正视任何与我们的观点相矛盾的新事实。我们都知

    道,察觉自己犯了错误多么容易让我们懊恼。我们立刻就会觉得,只要不用承认错误,让我们做什么都行,而我们的第一个念

    头就是“我怎么才能把这件事解释过去?”13

    要想克制挽回面子的倾向,你必须在自尊心受到威胁时提高

    警惕。请记住这句格言:有错不认等于错上加错。

    抗拒改变

    抗拒改变指的是不经客观分析就拒绝新的观点和行为方式的

    倾向。这种对创造的反应从古至今反复出现。伽利略因为说太阳

    系的中心是太阳而非地球险些丧命。犁、雨伞、汽车和飞机的发

    明者都曾被人嘲笑,就像首个倡导在外科手术中使用麻醉剂的

    人、通过验尸确定死亡原因的人和给予女性投票权的人一样。如

    今我们认为废止童工的做法合情合理,但它最初也曾遭到蔑视,被批评者称为“意图将儿童国有化的布尔什维克阴谋”。

    我们倾向于抗拒改变,有时纯粹是因为懒惰。我们已经习惯

    了这样看待事物,因此我们恨别人要求我们换一种方式——为此

    我们得打破自己的常规。另一个原因是过于看重传统。我们认

    为,既然祖祖辈辈都这样做,那么老办法必然最好,而新的观念

    和方法似乎是对祖先的冒犯。

    可到底什么是传统呢?传统是看待或处理问题的最佳方式

    吗?在某些情况下,确实如此。但在其他情况下,传统更像萨姆·

    沃尔特·福斯(Sam Walter Foss)笔下的那条路:

    一日小牛穿密林,乖乖走在归家路。

    留下足印一串串,歪七扭八若同类。

    三个世纪飞逝过,我猜小牛已故去。

    它的足迹仍可见,继而引出我寓言。

    小牛走过第二天,一只孤狗又路过。

    后有一只领头羊,沿迹翻山越岭过,林间小径遂踏成。

    多少行人屡进出,或避或转或迂回,振振有词遣怨怒,此径弯曲不易行。无人退缩君莫笑,跟随小牛当年迹,愤然无惧穿行过。

    林间小径渐开阔,九曲回肠成小路。

    马群负重入林间,烈日炎炎苦行进,一气前驱三英里,只见小路变大路。

    又是一百五十年,小牛足迹频踩踏。

    多少岁月转瞬间,大路两侧村庄起。

    忙忙碌碌人未觉,熙攘城市街道现。

    繁华又生大都市,中央大道横穿过。

    回首二百五十年,人们由此穿梭过。

    每日行人百千万,跟随小牛当年路,弯曲前行终不改,小路已成大通途。

    小牛逝去三百年,引领今人十数万,道路蜿蜒如往昔,一日失却一百年。

    小牛踏出先人路,而今敬意油然生。14

    ·

    如果传统只不过是“历史悠久的先例”,或者是前人留下的足

    迹,那与探索新路相比,选择旧路才是对先辈的侮辱。抗拒改变的另一个原因是恐惧。每个人都会形成自己的思考

    习惯和行为习惯,这些习惯就像穿了很久的鞋一样舒适。用新事

    物替代这些习惯,单是这个想法本身就让人害怕:“我怎么可能

    应付得来每天的状况呢?”臆想出来的百般恐惧,因为不可名状

    而更显可怕。于是,我们选择抗拒而不是欢迎新事物。有的时

    候,我们会摆出一副光明磊落讲原则的样子,好让自己不那么丢

    人。

    不幸的是,抗拒改变的同时,我们也就抗拒了发现、发明、创造和进步,因为所有这些最初都只是新的想法。抗拒改变就是

    让我们的头脑与最美妙、最有价值的想法作对。

    对改变持开放态度,这并不意味着不加批判地接受每一个新

    想法——经过检验,很多新想法会被证明没有价值或者行不通。

    相反,这意味着无论一个新想法看起来多奇怪,我们都愿意暂时

    不作判断,给它足够的时间和公平的机会让它证明自己。

    从众

    从众并不总是负面的。我们把要寄的信件投进邮局对应的信

    筒里,接电话时说“你好”而不是“再见”,尽量避免写错别字,力

    求符合语法,看到红灯停车——所有类似的行为都是合理的从

    众。如果在这些事情上特立独行,我们就会浪费宝贵的时间,给

    周围的人带来困扰和烦恼,甚至威胁到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有害的从众是指我们为了融入群体或避免与众不同而采取的

    行为,而不是想法。这样的从众是怯懦的表现,为了小利而牺牲了自主。假以时日,这会使我们更在意别人的看法,而不是对错

    和真假。一旦开始从众,我们很快就会发现,我们的言行不是基

    于自己的判断,而是为了迎合其他人的要求或期待,这会导致我

    们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考能力不断退化。

    有的时候,想避免从众会很困难,朋友、家人、同事可能都

    会给我们施加相当大的压力。当整个群体都坚持某个观点时,你

    需要拿出很大的勇气,才敢站出来说“我不同意”,或者“这是错误

    的”。如果你曾尝试过,那你肯定知道视你为叛徒的眼神简直要

    人命。正因如此,才有那么多人一次又一次地退让,直到彻底放

    弃自己的个性。一个被广泛复现的实验生动地记录了这种放弃的

    过程。实验员告诉两个实验对象,他们将参与一个记忆测试,一

    个扮演老师,另一个扮演学生。当学生回答错误时,老师就要给

    学生一次电击。每答错一次,电击强度都会加大。

    当然,整个过程是受操纵的,实际上并没有电击,那名“学

    生”其实是个演员,按照实验员的要求,他会说自己心脏有问

    题,甚至自称感到胸痛,恳求“老师”停止电击。在所谓的电击达

    到最高强度时,他一直不出声,而由于他在另一个房间里,所

    以“老师”肯定以为他被电死了。

    实验结果如何呢?高达65%的“老师”执行了最高强度的电

    击,其中大部分“老师”向实验员抗议,说他们不愿意让“学生”痛

    苦,但在实验员的坚持下,他们还是服从了。15

    如果我们参与实验,我们或许不会服从。但是不管怎样,从

    众的影响随处可见。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说过:

    有太多的人不是自己拿主意,而是让推销员、广告商、父

    母、鼓吹者、电视、报纸等替他们做主。他们是等着别人来挪动

    的棋子,不是自我决断的个体,因此容易感到无助、脆弱和彻底

    的身不由己;他们是掠食者的猎物,是软弱的哭诉者,不是独立

    自主的人。16

    拒绝相信和跟随别人,刻意地特立独行,这种克服从众的方

    法是错误的,未必能比盲目地从众好多少。正确的方法是独立思

    考,不去想有多少人赞成你的观点。

    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概括化的极端形式。概括化是指根据共同的元素

    对人、地点和概念进行归类。因此我们可以说,大多数篮球运动

    员个子很高,医生在取得行医执照前要学习多年,本田思域轿车

    比雪佛兰科尔维特跑车省油。这些概括化是公允合理的,但有些

    概括化则超出了合理的界限,被称为以偏概全

    (overgeneralization)。例如,城市居民不如农村人友善,运动

    员学习成绩不好,这些观念都是以偏概全。

    刻板印象是比以偏概全更深远、更严重的问题。刻板印象是

    一种顽固的概括化,是非理性的固执己见,正如沃尔特·李普曼

    (Walter Lippman)所写:

    刻板印象的见解满载着偏爱,充斥着好恶,还附带着恐惧、欲求、愿望、骄傲和希冀。不论刻板印象由什么激发,对激发因素的判断都带着相应的情绪。除非刻意地暂时放下偏见,否则我

    们不会先研究一番再去判断一个人是好是坏,我们直接“看

    到”好坏。我们会“看到”神父神圣庄严,英国人不苟言笑,吉

    卜赛人自由自在,印度人没精打采,斯拉夫人心不在焉,爱尔兰

    人喜怒无常,犹太人贪婪自私,美国人浑身透着美国范儿……这

    样的判断不公正,不宽容,不真实,因为它们都是先于证据做出

    的。17

    最普遍的刻板印象涉及人种、宗教和民族,比如对黑人、原

    教旨主义基督徒、意大利人的刻板印象。但是,刻板印象还有很

    多其他类型,虽然没那么普遍,但却一样顽固,比如对同性恋、神职人员、辍学者、女权主义者、大男子主义者、纽约市、单身

    酒吧、母亲身份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建立了一个井井有条的心理仓库,每个想法都有专

    属的小隔间,用不着再比较、分类、权衡和筛选,只要存在里面

    就可以了。每个想法都已被预先分拣、预先确定、预先判断过。

    因此,刻板印象会妨碍大脑有活力地运转,强行把无限缤纷的生

    活以及周围各种各样的人和环境归入现成的类别。

    许多人觉得刻板印象难以克服,因为在他们眼中,那些看法

    是对世界的准确描述,甚至是领悟。然而,努力揭露刻板印象十

    分重要,因为它们会歪曲我们的现实观。

    自我欺骗

    一个男孩和几个朋友一起去钓鱼,有人建议钓到的鱼大家平分。这个建议貌似很合理,所以男孩也同意了。随着他钓的鱼渐

    渐比其他人多起来,他的心态起了变化。到了最后,他强烈反对

    平分,并且大声辩解说,好钓手不应该因为其他人的无能而吃

    亏。18

    这个男孩的表现是众多自我欺骗形式中的一种,而我们全都

    容易被自我欺骗蛊惑。凯瑟琳·安妮·波特(Katherine Anne

    Porter)说:“人类最让人烦恼的习惯之一,是故意破坏性地忽视

    那些不迎合或不能印证当前观点的过去。”19

    我的一位同事经常在第一堂非形式逻辑课上,要求学生做下

    面的练习:“回想你最厌恶的高中同学,用几句话解释你为什么

    厌恶他(她)。”他读过几百名学生的答案,发现大多数人会

    说:“那个男生有个非常讨厌的习惯……”,或者“那个女生缺

    乏……”。十个人里只有一两个人会说:“我嫉妒(或者不成熟,或者没有安全感)。”换句话说,大多数人认为,他们对别人的

    厌恶显然是对方的错,而不是自己的错。还有一种自我欺骗与此

    相似:当学生因逃课、不交作业或考前不复习等得了低分时,他

    们会指责老师不公平或有偏见。

    出现癌症等重病症状的人,有时会骗自己说病情还没严重到

    要去医院的地步;很多离了婚的人,会在婚姻破裂的原因上欺骗

    自己;大多数酗酒者会自欺欺人地说自己没有酒精依赖,他们经

    常挂在嘴上的谎话是“只要我想,我随时能戒掉”。大多数大麻或

    可卡因吸食者欺骗自己说,这么做是因为他们愿意,并不是借此

    逃避不开心的经历和挫折。在重度吸食时,他们可能还会让自己

    相信,他们的身体不会因此垮掉,即使在周围的人看来,他们已经明显地出现了记忆缺失、无精打采、意识混乱等症状。

    另外,还有很多人会在个人能力上欺骗自己,先是对别人假

    装学识渊博,进而自己也相信起来。埃德温·克拉克这样描述他们

    的行为:

    例如,有些人认为对工程师设计简单的排水沟指手画脚是班

    门弄斧,但他们却可以毫不犹豫地以权威的姿态讨论很多极为复

    杂的问题,比如葡萄牙移民、一种理想货币的本质等。事实上,他们对这些话题的了解往往来自不准确或有偏见的渠道,非常肤

    浅。20

    要成为优秀的思考者,你必须有能力诚实地判断解决问题需

    要哪些信息,并在获得这些信息后对它们进行公允的评价;而要

    想做到这些,你必须首先学会对自己诚实。

    “我的更好”心理、挽回面子、抗拒改变、从众、刻板印象和

    自我欺骗,这6个妨碍思考的习惯都有可能变得根深蒂固,因此

    难以克服。尽管如此,只要你愿意付出努力,就能够克服它们。

    下一节将教你怎样对付这些习惯。

    克服坏习惯

    要想克服前文提到的坏习惯,关键在于你要检验自己对问题

    和争议的第一印象,尤其是那些鼓动你不考察证据或不斟酌相互

    矛盾的论点就马上表明立场的强烈印象。通过仔细检验这些印

    象,你往往能够查明是不是有某个特定的坏习惯——比如抗拒改变或刻板印象——正在妨碍你的思考。

    马文和玛莎读了同一篇杂志文章,这篇文章讨论的是一本有

    关死后生命的科学类图书。21文章说,这本书研究了116个人的濒

    死体验以及他们对于自己离开身体的记忆,其中有些人还记得通

    过了一条通往光明的黑暗隧道。文章还指出,作为一名医学教

    授,作者是带着怀疑的态度开始了这项研究,其研究方法绝对科

    学。最后文章指出,尽管作者本人相信人死后还有生命,但他既

    没有声称自己的研究证明了死后生命的存在,也没有用他的研究

    结果支持任何特定的宗教观点。

    马文刚一开始读时,就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可找到了!死

    后生命存在的证据,我们正需要把这些东西拿给无神论者、不信

    教者以及没有信仰的人看看。”因为没有加以分析就服从于这种

    感觉,马文没有意识到,这种感觉背后藏着“我的更好”心理、刻

    板印象和从众等习惯。当天晚些时候,可能会有人在快餐店里听

    到马文宣称,这本书的作者是其宗教信仰的拥护者,“整个科学

    界”现在已经“承认”,马文对来世的观点“毫无疑问是正确的”。

    玛莎读的时候,有一种跟马文不同但同样强烈的感觉:“又

    是那些不甘心被遗忘的无脑宗教骗子在胡扯。”她也无条件地服

    从于这种感觉,因此也没有意识到其背后隐藏着同样的错

    误:“我的更好”心理、刻板印象和从众。第二天午餐的时候,她

    告诉朋友们这本书毫无价值,并称之为一次“可悲的洗脑尝试”。

    马文和玛莎的自我欺骗可能很好笑,但也真的很可悲。他们

    读过书后没有获益,没有成长,在粉饰自我的无知中原地踏步,而且还浑然不知。他们都用亨肖·沃德(Henshaw Ward)所说

    的“思见信”(thobbing)取代了对观点的思考和评价。“thob”是个

    杜撰的单词,其中的th、o和b分别来自thinking(思考)、opinion(意见)和believing(相信)三个单词的首字母。只要你

    在思考取悦自己的意见后就选择相信,你就是在“思见信”。22

    抵制“思见信”最好的办法就是养成“反思你的思考过程”的习

    惯——这种活动的专业术语是“元认知”(metacognition)。更确

    切地说,你要警惕你对问题和争议的第一印象,尤其是那些鼓动

    你不考察证据或不斟酌相互矛盾的论点就马上表明立场的强烈印

    象。当你产生了这样的感觉时,你要控制它们,而不是向它们屈

    服,要迫使自己保持客观。

    热身练习

    记住,跟应用练习不同,热身练习与本章的内容没有特殊关

    系。完成这些练习可能需要创造性思考,也可能需要批判性思

    考,或两者兼需。

    3.1 你一回到宿舍,室友就给你出了个难题:“你选修了

    一门思考课程,所以请回答这个问题:如果人类没有能力在任何

    一件事情上做到完美,那力求把事情做得更好有什么意义?”你

    要怎么回答?

    3.2 你的小侄女看上去十分困惑,你问她怎么了,她

    说:“手冷的时候我们吹气让手热起来,而食物烫的时候我们吹

    气让它凉下来,这说不通啊,吹气怎么既能让东西变热,又能让东西变凉呢?”请给她一个清楚易懂的答案。

    3.3 在宿舍集体发牢骚时,伯特伦说了下面这段话。请判

    断他的推论是否合理,并详细解释你的观点。

    “我要是没交作业,那我能理解老师为什么不让我及格。可

    我的确交了作业,真的交了,因此我不应该不及格。”

    应用练习

    3.1 请仔细阅读下面的对话,寻找可能存在的思维瑕疵。

    如果找到了一处瑕疵,请指出并足够详细地解释错在哪里,以说

    服同样读了对话却没发现任何瑕疵的人。如果发现了两处或两处

    以上的瑕疵,请指出来并说明你对每个瑕疵的想法。

    埃德娜:教授,我不想抱怨,但我觉得我本该从这门写作课

    里学到更多东西。

    教授:是吗?你认为问题出在哪儿?

    埃德娜:这个,如果把短篇的读后感和长篇的作文都算上,您每隔一天就让我们写一篇东西,可我们写了这么多,似乎都是

    白费劲儿——您只批改了大概一半的作业。

    3.2 请重新阅读本章以“流行文化怎样影响人们”开头的

    那段内容,然后研究一些电视节目、电视广告、平面广告以及一

    些受欢迎的网站,弄清楚它们在当今社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影响。

    请做好准备与全班同学分享你的研究结果。注意:在做下面的应用练习时,你的首要目标应该是分析你

    产生的想法,确定它是不是对问题或争议的最合理的回应。改进

    有瑕疵的想法,如果有必要,就彻底改主意。你分析得越仔细,你的回应就会越令人印象深刻。

    3.3 一对犹太夫妇离婚时,女方获得了8岁儿子的监护权。

    根据离婚协议中的一项条款,女方得让孩子遵守犹太教的饮食规

    定。后来女方承认,她有长达5年的时间没能履行这个条款,纽

    约最高法院的一名法官据此裁定,女方必须将孩子的监护权交给

    男方。你同意法官的裁决吗?请解释你的观点。

    3.4 一名18岁的旧金山居民起诉他曾就读的高中,称该校

    要为他没有足够的读写能力负责。23你认为这起诉讼合理吗?如

    果让你来裁断校方的功过,你会考虑哪些因素?

    3.5 高中校队的教练普遍禁止队员饮酒。如果一名执行此

    项规定的教练逮到一名队员喝酒,就禁止这名队员参加赛季剩余

    的比赛,这合理吗?教练是否应该区别对待队里的明星队员和替

    补队员?

    3.6 似乎有相当多的美国人相信占星术,认为自己的命运

    由星星主宰。这种观点有多大的合理性?请阐述你的想法。

    3.7 密歇根州庞蒂亚克市的一名牧师被捕并被控无照行医

    的重罪,因为他把一只刚杀死的公鸡的血撒在了一名病人身上。

    这名牧师说,政府这样做是在剥夺宪法赋予他的权利。你同意他

    的说法吗?请解释你的观点。3.8 许多好莱坞名人持有与大多数美国人不同的观点,而

    且他们从不羞于表达自己。对此,电视节目主持人帕特·萨加克

    (Pat Sajak)解释说,名人对大多数美国人的价值观、理念、关切和信仰缺乏了解,因为名人与思维相似的人形成了封闭的生

    活圈,远离普通大众。另外,名人之所以毫不犹豫地表达观点,是因为经常有人给他们提供平台,请他们发表意见,以至于他们

    认为自己的意见具有特殊价值。24请用你所听过的名人言论为

    例,评价萨加克的解释的合理性。

    3.9 “外包”意味着将工作岗位输出到海外。外包最常出

    现在制造业,比如大部分的运动鞋和服装都由第三世界国家或者

    发展中国家制造。其次是在技术和专业领域,比如电脑技术支持

    大部分落地印度,X光和核磁共振的检查结果则往往由日本或菲

    律宾的放射科医生解读。批评者认为,外包不仅夺走了属于美国

    人的工作,还在很多情况下以极其微薄的工资剥削贫穷国家的工

    人。而支持者则认为,美国的劳动力成本对很多公司来说已经高

    得令人生畏,而支付给外国劳工的工资虽然低于西方标准,但却

    远远高出当地标准。关于外包,最合理的观点是什么?(在得出

    结论之前,请确保你理解了争议双方各自的观点和论据,而不是

    只知道你更熟悉的那种观点。)

    3.10 前些时候,北达科他州有位女性跟自己结婚了!她在

    6年前离了婚,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伴侣,所以她迈出了这不同

    寻常的一步,邀请朋友参加她与她的“内心丈夫”的婚礼。有些

    人认为她的行为是一种表达个性的方式,尽管不同寻常,但也完

    全可以接受。另一些人则坚持认为这是对婚姻制度的自恋式嘲讽。25你怎么看?

    3.11 请回头看第1章和第2章的练习,回想你当时的回答。

    请判断你的回答是否受到本章所述的坏习惯的影响,并讨论你的

    发现。(注意:在做本题时,你应该会料到自己不愿意承认受到

    过坏习惯的影响。克服这种心理是有效思考的标志。)第4章 批判性地阅读、倾听和观看

    你也许会认为:“这章对我不适用,我读东西、听东西、看

    东西时,没有任何理解上的困难。”但本章要讨论的不是基本的

    理解能力,而是分析和评价你所接收的讯息,然后判断是否应该

    接受它。对于这种阅读、倾听和观看,你恐怕没有受过多少训

    练。

    在本章,你将学习分析和评价讯息的具体策略。

    不久前,我在上网搜索的时候,偶尔看到一篇关于“胡椒粉

    防熊喷雾”的文章。这种喷雾是一名曾经遭受灰熊袭击的生还者

    开发的,可以用来防御熊、狮子和驼鹿。生产者承诺它能“快速

    喷出且强力阻退动物”。我心想,如果我打算去密林深处野营,备足这种产品肯定会让我感觉更安全。

    随后我的目光扫到了紧接着的下一条搜索结果:“研究者称

    驱熊喷雾会招来熊”。我感到很好奇,便读了这篇新闻报道。看

    起来,胡椒喷雾喷在熊的面部能起到阻退效果,但是如果喷在衣

    服、野营设备或营地周围的地面上,它就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一

    个野营者把喷雾喷在了帐篷周围,结果很快就被一群棕熊包围

    了。一名飞行员把喷雾喷在了水上飞机的浮筒上,回来就发现浮

    筒被咬烂了。

    这件事的教训是,不要完全相信你读到、听到或者观看的东

    西。不幸的是,很多人从未学会这个教训。他们错误地以为,公开发表和播放的东西就一定是真实的。实际上,即便是诚实可

    靠、出于善意的传播者也会出错——是人就难免会有瑕疵。

    被出版物或媒体所误导,其后果不会都像引来一群饥饿的猛

    兽那样富有戏剧性,但却同样真实。就因为不加批判地接受读

    到、听到和观看的东西,人们每天都在做出对自己的健康、投

    资、事业或婚姻有害的决定。要想避免这样的不幸,最好的防护

    措施就是养成批判性评价的习惯。

    批判性评价的定义

    与被动接受相反,批判性评价[4]

    (critical evaluation)是对所

    读、所听、所见主动进行审慎的检验。这种评价的判断标准不是

    作者的观点与你的观点有多相近,而是作者的观点是否准确合

    理。因此相比之下,对讯息进行批判性评价的人不容易被欺骗或

    操纵。

    先贤们早就意识到了批判性评价的重要性。大约400年前,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就警告过不当阅读的危害。他建

    议读者不要不加批判地反对或接受作者的观点,而要进行“权衡

    和考量”。在19世纪,英国政治家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

    用更为生动的语言表达了相同的观点:“读书不思考就像吃东西

    不消化。”进入20世纪,一位学者对这种观点做了更加详尽的阐

    述:

    阅读即推理,这是一个重要的观点,本身就说明了有效阅读

    的本质,改进阅读也依赖于此。如果阅读得当,你就不仅是在接受,不是机械地将纸上看到的东西传送到大脑里。在看到纸上的

    东西之后,你的大脑就开始工作——核对、评价、解读、质疑、理解、比较。如果这个过程进行得顺利,你的阅读便是有效的;

    如果不顺利,那么你的阅读就是无效的。1

    如果延伸一下,培根和伯克的观点不仅适用于阅读,也适用

    于倾听和观看。(在他们的年代,电影、电视和互联网还不存

    在。)当然,你并不需要读所有的东西时都进行如此紧张的大脑

    活动。在看公交车时刻表和菜单时,你基本上用不着深入思考。

    阅读百科全书上的词条和轻松的小说,还有观看电视台的天气预

    报时,相对而言你也不需要做什么评价。当讯息表达的目的是说

    服别人,也就是让别人相信一种观点胜于其他观点时,你才有必

    要进行批判性评价。说服性的传播可以涉及各类主题——从政

    治、心理学、金融、宗教、流行文化、企业管理到体育运动、下

    棋甚至园艺。尽管说服性的传播通常出现在社论、时评和读者来

    信中,但我们在脱口秀节目、电视广告、博客甚至新闻报道和教

    科书中也能看到。不论它出现在哪里,你都要对讯息进行批判性

    评价。

    做出重要的区分

    批判性评价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做出区分。下面是一些最重

    要、最常被忽视的区分:

    区分人与观点

    读到以“希特勒说……”开头的句子和以“富兰克林·罗斯福说……”开头的句子,你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情绪反应。前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6451KB,3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