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2306
选择的悖论:用心理学解读人的经济行为.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月28日
第1页
第7页
第18页
第23页
第45页
第92页

    参见附件(3217KB,236页)。

     选择的悖论:用心理学解读人的经济行为,我们每天在生活当中会遇到一些需要选择的事情,那如何选择自己最满意的这就不知了,你可以通过读这本书来获得方法。

    选择的悖论内容提要

    《选择的悖论》的作者巴里·施瓦茨是美国斯沃斯莫尔学院社会心理学教授,三次登上TED大会演讲台,其著作荣登《商业周刊》《福布斯》畅销书榜,百余篇文章发表于《美国心理学家》《纽约时报》《哈佛商业评论》等顶端期刊。

    在《选择的悖论》一书中,施瓦茨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观点:幸福意味着拥有自由和选择,但更多的自由和选择并不能带来更大的幸福,相反,选择越多,幸福越少!究其原因,施瓦茨认为,首先,当人们面对更多的选择时,反而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因为我们的选择总是受到锚定效应、框架效应、可获得性启发式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其次,即使人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也不一定会感到满足,因为适应效应、比较、机会成本等因素会降低我们的主观感受。

    选择的悖论作者

    巴里·施瓦茨Barry Schwartz,美国斯沃斯莫尔学院社会心理学教授,2009年TED大会压轴演讲人,以博学和风趣征服观众。在现场聆听他演讲的观众超过5000人,既有政府官员,也有商业人士,遍布金融、零售、餐饮、广告、娱乐等众多行业。在互联网上观看他演讲视频的人数更是超过了500万。

    其著作《选择的悖论》自出版以来好评如潮,先后荣登美国《商业周刊》、《福布斯》杂志年度10大畅销书,在全球以20多种语言发行。

    他本人多次接受CNN、PBS、CBS等一线媒体的采访,他的文章频频发表在《纽约时报》、《哈佛商业评论》、《卫报》等顶端报刊杂志。

    选择的悖论特点

    50个心理学实验,揭秘影响选择的心理因素;

    4大专业测试,了解你的行为倾向;

    11条实用建议,轻松作出明智选择!

    选择的悖论主目录

    第一部分 自由的重担

    第1章、“小决定暴政的受害者

    第2章、选择暴增的时代

    第二部分 是什么在操控你的行为

    第3章、为什么我们无法作出明智选择

    第4章、谁能作出最佳选择

    第三部分 经济行为背后的心理奥秘

    第5章、自主权——主观幸福感的负担

    第6章、机会——选择一个就意味着失去另一个

    第7章、后悔—向下拉扯的力量

    第8章、适应——原地踏步的快乐跑步机

    第9章、比较—满意度的4重诅咒

    第10章、幸福——为最佳选择付出的代价

    第11章、11个方法

    明智的选择包含的步骤

    1.确定你的目标;

    2.评估目标的重要性;

    3.列出可能的选择;

    4.评估哪个选项最能达到你的目标;

    5.选出最佳选项;

    6.根据选择的效果调整你的目标以及各个因素的重要性,以便下一次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选择的悖论:用心理学解读人的经济行为截图

    本书纸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于2013年3月出版

    作者授权湛庐文化(Cheers Publishing)作中国大陆(地区)电子版发

    行(限简体中文)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书名:选择的悖论:用心理学解读人的经济行为

    著者:(美)施瓦茨 著

    字数:192000

    电子书定价:27.99美元目 录

    赞誉

    推荐序

    选择越多越好吗?

    选择与幸福

    选择悖论对于中国人的价值

    中文版序

    前言

    第一部分 自由的重担

    第1章 “小决定暴政”的受害者

    超市大探索

    购买小家电

    邮购

    购买知识

    购买娱乐

    更多选择真的更好吗

    第2章 选择暴增的时代

    选择公共服务

    选择医疗保险

    选择退休金方案

    选择医疗保健选择美貌

    选择工作方式

    选择爱的方式

    选择自己的信仰

    选择自己的身份

    选择的意义何在

    第二部分 是什么在操控你的行为

    第3章 为什么我们无法作出明智选择

    明确你的目标

    搜集信息

    信息的质与量

    信息的可获得性

    锚定效应

    框架和算账

    框架和前景

    在选择太多的世界里收集信息

    第4章 谁能作出最佳选择

    区别最大化者与满足者

    最大化的代价

    最大化和后悔

    最大化和决策的质量

    最大化与完美主义

    何时才能最大化

    最大化和选择难题最大化策略意义何在

    选择过多造就了最大化者吗

    第三部分 经济行为背后的心理奥秘

    第5章 自主权——主观幸福感的负担

    选择与自主权

    测量快乐

    时间难题

    要自由还是要承诺

    次级决定

    需要和喜欢

    第6章 机会——选择一个就意味着失去另一个

    机会成本

    取舍难题

    逃避选择

    心情不好,决定糟糕

    机会成本、权衡和增加的选项

    选择的理由

    为什么选择难于登天

    可逆选择的代价

    选择、机会成本和最大化者

    第7章 后悔——向下拉扯的力量

    忽略偏见

    一步之差

    对结果负责后悔、反事实,以及假设的世界

    后悔和满意

    规避后悔

    后悔与沉没成本

    后悔、最大化和选择的可能性

    后悔有好处吗

    第8章 适应——原地踏步的快乐跑步机

    参照点的改变

    享乐适应和享乐跑步机

    无法预测的满足感

    适应带来的选择难题

    我们可以做什么

    第9章 比较——满意度的4重诅咒

    希望、预期、已有的体验以及他人的体验

    享乐原点

    高期望的诅咒

    社会比较的咒语

    追逐地位

    地位、社会比较和选择

    无可避免的地位竞争

    每个人都热衷社会比较吗

    最大化、满足和社会比较

    多元选择和社会比较

    第10章 幸福——为最佳选择付出的代价习得性无助、控制和抑郁

    归因方式

    抑郁的世界

    期望的升高

    个人主义和自责倾向

    只做最好就会抑郁

    自主权的心理和生态

    第11章 11个方法

    1.把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选择上

    2.成为选择者,而不是捡拾者

    3.做一个满足者,而不是最大化者

    4.别太在意机会成本

    5.做不可逆的选择

    6.培养感恩之心

    7.告诉自己不后悔

    8.为适应做好心理准备

    9.控制过高的期望

    10.学会避免社会比较

    11.把选择的限制看成解放而非束缚

    致谢

    译者后记以我最诚挚的爱和希望

    献给露比和伊莉莎赞

    誉

    施瓦茨是非常优秀的学者,能够把心理学的知识用最直接、最明白

    、最穿透人心的方式介绍给读者。《选择的悖论》中所讲的问题不仅关

    乎我们个人的幸福,同时也能启发我们对现代化的反思,值得一读。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终身教授

    彭凯平

    选择放弃是一种智慧,放弃选择更是一种勇气。现代人的痛苦不是

    选择匮乏,而是选择泛滥。“选择越多,幸福越少”,著名心理学家巴里

    ·施瓦茨的《选择的悖论》将告诉你如何明智地放弃选择,如何做出正

    确的选择以赢得最大的快乐。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

    郑晓明

    没有选择时我们感觉自己像囚徒一样没有自由,选择太多时我们又觉得喘不过气来。选择究竟为我们带来了什么?在琳琅满目的书籍中,我们选择读这本书,就了解了选择本身。

    中山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周欣悦

    对于现代人面临的“多选择、难抉择”人生困境,施瓦茨教授不仅谈

    了why,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为何会这样,而且讲了how,告知大家如

    何运用心理学提升选择时的幸福感。

    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副教授

    迟毓凯

    本书是关于选择和幸福的经典著作,论说严谨且通俗易懂,是我读

    应用积极心理学时的指定教材。面对现代社会铺天盖地的纷乱选择,它

    是帮助我们拨繁就简的好帮手。

    全球华人积极心理学协会副主席

    赵昱鲲

    《选择的悖论》为所有美国人带来了一个简单但影响深远的启示。

    施瓦茨提出的11个步骤,将帮助你在更短的时间里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从而大大改善你的生活!现在就买下这本书吧!

    美国心理协会前主席菲利普·津巴多

    本书提供的有力证据证实,如果选择更少,人们会活得更好。同时

    ,它用引人入胜的笔触介绍了大量选择和幸福感方面的心理学研究。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丹尼尔·卡尼曼

    巴里·施瓦茨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观点:当代社会日益增加的选择

    让人眼花缭乱,深陷无助与不满。《选择的悖论》将告诉你如何走出选

    择的困境。

    积极心理学之父,畅销书《真实的幸福》作者

    马丁·塞利格曼

    当今世界为我们提供了更多选择,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人们的满

    足感却降低了。这本充满挑战而又富有趣味的作品,将告诉你怎样一步

    步走向充实美好的人生。

    著名心理学家

    戴维·迈尔斯

    施瓦茨教授提供的证据表明,我们拥有大量选择,但生活并没有因

    此得到改善。这一结论对于那些换了900个电视频道仍然无法决定看什么节目的人来说并不陌生。无论是选择保健计划、大学课程,还是买牛

    仔裤,不计其数的选择令我们筋疲力尽。不但没有解放我们,反而限制

    了我们。我们通常认为,拥有更多的选择会更快乐,但事实恰恰相反,过多的选择只能让我们离真正的身心健康越来越远。这本书里介绍了许

    多相关研究,还提供了具体的步骤,告诉人们如何减轻选择的压力。

    《出版人周刊》

    《选择的悖论》一书分析巧妙,再配上风趣的《纽约客》卡通画,相当具有说服力。

    《商业周刊》

    非常好读的一部作品!

    《华盛顿邮报》

    施瓦茨以十分敏锐的洞察力为我们揭示了日常生活的危险之处。

    《书目》推荐序

    经济学家的错误假设

    彭凯平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终身教授

    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非常奇妙的发展阶段:一方面,我们欣喜地迎接“大数据

    时代”,选择非常的丰富和多,另一方面,我们常常陷入“别无选择”的状态,选择

    非常的贫瘠和少。如何解决中国社会的多元性问题?作为个体,又应如何理解和应

    对这种多元性?选择越多越好吗?

    现代社会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物质越来越丰富、思想越来越丰富

    、信息越来越丰富,我们生活在一个“过度沉浸”的环境之中,需要面对

    成千上万的信息,因而也出现了一个概念叫“大数据时代”,反映出各种

    信息的丰富。这种丰富从线性逻辑,或者从简单的西方经济学的逻辑来

    讲是好现象,因为选择越多,人们就越有自主性、越有自由、越有快乐

    的感受,这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消费社会的基本原则。

    但是,心理学家发现不完全是这样。斯坦福大学曾经设计过一个《

    教授退休金投资方案》,但参与的人很少,因此校方邀请一些经济学家

    ,其中不乏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来重新设计一套方案。经济学家们研

    究了原投资方案后发现,可供选择的项目太少,一定是因为这样,教授

    们才不愿参与。因此经济学家将选项从几十个增加到上百个,没想到这

    样一来,选择参加《教授退休金投资方案》的人反而更少了,因为即使

    最聪明的人,也无法面对上百个选择,经济学家的预测完全落空。教授

    福利委员会主席马克·兰博认为经济学家误导了大家,实际上在很多情

    况下,并不是选择越多,人们越愿意参与。这正是选择的悖论的一个典

    型案例。选择与幸福

    我们不能绝对地说选择越多幸福越少,要理性辩证地对待选择。有

    的时候我们需要选择,有的时候我们又不能有太多的选择,这不是一个

    线性的关系。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国家,选择的意义也

    是不太一样的。近几十年的中国正处于一个非常奇特和奇妙的发展阶段

    ,一方面非常的丰富和多,一方面又非常的贫瘠和少,怎么解决中国社

    会的多元性问题?西方的科学研究结论可以作为他山之石。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认为,幸福可以通过PERMA的方式

    来实现,就是积极的情绪(P)、投入(E)、良好的人际关系(R)、有意义的生活(M)和成就(A)。中国人也有自己的幸福之道,比如

    善良、孝道。中国老人的社会保障绝对比不上西方发达国家,可是中国

    老人的寿命和幸福感都不比别人低,西方在这方面做得比我们差。此外

    ,中国文化强调知识、崇学,王石60岁才去哈佛求学,很多人认为不理

    性、没意义,但这正是一种传统核心价值的体现。知识和信息,我称为

    文化体验,也是幸福的一种很重要的来源。刚才这三点都是孔夫子最早

    在《论语》中便开章明义提出来的人生幸福三大源泉,这也是我们跟西

    方不太一样的地方。选择悖论对于中国人的价值

    西方的很多科学发现,都可以在东方智慧中寻根溯源,例如多并不

    一定是好,少却有可能是优秀。淡泊明智、宁静而致远、寡欲、多沉,都是这个基本思想的反映,同时也是对世界、人生、信息、知识、追求

    作出选择的重要标准。选择的悖论虽然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科学发现,但是对中国人来讲却有不得不知的必然性。

    第一,验证了传统的东方智慧。从某种意义上讲,简单生活的幸

    福也是我们中国人回归传统智慧的一种选择,而巴里·施瓦茨的研究最

    大的贡献就是用心理学的数据和例证揭示了传统智慧的优秀。但光有传

    统智慧,没有现代科学,也不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传统智慧的问题在

    于什么都有,就像一个百宝箱,但有些是宝藏、有些是糟粕。这就要看

    我们怎么选择,选择的标准就是行为科学、心理科学的这些基本论证。

    第二,提示了辩证思维的重要性。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该辩

    证地看待事物。选择有没有价值?绝对有价值。施瓦茨也谈到了选择的

    一些有利的地方,比如它让我们增加自主性、增加自由感、增加了选择

    的快乐,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心理效应。但是选择的负面影响也是有目

    共睹的。所以任何事情都应该辩证地应对、辩证地思考、辩证地行动。

    第三,就是对现代化的反思。我们到底应该追求什么样的发展模

    式,应该如何实现现代化?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的现代化思路基本上是

    一种线性发展的思路,追求的是物质越来越丰富、信息越来越多、人的欲望不断提升和强化,这就是现代化的一个问题。现在,很多人已经开

    始意识到这些问题,但是美国进入现代化的时间比我们早大概三十多年

    ,所以施瓦茨所讲的美国智慧,其实也是对我们中国人的一种借鉴、一

    种启示:能不能不走美国人走过的弯路?发展是不是可以有新的模式、新的理念和新的思想?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中国现代化可能面对的

    一些问题。这是《选择的悖论》一书很重要的价值和贡献所在。

    我认为这本书不应仅作为一本心理学书籍来读,它更多地讲了很多

    人生的智慧和个人的体验。施瓦茨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通俗心理学家,能

    够把心理学的知识用最直接、最明白、最穿透人心的方式告诉普通读者

    和听众,非常了不起。这本书值得一读!中

    文

    版

    序

    在多变的世界里探寻新智慧

    10年前,我写了《选择的悖论》这本书,探讨人们因面对太多选择

    而麻木、焦虑、心神不宁,导致不管最终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都无法称心

    如意。多年来,这个问题越发令人困扰。一个人是生活在选择多多的大

    城市,还是选择有限的小城镇,已不太重要;是生活在崇尚物质享乐的

    西方,还是在物质化程度不那么严重的其他地方,也都无关紧要。只需

    》(

    High Fidelity),你就会知道这种癖好有多疯狂。10.最大化者常常让自己陷入“作者思维停滞期”。

    11.最大化者要求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恰到好处,这常常会

    导致伤身的自我批判。

    12.自我修正和自我批评会变成惯性。

    13.最大化者比满足者花更多的时间思考那些“没有人走过的

    路”。放满书架的心理自助书充分证明了这种“你应该,你

    愿意,你能”的思想是多么危险。

    在另一项研究中,我们通过几个问题了解参加者的最大化倾向,结

    论都在意料之中:

    ■ 无论是决定购买之前还是之后,最大化者都会比满足者对

    比更多的商品。

    ■ 在每一次购买行为中,最大化者都会花更长的时间做决定。

    ■ 最大化者还会花更多的时间对比自己和其他人的购物决策。

    ■ 最大化者买完东西后更容易感到后悔。

    ■ 最大化者常常花时间去想已购的商品是否还有其他替代选

    择。

    ■ 最大化者通常都对他们自己做的购物决策不太满意。

    而当这些问题延伸到购物以外的其他经历时,结论就很惊人了:

    ■ 最大化者对好事的感觉没满足者那么强烈,对坏事的应对能力也没有满足者那么强。

    ■ 坏事发生后,最大化者要经历较长的时间才能恢复。

    ■ 最大化者比满足者花更多的时间深思熟虑。

    最大化的代价

    面对泛滥的选择时,最大化者会比满足者遇到更大的麻烦。如果你

    是一个满足者,那么选择的数量不会对你的决策有多大影响。当发现一

    个物品好到足以符合你的标准时,你就不会再四处搜寻。因此,无数的

    其他选择就不会对你造成影响。但如果你是一个最大化者,那么每增加

    一个选项都可能会让你深陷三重困境:无止境的焦虑、后悔和怀疑。

    这是不是说,最大化者没有满足者过得那么开心呢?为了了解这一

    点,我们让填写过最大化量表的人再填几份幸福感问卷。其中一份量表

    是测量快乐的,比如从“非常不开心”到“非常开心”中选出最能代表自身

    情况的选项。另一个量表测量的是乐观主义。其中一个条目是“在不确

    定的时候,我常常期望最好的情况发生”,请人们评价自己对这个条目

    的同意程度。另一个问卷是生活满意度量表,比如你是否认为“我的生

    活状况好极了”。最后一个问卷测量抑郁倾向,询问你感到悲伤的程度

    ,从不同的事情中获得的满意度,对他人的兴趣以及对自身外表的看法

    等。

    问卷结果证实了我们的假设:最大化倾向高的人生活满意度更低、更不快乐、更不乐观而且更有抑郁倾向。事实上,那些最大化倾向分数

    很高(得分在65到91之间)的人的抑郁量表得分已经达到患抑郁症的临界水平了。

    但是,这个研究反映的只是最大化与不快乐的相关程度,并不表示

    最大化就是不快乐的原因。相关关系并不等于因果关系。不过,我相信

    最大化倾向的确是导致人们不快乐的重要因素,而且我认为,学会满足

    不仅是应对这个选择泛滥的世界的关键,而且可以让我们更轻松地享受

    生活。

    最大化和后悔

    最大化者比满足者更容易感到后悔,尤其会有那种“买家的悔意”。

    如果你是满足者,在看到称心满意的商品后,就不会在意下一个街口是

    否会有更价廉物美的同类商品。但如果你是最大化者,错过更好的选择

    会变成你的切肤之痛。“要是再多逛一家商店”“要是我提前看了《消费

    者报告》”“要是我听了杰克的意见”,你可以想出无数个“要是……”,但是每当你做这样的假定时,你刚买不久的东西带给你的满足感就会烟

    消云散。

    要是对每一个决定都后悔,人生将无比艰难,或许所谓的最佳选择

    根本不存在。如果你总感到后悔,选到心头好的快感也会很快消逝。更

    让人难受的是,往往你刚刚下定决心作出选择,悔意就油然而生了,想

    象着你会发现更好的选择,这种想象可能让你在做每个决定时都深陷不

    安乃至悲哀的状态。

    我将会在第7章更深入地探讨后悔的问题,现在先让我们看一个测量后悔的量表。

    从数字1(完全不同意)到7(完全同意)中选出一个合适的数字写

    到问题旁边的空白处,然后用8减去第一题的得分,再与其他几个题目

    的得分相加,就得到总分。分数越高,你就越容易感到后悔。

    我们在后悔与最大化的相关研究中的发现十分出人意料——最大化

    倾向越高的人后悔程度也越高。

    最大化和决策的质量

    我们的研究发现,最大化者会为自己的个人幸福付出更多,但是这

    种完美主义倾向真的会让他们的决定更明智吗?你可能会认为,因为最

    大化者比满足者有更高的要求,所以他们的选择会更好。“最佳”公寓一定比“够好”的公寓更舒适;“最佳”工作一定比“够好”的工作更合适;“最

    佳”伴侣一定比“够好”的伴侣更贴心。但事实又是怎样的呢?

    答案很复杂。尽管最大化者在客观上可能比满足者做得更好,但主

    观上却不一定。假设最大化者在经过一番地毯式搜索后买了一件价廉物

    美的毛衣,比任何一个幸运的满足者买的都要好。他会怎么看这件毛衣

    呢?他会为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而懊恼,会认为还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会觉得或许可以用更划算的价钱买下来,会在街上搜寻比自己那件更

    漂亮的……即便已经得到一个不错的结果,最大化者仍然会陷入种种怀

    疑与担忧中,而满足者则会为自己的选择感到心情愉快。

    因此我们有必要问问自己,究竟应该用什么标准来衡量一个决策的

    质量,是客观结果还是主观体验?我认为,在大多数时候,自己的感受

    才是评价一个决策好坏的关键。经济学家的消费决策理论认为,人们会

    最大化他们的偏好或满意度。在现实生活中,“满意度”和“偏好”很明显

    是主观而不是客观的。如果我们对某个事物感到失望,那么客观上的最

    佳效果也就一文不值。

    但是这种主观满意的评价方式可能只能在小决策中起作用,如果是

    重大的人生抉择,客观质量的好坏不是更重要吗?我可不这样认为。过

    去多年里我以教授的身份和许多大学生打交道,比起那些对学校不满意

    的学生,那些认为自己来对了地方的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表现得更出色。乐观的情绪让他们更有自信,更容易接纳新经验,更大胆地寻找新机

    会。因此,尽管客观经验对决策质量有影响,主观体验同样至关重要。我并不是说,如果学生对一所质量不高的大学感到满意,也能获得

    优质教育,也不是说,病人要是对不称职的医生拍手称赞,他们的病就

    能治好。请谨记,我并不是说满足者就没有标准,满足者可能会定下很

    高的标准,只是当情况满足了他们的标准后,他们就会感到心满意足。

    按照赫伯特·西蒙的逻辑,有些人可能会认为,我描述的最大化者

    实际上是一群并不真正了解什么叫“最大化”的人。真正的最大化者十分

    了解收集和评估信息需花费的成本(包括时间和面对的压力)。穷尽一

    切可能的选项,造成“信息成本”无限增加,并不是一种最大化的方式。

    真正的最大化者应该限定搜集信息的数量,一旦发现信息量达到临界点

    ,就停止搜索,作出英明的决策。

    但最大化并不是一种测量效率的指标,而是一种思维方式。如果你

    的目标是得到最好的,当你要为现实中的种种限制妥协时,就会很难受。最大化者永远体会不到满足者的满足感。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你总

    是会保留寻找更好的选择的可能性。

    最大化与完美主义

    当我们跳过消费,开始谈个人表现的时候,区分所谓的“最大化者”

    和“完美主义者”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给一些填写过最大化量表的人填

    写完美主义量表,结果发现这两个量表的得分虽然相关,但是并不能互

    相转化。

    对完美主义者来说,如果他能够做得“更好”,就不会满足于做得“够好”。就像一个音乐家,即便他的曲子已经弹到无可挑剔的地步,他

    仍然会坚持不断练习。再比如一个学生,即便论文已经能拿到A了,依

    然不断地修改。泰格·伍兹在高尔夫球运动中取得了无人能及的成就,但他依然持续不断地挑战自己,想做得更好。谈到成功,做一个完美主

    义者无疑是一种优势。

    完美主义者和最大化者都希望做到最好,不过我认为两者之间还是

    有显著差别的。尽管两者都有非常高的标准,但完美主义者可能从来不

    认为自己可以达到这个标准,最大化者则认为这个最高标准是可以企及

    的。

    完美主义者和最大化者不同,他们既不抑郁也不会充满悔意。完美

    主义者可能不会为自己做的事而感到非常快乐,但起码比最大化者更快

    乐。

    何时才能最大化

    我不是最大化者,我在最大化量表中只得了20分。我讨厌购物,如

    果非得去买东西,我巴不得一下子就买到;我总是买同一个牌子而且竭

    力忽略市场中其他新选择;我很少关注我的投资收益;从不关心打出的

    长途电话是不是以最优惠的价格;我一直用旧版的电脑软件,用得越久

    越好。在工作上,虽然我向来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但从不逼迫自己做到

    完美。如果我觉得我写的论文或者我讲的课已经足够好了,那我就去干

    点别的。如果我多花点时间去找更划算的交易,没准我会更有钱;如果我花更多的时间在工作上,也许我会成为更优秀的老师。不过我能接受

    这些“损失”。

    尽管如此,和每个人一样,我在某些方面也是最大化者。当我走进

    食品店,看到各种卖相精美的外带食品,或者在社交聚会中看到那些就

    像为美食杂志准备的饕餮大餐时,面对满桌的可口美食,全部都想吞到

    肚子里。我甚至可以想象它们的味道,想要一一品尝。然后我就发现自

    己很难下决定。作为美食方面的最大化者,我必须面对本章中提到的许

    多问题。当我不得不选择一个时,我就会老想着那些被我放弃的美食。

    我又陷入了自我怀疑,常常后悔自己的决定,并不是因为结果不好,而

    是觉得另一个味道可能会更好。在餐厅吃饭时,我有点菜障碍,当我看

    到其他桌上的美食,常常觉得别人点的比我的好吃,这让我对自己点的

    菜兴趣大减。

    你可能不是一个吹毛求疵的美食家,但是你可能会花好几个月寻找

    一套合心的组合音响;你可能不太在意穿着,但你可能把全部精力都花

    在买一台性价比高的汽车上。总有些人千方百计让自己的投资回报最大

    化,即便他们并不想花钱买任何东西。事实上最大化和满足的倾向都有

    “专属领域”。没有一个人在每个方面都是最大化者,但每个人都在做某

    方面的选择时拥有这种特质。或者说最大化者和满足者之间的区别,就

    是做选择时考虑的选项的范围和数量不同。

    这是个好消息,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大部分人都有可能做一个满足者。通过更多地采取满足者的策略,打消凡事都要“最好”的期望,总是被

    无数选择困扰的人就可以知足常乐。最大化和选择难题

    对最大化者来说,在第1章和第2章中谈到的过量选择就是一场噩梦。但对于满足者来说,负担并没那么重。事实上,选择越多,满足者就

    越容易找到符合他们标准的东西。增加选项并不会给满足者增加多大的

    工作量,因为满足者并不打算把所有可能的选择都琢磨一次。

    我的一位朋友给我讲了他两个女儿的故事,可以作为很好的例证。

    大女儿迈入青春期时,我的朋友和他妻子经常因为买衣服跟女儿开战。他们的

    女儿有自己独特的衣着品味以及对奢侈服装的特殊嗅觉,她对衣服的看法和父母大

    为不同。于是我朋友和他妻子想出了一个主意。

    他们和女儿协商,给她一笔服装津贴,这笔钱合理地分配给不同类型的服装。

    他们给女儿一个总数,由她自己决定怎样花。这个计划很诱人。关于服装的谈判宣

    布结束,我朋友可以把精力花在和女儿在其他重要事情上的抗衡。

    夫妇俩对这种策略的效果很满意,所以他们又在小女儿身上重施故技。不过,两个女孩性格迥异。大女儿是满足者,小女儿则是最大化者(最起码在服装方面)。姐姐用这笔服装津贴买自己喜欢的东西,经常是一时冲动就买了,但从不为那些

    错过的漂亮衣服后悔。但是对妹妹来说事情可没这么简单。每一次购物对她来说都

    是痛苦的旅程,她必须把钱花在最好的衣服上,常常在这件和那件之间摇摆不定。

    当季节和款式改变后,她会不会后悔两个月前买的这件衣服呢?对一个12岁的

    女孩来说这个问题太难回答了。给她完全的自由并没有帮到她,她并不为自己拥有

    做决定的自由而难过,但她的“服装自由”确实给她带来了更多麻烦、更少欢乐。

    最大化策略意义何在

    最大化的缺点是那么明显而优点又是那么微不足道,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还会有人用这种策略呢?第一个解释是,许多最大化者可能根

    本没意识到自己有这种倾向。他们可能会意识到自己在做决定时会遇到

    麻烦,而且害怕后悔,连做选择的最后那一丁点儿满足感都得不到,但

    是他们却从未意识到问题的根源。

    第二种解释就是我们对地位的关注。待在一个团体越久,人们就越

    关心自己的地位,如今,对地位的关注以一种全然不同的新方式呈现。

    在通信全球化和思维全球化的时代,只有“最好”的东西才能在竞赛中脱

    颖而出。随着物品多样性的增加,物质主义的流行以及现代市场营销策

    略的发展,混杂着多到让人眼花缭乱的选择,对地位的关注无可避免地

    变成对奢侈品的竞赛,似乎只有拥有最好的,才能证明你是最好的。

    经济学家弗雷德·赫希30年前就提出了另一种解释。他提到那些固

    有的稀缺品,或者说,那些价值随稀缺程度而定的物品。浩瀚海洋中的

    陆地不可能增加,进入哈佛学习的名额也不可能增加,最好的医疗机构

    不可能提供无限多的床位,近郊的房子倒是可以不断增加,不过只能通

    过把房子建得更密集或者更远离城市,这就是物以稀为贵。技术革新可

    以让我们在有限的土地上养活越来越多的人,但是却不能允许同一片土

    地上容纳越来越多人,同时让他们工作和生活都十分便利。赫希认为,社会变得越富庶,越多的基本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人们就会越关心那

    些固有的稀缺品。如果你加入了这场稀缺品大战,那么“足够好”的东西

    就永远都不够好,只有最好、只有最大化才是王道。

    有些人可能已经意识到做最大化者的坏处,但他们还是无法摆脱这

    个凡事都要最好的世界。他们可能希望生活在一个压力小点儿的世界,但是理想却照不进现实。

    选择过多造就了最大化者吗

    在这一章的最后,我想探讨的是,把人变成最大化者的元凶是不是

    多样化的选择?我买牛仔裤的经验告诉我这是完全可能的。如前所述,在这趟眼花瞭乱的购物前,我并不在意自己牛仔裤的款式,尤其不注重

    细节上的问题。然后我发现原来有这么多不同的款式,每一个款式又有

    不同的风格供我选择。突然之间我开始在意起来了。尽管我并没有变成

    一个“牛仔裤最大化者”,但是我确实有点往这个方向发展了。我选择牛

    仔裤的标准被彻底改变了。

    在本章中,我把最大化倾向和人们面对的选择当成相对独立的因素

    来讨论。社会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而有些事物(目前还处于未知

    状态)创造出了最大化者,这两者联合起来让做决定变成了不愉快的经

    历。但很有可能选择和最大化之间是有联系的。也许提供大量的选择的

    确会让人变成最大化者。如果这是真的,那么选择的泛滥就不仅让最大

    化者的生活更艰难,而且可能会让更多的满足者变成最大化者。

    如今,选择的泛滥是不是导致人们成为最大化者的原因尚不明确。

    但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在那些选择没有这么多的国家中能找到的最大化

    者应该很少。了解这方面的信息非常有意义,因为这可能会为减少最大

    化倾向提供依据,通过减少人们生活各方面需面对的选择就可以有效地

    减少最大化倾向。在下一章中,我们会看到验证这一猜想的重要性。对不同文化人群的幸福感调查发现,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与他们获得选择

    的机会关系甚微。第三部分

    经济行为背后的心理奥秘第5章

    自主权——主观幸福感的负担

    自由与自主对我们的主观幸福感至关重要,而要获得两者,拥有选

    择的机会是关键。然而,即便美国人比其他国家的人拥有更多的选择,即拥有更多的自由选择与自主控制的权利,可是从心理层面上说,他们

    并没有获利多少。

    选择与自主权

    选择有一个明确而强大的工具价值:让人们获得自己生活中的所需

    所想。有些需求是共通的,比如食物、居所、医疗保健、社会支持和教

    育等,但大部分的需求都是非常个性化的。我们可能都需要食物,但不

    一定都想吃智利鲈鱼;我们可能都需要一个安乐窝,但不是每个人都想

    要家庭影院、室内篮球场和一个能容纳6部汽车的车库。对于一个更喜

    欢待在佛蒙特小屋的火炉旁享受阅读时光的人来说,这些奢侈品一无是

    处。

    选择可以让每一个人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追求那些能满足自己的喜

    好之物,做自己爱做的事情。你可以做一个素食主义者,我也可以唯“肉”是图;你可以喜欢嘻哈说唱,我也可以听国家广播电台;你可以选

    择独身,我可以恋爱结婚。选择在任何时候都会被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对于某些人来说,这些限制有时会剥夺他们寻求个人价值的机会。

    大约两个世纪之前,亚当·斯密发现个体的选择自由可以确保社会

    商品以最有效的方式生产并分配。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不受政府控制的

    出色企业家会完美地满足消费者的诉求,供应商也将不受条条框框的约

    束,发挥最大的生产力。

    除了工具价值外,选择还有一种同样重要的价值,我们称之为表达

    价值。选择是我们向全世界表明自己身份和喜好的一种途径。这一点可

    以从穿着打扮上看出来。对服装的选择是个人品味的精确再现,可以传

    达出关于自我的信息——“我是一个严肃的人”或者“我是一个感性的人”

    又或是“我很富有”“我就爱穿成这样,你怎么想与我无关”。要表达自己

    ,你需要足够多的选择机会。

    选择的表达价值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吃的食物、开的车

    、住的房子、听的音乐、读的书、追求的爱好、做的善事、参加的游行

    ,无论它在现实中是否重要,每一个选择都有表达的功能。而且,有些

    选择只有表达的功能。

    以选举为例,虽然许多选民都明白一张选票的影响微不足道,根本

    无法左右选举的结果,连走过一条街去投票点的时间都不值得浪费,但

    人们还是会投票,仿佛这样做至少能证明自己是谁。选民非常看重自己

    的公民权,他们积极履行义务,并不把政治自由当作理所当然的东西。2000年总统大选那天,两位身在欧洲的美国科学家开了3个小时的车去

    投票,尽管他们知道彼此支持的是不同的人,所投的票会相互抵消,也

    还是要这样做。

    我们的每一次选择都可以印证我们拥有自主权,自己的事能自己做

    主。自柏拉图以来,几乎所有研究社会、道德或政治方面的西方哲学家

    ,都非常重视这种自主权。而选择的每一次扩张,都是自主权的再次宣

    示,并展现出我们独特的个性。

    不过,只有当我们真的可以自由选择的时候,这些选择才真正具有

    表达功能。想想结婚誓言里说的:“无论贫富,至死不渝”,如果你对自

    己的婚姻根本就没有自主权,那么这就不是你自己的誓言,而是这个社

    会的誓言。就算离婚是合法的,但由于社会或宗教反对的声音过于强大

    ,离婚者往往受到唾弃,因此结婚誓言实际上是社会的誓言。假如你所

    在的社会对离婚行为完全不在意,你的结婚誓言才能真正代表你自己的

    选择。

    自主权已经成了法律与道德系统的一环。正是这种自主权,使得我

    们要在道德或者法律上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时也是我们赞扬一个人的

    成就以及责怪一个人的错失的原因。如果放弃自主权,整个社会生活将

    面目全非。

    然而,除了影响政治、道德以及社会风尚外,自主权还深远地影响

    着我们的心理健康。习得性无助

    learned helplessness

    当人或动物接连不断

    地遭受挫折,就会丧

    失控制感,感到自己

    对一切都无能为力,选择小实验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4]

    和他的同事做了

    一个实验。他们让三组动物从箱子的一边,跳过一个小障碍物,到箱子的另一边去

    ,从而躲开电击。

    第一组动物没有经历过类似的实验,而第二组之前已经学会在不一样的情景下

    用不同的方法躲避电击。塞利格曼和他的同事预计第二组动物会比第一组更快学会

    如何躲避电击,因为它们可以把之前学习到的技能运用到现在的实验情景中。第三

    组动物也经历过一个类似的实验,但在那个实验中,无论它们作出什么样的反应,都不能躲过电击。

    结果发现,第三组动物无论怎样都学不会躲避电击。事实上,许多动物根本就

    没有尝试任何办法,只是被动地接受电击,直到实验结束。

    塞利格曼和他的同事认为,第三组动物从上一次无法躲避电击的情

    景中习得了“做任何事都无法改变现实”这种想法,从而对控制自己命运

    感到极端的无助。就像第二组动物把上一次实验中学到的技能运用到这

    一次实验中一样,第三组动物也把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

    转移了过来。

    塞利格曼对习得性无助的发现,对心

    理学的很多研究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大量研究证实,我们确实会习得“无论如何

    也控制不了场面”的那种感觉。而在我们习

    得这种感觉后,后果可能很严重。习得性

    无助会削弱我们尝试探索的动力,影响我

    们在新的情境下判断情况能否可控的能力陷入一种无助的心理

    状态。

    ,还会抑制免疫系统的活动,使个体更容

    易患病。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习得性无

    助还会导致抑郁。

    心理发现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最基本的幸福感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基于我们对环境的

    控制能力,以及是否知道自己拥有这种能力。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习得性无助和选择的关系。如果我们在一个特

    定的情境下拥有选择,我们就可以掌控整个局面,免于感到无助。只有

    在没有选择的情境下,无助感才会产生。因此,选择除了具有工具价值

    (使人们得到想要的)和表达价值(使人们说出他们是谁)之外,还具

    有深远的心理价值(使人们更积极活跃地参与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乍一看,这好像意味着选择的机会应该越多越好。美国现代社会已

    经这样做了,无助感理应不见踪影了吧?然而,民意调查者路易斯·哈

    里斯(Louis Harris)在1966年和1986年先后做了两次调查,询问受访者

    是否同意诸如“我感到被周围的一切冷落”或者“我怎么想已经不再重要

    了”等一系列说法。1966年,只有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被周围的人事物

    冷落了,1986年则有37%;1966年有36%的受访者认为他们怎么想不再

    重要,1986年则有60%。

    看来更多的选择机会并没有让人们感觉更好,对于这个矛盾有两种

    可能的解释。第一,随着选择和控制的体验越发广泛而深入,人们对选

    择和控制的期望也在增加。当自主权的障碍被一个又一个地击倒后,剩下的那些障碍反而更让人难受。就像赛狗跑道上的机械兔,狗跑得再快

    也追不上它们,对控制的渴望和期待也总是跑在现实的前面,无论有多

    大的自由都无法完全满足。

    第二种解释是,更多的选择并不意味着更多的控制。当选择机会增

    加到某个临界点时,我们反而会感到无力应对。与其说我们有更强的控

    制感,不如说选择多到让我们应接不暇。如果我们根本没有办法明智地

    选择,那么拥有更多的选择也不是什么恩赐。还记得那个问人们如果得

    了癌症,是否会自己决定接受某种治疗的调查吗?大多数受访者都回答

    说“是”,然而那些真的得了癌症的病人却会回答“不”。一些看上去挺吸

    引人的东西,实际上并不总是如此。如果一个选择关乎生死,如何选择

    就会成为巨大的负担。

    为了避免增加负担,我们必须学会在选择时进行筛选。我们必须自

    己决定哪些选择是真正重要的,然后把精力都集中在那儿,即使这样做

    意味着会错过许多别的机会。选择对什么事情作出选择,也许才是我们

    最重要的选择。

    测量快乐

    近几十年来,全球有许多人都在研究快乐,有些人想找出我们快乐

    的原因,有些人想测定人们幸福感的变化。典型的快乐研究是通过问卷

    的方式进行的,通过人们的答案得出快乐的程度(很多时候也叫做主观

    幸福感)。这是一份生活满意度量表。受访者根据对每个条目的认同程度,从

    1到7给每个条目打分,总分反映受访者的主观幸福感。

    近年来,研究人员把这些问卷和其他测量快乐的方法综合起来使用。研究者让每位参与者随身携带一台笔记本电脑,这台电脑会定时地鸣

    响,这时,参与者就要回答屏幕上显示的一系列问题。这种测量方法名

    为“体验取样法”,它的好处是,参与者不需要回顾过去几个月的确切感

    受,而只需要回答他们当下的感受。研究过程可能持续数天、数周或者

    数月,参与者反复回答电脑上提示的问题,每一次的分数相加得到总分。

    研究人员发现,这些测量结果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得到的结果有很强

    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种测量方法可以告

    诉我们人们的真实感受。

    有关幸福感的调查告诉了我们一个并不令人惊喜的结论:总体上说,富裕国家的居民比贫穷国家的居民更快乐。很明显,钱很重要。不过

    ,调查结果也告诉我们,钱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重要。一旦人均财富脱

    离了贫困线,达到小康水平,国家财富的增加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就不

    会很大。比如,日本的人均收入是波兰的10倍,但是波兰人和日本人的

    快乐水平相当;尽管在经济水平上相差不远,波兰人却比匈牙利人活得

    更自在;同样,冰岛人也比美国人感到更快乐。

    以上是对特定时期不同国家之间的快乐水平的对比,如果看同一个

    国家在不同时期的快乐指数,也会看到相似的情况。过去40年里,美国

    的人均收入翻了一番;拥有洗碗机的家庭从9%增加到50%;拥有干衣机

    的家庭从20%增加到70%;拥有空调的家庭从15%增加到73%。这就意

    味着人们更快乐了吗?事实并非如此。更惊人的是,日本的人均财富增

    长了4倍,但是快乐却没有一点增加。

    心理发现

    日本的人均收入是波兰的10倍,但是波兰人和日本人的快乐水平相当;尽管在

    经济水平上相差不远,波兰人却比匈牙利人活得更自在;同样,冰岛人也比美国人

    感到更快乐。

    如果金钱不能让人更快乐,那什么可以呢?与快乐最相关的因素就

    是亲密的社会关系。那些已婚的、有知己的以及和家人关系好的人比没

    有这些社会关系的人更快乐,加入宗教团体的人也比其他人更开心。看

    来,要提高主观幸福感,与人交往似乎比变成富翁更重要,但也要注意

    当中的因果关系。我们知道社会关系和幸福感之间息息相关,但是谁是

    因谁是果就不那么清晰了。与愁眉苦脸的人相比,开心果肯定拥有更多好友、更和谐的家庭或更长久的婚姻关系。所以,有可能是先有快乐,再有亲密关系。而对我来说,两者可能是互为因果的:快乐的人能吸引

    别人,而和别人在一起又会让自己更快乐。

    回到关于选择和自主权的讨论上。首先要指出的是,社会关系在很

    多方面实际上减少了自由、选择和自主权。比如婚姻是对某一个特别的

    人的承诺,同时意味着失去和其他性伴侣或精神伴侣交往的机会;高质

    量的友谊需要长时间的经营,成为某人的朋友意味着责任和义务,有时

    甚至会限制你的自由,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家庭。

    参加宗教团体也是一样。大部分宗教组织要求他们的信众按照特定

    的方式生活,而且要对他们的弟兄姐妹负起责任。因此,和我们的直觉

    相反,真正让我们快乐的东西会束缚自己,而不是解放自己。而常识往

    往告诉我们,拥有选择的自由会让人感到满足。这两者该怎样调和呢?

    有两本书探讨了这种矛盾的状况。一本是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D

    avid Myers)的《美国的悖论:富裕时代的精神饥荒》(The American P

    aradox:Spiritual Hunger in an Age of Plenty),另一本是政治学家罗伯

    特·莱恩(Robert Lane)的《市场民主制度下幸福的流失》(The Loss of

    Happiness in Market Democracies)。

    两本书指出物质财富的增长并没有带来主观幸福感的增加,随后还

    做了更深入的探讨。两位作者都认为人们的幸福感正在飞速减退。迈尔

    斯提供了大量数据支持这一观点: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美国人的离婚

    率翻了一番,青少年自杀率是原来的3倍,暴力犯罪率上升到原来的4倍,囚犯人数是原来的5倍,未婚父母生育的子女是原来的6倍,婚前同居

    率是原来的7倍。这些明显不是幸福感提高的标志。

    莱恩指出,重度抑郁症在过去两代人中上升到原来的3倍,整个2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3217KB,2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