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3417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2月25日
第1页
第10页
第20页
第24页
第33页
第136页

    参见附件(1938KB,310页)。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是作者戈夫曼写的关于自我认识的书籍,主要讲述了如何理解自己的角色,与角色以外的任务沟通,印象管理艺术,不协调角色等等相关内容。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内容提要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讲述我想把这个研究报告当作一种手册,详尽叙述一种社会学观点。社会生活,特别是在建筑物或房舍的有形界限内有组织的社会生活,可以根据这种社会学观点来研究。我将描述一组特征,它们共同构成一种框架,这一框架能运用于任何具体的社会设施,无论是家庭设施、工业设施还是商业设施。本报告所使用的观点是戏剧表演的观点,其原理从舞台演出艺术原理引申而来。我将讨论个体在普通工作情境中向他人呈现他自己和他的活动的方式,他引导和控制他人对他形成的印象的方式,以及他在他人面前维持表演时可能会做或不会做的各种事情。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作者简介

    戈夫曼(Erving Goffman,1922—1982) 美国社会学家,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拟剧论的倡导人。生于加拿大曼维尔。1945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1953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62—1968年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教授。1968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本杰明·富兰克林人类学和社会学教授,1981—1982年任美国社会学协会主席。1945—1951年间曾在设得兰群岛从事实地研究。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章节目录

    第一章 表演

    相信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前台

    戏剧实现

    理想化

    表达控制的维持

    误传

    神秘化

    真实与人为

    第二章 剧班

    第三章 区域与区域行为

    第四章 不协调角色

    第五章 角色外的沟通

    缺席对待

    上演闲谈

    剧班共谋

    再合作的行为

    第六章 印象管理艺术

    防卫性的品质和措施

    保护性措施

    有关乖巧的乖巧

    第七章 结束语

    框架

    分析的背景

    人格-互动-社会

    比较与研究

    扮演角色传达着自我印象

    演出与自我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截图

    致谢

    序言

    第一章表演

    相信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前台

    戏剧实现

    理想化

    表达控制的维持

    误传

    神秘化 真实与人为

    注释

    第二章剧班

    注释

    第三章区域与区域行为

    注释

    第四章不协调角色

    注释

    第五章角色外的洵通

    缺席对待

    上演闲谈

    剧班共谋 再合作的行为

    注释

    第六章印象管理艺术

    防卫性的品质和措施

    保护性措施

    有关乖巧的乖巧

    注释

    第七章结束语

    框架

    分析的背景

    人格一互动一社会

    比较与研究 扮演角色传达着自我印象

    舞台表演与自我

    注释 我想把这个研究报告当作一种手册,详尽叙述一种社会学观点。社会生活,特别是在建筑物或房舍的有形界限内有组织的社会生活,可以根据这种社

    会学观点来研究。我将描述一组特征,它们共同构成一种框架,这一框架

    能运用于任何具体的社会设施,无论是家庭设施、工业设施还是商业设施。

    本报告所使用的观点是戏剧表演的观点,其原理从舞台演出艺术原理引申

    而来。我将讨论个体在普通工作情境中向他人呈现他自己和他的活动的方

    式,他引导和控制他人对他形成的印象的方式,以及他在他人面前维持表

    演时可能会做或不会做的各种事情。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社会学译丛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美〕欧文?戈夫曼(ErvingGoffman)著冯钢译

    扣素次穿出版社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著作权合同登记图字 01-2007-4597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美)欧文?戈夫曼著;冯钢译.一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2008. 4(社会学译丛)

    ISBN 978-7-301-13590-7

    I.日…n.①欧…②冯…m.人间交往一社会心理学一研究 IV. C912. 6 中国版本

    图书馆CIP 数据核字(2008)第046334 号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Copyright ? 1959 by Erving

    GoffmanALL RIGHTS RESERVEDFIRST ANCHOR BOOKS EDITION:

    1959PUBLISHED BY DOUBLEDAY

    This translation published by arrangement with Vintage Anchor

    Publishing, a division of Random House, Inc.

    书名: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著作责任者:〔美〕欧文?戈夫曼著冯钢译丛书策划:诸葛蔚东责任编辑:

    诸葛蔚东封面设计:张虹

    标准书号:ISBN 978-7-301-13590-7C ? 0488 出版发行:北京大学出版

    社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 205 号100871

    网址?_http:www. pup. cn 电子信箱:ss@pup. pku. edu. cn

    电话:邮购部62752015 发行部62750672 出版部62754962

    编辑部62753121

    印刷者:三河市新世纪印务有限公司经销者:新华书店

    650 毫米 X980 毫米 16 开本 14 印张 229 千字 2008 年 4 月第 1 版

    2008 年4 月第1 次印刷定价:28. 00 元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版权所有,傻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2752024 电子信箱:fd@pup.pku.edu. cn

    面具是吸引人的表达方式,是权妙的感锖筠声,同时又是忠卖可佶的、嫿

    慎的和至兵重要的。与全气接触的有机物必须获得一屬表皮,表皮并非办座,达一点丼不是对表皮的走;然而,有些哲学象仿彿对不表示事物的

    形象、不表示感婧的询语表示特别愦怒。词与形象均如外壳,与仑们所覆

    ▲的卖体一样,却是?然的组成部分,不过更遣子祝觉、更易于巩卷其了。

    成不想说,卖体因现象的缘故而存在,成廉?要因面具的缘故而存在,成

    漱情因诗和善的缘故而存在。令然界中波有任何系西是为了别的幸物而户

    生的;所有这些相面和户物同样却涉入存在领成。......

    乔治.桑塔耶那(GeorgeSantayana)?

    ①《在英国的独白以及后来的独白》,纽约:斯克利伯公司 1922 年版,第131 —132 页。

    致谢

    这个研究报告是与以下两项研究相联系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是由爱丁堡大

    学的社会人类学系和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承担的关于互动的研究,另一项

    是由福特基金会(FordFoundation)资助由芝加哥大学的希尔斯教授

    (E.A.Shils)指导的关于社会分层的研究。我对这些指导和资助表示感谢。

    我想要对我的老师哈特(C.W.M.Hart)、华纳(W.L.Warner)以及胡果斯

    (E.C.Hughes)表示感谢。我也要感谢在研究的开始阶段给予我帮助的伊

    丽莎白?伯特(ElizabethBott)、詹姆斯.小约翰(JamesLittlejohn)以及爱

    德华?班费尔德(EdwardBanfield),同时感谢在研究的后面阶段给予我

    帮 助 的 芝 加 哥 大 学 的 同 学 。 没 有 我 的 妻 子 安 杰 丽 卡 ? 戈 夫 曼

    (AngelicaS.Goffman)的合作,这份研究报告也不会诞生。 我想把这个研究报告当做一种手册,详尽叙述一种社会学观点。社会生活,特别是在建筑物或房舍的有形界限内有组织的社会生活,可以根据这种社

    会学观点来研究。我将描述一组特征,它们共同构成一种框架,这一框架

    能运用于任何具体的社会设施,无论是家庭设施、工业设施还是商业设施。

    本报告所使用的观点是戏剧表演的观点,其原理从舞台演出艺术原理引申

    而来。我将讨论个体在普通工作情境中向他人呈现他自己和他的活动的方

    式,他引导和控制他人对他形成的印象的方式,以及他在他人面前维持表

    演时可能会做或不会做的各种事情。使用这种模式,并不想把它的明显不

    足视为无关紧要。舞台呈现虚假的事情,生活却可能呈现真实的和有时是

    排练不充分的事情。也许更重要的是,在舞台上,一个演员在一种角色的

    庇护下,向其他演员所表演的角色呈现自己;观众构成了互动的第三方—

    —这是必不可少的一方,然而,如果舞台表演是现实的话,它就不会出现

    在那里。在现实生活中,三方并为两方;一个个体扮演的角色迎合其他在

    场人扮演的角色,然而这些他人同时构成了观众。这个模式还有另外一些

    不适当之处,我们将在后面讨论。

    这个研究所使用的例证材料是混合型的;有些取自优秀的研究,这些研究

    对确实显示规律性的现象做出了合理的概括;有些取自富有特色的人们所

    写的非正式的回忆录;更多的是处于二者之间。此外,还经常利用我自己

    对设得兰群岛一个佃农经济(很少有剩余的农场经营)社区所做的研究。

    0这种做法的理由(我认为也是齐美尔的理由)

    序言 是,这些例证很适合于前后一致的框架,这一框架把读者已经具有的零散

    经验联结在一起,并在对组织化的社会生活的个案研究方面,为研究者提

    供了一种值得检验的指导。

    框架按逻辑展开,引言部分必然是抽象的,也可能是一掠而过的。

    注释

    ①其中一部分载于 E.戈夫曼《一个岛屿社区中的交往行为》(未发表的博

    士论文,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1953 年),这个社区在下文中称为“设得

    兰岛”。

    当一个人出现在别人面前时,他们通常总会想要了解这个人的情况,或调

    用他们已掌握的有关这个人的各种信息。他们会对他的一般社会经济地位、他的自我观念、他对他们的态度、他的能力、他的可信赖性等等产生兴趣。

    虽然看起来寻求这类信息似乎并没有其他目的,然而,在其背后却往往存

    在着一定的实用原因。获得个体的信息,有助于定义情境,能使他人预先

    知道该个体对他们寄予什么期望,以及他们或许可以对该个体寄予什么期

    望。获悉了这些方面的情况,他人自会明晓,为了唤起期望的回应,如何

    行动最为恰当。

    对于那些在场的人来说,不难发现有众多的信息源,许多载体(或“符号

    媒介”)都可以传递这种信息。如果与个体素昧平生,观察者也能从他的行

    为举止与外表中搜集某些线索,因为这些举止与外表允许观察者挪用以往与类似的人的交往经验,或者,更重要的是,允许他们在他身上验证那些

    未经证实的原有假定。他们也能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假定:在某种特定的社

    会环境中,只可能发现某些特定类型的个体。他们可以根据个体所谈论的

    有关他自己的情况,或者个体所提供的有关他是谁、干什么的等材料来进

    行判断。根据以往的经历,如果他们认识或知道这个个体,那么他们就能

    依据心理特质的持续性和普遍性的假定,来预测他现在和将来的行动。

    然而,个体直接处于他人面前的时候,很少会直接为他人提供关键性的信

    息,而他人若要明智地指导他们自己的行动,这种信息又是所必需的。许

    多关键性的真相存在于互动的时间与场合之外,或隐匿于互动之内。例如,个体“真实的”或“真正的”态度、信念、情感,也许只有间接地通过他的坦

    诚,或几乎是不知不觉流露出来的行为才能弄清。同样,如果个体向他人

    提供一种产品或服务,后者就会经常发现,在互动期间不可能当场检验这

    种产品或服务。他们不得不接受某些东西,因为它是感官所不能直接接触

    的某种东西的约定俗成的或惯常的符号。用古斯塔夫?伊克海泽

    (GustavIchheiser)的话来说就是?,个体将不得不采取行动来有意无意

    地表达(expresses)自己,反过来,其他人又会不得不以某种方式接受他

    所造成的印象(impressed)。

    个体的表达(因而连同他给人造成印象的能力)看来包括两种根本不同的

    符号活动:他给予(gives)的表达和他流露(givesoff)出来的表达。前者包

    括各种词语符号或它们的替代物,使用这种方式公认地、仅仅只是用来传

    达附在这些符号上的人所周知的信息。这是传统意义上的和狭义的传达。

    第二种符号活动包括了被他人视为行为者的某种征兆的范围广泛的行动,它预示着:表现出来的行动是由某些原因导致的,这些原因与以这种方式

    传达出来的信息是不同的。正如我们将会看到的那样,这种区分仅仅只是

    初步有效的。当然,个体会运用两种手段来有意表达有误的信息,第一种

    涉及欺骗,第二种涉及虚假。

    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来看,人们会发现,当个体直接处在他人面前时,他

    的活动会具有一种约定的特点。他人很可能会发现,他们必须不假思索地

    对个体表示认可,当他在场时,给予他应有的回应,用来交换某种东西,但这种东西的真正价值只有在他离开之后才能确定(当然,他人在与物理

    世界打交道时,也要靠推论生活;但是只有在社会互动的领域中,被推论

    的对象才会故意促成或阻碍这种推论过程)。当然,他们感觉自己对该个

    体所做推论究竟有多大的可靠性,这自然取决于诸如他们已经拥有的关于

    该个体的信息量这样一些因素,但是,就算这种过去的证据再多,也不能

    完 全 排 除 根 据 推 论 而 行 动 的 必 要 性 。 正 如 威 廉 .1. 托马斯

    (William.I.Thomas)所表明的那样:

    对于我们来说,认识到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从统

    计学上看,还是从科学上看,事实上我们都不可能完全精当地决定自己的

    生活、达到自己的目标。我们靠推论而生活。比如说,我是你的客人。你

    无法知道,也无法科学地断定,我会不会偷你的钱或钥匙。但是根据推论

    我不会,那么你就根据推论把我当做一■ 位客人来招待。?

    现在,让我们转换一个角度,不再从他人的立场上看问题,而是从他人面

    前的个体的立场上来看。他或许想要别人赞扬 k,或者想要别人觉得受到他的赞扬,或者想要别人觉察到他实际上是如何看待他们的,或者想要别

    人得到不明确的印象;他也许想要欺骗他们、摆脱他们、迷惑他们、误导

    他们、反对他们或侮辱他们。不管个体心怀何种特定目的,也不管他怀有

    这种目的的意图何在,他的兴趣总是在于控制他人的行为,尤其是他们应

    对他的方式。?这种控制主要是通过影响他人正在形成的情境定义而达到

    的。他能通过表达自己来影响这种定义,给他人留下这样一种印象,这种

    印象将引导他们自愿按照他自己的计划行事。因而,当个体在他人面前出

    现时,他通常总有某种理由来展开积极的活动,以便向他人表达他有意表

    达的印象。由于一位姑娘的室友会从她接电话的次数来判断她受欢迎的程

    度;所以我们很怀疑,某位姑娘可能有意安排别人给她打电话。因此,威

    拉德?沃勒(WillardWaller)的发现也就可想而知了:

    据很多观察者报道,在集体宿舍中,一个被喊去接电话的姑娘经常让对方

    多拨打几次,以便让其他姑娘有充分的机会听到有.许多人在打电话找她。

    在两种表达——给出的表达与流露出来的表达——之间,本研究报告将主

    要涉及后者,涉及更有场合性的那种传达,S 卩非词语的、可能是无意的

    那种传达,而不论这种传达是否是蓄意谋划的。作为我们必须考察的事情

    的一个例子,我想援引一部小说中的一段插曲,其中描述了一个正在度假

    的英国人普里迪,第一次在下榻的西班牙夏季旅馆的海滩上露面的情形:

    但是,不管怎样,他都尽量避免与任何人的目光接触,最为紧要的是,他

    必须使那些可能的度假同伴明白,他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他的目光透过他们、绕过他们或越过他们而凝视着天际。仿佛沙滩上已是空无一人了。

    如果偶尔有个球落在面前,他便露出一副惊讶的模样;然后,脸上溢出一

    丝愉快的笑意(温和的普里迪),茫然地四下打量着,发现海滩上竟有其

    他人存在,带着揶揄自己而不是面向他人的微笑把球踢回去,然后,照旧

    漫不经心、若无其事地眺望天空。

    但是,是时候炫耀一下了,完美的普里迪的炫耀。他巧妙地握着一本书,以便任何想要瞟他一眼的人都有看到标题的机会——这是荷马著作的一个

    西班牙译本,古典而非附庸风雅。然后,他收起海滩上的毯子,把它放入

    一个干净的避沙处(有条理和明晓事理的普里迪),接着,缓缓起身,悠

    闲自得地舒展一下他那宽大结实的身躯(巨猫般的普里迪),并把凉鞋踢

    到一边(毕竟是无忧无虑的普里迪)。

    普里迪投入大海的怀抱!有几种可供选择的仪式。首先,由漫步闲逛变为

    奔跑,接着一头扎入水中,然后平稳地改为优雅的自由泳,有力地向远处

    的地平线游去.当然,并不是真正地游向地平线。他会突然翻身仰泳,用腿

    拍打出一片白花花的水花,从而以某种方式表明,如果他愿意的话,他本

    可以游得更远;然后,他会从水中起身,站立片刻,为的是让大家都能看

    清楚这是谁。

    选择的路线较为简单,避开了寒冷水流的冲击,避免了过于兴奋导致的危

    险。关键在于,对于大海即地中海,以及这片特定的海滩,他显得那样熟

    悉,以至于脱离大海和跃入大海是同样地从容自如。他时而沿着海边闲庭

    信步,时而涉入水中慢慢溜达——毫不在意海水的嬉戏,陆地与大海对他完全一样——目光向着天空,矜持地观察着别人所看不出的天气变化的预

    兆(像当地捕鱼人的普里迪)。⑤

    小说家意欲使我们看到,普里迪不恰当地关心他的身体动作向周围人传达

    的大量印象——他自以为如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诋毁他,认为他仅仅是为

    了造成特定印象而行动;这是一种虚幻的印象,因为其他在场的人,要么

    根本没有得到任何印象,要么得到的是更坏的印象:普里迪正在矫揉造作

    地试图使他们得到这种印象。但是对我们来说,这里的重要之处在于,普

    里迪自以为他正在显露的那种印象,实际上正是他人从他们当中的某些人

    那里正确或不正确地搜集到的那种印象。

    我已经说过,当一个个体出现在他人面前时,他的行动将会影响他人此刻

    的情境定义。有时,个体会按照一种完全筹划好的方式来行动,以一种既

    定的方式表现自己,其目的纯粹是为了给他人造成某种印象,使他们做出

    他预期获得的特定回应。有时,个体会在行动中不停地谋划盘算着,却没

    有相应地意识到这一点。有时,他会有目的、有意识地以某种方式表达自

    己,但这主要是因为他所属的群体或社会地位的传统习惯要求这种表达,而不是因为这种表达可能会唤起那些得到印象的人的特定回应(而非含糊

    的接收或赞同)的缘故。有时,个体角色的传统惯例会使他给别人带来某

    种巧妙设计的印象,然而,他也许既非有意也非无意想要造成这种印象。

    再看他人的情况,他们也许获得了个体努力表达某事的恰当印象,或者也

    许误解了情境,得出了既不为个体的意图所能解释,又无事实根据的结论。

    无论如何,只要他人的行动似乎已经反映了该个体所表达的某种特定印象,我们可以采取一种功能性的或实用性的观点,说明个体“有效地”投射了一

    种特定的情境定义,并已“有效地”促成了对特定事态的领会。

    关于他人的反应,这里有一个需要特别说明的方面。他人知道个体也许会

    以一种对他自己有利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因而他们也许会把亲眼目睹的事

    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个体相对容易随意操纵的,主要是他的言语表达;

    另一部分则是个体看起来几乎没有留意或加以控制的那部分,主要出自他

    流露出来的印象。因此,他人可以利用他们认为他的表达行为中难以控制

    的那些方面,来对照检査那些可控制的方面所传达出来的事情的真实性。

    在这点上,交流过程显示出一种极不对称的现象:个体可能仅仅意识到他

    的传达中的一个方面;而观察者则不仅意识到这一方面而且还可能意识到

    了另一方面。例如,在设得兰岛,一位农场佃户的妻子在侍候一名英格兰

    大陆游客吃当地菜时,会带着殷勤的笑容留神听着这位客人有礼貌地对食

    物所表达的赞美;同时,她会注意这位客人举起叉子或汤匙送到嘴里去的

    动作速度、把食物送入口的急欲程度以及咀嚼食物时所表现出来的兴致,用这些标记来对照检査客人所表达赞美是否真实。同样,如果这位妇女想

    要知道某位熟人(甲)对另一位熟人(乙)“实际”的看法,她就会等到乙

    在甲的面前忙于跟另一个人(丙)交谈的时机。然后,她会在暗中窥视甲

    在注视与丙交谈的乙时的面部表情。由于不是在与乙交谈,而且没有被乙

    直接观察到,甲有时会摆脱平时的约束和圆滑的欺瞒,无拘无束地表达他

    “实际上”对乙的看法。简言之,这位设得兰岛人会注意观察那些没有意识

    到自己在被观察的观察者。由于他人常常会凭借行为的那些不太可能控制

    的方面来对照检查那些比较能控制的方面,所以我们便可以预料到,个体

    总会想尽方式利用这种可能性,即通过那些被人认为是传达了可靠信息的方式来引导他所制造的某种印象。例如,为被获准进入一个紧密的社交圈

    子,参与观察者不仅在倾听一位信息提供者讲话时可能面露同意的神色,而且在观察这位消息提供者与其他人讲话时也面带同样的神色;这样,对

    这位观察者进行观察的人们也就同样很难发现他的实际立场。可以设得兰

    岛上的一个具体例子来说明这点。当一位邻居顺便到某家串门喝茶时,他

    在穿过房门进人农舍的时候,一般都会带着一种至少可以预料到的微笑。

    由于农舍前没有物体遮挡,加之屋内又无灯光,所以人们很容易观察到来

    访者接近屋子时的表情变化,而他自己是没有注意到的。所以岛上居民时

    常会以观看来访者的表情变化为乐趣,看他在接近屋子时如何收起他原本

    具有的表情,而在跨人门的一刹那代之以友善的面目。然而,有些来访者

    由于估计到有人在做这种观察,所以在距离屋子很远的地方就会赶忙换上

    一副社交面容,从而在他人面前保持了其他一贯的形象。

    就个体方面来说,这种控制恢复了交流过程的对称性,并作为一种信息游

    戏一一种可能的隐匿、发现、虚假显示、再发现的无限循环——设置了舞

    台。另外还应提到,因为他人可能对个体行为中未加操纵的一面更为信任,所以个体可以对这一面加以控制,从而获取更大的益处。当然,他人也可

    能觉察到,个体正在操纵他的行为中那些看似自发的方面,而且他们也会

    在这种操纵行为中,搜索某种个体还未能加以控制的行为的踪迹。这再一

    次提供了检验个体行为的机会,因而此时个体可能未经谋划的行为又重新

    建立起交流过程中的不对称性。这里,我唯一想要补充说明的一点是,看

    来识破个体筹划无意之匠心的技能,要比操纵自己行为的能力更能得到发

    挥,因此,无论信息游戏历经多少反复,观察者都可能比行动者占有更大

    的优势,交流过程起初的不对称性很可能一直会保持下去。 如果说,个体在他人面前出现时会造成一种情境定义,那么我们也必须看

    到,其他人不管处于多么被动的角色地位,他们也会通过自己对个体的回

    应,通过他们对个体发起的任何行动方式,来有效地影响这种情境定义。

    一般来说,几个不同的参与者的定义情境,足以相互协调,而不至于发生

    公开的冲突。但是,我这样说并不意味着会产生如下的一致性,即每一在

    场的个体都坦率地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并真诚地同意其他在场人所表

    达的感想。这种和谐只不过是一种乐观的理想,在任何情况下,对于社会

    的平稳运行来说,它都不是必不可少的。相反,社会要求每个人都能对自

    己内心的感想有所抑制,只对情境表示那些他感到至少暂时能被其他人接

    受的看法。这种表面的、虚饰的一致,之所以能够维持,是因为每个参与

    者都把自己的欲望藏匿于他维护社会准则的表述之后,在场的每个人都感

    到不得不对这种冠冕堂皇的表述给予赞赏。进一步来看,这其间通常还存

    在着一种明确的分工,即允许每个参与者制定一些试探性的正式规则,以

    便处理那些对自己至关重要而对他人没有直接重要性的事务。例如,对自

    己以往行为的合理化解释和正当性辩护。作为对这种恩惠的报答,每个人

    都会在对他人至关重要而对自己无直接重要性的事务上保持沉默或含糊其

    辞。于是,我们有了一种互动中的“临时妥协”(mQdusvi-vendi)。所有参

    与者共同促成一种唯一全面的情境定义,它并不意味着在参与者之间对情

    境定义具有真实的一致,而是说在什么问题上谁的观点暂时最能为人们所

    共同接受。当然,也存在着真正的一致,那就是一致期望避免发生情境定

    义的公开冲突。? 我们把这种水平上的一致性称为“运作一致”

    (workingconsensus)。应该理解,在一种互动环境下建立起来的运作一

    致,在内容上总是不同于在另一种环境下建立起来的运作一致。因而,两

    个朋友在一起吃午餐时,相互之间会表露出一种喜爱、尊敬和关心的神情;另一方面,在服务行业中,专业人员处理顾客问题时需要保持一种公正无

    私的形象,同时,顾客则会做出回应,带着一种对专家的能力和公允表示

    尊重的神色。然而,尽管在内容上有这样的差异,但是这些运作处理的一

    般形式却是相同的。

    既然我们知道参与者倾向于接受在场的其他人界定情境的要求,我们也就

    知道个体最初拥有或获取有关其他参与者的信息是如何至关重要了,因为

    个体正是根据这种初始信息来开始定义情境并着手制定各种反应的行动方

    针的。个体最初对情景所作的定义迫使得他不能不始终坚持他计划成为的

    模样,并要求他放弃一切成为另外模样的借口。随着个体之间互动的进行,这种初始信息状态当然会发生一些增添,原有的信息也可能有些修正,但

    从本质上说,这些后来的变化必须与这几个参与者最初采取的立场并行不

    悖,甚至就是在这些初始立场上建立起来的。看来,社会互动在相遇的一

    开始,个体更容易对他要求别人对待他的方式以及他自己对待其他在场人

    的方式进行选择,但是,在互动开始以后,再要改变正在进行中的对待方

    式就没那么容易了。

    当然,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知道第一印象是重要的。因而,服务行业中

    的那些人,其工作能力经常取决于是否能够抓住和把握服务关系中的主动

    权,这种能力要求服务员在其社会地位低于顾客的情况下必须表现出一种

    微妙的进攻性。怀特(w.F.Whyte)以女侍者为例说明了这点:

    特别突出的首要之处是,受到压力而不气馁的女侍者,并不只是简单地回

    应顾客。她会用某种技能来控制顾客的行为。当我们观察服务关系时要提的第一个问题是:“是女侍者先发制人,还是顾客先发制人?”有经验的女

    侍者深知这个问题的重要

    有经验的女侍者自信而且毫不犹豫地对付顾客。例如,她也许发现,一位

    新来的顾客在她还没能收拾掉残羹剩菜并换掉餐桌布之前,就径自抢先入

    座。现在,他正倚靠在餐桌上看菜单。于是,她向他表示欢迎,说:“请

    让我换一下餐桌布好吗?”并且不等回答便从他那里取走菜单,迫使他离

    开餐桌,接下来她便着手干起活来。这种关系处理得既不失礼貌又很果断,并不会遇到谁支配谁的问题。?

    如果由“第一印象”起动的互动本身,仅仅只是一系列涉及相同参与者的扩

    展互动中的第一个互动时,我们说这是“旗开得胜”,这正是我们感到至关

    重要的。因而,据说有些教师都有这样的看法:

    无论如何,你都不能让他们占上风,否则你就完了。所以,我一开始就很

    强硬。来到新班级的第一天,我便让他们知道谁是主

    人。假如你已从强硬处入手,那么以后就省心多了。如果你一开始就随和

    放松,那么当你想要强硬起来的时候,他们就会冲着你发笑。?

    同样,精神病院的护士也许有体会,如果新来的病人第一天就受到严厉的

    管束,并让他明白谁是主人,那么将来就会省去许多的麻烦。? 如果说个体出现在他人面前时都会有效地确定一种情境定义,我们就可以

    假定,在互动中也许会发生抵触或不信任这种定义的事件,要不然就是对

    这种定义产生怀疑。当这些破坏性的事件发生时,互动本身可能会陷入一

    种混乱且窘迫的停滞之中。据以推断参与者反应的一些前提假设变得站不

    住脚了。参与者发现自己陷入一种情境曾被错误地定义,而现在又无任何

    定义的互动中。此时,自我呈现不被信任的个体也许会感到十分羞愧,而

    在场的其他人也会感受到敌意,所有参与者也许都会变得不自在、进退维

    谷、失去镇定、窘迫不安,深切体验到那种面对面互动的小社会系统瓦解

    时所造成的混乱。

    个体最初对情境所作的定义往往是为了后续合作行为提供一个程序表,我

    们在强调这一事实,即强调这个行动着眼点时,我们切不可忽视另一关键

    性事实:任何一种情境定义都具有明显的道德特征。在这个研究报告中,我们主要关心的正是这种定义情景的道德特征。社会根据下述原则组织起

    来:第一位具有某些社会特征的个体都有一种道德权利,据此要求他人以

    适当的方式评价和对待自己。与此相联系的第二条原则是,任何一位明确

    或不明确地表明其具有某些社会特性的个体,实际上都应该言行一致。因

    此,当个体投射一种情境定义并由此或明或暗地表称自己是某种类型的人

    时,他就主动地对他人施加了道德要求,迫使他们以他这种类型的人有权

    期待的方式来评价他和对待他。他也暗中摒弃了所有要他成为他并未显示

    的那些个体类型的要求?,因而也放弃了所有适合那些个体类型的对待方

    式。于是,其他人发现该个体已经告诉他们是什么以及他们应该如何看待

    “是什么”。 我们不能用情境定义发生崩溃的频率来判断它的重要性,显然,若非经常

    采取预防措施,它们就会更加频繁地发生。我们发现,人们不断地采取预

    防措施来避免这些窘境,不断地用校正措施来补偿没能成功避免的窘困局

    面。当个体使用这些策略和方法来保护他的情境定义时,我们可以把它们

    称为“防卫措施”(defensivepractices);当一个参与者用这些方法来保全另

    一个人所做的情境定义时,我们称之为“保护措施(protectivepractices)

    或“圆滑”(tact)。防卫措施和保护措施合在一起,构成了用于维护个体在

    他人面前造成的印象的技巧。还有一点必须指出:虽然我们都很容易意识

    到,如果不使用防卫措施,就很难建立起任何可以存留下来的印象;但是

    我们却不容易发现,如果那些接受印象的人在接受印象时不以“圆滑”相配

    合,也同样几乎没有什么印象能够幸存。

    除了采取预防措施来防止情境定义的崩溃外,我们还可以注意到,对于这

    种情境定义崩溃的强烈兴趣,在群体的社会生活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经

    过巧妙策划的恶作剧和社交玩笑,时常会让人陷入难堪,但对这类窘境却

    没必要太当真了。?破坏性的暴露过程会产生各种幻想。津津有味地讲述

    以及一再重复以往那些轶闻趣事,不管是真实的、添油加醋的,还是完全

    杜撰的;其中有些是真实发生的,有些是几乎要发生但终究还是没发生的,还有一些虽然是发生了,但已妥善解决的混乱。每一群体手头似乎都拥有

    大量这类游戏、想象和告诫人的传闻。它们被当作幽默的资源、用以宣泄

    焦虑,并为引导个体的适当要求和合理期望提供约束力。个体也许可以自

    言自语地讲述自己所作的荒唐的梦。家庭成员饶有兴致地谈论某位客人如

    何记错了日期,在既没有为他准备房间又无人在家接待的日子里竟来做客

    的趣事。记者们谈论着那些实在太有意思的印刷错误,诙谐、幽默地嘲弄报纸貌似体面的作态。公务员们在一起谈论某位可笑的顾主怎样误解了表

    格指令,填写了稀奇古怪、莫名其妙的内容,对情境作了出乎预料的定义。

    @海员们离家在外,构成清一色地都是血性男儿群体,他们会讲述回到家

    时,无意中说的粗话,比如要母亲“给我点她妈的牛油”。@外交官讲述一位

    近视的皇后,竟然向共和国大使询问他的皇帝的健康情况。?

    总而言之,我假定,当个体出现在他人面前时,他往往会有许多动机,试

    图控制他人对当下情境的印象。本研究报告涉及人们用来维持这种印象的

    某些共同技术,以及与使用这些技术相联系的某些共同的偶然因素。这里

    的讨论范围,并不涉及个体参与者所呈现的任何活动的昇体内容,也不讨

    论这些内容对一个不断发展着的社会系统内的相互依赖活动所起的作用;

    我们的讨论仅仅涉及参与者呈现在他人面前的活动的戏剧学问题。虽然从

    戏剧技巧和舞台控制的角度来讨论的这些问题似乎有些微不足道,但它们

    却是相当普遍的;这些问题在社会生活中几乎比比皆是,并且为正式的社

    会学分析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向面。

    我们还是以若干定义来结束这段引言,这些定义已暗含于上述行文之中,并且对后面的讨论也是必需的。对于这个研究报告的目的来说,互动

    (interaction,即面对面的互动)大致可以定义为,当若干个体面对面在

    场时,彼此行为的交互影响。一次互动(an interaction)可以定义为,一

    组给定的个体持续在场,他们从头至尾彼此间发生的一切互动;“相遇”

    (an encounter)这个词也是如此。“表演(performance)可以定义为,特

    定的参与者在特定的场合,以任何方式影响其他任何参与者的所有活动。

    以特定的个体和他的表演为参照点,我们可以把那些做出其他表演的人称为观众、观察者或协助参与者。在表演期间展开并可以在其他场合从头至

    尾呈现或表演的预先确定的行动模式,可称为“角色”(par〇或“常规程序

    (routine)。?这些情境术语很容易与惯常的结构术语联系起来。只要个

    体在各种不同场合对同样的观众都扮演同样的角色,就可能产生一种社会

    关系。如果把社会角色(social roles)定义为对系于特定身份之上的权利与

    职责的规定,那么,我们便能说,一个社会角色总是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

    的角色,这其中的每一个角色都可由表演者在一系列场合下对各种同类观

    众或由同样的人组成的观众呈现。

    注释

    ①古斯塔夫?伊克海泽:《人际关系中的误解》,载《美国社会学杂志》第

    55 卷增刊,1949 年 9 月,第6—7 页。

    ②引自 E. H.沃尔卡特主编《社会行为与人格》,纽约:社会科学研究会,1951 年,第5 页,中《W.I.托马斯对理论和社会调査的贡献》一文。

    ③这里,我应该提到,爱丁堡大学的汤姆?彭斯未发表的论文使我得益匪

    浅。他提出了如下观点:在所有互动场合下,一个基本的潜在主题是,每

    个参与者都期望引导和控制在场其他人所作出的回应。杰伊?哈利在最近

    一篇未发表的论文中提出了同样的论点,不过它涉及一种特殊的控制,这

    种控制与限定参与互动的那些人之间的关系性质有关。 ④威拉德?沃勒:《评价与约会成见》,载《美国社会学评论》第 2 卷,第

    730 页。

    ⑤威廉?桑瑟姆:《女人们的竞争》,伦敦:霍格公司 1956 年版,第

    230— 232 页。

    ⑥当然也可以建议一种互动,使人们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发表不同的

    意见。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参与者必须注意和睦相处,不要在说话的语气、用词、表达所有论点的认真程度上发生不合,不要影响到意见分歧的参与

    者彼此之间所必须小心表达的相互敬意。还可以迅速和明智地借助于这种

    讨论式的或学术性的情境定义,把严重的观点冲突变为能在所有在场的人

    都能接受的框架内得到解决的争论。

    ⑦ W.F?怀特:《工作者与顾客相遇时》,载 W.F.怀特主编:《工业与社会》,纽约,麦克格罗-霍尔1946 年版,第7 章,第132 —133 页。

    ⑧《教师访问记》,转引自霍华德? S.贝克尔:“教师一学生关系中的社会

    阶层变化”,载《教育社会学杂志》第25 卷,第459 页。

    ⑨霍华德?塔克西尔:《精神病院看护中的权力结构》,未发表的硕士论文,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1953 年。

    ⑩观察者对于个体能成为什么样子的限制作用,已由存在主义者强调过了,他们把它看成是一种对个体自由的基本威胁。参见让一保罗?萨特:《存在与虚无》,纽约?哲学文库,1956 年,H. E■ 巴恩斯译,第 365 页及

    以下诸页。

    戈夫曼,同前,第 319—327 页。

    彼得?布劳:《官僚动力学》,博士论文,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即将

    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第 127 —129 页。

    小沃尔特? M.贝蒂:《商业海员》,未发表的硕士报告,芝加哥大学社会

    学系,1950 年,第35 页。

    弗雷德里克?庞森比:《三朝回忆录》,纽约:杜通 1952 年版,第 46

    页。

    对于识别常规程序与这种程序完毕时的特殊情况的重要性的评论,见约

    翰?冯诺曼和奥斯卡摩根斯坦:《游戏论与经济行为》第 2 版,普林斯顿: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1947 年版,第49 页。

    第一章表演

    相信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当一个人在扮演一种角色时,他必定期待着他的观众们认真对待自己在他

    们面前所建立起来的表演印象。他想要他们相信,他们眼前的这个角色确

    实具有他要扮演的那个角色本身具有的品性,他的表演不言而喻也将是圆

    满的,总之,要使他们相信,事情就是它所呈现的那样。与此相同的是,流行的看法也认为,个体是“为了他人的利益”而呈现自己的表演。在开始

    探讨表演之前,我们不妨将问题倒过来,先看一下个体自己在多大程度上

    信任他在他周围那些人心目中所造成的现实印象。

    在一个极端上,人们发现表演者可能完全进人了他所扮演的角色之中,他

    可能真诚地相信,他所呈现的现实印象就是真正的现实。当他的观众也如

    此相信他所扮演的角色时——这似乎是够糟糕的情况—那么,至少在这一

    时刻,也许只有社会学家或社交心境不佳者,才会对表演的“真实性”有所

    怀疑。

    在另一个极端上,我们发现表演者可能并未完全投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之

    中。这种情况也不难理解,因为没有人能比表演者本人占据更为有利的位

    置,去识破他所呈现的表演。与此相应,表演者却有可能去操纵观众的信

    念,仅仅把他的表演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一种手段,至于观众对他本人或

    情境会有怎样的看法,他则毫不关心。当个体并不相信自己的表演,也不

    在乎观众是否相信时,我们可以将之称为“玩世不恭者(cynical),而把“虔

    信者(sincere)这个词赋予那些相信自己表演所呈现印象的人。需要明确

    的是,玩世不恭者由于他可以不顾及职业牵累,因而就能够从他的伪装中

    获得非职业性的乐趣,他能随意戏弄那些观众自然要认真对待的事情,并

    从中体验到一种令人兴奋的精神性侵犯?。 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玩世不恭的表演者,都热衷于为了“自身利益”或个

    人获益而哄骗观众。一个玩世不恭者也可能为了他所认为的观众的利益,或者是为了集体利益等而哄骗观众。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大可不必拿马

    可?奥勒留? (MarcusAurelius)或荀子那样的哀愁而具有启蒙性的表演者

    做例子。我们知道,在服务性行业中,有些本可能是真诚的从业者,却在

    某些时候因为顾客由衷的要求而被迫去哄骗他们。那些不得不为病人开一

    些并无药性的安慰剂的医生,那些无奈地为焦躁不安的女司机一遍遍检查

    车胎压力的加油站工作人员,那些卖给顾客实际合脚的鞋却违心地告诉顾

    客这正是她想要的尺码的鞋店售货员——这些都是因为观众不允许他们真

    诚而不得不玩世不恭的表演者。同样,精神病院中一些富有同情心的病人,有时会装出一些离奇古怪的症状,好让实习护士不至于因为他的正常表演

    而感到失望?。类似情况还有,下级在招待到访上级时所表现出来的慷慨,其主要的动机也许并非出自期望获得上级好感的自私,而是圆滑世故地设

    法营造一种上级所习以为常的环境,使上级感到舒适自如。

    我已经阐述了两种极端:个体或是完全投人自己的角色,或是对之采取玩

    世不恭的态度。这两个极端有点儿像一个连续体的两端。每一个极端各自

    为个体提供一个有着自身安全和防卫措施的阵地,所以,在其旅程中已接

    近其中一个极端的人将会有一种希望完成旅行的意向。如果一个个体在一

    开始就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缺乏信心,那么他可能会遵循帕克(Robert

    Ezra Park)所描绘的自然运动轨迹:

    “人”这个词,最初的含义是一种面具,这也许并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对

    下述事实的认可:无论在何处,每个人总是或多或少地意识到自己在扮演一种角色……正是在这些角色中,我们互相了解;也正是在这些角色中,我们认识了我们自己④。

    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这种面具代表了我们自己已经形成的

    自我概念-我们不断努力去表现的角色——那么这种面具就

    是我们更加真实的自我,也就是我们想要成为的自我。最终,我们关于我

    们角色的概念就成为了第二天性,成为我们人格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

    们作为个体来到这个世界上,经过努力而获得了性格,并成为了人。?

    这点可以从设得兰岛(Shetland)的社区生活中得到证明。?在最近四五年

    中,岛上的一对佃农出身的已婚夫妇开设并经营着一家观光旅社。一开始,主人只是被迫搁置自己原先的生活观,而在旅馆中提供全套的中产阶级的

    礼仪和服务方式。但到了后来,看来经营者们对他们所呈现的表演已不是

    那么玩世不恭了,他们自身开始成为中产阶级,并且愈来愈倾心于顾客所

    赋予他们的自我。

    在军队的新兵中可以发现另一个例证。新兵最初只是为了避免受体罚而遵

    守军规的,但后来却变成为了不给他的部队丢脸,并得到长官与战友的尊

    重而遵守军队纪律。

    正如前文已表明的那样,从不相信到相信的变化系列也可以朝另一个方向

    运行,目卩从坚信或不稳固的抱负开始,而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告终。被公众以类似宗教敬畏之心看待的那些职业经常会使其新加入的成员沿着这一

    方向发展,这些新成员之所以朝这种方向发展,并不是因为他们慢慢地意

    识到了他们正在哄骗观众——因为从普遍的社会准则来看,他们所提出的

    要求也许是十分正当的——而是因为他们能够用这种玩世不恭作为一种避

    免他们内心自我与观众发生接触的手段。我们甚至可以发现,在典型的信

    任性职业中,个体一开始还能专心于那种要求他做出的表演,然而在达到

    对其身份形成自我信任并完成整个过程之前,他会多次往返于真诚与玩世

    不恭之间。因此,医学院的学生情况表明,那些有着远大理想的学生在最

    初人校时,也往往需要把他们的神圣抱负暂时搁置一段时间。大学生活的

    头两年,学生们会发现自己对医学的兴趣必然会下降,他们几乎要把所有

    的时间都用于学会应付考试。在后两年中,他们又忙于学习各种病理知识

    而疏于对患者予以关注。只有在他们的学业结束后,才可能重拾他们最初

    对于医疗服务的理想。?

    虽然我们可能会在玩世不恭与真诚之间发现那种来回往返的自然动态,但

    我们并不排除某种靠一些自我幻觉的作用支持的转折点。我们发现,个体

    也许试图诱使观众以某种特殊的方式对他和情境做出评判,他也许把追求

    这种评判当作最终的目标本身,但是,他可能并不完全相信自己应该得到

    他所要求的这种对自我的评价,或者说不完全相信他所建立起来的现实印

    象是有效的。克罗伯(A.L.Kroeber)在对萨满教(shamanism)的讨论中

    揭示了玩世不恭与真诚的另一种混合:

    接下来,还有欺骗这个古老的问题。世界各地的大部分萨满教僧或巫医在

    医治病人,尤其是表现其能力时都要借助一些小花招。这些花招有时是有意使用的;但在许多场合,他们也许并未清楚意识到这一点。不管他们有

    没有意识到,他们的态度都似乎是一种虔诚的欺骗。进行实地考察的人类

    学家似乎普遍确信,甚至那些意识到了自己在医治时行骗的萨满教僧也对

    自己的力量,尤其是其他萨满教僧的力量深信不疑:因为当他们自己或他

    们的子女生病时,他们也求助于这些萨满教僧。?

    前台

    我一直用“表演”一词来指代个体持续面对一组特定观察者时所表现的、并

    对那些观察者产生了某些影响的全部行为。那么,用“前台”来指称个体表

    演中以一般的和固定的方式有规律地为观察者定义情境的那一部分就很合

    宜了。前台是个体在表演期间有意无意使用的、标准的表达性装备。为了

    达到预期目标,我们最好一开始就先区分并标明前台的标准部分。

    首先,是“舞台设置'setting),包括舞台设施、装饰品、布局,以及其他一

    些为人们在舞台空间各处进行表演活动提供舞台布景和道具的背景项目。

    一般而言,舞台设置往往是固定的,因此无论谁想要把一种特定的舞台设

    置当作表演的一部分,都只有置身于适当的设置中才能开始他们的表演,而离开了舞台设置,表演也就随之结束了。只有在个别例外的情况下,舞

    台设置才会伴随着表演者移动,这些情况可见于送葬行列、游行队伍以及

    国王或女皇梦幻般的加冕仪式。大体上说,这些例外情形仿佛为神圣的或

    一时变得高度神圣的表演者提供了某种额外的保护。当然,这些显赫人物

    与贩夫走卒阶层中的凡俗表演者是不同的,后者经常是被迫改变工作场所,因而表演场所也是飘移不定的。表演者安置舞台设置需要有一个固定的场

    所,在这个问题上,统治者也许太过于庄重,而贩夫走卒则可能过于凡俗。

    在考虑前台的实景外观时,我们想到的往往是一幢房子中的起居室,以及

    完全能够与它自我认同的为数不多的表演者。我们还未充分注意到大量的

    表演者在短期内将之视为自己所有的各种符号装备(sign-equipment)的集

    合。大量奢侈豪华的舞台设置,可为任何能够支付费用的人所租用,这正

    是西欧国家的特征,无疑也是这些由家稳定的一个原因。我们可以从一个

    对英国高级文官的研究中引证的实例来说明这点:

    对于那些擢升至行政机构上层职位的人来说,如何具有与其出身阶层不同

    的“腔调”或“神色”,这是一个微妙而困难的问题。与这个问题相关的唯一

    确切的信息是与大伦敦俱乐部成员有关的情况。在我们的高级行政官员中,有四分之三的人是一个或几个高级奢华俱乐部的成员,这些俱乐部的入会

    费就要二十几尼(guineas)或更高,此外,还需交纳十二到二十几尼不等

    的年费。这些俱乐部按其房屋、设备、流行的生活方式以及整个气氛来说,都是属上流阶层的(甚至还不止是中上阶层的)。虽然许多成员并非是很

    富有的人,但只有富人才会按他在联合俱乐部、旅行者俱乐部或改革俱乐

    部同样的享用标准,凭自己的实力为自己和家人提供活动场所、食物、饮

    料、服务设施以及其他令生活舒适之物。?

    医学行业的最新进展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例证。我们发现,对一个医生来

    说,是否具备由大医院提供的精良科学舞台,这一点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因此现在,觉得自己还能在一个到了晚上就锁上大门的小地方施展身手的

    医生是越来越少了。?

    如果我们用“舞台设置”这一术语来指称表达性装备的场景部分,那么我们

    不妨用“个人前台”这个术语来指称表达性装备中能使我们与表演者产生内

    在认同的那些部分,同时我们也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些装备会随着表演者移

    动而移动。个人前台的组成部分可能有:官职或官阶的标记;衣着服饰;

    性别、年龄、种族特征;身材和外貌;仪表;言谈方式;面部表情;举止;

    等等。在这些用于传递符号的媒介中,有一些对个体而言是相对固定的—

    —如种族特征,在一段时间内并不会因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还

    有一些用于传递符号的媒介则是相对易变的,或者说是暂时的,譬如说面

    部表情,这些媒介在表演中随时随地会发生变化。

    个人的前台是由各种刺激构成的,有时我们可以把这些刺激区分为“外表”

    (appearance)和“举止”(manner),即根据这些刺激表达的信息所具有

    的功能而进行区分。“外表”所指的那一类刺激的功能,随时会告诉我们有

    关表演者的社会身份。这类刺激还会告诉我们有关表演者当时处于怎样的

    礼仪状态,也就是说,他是在从事正式的社会活动、社会工作,还是在进

    行非正式的消遣娱乐活动;他是否正愉快地步入季节循环或生命周期中的

    一个新阶段。“举止”所指的那一类刺激的功能,可以随时让我们预知,表

    演者希望在即将到来的情境中扮演怎样的互动角色。因而,某种傲慢的、带有攻击性的举止,就可能会让我们预先知道表演者期待引起一场争吵并

    希望能支配整个过程。而某种温顺的、谦逊的举止则可能告知我们,表演

    者希望跟随别人的话题走,或至少表明他可以随别人的意。 当然,我们往往期望在外表与举止之间具有一种确定的一致性;我们期望

    互动者之间社会身份的差异能以某种方式,通过由预期的互动角色所构成

    的暗示性的适当差异表达出来。前台的这种前后连贯性可以在下述例子中

    得到证明,它描述了一位中国的达官贵人的随行队列通过城市街头时的场

    面:

    紧随其后的……是这位官员那奢华的轿子,由八个轿夫抬着,占满了街道

    的空间,他是府台大人,实际上也是当地最有权力的人。外表上看去他是

    一位理想的官员:身材甩梧,神态威严而坚定,在人们看来,这种神色对

    于任何希望其臣民安守本分的地方行政官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他的表情

    严肃令人生畏,仿佛是在开赴刑场处决犯人的途中。这就是官员们在公众

    面前出现时所摆出来的那种架势。我在中国多年的生活经历中,从未见过

    有任何大小官员因公出行,坐轿经过街道时,是面带笑容或露出一丝对民

    众的怜柄神色的

    但是,外表与举止当然也可能会相互矛盾,比如,当一位看似比观众地位

    更高的表演者出人意料地以一种平等、亲切或歉意的方式行事,或者当一

    位穿着华贵的表演者在比自己身份地位高很多的人面前表现自己。

    除外表与举止之间期望的一致性外,我们自然还期望舞台设置、外表、举

    止之间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代表了一种理想类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

    促使我们注意和关心例外情况的手段。在这点上,研究人员得到了记者的

    帮助。因为,与预期的舞台设置、外表、举止之间一致性相悖的情形,为

    许多职业提供了趣味与魅力,并使许多畅销的杂志文章增色不少。例如,《纽约人》对罗杰?斯蒂文斯(一位真正的大房地产代理商,曾一手经营

    了帝国大厦的拍卖事务)的侧面描述,就谈到了令人吃惊的事实:斯蒂文

    斯竟然只有一所很小的房子,一间简陋的事务所,甚至使用的信笺都没有

    抬头。?

    为了更全面地探讨社会前台的几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有必要在这里考

    察一下由前台传递出来的信息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它的抽象性和一般性。

    一个常规程序不管如何独特和特殊,它的社会前台,连同某些例外,往往

    与其他多少有些不同的常规程序一样,都会对某些事实提出要求和主张。

    例如,许多服务性行业为客户提供的表演,都以戏剧化的表达形式为特点,包括像干净整洁、现代化的、技能娴熟和童叟无欺等等。尽管事实上这些

    抽象标准在不同的行业表演中所具有的重要含义不尽相同,但是,都是要

    引导观察者对这种抽象的相似性备加重视。这对观察者来说,确实是一种

    十分精妙的便利,尽管有时候也可能是灾难性的。因为观察者不再需要对

    每一个表演者和每一种稍有差异的表演采取一一对应的期待和反应。相反,他可以把这一情境置于一个广阔的范畴中,对此,他很容易信赖他以往的

    经验,并运用固定的思维。于是,观察者只需要很少的一点易于掌握的前

    台词汇,就可以知道应该如何做出反应,以使自己驾轻就熟地应对各种各

    样的具体情境。因此在伦敦,清扫烟囱的工人 0 和售卖香料的店员都穿实

    验室的白大褂,因为这样就更容易让顾客认为,这些人所干的是精细活儿,它是以一种标准化了的、冷静的、应该被信任的方式进行的。 有理由相信,社会组织中的一种自然发展趋势,就是从为数不多的前台背

    后,呈现出来大量不同的行动。拉德克利夫一布朗(Rad-cliffe-Brown)已

    经指出这点,他认为,也许只有在一些很小的社区中,才有可能使用那种

    给每一个人都提供一个独特位置的“描述性”亲属系统;而随着社区人数的

    增加,作为提供一种不太复杂的识别和处理系统的手段,家族的分裂也就

    成为了必然。?我们在工厂、兵营以及其他大型社会机构中都发现有这种

    趋向存在。这些机构的组织者发现,-方面,他们不可能为组织中每一职能部门及其工种都提供专门的自助食

    堂、专门的薪金支付方式、专门的休假权利和专门的卫生设施;但同时他

    们也感到,确实不应该将身份地位不同的人不加区别地统一安置或拼凑在

    一块。于是,他们提出一种折中方案,将整个机构为数众多的各类人等从

    几个关键点上划分开来,使得所有那些被划分在某一特定分类中的人获准,或不得不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维持相同的社会前台。

    除了不同的常规程序可以使用同样前台这一事实外,我们还应注意到,一

    种特定的社会前台,往往随着它所引起的刻板形式的期待而变得制度化,它倾向于在以此名义进行的当下具体工作之外,另具有一种意义和稳定性。

    前台变成了一种“集体表象”和自身独立的事实。

    当某个行动者扮演一种已被制定的社会角色时,他通常都会发现,一种特

    定的前台已经为他设置好了。不管他扮演这个角色的主要动机是想完成特

    定工作的意愿,还是想维持相应的前台,行动者会发现,这两件事他都必

    须去做。 此外,如果某人承担了一项不仅他不熟悉,而且在社会上也是前所未闻的

    工作;或者如果他试图改变别人对其工作的看法,那么他可能会发现存在

    着几种已经制定完好的前台,他必须从中做出选择。因而,当某项工作被

    赋予一种新的前台时,我们很难发现被给予的那个前台本身会是全新的。

    由于前台易于选择而难于创设,因此我们可以预料到,当执行某项既定任

    务的人不得不在几种完全不同的前台中做出自己的选择时,麻烦就可能会

    出现。因此,军事组织中总会出现这样一些任务,相对某个级别所维持的

    前台来说,完成这些任务所需的权限和技术实在太多,难以执行;而相对

    另一级别所维持的前台来说,完成这些任务则轻而易举,几乎不需要什么

    权限和技术。由于等级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跨度,所以执行这类任务,要么

    是“小材大用”,不然就会“大材小用”。

    如今,美国各医学组织在使用麻醉剂方面的争论,也是一个有趣的例证,它也是有关必须从若干并不十分合适的前台中选择一种适当前台的两难困

    境。?在某些医院里,麻醉工作依然是由护士来主持的,但却是在其前台

    背后进行的,因为护士所呈现的前台是,在医院中其工作无关紧要,在名

    义上服从于医生并领取相对更少的工资。为了将麻醉学确立为医学院毕业

    生的专业,有些热心的医务工作者已经开始大肆宣扬:实施麻醉是一项相

    当复杂和性命攸关的工作,因此从事此项工作的人毋庸置疑地应该得到与

    医生相同的地位和酬金。显然,护士所维持的前台与医生所维持的前台之

    间差别巨大;许多可为护士所接受的事情,对医生来说却是有失身份的。

    因此一些医务人员感到,就担当麻醉工作而言,护士的等级“低于其下”,而医生的等级又“高于其上”,如果在护士与医生之间能确立一个中间地位,也许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同样,如果加拿大陆军能在上尉与中尉之间设

    置一个中间军阶——两星半,而非要么两星要么三星,那么牙医部队

    (DentalCorps)的上尉们(他们大多出身卑微)就可以被授予一种在陆军

    看来比目前授予他们的更为合适的军阶。

    在此,我不想特别强调正式组织或社会的看法立场;个人,作为拥有某些

    有限符号装备的人,也必须做出一些同样不那么愉快的选择。譬如,在作

    者所研究的小农场社区中,主人通常会给来访朋友敬一口烈酒或一杯葡萄

    酒,或者是一些自酿饮料,再不然就是一杯清茶,他用这种方式来区别对

    待他的客人。来访者的地位或暂时的仪式身份越高,就越可能受到高级饮

    料的款待。但是,这种符号装备的等级性会产生相应的问题,有的佃户很

    穷,拿不出一瓶烈酒,因此葡萄酒往往成为他们所能给予的最奢侈的款待。

    但更为常见的困难是,某些来访者无论就其永久性的地位,还是就其眼下

    应受礼遇的暂时性地位而言,给他喝某一种饮料明显是怠慢他了,但是他

    又不够资格用更好的饮料。于是就常常存在一种危险,要么来访者会觉得

    受到了侮辱,要么主人家昂贵而又有限的符号设备被滥用了。在我们的中

    产阶级家庭中招待客人时,女主人有时就会犹豫是否应该使用最好的银器

    餐具,或者她不知道究竟是穿她最好的下午礼服好呢,还是穿最朴素的晚

    间长外套更为合适,这都是同样的问题。

    我曾提到社会前台可分为舞台设置、外表、举止等传统的几个部分,此外,(由于不同的常规程序总可以从同一个前台背后呈现出来,因而)我们也

    就很难在表演的具体特征和表演据以呈现的一般社会化外观之间找到完美

    一致的适应关系。综合考虑上述两种事实,我们可以意识到,出现在某一特定常规程序的社会前台中的项目,不仅可以在整个常规程序系列的各种

    社会前台中发现,而且,包含着某一项符号装备的那个常规程序系列,总

    是不同于包含着同一个社会前台中的另一项符号装备的那个常规程序系列。

    因而,一位律师与其当事人谈话时所使用的舞台背景也许仅适用这个目的

    (或为了一项研究),但他在这种场合下所穿的衣服,却同样适用于与同

    事吃饭或与妻子看戏的场合。同样,他在办公室墙上挂着的照片和铺在地

    板上的地毯,也可用于他家中的客厅。当然,在高度礼仪化的场合下,舞

    台设置、外表、举止也许全都是独特的、特设的,仅仅适用于常规程序中

    某一种类表演,但符号装备的这种严格限用只是例外,而非规律。

    戏剧实现

    一般说来,当个体处于他人面前时,常常会在他的行为中注入各种各样的

    符号,这些符号戏剧性地突出并生动勾画出了若干原本含混不清的事实。

    这是因为个体的活动若要引起他人的注意,他就必须使他的活动在互动过

    程中表达出他所希望传递的内容。事实上,表演者不仅要在整个互动过程

    中表现出自己声称的各种能力,而且,还需要在互动的某一瞬间表现出这

    种能力。因此,如果棒球裁判想要给人以他对自己所做裁决坚信不疑的印

    象,他就必须放弃能使他确信自己裁决无误的片刻思考,他必须在瞬间做

    出裁决,这样他才能使观众深信,他对自己做出的裁决确信不疑。?

    人们也许会注意到,以某些身份进行的戏剧化表演是不会出现任何问题的,因为其中的某些行动,既对完成这种身份的核心工作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基

    础手段,同时在沟通方面也非常适合于作为传递表演者所声称的品质与属

    性的手段。职业拳击家、外科医生、小提琴手以及警察的角色都能证明这

    一点。他们的活动被允许有如此之多的戏剧性自我表现,以致他们中一些

    模范的实践者一不管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闻名遐迩,并在国家对商业

    组织化的幻想中被赋予了一个特殊的位置。

    然而,在许多情况下,人们若要将其工作戏剧化,还的确存在问题。我们

    可以从医院的研究报告中援引一个事例。在医院里,内科护理员经常会碰

    到一个对于外科护理员来说并不存在的问题:

    外科护士为那些手术后的病人所做的护理工作的意义往往非常明显,甚至

    连那些不熟悉医院工作的病人也看得明白。例如,病人在看到护士为自己

    换绷带、固定矫正架时,就能够意识到这些都是有明确意图的活动。所以,即使护士不在他身边,病人也能尊重她的这些工作。

    内科护理也是具有高度技术性的工作。……内科医生的诊断必须有赖于对

    病症持续细致的观察,而外科医生的诊断却大体上取决于明显看得见的症

    状。缺乏明显可见性会带来内科治疗上的麻烦。病人可能看见他的护士和

    邻床的病人在聊天,但他却不知道这是护士在观察呼吸的深浅和皮肤的色

    泽。他觉得她是在那儿做客呢。更糟糕的是,他的家属也可能这样认为,并得出结论,这些护士给人留下的印象不太好。如果护士在邻床停留的时

    间比在自己这儿长久些,病人也许就会觉得自己受到了轻视……除非护士

    们一直忙于做诸如皮下注射那种看得明白的工作,否则她们便是在“浪费

    时间”。? 同样,服务行业的老板也许会发现,之所以很难将实际正在为顾客做的服

    务工作加以戏剧化,就是因为顾客根本“看不见”他们所获得的服务中有多

    少管理费用。因而,殡葬承办者必须对明显可见的产品一变得像首饰盒一

    样昂贵的棺柩——索要高价,因为操办葬礼的许多其他费用是不易戏剧化

    的费用。?商人们也发现,他们必须对那些看上去非常昂贵的东西索要高

    价,以便补偿那些顾客看不见的诸如保险、淡季等等方面的昂贵开支。

    要使我们的工作戏剧化,所涉及的问题并不仅仅只是把不可见的成本变成

    可见的。一些必须由具有某种身份的人来做的工作,往往很难表达出它渴

    望传递的意义,所以,如果表演者想要把他所扮演的角色特征戏剧化,就

    必须将其足够的精力转向那些看得见的方面。并且,这种转向表达性方面

    来的活动,经常要求具有一些与正在被戏剧化的行为不尽相同的品性。因

    而,要想把房间布置得简洁、高雅,主人也许就不得不跑拍卖市场,与古

    玩商讨价还价;为找到合适的墙纸和窗帘,就得出跑遍当地所有商店。为

    了能使电台播音真正让人听起来感到亲切、自然和轻松,播音员就必须精

    心构思播音稿、斟酌措辞,使之与日常谈话的内容、语言、节奏和速度相

    一致。?同样,一个时尚模特儿,通过她的衣着、姿势和面部表情,就能

    够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她对手中摆样子用的书“颇有教养”的理解;但是如此

    煞费苦心想要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人,是不会有什么时间用来阅读的。

    正如萨特所说:“一个试图显得很专注听讲的学生,两眼紧盯着老师,竖

    起耳朵,投人全部精力用来扮演一个专心听讲者的角色,结果却什么也没

    听见。”?所以,人们经常会发现自己陷入了表达与行动对峙(versus)的

    困境之中。那些有时间和才能把某项工作做得很出色的人,可能就因为这

    种对峙,而没有时间和能力将其出色的工作表现出来。为了解决这一困境,一些组织便把这种戏剧化功能正式委托给一位专家来负责,这位专家会把

    他的时间完全用于对工作意义的戏剧化表达,而不是用于实际参与这项工

    作。

    如果我们暂时改变一下我们的参照系,从特定的表演转向那些呈现特定表

    演的个体,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关于一系列由群体或阶层有助于表演

    的各种常规程序的有趣事实。当考察一个群体或阶层时,人们会发现,其

    成员往往把他们的自我主要倾注某些常规程序,而不太重视他们所表演的

    其他常规程序。因而,一个专业人员也许乐于在大街上、商店里或在家里

    扮演一个非常谦逊的角色,但在其施展专业才能的社会环境中,他的表演

    就会非常注重于给人以很有能力的印象。他在为这般表演而调整行为时,不会对他所表演的不同常规程序的整个范围都予以关注,而是只关注那种

    他的职业声誉源出于其中的常规程序。也正是根据这点,有些作家喜欢在

    具有贵族习惯的群体(不论其社会身份如何)与那些具有中产阶级特性的

    群体之间做出区分。在他们看来,贵族习惯就是把所有其他阶层不具备的、带有持重特征的种种生活细节活动组织起来,并在这些活动中注人了性格、权力和上层地位的表达。

    年轻的贵族,需要通过何种重要技艺的训练,来维持他那阶层的高贵尊严,用以证明自己高于其他市民的优越性(他祖先的德行教化而成的那种优越

    性)呢?是靠勤奋、坚軔、自我克制,还是靠其他的品德?由于他的一切

    言谈举止都令人关注,所以他学会了习惯性地顾及日常行为中的每一个细

    节,并学会了以最适当得体的方式来体现他对这些细节的责任。因为他充

    分意识到自己有多么受人关注,民众对他的倾向和爱好是如此偏爱,所以哪怕是在最微不足道的场合他也会想到自己的责任,他的举止中自然地体

    现出悠悠闲适和高尚庄重的神色。他的神态、他的举止、他的风度,一切

    优美、文雅的标志无不体现出他对自己优越地位的明确意识,这些都是那

    些出身低微的人几乎不可能具备的。这是一种他用以使人们更易于服从他

    的权势,并根据他自己的意愿控制大众的倾向的艺术:在这方面他很少感

    到失望。这种凭借地位和卓越支撑起来的艺术,在一般的场合下是足以统

    治整个世界的。?

    如果这样的艺术玩家确实存在的话,他们就能为我们提供一种合适的群体,我们就能从中探究到如何把行动转化为表演的各种技术。

    理想化

    前面已指出,一种常规程序的表演能够通过它的前台向观众提出某些相当

    抽象的要求,而这样的要求在表演其他常规程序期间也会向观众提出。这

    种构成使得一种表演能够被“社会化”,并通过模塑和修改使表演与它所面

    对的社会的理解和期望相符合。在此,我想考察一下这种社会化过程中的

    另一个重要方面,即表演者想以不同方式给观众造成某种理想化印象的倾

    向。

    当然,表演会呈现一种理想化的景观,这种观点是很常见的。这.可以库利

    的观点引以为证: 如果我们从未试过更好地表现我们自己,我们怎么能改善自己或是“由表

    及里地培养自己”呢?向世界展示我们自己更好的或理想的一面的那种普

    遍冲动,在各种职业和阶层中都有着井然有序的表现形式,各种职业和阶

    层各自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虚饰或伪装,虽然大多数情况下其成员对此并

    无意识,但是它们却具有某种阴谋策划的效果,使世人对此信以为真。不

    仅有神学和慈善业的伪饰,而且还有法律、医学、教育、甚至是科学的伪

    饰——也许科学的伪饰更甚,既然眼下越有特殊价值的东西越能够得到承

    认和赏识,那么也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无价值的东西来假冒它。?

    因而,当个体在他人面前呈现自己时,他的表演总是倾向于迎合并体现那

    些在社会中得到正式承认的价值,而实际上他的全部行为却并不具备这种

    价值。

    对于这种方式,即表演显著地表现了它所在社会的普遍、正式的价值标准,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用涂尔干(Durkheim)和拉德克利夫一布朗的办法,把它看成是一种仪式——看成是对共同体道德价值的表达性复原和重申。

    而且,如果表演的表达性倾向最终被当做现实而接受,那么,在眼下被作

    为现实接受的这种东西总是具有某些庆典的特征。一个人如果只是待在家

    里,不参加聚会,或者不从事职业活动,那就等于脱离了现实。说真的,这个世界也就是一场婚礼(Theword,intruth,isawedding)。

    呈现理想化表演的最丰富的资料来源之一,就是有关社会流动的文献。大

    多数社会看来都存在着一种主要而普遍的分层系统,同样,在大多数等级

    社会中,都存在着对高阶层的理想化,以及那些低阶层人向高阶层流动的某种抱负(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这不仅仅只是渴望得到一个有声望的

    地位,而且还包括渴望得到一个接近社会普遍价值之神圣中心的地位)。

    通常,我们会发现,向上流动需要人们呈现出恰如其分的表演,并且,无

    论是为向上流动所做的努力,还是为了避免向下流动所做的努力,实际上

    都是人们为维持前台而做出的牺牲。?一旦人们获得了恰当的符号装备并

    能驾轻就熟,那么人们就能以一种有利的社会方式来运用这种装备,使自

    己的日常表演得以美化和彰显。

    也许,与社会阶层相连的最重要的那部分符号装备,是由通过物质财富表

    现出来的身份象征构成的。在这方面,美国社会与其他社会没有什么不同,但是,美国社会似乎标志着一个以财富为标准的阶级结构的极端例子——

    这可能是因为,在美国,允许使用财富和经济能力作为身份象征的范围分

    布更为广阔。而作为另一极端,有时也拿印度社会为例,即不仅社会流动

    是以种姓集团而不是以个体方式出现的,而且表演也倾向于确立注重非物

    质性价值的要求。例如,最近一位印度的学者指出:

    种姓制度远非是一种其各个组成部分永远固定不变的僵硬系统。流动总是

    可能发生的,尤其是等级体系的中间层。低种姓通过素食、戒酒以及在庆

    典活动和祭神仪式中使用梵语,就有可能在一两代人的时间内上升到更高

    一科学方法的等级。简单地说,低种姓似乎经常尽可能地采纳婆罗门的风

    俗、礼仪和信仰,并接受婆罗门的生活方式,虽然这在理论上是被禁止

    的…… 低种姓效仿高种姓的倾向,在传播梵语典礼、习俗和达到某种程度的文化

    同一性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遍及整个种姓等级范围,而

    且渗透了印度的整个社会生活领域。?

    当然,实际上在印度人中也有不少这样的社会圈子:其成员极其注重在他

    们日常生活的表演中显示财富、奢侈和等级地位;他们很少会去思考禁欲

    主义的纯洁性,当然也不屑费心思去表现禁欲行为。无独有偶,在美国,也总是存在着这样一些有影响的群体,其成员认为,在任何表演的某些方

    面应该尽量淡化对纯粹财富的显示,以便突出其在出身、文化或道德真诚

    方面的优越性。

    也许是因为在今天一些主流社会中普遍存在着向上流动的趋势,所以我们

    往往会认为,对表演的明确强调,势必要求表演者似乎具 f 一种比他实际

    身份更高的等级地位。例如,下面这段对过去苏格兰家-庭表演的详细描

    述,并不会令人感到惊讶:

    有一个情况是确定无疑的:地主及其家人的平时生活远比他们招待客人时

    更为俭朴。在宴请宾客的重大场合,他们会端出那些让人想起中世纪贵族

    宴会的精美菜肴;但是,同中世纪那些贵族们一样,在节曰以外的平常日

    子里——正如谚语所云——他们都有“持家秘密”,即过最简朴的生活。这

    样的持家秘密是从不外露的。甚至连爱德华?伯特也发现,要想搞清楚他

    们的曰常膳食情况,那是非常困难的,尽管他非常了解苏格兰高地人的生

    活。他能肯定的只是,无论在什么时候他们招待英国人,都会提供非常多

    的食物广而且”,他说,“人们总是说,他们宁愿把他们的佃户洗劫一空,也不愿让我们知道他们持家吝啬;但是,我从许多他们曾经雇用过的人那

    里得知,虽然他们吃饭时会有四五个侍者伺候,但他们通常吃的却都只是

    各式各样的燕麦粥、腌鲱鱼或其他廉价而又常见的类似食物”。?

    然而,事实上,有许多阶层出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刻意地表现得非常朴素,并竭力掩饰其在财富、能力、精神力量或自尊方面的任何表露。

    美国南方的黑人在与白人的互动中,有时不得不装出愚昧、懒惰、听天由

    命的样子,这可以证明,一种表演所强调的理想价值是如何让表演者接受

    一种远低于自己内心标准的身份。以下的例子是这种伪装的一个现代版本:

    为了获得通常被认为是“白人职业”的工作,实际存在一种非技术层面上的

    竞争。在这些职业中,有些从事较高地位的工作的黑人,会自愿选择较低

    地位所具有的符号。因而,货运管理员会接受“邮差”的头衔并接受“邮差’’

    的薪金;护士会允许别人称自己为“佣人”;手足病医生在夜间只能从后门

    进入白人病人的住宅。?

    美国一些女大学生曾经——现在无疑也是这样——故意备占其约会的男孩

    子面前降低自己的智力、技能和自决性,由此来显现一种颇为深沉的精神

    自律,尽管美国女孩的轻浮早已闻名于世。?据说,这些表演者会让她们

    的男朋友滔滔不绝地向她们解释那些她们早已知道的事情;她们会对才智

    不如自己的男朋友隐瞒自己精通数学的才能,她们也会在打乒乓球比赛时,最后放弃已经到手的获胜机会: ‘一个最有趣的技巧就是,我偶尔会故意拼错一个较长的单词。于是我的男

    朋友就会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边为我订正一边说:“亲爱的,你真笨啊,连这都不会拼。”?

    这样一来,既让男性天生的优越感得到表现,也使女性的软弱角色得到了

    确认。

    同样,设得兰岛人曾告诉过我,过去他们祖父一辈一般都不会去修缮农舍

    的外观,免得地主把修缮农舍视为他们有钱了,就对他们增收租金。这种

    传统一直延续到后来,人们有时也在设得兰岛的政府救济官员面前装穷。

    更重要的是,虽然如今岛上的男人久已放弃了生存型农耕方式,也告别了

    辛苦劳作、无暇休闲、粗茶淡饭的传统生活方式;但是,这些男人却经常

    穿着带有羊毛镶边的无袖紧身皮上衣和高统胶靴出现在公众场合,众所周

    知这些都是以前佃户身份的象征符号。他们要向社区表明自己是毫无“架

    子”并忠实于岛民伙伴社会身份的人。这是他们能以忠诚、热情以及合宜

    的方言恰如其分扮演的角色。但是,一旦他们回到自己家的厨房,并无外

    人在场时,这种忠实就开始懈怠了,并开始享受他们早已习以为常了的那

    些中产阶级的现代舒适生活。.

    当然,这种消极理想化,在美国的大萧条时期也同样是随处可见的,比如,为了能从来访的福利救济官员那里得到些好处,有时人们会过分地渲染家

    庭的贫困状况,不管在哪里,只要是作经济状况调查,就有可能表现出

    “贫困秀”: 在这方面,发展政策委员会的一位调查人员报告了一些很有趣的经历。她

    是一位意大利人,但是她雪白的皮肤和金黄的头 1 发,使看上去完全不像

    是意大利人。她的主要工作是在联邦紧急救济署调查意大利家庭。因为她

    看上去不像意大利人,所以她经常能在无意中听到了一些意大利人之间进

    行的谈话,了解到当事人对救济所持的态度。譬如,当她在客厅与家庭主

    妇交谈时,她们往往会用意大利话把孩子叫出来与调查员见面,但会警告

    孩子一定要穿上破鞋子。或者,会听到孩子的母亲或父亲吩咐在卧室里的

    孩子必须在调查员进去之前把酒或食物藏起来。?

    我们还可以从最近对废品收购商所作的一个调研中援引另一个事例,该研

    究资料提供一些被废品收购商认为对他的生意非常有利的印象。......废品收购商极其不愿意让一般公众知道有关“废品”的真正价值。他希望

    那些认为废品毫无价值、从事废品收购这一行的人都非常“穷困潦倒”,应

    该得到大家怜悯的神话永远都会存在下去。?

    这种印象具有一个理想化的方面,因为,如果想要使表演成功,表演者就

    必须提供这样一种场景,让观察者头脑中对不幸贫困的刻板印象得到证实。

    作为这种理想化常规程序的另一个例子,街头乞丐的表演也许是最具有社

    会学意味了。不过,自本世纪初以来,西方社会中街头行乞的场面似乎是

    明显减少了。如今,我们已经很少听说 “ 清洁家庭诡

    计”(cleanfamilydodge)了,即指一个家庭既衣衫褴褛却又干净得让人难

    以置信,孩子们的脸上闪着亮光,那是因为事先涂过一层肥皂沫,再用软布轻轻擦拭出来的效果。我们再也不会看不到,某个半裸的男人被肮脏的

    面包片噎得透不过气来,虚弱得连吞咽的力气都没有了;或者,一个破衣

    烂衫的乞丐,驱赶着争吃面包片的麻雀,从鸟嘴里抢出一片面包,在袖子

    上慢慢地揩干净后仿佛就要往嘴里塞,全然不顾四周的围观者。“有羞耻

    心的乞丐”也变得很少了,他们似乎是因内心害羞而惲于开口乞讨,只是

    用怯怯的眼神哀求着人们的施舍。,顺便提二甸,乞丐所表现出的种种场

    景在英语中有各式各样的叫法:诈骗、诡计、骗局、欺诈、路边表演、玩

    把戏等等,但这些词汇为我们提供的只是对乞丐表演的法律描述,而不是

    艺术描绘。?

    如果个体希望是自己的表演达到理想的标准,那么他就必须摒弃或隐瞒与

    这些标准不一致的行为。然而,如果这种与标准不一致的行为本身在某一

    方面会给人带来满足和愉快,实际上也常有这种情况,那么,人们通都

    会在私下偷偷地享受这种行为。以这样的方式,表演者就能够两者兼得

    (isabletoforgohiscakeandeatittoo)。例如,在美国社会中,我们发现,八岁的孩子虽表面上都说他们并不喜欢那些适合给五六岁儿童看的电视节

    目,但有时却会去偷着看一眼。@同样,我们也发现,中产阶级家庭的主

    妇们有时也偷偷摸摸地使用一些廉价的替代品来代替咖啡、冰淇淋或奶油,这样他们既能省钱省时,又能不费气力继续维持她们只用高质量食物的印

    象。@这些主妇们有时还可能会在客厅的茶几上放上一份《周日晚报》,而把《真实的罗曼史》藏在私下的卧室里。?(当然,她们可能会说:“这

    是打扫房间的女佣放在这儿的”)已有材料表明,同样的行为——我们可

    以称之为“秘密消费”——也能在印度人中发现: 在大庭广众之下,他们恪守所有的风俗习惯;但在避人耳目之处,却没有

    如此多的顾忌。?

    我根据可靠消息得知,一些在小公司任职的婆罗门常常偷偷摸摸地溜进他

    们信得过的首陀罗家中相聚,觖筹交错,肆无忌惮地纵情享乐。?

    私下偷偷酗酒的情况要比偷吃禁用食物更普遍,因为饮酒更便于隐瞒。不

    过,还真没听说有谁见到过婆罗门会在公众场合喝酒的事。?

    此外,最近的金西报告?也进一步推动了对秘密消费的研究和分析。?还

    应注意,个体在表演时通常想要遮掩的东西并非只是不适当的享乐和经济

    状况。下面要说到的都是另外一些经常会被隐藏起来的事情。

    第一,除了私下享乐和经济状况外,表演者还可能从事某种尽管有利可图,但却不能让观众知道的活动,因为这种活动与他希望观众心目中对他行为

    的看法很不协调。这种典型,只要到了烟馆、赌场以及类似的下流场所自

    然就一目了然,但是,这些地方的某种风气却可以在许多其他地方同样被

    发现。有相当数量的职工,看似一本正经地在工作,私下却把各种工具偷

    回家里,或者倒卖供应单位的食品,要不就借出差之名游山玩水,或借工

    作之便传播小道消息,拉拢关系、结党营私等等。?在所有这些情况中,工作场合和公务活动场所都变为了一个隐藏表演者神秘活动的躯壳。

    第二,我们发现,表演者往往在表演之前就纠正了过失和差错,而显现过

    失和纠正差错的那些符号却让表演本身掩盖起来了。通过这种方式,表演者可以保持一种一贯正确的印象,这种印象在许多表演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人们常说的一句名言就是,医生从不显露自己的过失。最近,一篇有关三

    个政府部门之间互动的论文中也有一个例子,它表明政府官员们其实并不

    喜欢面对速记员口授报告,因为他们更愿意自己动手,并在速记员——当

    然更不必说上级官员了——看到报告之前,自己先检查一遍报告以便纠正

    错误。?

    第三,在个体向他人呈现某种活动成果的互动中,他往往只向他人展示最

    终的结果,把观众对他的评价引导到某个功德圆满、无可挑剔并精心包装

    过的基础上。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完成某项工作实际上并不需要投入多少

    精力,那么这个情况就会被隐瞒起来。在另一些情况下,被隐瞒的则是个

    体长时期经受孤寂、疲惫劳作的情况。例如,可以把某些学术著作那种超

    凡脱俗的风雅品味,与作者为赶时间完成文献索引而经受的枯燥乏味的工

    作做个有趣的对照,或者,也可以与他为了加大著作封面上的自己姓名的

    首个字母的字号而与出版商发生的激烈口角形成对照。

    我们还可以提出外表与整体真实之间的第四个差异。我们发现,如果不是

    先期已经做了某些粗野肮脏的、半非法的、残忍的或是其他有失身份的事,许多表演是不可能得以呈现的;但是这些不登大雅之堂的事是很少会在表

    演中出现的。用休斯(Hughes)的话来说,我们往往会对观众隐瞒所有“肮

    脏勾当”的迹象,无论这种活儿是我们亲自干的,还是我们指使佣人、非

    人格的市场、合法或非法的专家干的。 外表与实际活动之间的第五种差异,也和“肮脏勾当”的概念紧密相关。如

    果个体的某种活动同时要符合若干种理想标准,并且,如果他想让表演获

    得成功,那么他就可能要偷偷地牺牲其中的某些标准,这样才有可能使其

    他一些标准在公众面前得以维持。当然,表演者经常会牺牲的那些标准,总是一些其缺失是能够被掩盖的标准;他所维护那些标准,则是一些其缺

    失很难被掩饰的标准。所以,在食品定量配给的年代,如果餐馆老板、食

    品杂货商或肉店老板想要给顾客造成货源充足、品种多样的印象,保证他

    们在顾客眼里的形象,他们就可能把从非法货源获得的商品摆上架,因为

    这种非法货源是可以对顾客隐瞒的。类似地,如果同时根据速度和质量两

    方面的标准来对服务活动进行评判,那么质量就会让位于速度,因为服务

    质量是可以掩饰的,而动作慢吞吞的速度问题却显而易见。同样,精神病

    院的工作人员既要维持秩序,又不能虐待病人,如果这两个标准难以共存,那么不守秩序病人的就可能会被套上湿毛巾“项圈”,不露任何虐待痕迹,勒得他顺服为止。?对于精神病院来说,能够伪造“没有虐待”的假象,但

    却无法伪造有条不紊的秩序:

    那些最容易实行的规章制度和秩序,就是那些会留下遵守或违反的确凿证

    据的规章制度和秩序。比如打扫病房、关闭门窗、值班期间喝酒、使用监

    禁手段等等。?

    在此,过于玩世不恭是不对的。我们经常发现,如果一个组织要达到它主

    要的理想目标,有时就不得不暂时忽略一下组织的其他一些理想,并同时

    又维持着这些理想仍然生效的印象,这是很有必要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所做出的牺牲,与其说是为了那种最可见的理想,倒不如说是为了那种从法

    律上说最为重要的理想。在一篇论海军的官僚主义的文章中有一个例子:

    无论如何,这种特征(群体性的保密)都不能完全归因于组织成员害怕泄

    露那些令人不快的事件。尽管这种害怕对于防止任何官僚主义“内幕”曝光

    还是有些作用的,但这只是非正式结构本身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非正

    式结构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为正式规章和程序方法提供一道起着

    防护作用的“堑壕”。必须要指出,由于许多问题就是通过这种方法才得以

    解决的,所以,没有哪个组织吃得消对外公开这种与官方认可的方法对峙,但却为该群体传统所珍视的方法。?

    最后,我们发现表演者经常希望给人以这样一种印象,即他们对获取他们

    现在表演的角色具有一种理想的动机,他们具有扮演这一角色的理想资格;

    因此,他们根本没必要为获取角色而忍气吞声或进行见不得人的私下“交

    易”(虽然这种人与其工作之间神圣一致的总体印象通常是由高层职员造成

    起来的,然而同样的情况在许多低层职员那里也时有发现)。有一种所谓

    的“训练修辞学”,也可以增进这些理想印象。在这方面,工会、大学、同

    业公会以及其他许多可以颁发证书的团体,都会要求其成员在一段时间内

    接受一系列带有神秘性的训练,这中间,有为专业垄断的因素,但另一方

    面也是希望以此造成这样一种印象:获得证书的从业者是由其学习经历重

    新塑造过的人,他们明显不同于那些没有证书的人。因而,有研究者表明,药剂师们都觉得为获得文凭而学习四年大学专业课程“对于职业是必要的”,但也有些药剂师承认,有几个月的训练就足够应对实际所需的一切了。?

    此外,在二战期间,美国军队以纯粹实用的方式培训医药、钟表修理等行业的专业人员,仅用五六个星期就培养出了足以胜任的从业人员,使这些

    行业中的原有专业人士惊恐万分。同样,我们也看到,牧师总是让人觉得

    他们是因为神的召唤而从事神职工作的,这种印象往往掩饰了他们以此进

    人上层社会的从业动机,比如在美国;或者掩饰了他们对社会身份过分下

    降的担心,比如在英国。另外,牧师还常常给人造成这种印象,似乎他们

    选择到某一教区工作是因为他们能为当地教民提供精神上的食粮,而不是

    ——事实上也许是一因为该教会的长者为他们提供了一幢好住房或丰厚的

    旅行经费。同样,美国的医学院招生时往往根据种族背景,理由是病人在

    选择医生时肯定会考虑到这个因素;但是,在医生与病人的实际互动中,病人判断医生的依据完全是他的专业才能和特殊训练。同样,管理人员经

    常会摆出一副有能力掌握全面情况的神态,对包括他们自己在内的人隐瞒

    了真相,即他们之所以担任管理职务的部分原因只是因为他们看上去像个

    管理人员,而不是因为他们真具有管理工作的能力:

    很少有管理人员能意识到自己的外貌对老板来说可能会有多么重要。人事

    专家安.霍夫观察到,雇主现在好像正在寻找“好莱鸡型”的雇员。一个公司

    否决了一位管理职位的应聘者,因为他“牙齿太宽”,另一些落选者则或是

    因为长了一对招风耳,或是在面试时酒味太重,或烟瘾太大。老板们还经

    常直截了当地提出种族和宗教方面的限制条件。?

    表演者甚至还可能试图造成这样一种印象:他们现在的泰然自若和熟练表

    演是他们一贯具有的东西,即使在他们的学习阶段,也从未有过胡乱摸索

    的经历。在所有这一切中,表演者都得到他身处其中的表演机构的默契配

    合。因而,许多学校和研究机构者声称自己具有严格的人学条件以及人学考试,但实际上却几乎是来者一概不拒。例如,精神病院可能会要求应聘

    护理员的人都接受罗夏氏测验?以及长时间的面试,但最后所有的应聘者

    都会录用。

    有趣的是,当招聘的非正式条件含义引起了社会公愤或政治争端时,招聘

    机构就会大张旗鼓地接纳几个明显不符合那些非正式条件的人,并赋予一

    个显著的角色,以此作为公正无私的证据。一种合法性印象就这样树立起

    来了。?

    我已经指出,表演者往往会隐瞒那些与他的理想自我及理想化表演不一致

    的活动、事实和动机。此外,表演者还会促使观众相信,他是以一种非常

    理想的方式与他们相联系的,而实际却并非如此。可以引证两个普通的事

    例。

    首先,个体经常会造成这样一种印象,即他们现在所表演的常规程序是他

    们唯一的或至少是最为基础的常规程序。反过来,如前所示,观众也会经

    常认为,呈现在他们面前的角色就是该表演者所有的一切。正如威廉?詹

    姆士一段经常被人引用的名言所示:......实际上我们、可以这样说,一个人有多少个社会自我,这取决于他关心

    多少个不同群体的看法。通常,面对每个不同的群体,他都会表现出自我

    中某个特殊的方面。许多青年人在父母和老师面前显得谦恭拘谨,而在他

    们“粗鲁”的年轻朋友中,却会像海盗一样咒骂和吹牛。我们在子女面前的

    形象当然不同于在俱乐部伙伴面前的形象,我们在顾客面前的形象不同于在我们雇工面前的形象,我们在亲朋好友面前的形象也不同于在我们的上

    司和老板面前的形象。?

    这种效果以及表演使这种效果成为可能的原因,源自我们发现的一种“观

    众隔离”现象;通过对观众的隔离,表演者可以确保此时观看着他的这种

    角色表演的观众,一定不会是他在另一种舞台设置下表演另一种角色时的

    观众。观众隔离作为一种保护已建立的印象的手段,将在后面予以考察。

    这里我只想指出,即使表演者想打破这种隔离以及由之产生的幻象,观众

    也往往会对这样的行动加以阻拦。观众会发现,完全按照职业的表面价值

    来评判表演者,既可能节省许多时间,又不必花费过多的精力,只需把表

    演者视为由他的衣着制服所要求的全部和唯一角色就行了。?如果两个个

    体之间的每一次交往都需要交流个人的经历、烦恼和秘密,那么都市生活

    对我们来说就会变成难以忍受的折磨。因而,如果一个男人想要安静地吃

    顿饭,他就有可能会到餐馆让女招待服侍他,而不是在家里让妻子服侍他。

    其次,表演者往往制造出这样一种印象,他们眼下的常规程序表演以及他

    们与目前观众的关系,对他们具有独特的意义。表演的常规性被遮盖了

    (表演者本人往往没有意识到他的表演实际上已经多么常规化了),情境

    的自然性方面却得到了强调。医学表演者提供了一个明显的例子,正如一

    位作者所指出的:......他(医生)必须假装记得一切。因为病人能够意识到在他自己身上发生

    的变化意义如此重要,他能记住这一切,不厌其烦地跟医生述说,并且总

    是苦于不能“完整记忆”。病人根本不能相信医生会不记得这一切,如果病人发现医生不是非常精确地记得上次门诊时给他开的药品及其服用方法,病人的自尊心就会受到极大的伤害。?

    同样,正如最近对芝加哥的医生所做的一个研究表明的那样,一位全科医

    生(generalpractitioner)向病人引荐某位医术专家,并对病人说这是出

    于医疗技术考虑的最好选择;但事实上引荐这位专家的真实原因,也许是

    因为他与该专家本来就是大学校友,也可能是因为他们之间已经谈妥诊费

    收入该如何分配,还可能是因为这两位医生之间有着其他一些明确划分的

    “利益补偿”(quidproquo)。?在我们的商业生活中,表演的这种特征也

    经常会被利用,并被人们以“个性化服务”的说法加以诽镑;在现实生活的

    其他领域中,我们也经常拿“临床关怀”或“热情招呼”开玩笑(但我们似乎

    经常会忽视,在扮演客户角色时,我们也经常试图给老板造成这样一种印

    象,好像我们不是在向他“购买”某种服务,我们认准他了,也决不会考虑

    再去别处去获取这种服务,从而乖巧地与老板之间构建起这种个性化的效

    果)。或许这正是我们的罪过,它让我们的注意力指向这些愚不可及的

    “伪关系”(pseudo-gemein-schaft)领域,因为在现实生活的任何领域,几乎没有哪一种表演不是依赖于这样的个人手法,以使表演者与观众之间

    特殊的交往关系得以夸张。例如,我们总是倾向于认为我们的知己对我们

    自然流露的热情态度是仅仅为我们个人所有的;因此,当他与另一位朋友

    (特别是我们所不熟悉的)亲密交谈时,我们就会生出些许怅然失意之感。

    这个论点在一本19 世纪美国的社交指南中得到了明确的表述:

    如果你向某个人表示敬意,或对他表现出特别的礼貌,那么你就不应该当

    着他的面对其他人表现出同样的举动。例如,某位绅士来到你家,你热情而郑重地告诉他“见到你我很高兴”,他会因受到厚待而感到满意,并很可

    能感激你;但是,如果他听到你向其他 20 个人说同样的话,他不仅会感

    到你的殷勤分文不值,而且会因为受到欺骗而感到有点怨恨。?

    表达控制的维持

    不协调角色

    角色外的洵通

    印象管理艺术

    表达控制的维持

    我已经表明,表演者可以相信他的观众会把某些微小的暗示当做他的表演

    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符号。但这种便利也有其不便之处。由于同样的符号接

    受倾向,观众可能会误解一种暗示所表达的本义,或是在一些意外的、无

    心的、偶然的,或表演者并未在其中赋予任何含义的姿态和事件中,解读

    出一些令人尴尬的含义。

    为了对付这些交流中的意外情况,表演者通常会试图行使一种“提喻”职责,以确保表演中可能含有的众多次要事件——可能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手段

    ——不显现出任何印象,或者表达为与正在建立的整个情境定义相一致、相符合的印象。当知道观众已经私下对呈现给他们的表演现实产生怀疑时,我们已经有所准备,我们知道他们会抓住一些细小的瑕疵做文章,并以此

    为依据把整个表演都看成是虚假的。但是作为社会生活的研究者,我们却

    不太容易意识到,甚至连最有同情心的观众,也会因发现呈现给他们的印

    象中的微小瑕疵而暂时感到不安、震惊和信心减弱。由于这些次要事件和

    “无意姿态”来得太突然,造成的印象正好是与表演者要树立的印象相矛盾

    的,观众们必然会因为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互动而感到震惊,尽管观

    众也可能意识到了这些不一致的事件归根到底确实是无意义的,也完全不

    必放在心上。关键之处并不在于无意姿态所造成的瞬间的情境定义本身是

    如此该受谴责,而仅仅在于,它与正式呈现的情境定义不一致。这种不一

    致在正式情境定义与现实之间塞进了一个尖锐的、令人困窘的楔子,让人

    难以接受如此正式的情境定义就是当前情境下唯一可能的正式情境定义。因而,我们也许不应该按机械标准来分析表演,若按此标准,大赢就能抵

    消小失,大量也能补偿小量。也许艺术的比喻能为我们提供更为精准的说

    明:只要有一个音走调,整个音乐表演的效果就会被破坏。

    在我们的社会里,种类繁多、五花八门的表演中都会有某些无意姿态发生。

    而且,这些无意姿态通常总是传达了与正在被建立的印象不一致的印象,结果,这些互不相宜的事件却获得了集合的象征地位。这样的事件,大致

    可以分为三类:第一,表演者也许一时失去了对自己身体的控制,偶尔表

    现出无能、不得体或失礼。他可能脚被绊了一下、失足、摔倒;他可能会

    打嗝、打呵欠、口误、搔痒或因吃得太多而肠胃胀气;他还可能不小心撞

    到另一个参与者身上。第二,表演者的行动也许造成了他过于关心或不太

    关心的印象。他也许说话结结巴巴,也许会忘了自己的台词,显得神经紧

    张,或是显得内疚或含羞;他也许会突然大笑、暴怒或是流露出其他使自

    己不能成为良好互动者的感情;他也许对有关事项显得太过认真和关心,或是显得毫不在乎。第三,表演者的呈现可能会受不合适的舞台技术指导

    的负面影响。舞台装置也许还未整顿好,或者是该装置是为别的表演准备

    的,或者是装置在表演期间突然被搞乱了;不测事件也许会使表演者选择

    了不适当的时机入场或离场,或是在互动期间造成了令人尴尬的冷场。?

    当然,不同的表演对逐条逐项表达的细致程度有着各不相同的要求。就某

    些我们并不熟悉的文化来说,我们时常会看到某种表演要求具有很高程度

    的表达一致性。例如,格兰奈特(Granet)指出了中国人对长辈的孝敬表

    演中的这种情况: 他们的精心打扮本身就是一种孝敬。端庄得体的行为举止也被视为一种尊

    敬。在父母面前,持重是必不可缺的:因而子女们必须小心翼翼,不能打

    嗝、打喷嚏、打呵欠、擤鼻涕,也不能吐唾沫。当着父母的面吐疫尤其恶

    劣,会被视为辱没父母的尊严。衣冠不整或露出衣服的衬里也是一种罪过。

    要向一家之主的父亲表现出敬意,就应当一直站立在他面前,目光端正,身体笔直,不能依靠在任何物体上,也不能弯腰或是息脚。每天一早一晚,子女都要像一个侍从似的用卑下恭顺的语调向父母请安,然后等候训示。

    我们也不难发现,在我们自己的文化中,名流显贵聚集的象征性的重要活

    动,也会有一致性的要求。英国宫廷的王室侍卫官,已故的弗雷德里克?

    庞森比爵士曾写道:

    在我为王室服务时,总是对乐队演奏的音乐不协调而感到头痛,我决意尽

    我所能来改变这种状况。王室成员大多不谙音乐,吵吵闹闹地要求演奏流

    行歌曲。......我争辩道,这些流行歌曲会把隆重典礼所有的庄重气氛一扫而

    光。一位女士,能被引见给宫廷,这可能是她一生中的重大事件,但是,如果她经过国王和王后时,乐队奏起的曲子是“他的鼻子超常地红”,那整

    个效果就糟透了。我坚持认为,小步舞曲和旧式曲调,或带有“神秘”色彩

    的歌剧音乐,才是这种场合应该演奏的音乐。?

    我还认为仪仗队在举行授勋仪式时所演奏的音乐也有很多问题,并就此致

    函高级乐队指挥罗根队长。我说,我不愿意看到在为某位杰出人士授爵时,乐队却外面演奏滑稽戏谑的曲调;也不愿意看到,当内政部长正在感人肺腑地宣读一位将要被授予阿伯特勋章的英雄的丰功伟绩时,外面的乐队却

    奏起了二步舞曲,因为它会使授勋典礼的庄严气氛荡然无存。我提议演奏

    激动人心的歌剧音乐,上尉完全同意。......?

    同样,在美国中产阶级的葬礼上,柩车司机身着庄重的黑衣,并在整个服

    务期间得体有礼地站在墓地外边;他可以抽烟,但是如果他把烟蒂弹进灌

    木丛,使它形成一个漂亮的弧线,而不是小心翼翼地用脚踩灭,他就可能

    会冒犯和激怒死者家属。?

    除了理解神圣场合下所需要的一致性外,我们还可以发现,在世俗冲突,特别是高层次的冲突中,每一方的出场人物都必须仔细留意自己的举止,否则他就会给对方一个可乘之机,对他的弱点进行攻击。因而戴尔在讨论

    髙级文职人员的工作意外事件时提到:

    与正式公文相比较,官方信件草稿需要更为审慎的检查:因为,即使在要

    旨无关痛痒、主题并不重要的信件中,一'个不确切的陈述或不恰当的措辞,如果正好被那些乐于把政府部门的任何瑕疵都当做美味佳肴奉献给公众的

    人抓住,也许整个部门中都会陷入一片混乱。那些初到政府部门任职的年

    轻人,正值 24 岁至 28 岁这个接受能力较强的年龄段,经过三四年的训

    练,便能形成他们追求精确事实的性格和严密推理的头脑,便会对一切含

    糊笼

    尽管我们不会拒绝这几类情境中的表达要求,但我们还是倾向于把这些情

    境当做特例来对待;我们经常会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在我们英美社会中,为了使我们的行为恰如其分、礼貌、得体,日常世俗表演经常需要经受严

    格的测验。导致这种疏忽的部分原因,也许是作为表演者,我们更多地意

    识到的是那些本来可以,但实际却并没有被我们行动采用的标准,相比之

    下,我们却较少会意识到那些被我们不假思考就采用的标准。不管怎么说,作为研究者,我们必须随时关注那些类似于由拼错单词或不小心走光所造

    成的不一致;我们必须迅速意识到,为什么当雇主家的主妇来检查管道维

    修工作时,近视眼管道工为了维护其职业所需的粗壮汉子的印象,他会感

    到有必要立即摘下眼镜塞进口袋,因为在雇主面前,他的工作已经转变成

    了表演;还有,为什么公关顾问经常告诫电视机修理工:应该把忘记装回

    电视机原处的螺丝和自己的螺丝一起收藏起来,以免这些遗落的部件给人

    留下不好的印象。换句话说,我们必须留意,表演所建立的现实印象是娇

    嫩而脆弱的,任何细微的失误都有可能将其摧毁。

    表演所要求的表达一致,指出了在我们的人性化自我(all-t 〇〇 -hu-

    manselves)与我们的社会化自我(socializedselves)之间一个至关重要的

    差异。作为人,我们也许只是被反复无常的情绪和变幻莫测的精力所驱使

    的动物。但是,作为一个社会角色,在观众面前表演,我们必须保持相对

    稳定的状态。正如涂尔干所指出的那样,我们不允许我们的高级社会活动

    “像我们的知觉和机体意识那样紧随我们的机体状态而变化”。?人们期望

    某种精神的科层化,以使我们在任何给定的时机都做出完全一致的表演。

    正如桑塔耶纳所说,社会化过程不仅是使人的精神变得崇高,而且也是使

    精神变得确定: 然而,不管我们是满面春风,还是一脸悲哀,在选择和突出这种神态的时

    候,我们就已经明确表示了我们至高无上的性情。今后,只要我们仍然还

    被这种自我认知的魅力所吸引,我们就不仅仅是在生活,而且也是在表演;

    我们排练并扮演我们选择的角色,穿着审慎的厚底靴,捍卫着自己的激情

    并将之理想化;我们竭力地给自己制造各种理由,说服自己去表现自我,无论这种自我是乐于奉献还是玩世不恭,也不管它是粗枝大叶或是谨小慎

    微;我们(在想象的观众面前)独白,我们用与我们不可分割的角色外衣

    优雅地把自己包裹起来。我们身着这种道具服饰,期待着人们对我们的喝

    彩,并期望在一片静寂中悄然匿迹于归途。我们宣称我们将身体力行自己

    所说的一切美好情操,就像我们坚定信仰我们声明信奉的宗教一样。我们

    遇到的困难越大,我们的热情就越高。凭借我们公开声明的信条和誓言,我们必须竭尽全力地隐匿我们的情绪与品行之间所有的不一致,这并不是

    伪善,因为我们审慎蓄意扮演的角色是比我们不由自主的飘然梦幻更为真

    实的自我。我们以这种方式描绘和显示的我们自己的真实画像是如此壮丽:

    圆柱、惟幕、远方的风景,还有一只指向地球或哲学智慧的约里克一斯古

    尔(Yorik-Skull)之手。但是,如果这种风格就是我们的自然,并且,我

    们的艺术生机勃勃,那么这幅图景对它的原型改变越大,其艺术就越深刻

    和真实。古代严肃的半身像雕塑虽不能赋予石头以人性,但它却能表达出

    一种人的灵性,这种灵性远比人们早起时带有的那种呆滞的神态或偶尔扮

    的鬼脸更像人。每一个确定了意向的人都会戴上一副悲剧的面具,或以其

    职位为荣或忧虑其肩负的责任。他把自己托付给这副面具,并将自己几乎

    全部的虚荣心都移置于其上。只要一息尚存,并像所有其他存在着的事物

    一样经受着其本身不断变动的侵扰,他就把他自己的灵魂化为思想,自豪

    地而不是悲伤地将自己的生命供奉在繆斯的祭坛上。像任何艺术或科学一样,自我认知以一种新的媒介,即思想的媒介来表达自己的主题,在这种

    媒介中,它失去了原先的范畴和地位。我们的道德良知把我们的动物习性

    变成为忠诚和责任,而我们则变成了“人”或面具。?

    于是,通过社会训导,一种态度面具便会从我们内部确定下来。但是,正

    如西蒙?德?波伏娃(SimonedeBeauvoir)所言,我们之所以会有这种姿态,是因为有一些或明或暗的夹子直接夹住了我们的身体:

    即使每个女人都穿戴得合乎自己的身份,但她们还是在玩花招:虚饰技巧

    如同艺术,无疑属于想象力的王国。不仅仅只是借助束腹裤、胸罩、染发

    剂、化妆品等来伪装身段和面孔,而且,即使最不谙于此道的女人,一旦

    把自己“打扮”起来,在人们看来也就不再是她自己了,而是像图片、雕像

    或舞台上的演员那样,成了一种代理,她不是因扮演某种角色而存在,而

    是根本不存在了。她要与小说中那些不真实的、毫无变化的、完美无缺的

    英雄相认同,把自己当作画像或雕像,以此来满足自己。她竭力使自己等

    同于这种形象,这样她才觉得自己比较踏实,才觉得她如此绚丽多彩的形

    象合情合理。?

    误传

    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在某些情境下,观众会有一种自我适应的能力,他

    们会根据自己的信念来接受表演给予的暗示,并把这些暗示看成比符号本

    身更为重大,或者是不同于其本身符号载体的证据。如果说观众的这种接

    受符号的倾向会使表演者处于被误解的境地,并使表演者在观众面前进行的一切表达都必须谨小慎微;那么,这种符号接受倾向同样也会把观众自

    己置于被欺骗和被误导的境地。因为几乎所有符号都可以用来为实际上子

    虚乌有的东西作证。显然,许多表演者都有足够的能力和动机来误传

    (misrepresentation)事实;只有羞愧、内疚或害怕才可能让他们放弃这

    种企图。

    作为观众的一员,我们自然会感到,表演者所试图造成的印象或许是真实

    的,或许是虚假的,或许是真诚的,或许是骗人的,或许是正确的,或许

    是“伪造的”。就像前面所说,这种疑虑普遍存在,所以,我们经常格外注

    意表演中那些不易操纵的表演特征,从而使我们自己能够更好地判断表演

    中传达的众多可能误传的暗示到底具有多大的可靠性(科学的警务工作和

    投射测验是运用这种倾向的极端例子)。如果我们不愿让具有某些身份符

    号的表演者得到他想要得到的特定待遇,那么我们总会很容易地抓住他符

    号铠甲上的破徒,从而怀疑他的真实意图。

    每当我们想到那些呈现虚假的前台,或呈现“唯一”前台的表演者时,想到

    那些伪装的、行骗的、欺诈的表演者时,我们自然便会想到被营造出来的

    外表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异。我们还会想到,这些表演者使自己置身于其

    中的危险境地,因为在他们进行这种表演的过程中,随时都有可能暴露他

    们的问题以及那些与他们的公开宣示直接相矛盾的东西,他们会因此而丟

    尽脸面,甚至还会使他们声名狼藉。所以,我们也常常感到,诚实的表演

    者所能避免的,正是这种在“作案现场”被逮个正着的可怕的不测事件。当

    然,这只是常识性的观点,对分析研究并没有多大价值。 有时,我们会问道,一种被营造出来的印象是真的还是假的,但实际上我

    们想问的是,表演者是否有权进行这种表演,而不是关心表演本身是否真

    实。当我们发现与我们交往的人是一个江湖骗子,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子时,我们实际上是发现他根本无权表演他所扮演的角色,他并不是相应角色的

    合格担当者。我们总是想当然地以为,骗子的表演,除了假冒角色,总还

    会在其他方面出现纰漏;但是,我们总是宁愿去揭穿骗子的伪饰,而不愿

    去注意发现虚假表演与假冒合法表演之间的其他差异。其实这正是一个悖

    论,骗子的表演越接近于真实,我们可能受到的威胁就越大,这是因为骗

    子的高超演技会削弱我们意识中的道德判断力,使我们对扮演某一角色的

    合法资格与扮演这一角色的能力之间的关联变得模糊不清(演技高超的模

    仿者从一开始就会声明他们并没有什么意图,只不过是开个玩笑,但这似

    乎就是他们使用的一种能使我们“逐渐消除”某些担忧的方法)。

    然而,假扮(impersonation)的社会定义本身并不是一种十分一贯的东西。

    例如,假扮那些有神圣身份的人,如医生或牧师,被视为是对社会交往的

    一种不可饶恕的犯罪,但当某人假扮受轻视、无足轻重、身份不圣洁的人,如流浪汉或无须什么技能的工人,我们就往往不太在意。当发现一个与我

    们交往了一段时间的人,他的真实身份比他让我们相信的要高得多时,按

    基督教先例,我们的反应只会是惊讶和懊悔,而不会产生任何敌意。事实

    上,在神话和我们的流行杂志中充满了类似的浪漫故事,这些故事中的恶

    棍和英雄往往都是具有欺骗性的,只是在故事的最后一章才真相大白,恶

    棍的身份其实并不像前面显现的那么高,而英雄的身份其实也没那么低。 而且,虽然我们会对那些以编造生活经历骗取信任的老练骗子嗤之以鼻,但我们却可能会同情另外一些人,他们在生活中仅有某一个缺陷,因而千

    方百计地想将之遮掩起来,比如,刑满释放人员、被奸污的女性、癲痫病

    人、种族不纯者等等。对于这些人,他们如果不愿意面对自己的缺陷,试

    图体面地让人忘记他们的缺陷,他们的这种做法,是情有可原的。另外,我们也会对两种不同的假扮持不同的态度:一种是特定、具体个体的假扮,我们通常会感到这是很不能允许的;另一种是类别成员的假扮,对此我们

    的感受却不那么强烈。同样,我们也时常感到,那些认为自己只是为了集

    体利益伪装的人,或者那些只是偶尔闹着玩地伪装自己的人,跟那些为了

    个人目的或为个人获得物质上的好处而伪装自己的人也还是有所不同的。

    最后,因为在有些观念中“身份”的概念是不甚明确的,因而同样的,在有

    些观念中假扮的概念也是不甚明确的。例如,有许多身份,它们的成员资

    格显然是无须正式认可的。对自称是法学院的毕业生的人,我们是能够辨

    别其真伪的,但是,如果有人对自称是某人朋友,或自称是虔诚的信徒,或自称是音乐爱好者,那么我们对此也就只能大概地得到确证或否认。在

    那些没有客观标准来衡量能力的地方,或者真正的专业从业者还没有为保

    障他们的权利而组织成社团的地方,个体便可以自命为专家,没有什么更

    强大的力量可以惩罚他,最多也是受到旁人的窃笑。

    所有造成这些令人难辨真假的事例的原因,都可以从我们对待年龄和性别

    身份的各种态度中获得某种启示。比如,一个 15 岁孩子把自己假扮成 18

    岁成人,无证驾驶汽车或在酒馆里喝酒,这一定是会受到责备的;但是在

    许多社交场合,一位妇女如若不是把自己打扮得比实际更年轻并更有性魅力,这也是不恰当的。当我们说,一位妇女并不真正具有像她看上去那样

    的漂亮体型,或者说一位妇女事实上并不像她所伪装的那样是一位真正的

    医生,那么,我们实际是在不同的意义上使用“真正的”这个词。而且,比

    如在今年,个人前台的装饰也许会被认为是歪曲事实,但若干年之后,却

    可能被认为仅仅只是修饰这种前后不一致的现象,任何时候都可以在我们

    的社会和其他社会的亚群体之中找到。例如,就在最近,通过染发来遮盖

    灰白头发已经得到人们的认可,尽管还有一些居民仍觉得不能接受。?再

    有,人们可以接受外来移民们在服装和礼仪方式上装扮得像个美国人,但

    是,如果他们把自己的名字?或鼻子?也美国化了,那其动机就会令人生

    疑了。

    我们可能换一个路径来探讨误传表演的问题。“公然”、“坦率”或露骨的谎

    言,可以定义为这样一种撒谎:具有确凿的证据表明撒谎者知道自己在撒

    谎并有意这么做。比如,某人自称自己某时在某个地方,而实际情况却并

    非如此,这是一个例子(某些假扮——并非全部——就包括有这样的谎言,但许多这样的谎言却与假扮无关)。谎言被当场揭穿后,撒谎的人不仅在

    交往中丢尽了脸面,而且还可能会名誉扫地,因为许多观众都认为,如果

    一个人可以这样撒一个谎,那么他也就不再值得完全信任了。但是,也有

    一些“善意的谎言”,医生、来访客人等等都这样谎言。他们之所以撒谎,可能只是为了顾全作为谎言接受者的观众的感情,并且这样的谎言也不被

    认为有多么可怕(对这种意欲保护他人而不是防守自我的谎言,我们将在

    后面再作考察)。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表演者常常可以有意地造成各种

    各样虚假的印象,而又不至于使自己处在因明显撒谎而无法辩解的境地。

    诸如含沙射影、模棱两可、遗漏要点等一些传导技术,都会使那些有意误传者从撒谎中获得好处,同时又巧妙地回避了危险。大众传媒对此都有它

    们自己的方法,比如,通过巧妙的拍摄角度和剪辑,就能把对一个知名人

    士的零星反应,搞成一个热烈场面。?

    人们现在都已知道了谎言与真实之间那些细微的差别以及由这个连续统所

    带来的种种困窘。一些机构,比如房地产委员会这样一些组织已经制定了

    明确的规章制度,详细确定了夸大其词、轻描淡写、省略遗漏所能造成的

    不可靠印象的等级。?英国行政机构显然是基于类似的理解来运作的:

    (对待那些“预期或有可能对公众发布的正式文告”)原则是很简单的。所说

    一切的真实性无可指责:但是它有时也是不必要的,因为有时即便从公众

    的兴趣来看,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地表达一切相关的真实,也是会让人厌

    烦的;而且,向公众披露的事实也可能会根据需要来调整其顺序。根据这

    些要求,一个技术高超的文告起草人所能发挥的作用简直让人吃惊。也许

    可以说,在下议院,面对一个让人为难的问题,最好的回答是:简明扼要,看似回答了所有问题,如遇质疑,即能证明每一个字都准确无误、无须任

    何笨拙的“补遗”,但实际上却什么也没说。这样?说可能有点玩世不恭,但确有几分真实。

    法律以其自身的精确性而对日常社会的细微差别明察秋毫。在美国法律中,对意图、过失和严格的责任是有明确区分的;表演的误导被认为是一种有

    目的的行为,即指利用言辞或行动、通过暧昧的陈述或会使人产生误解的

    事实表述、隐瞒或防止真相被发现的行为。@应受处罚的隐瞒行为,在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中是有区别的,针对广告商业有一种标准,而对职业律

    师又有另一种标准。而且,法律倾向于认为:

    即使某人对其陈述的真实性深信不疑,也许仍然会是一种过失行为,因为

    在对查清事实或表述方式上缺乏明智的细致和审慎,或者缺乏某种特殊的

    行业或专业所要求的技术和能力。?......只要被告有意打算让人误解,那么,即使他大公无私,动机善良,即使

    他认为自己是在给原告帮忙,这些事实都不能替他开脱法律责任。?

    当我们从坦率的假扮和露骨的谎言转向其他类型的误传时,基于常识的真

    假印象之间的区别甚至变得更不可靠了。有时十年前还是江湖行骗式的职

    业活动,在十年后却成了可接受的合法职业。?我们还发现,有些活动在

    我们社会的一部分观众看来是合法的,而在另一些观众看来则是骗局。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发现,几乎所有日常职业或日常联系中的表演者,都

    会隐蔽地从事某些与其所建立的表面印象不相一致的活动。即使某些特殊

    的表演甚至特殊的角色或常规程序,根本无须表演者隐瞒任何东西,但是,在他整个活动中总会有些不能公开的东西。纳入角色范畴和交往关系领域

    的行动越多,事态越繁杂,似乎就越有可能存在着隐秘。因此,我们可以

    预料,即使是婚姻美满的恩爱夫妻,双方也许都会向对方隐瞒一些秘密,比如经济收人、以往的经历、最近的艳遇、“恶”习或奢侈的嗜好、个人的

    抱负或烦恼、儿女的所作所为、对亲戚和共同的朋友的真实着法等等。?

    正是由于有了这种对各自某些秘密保持沉默的策略,所以,夫妻之间就有可能维持一种和谐的现状,而没有必要在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刻板地要

    求维护个人隐私。

    我们必须注意到,这一切中最重要的也许就是,个体在他任何一种常规程

    序中所维持的虚假印象,也许会对他的整个关系或角色构成一种威胁。因

    为,该常规程序仅仅只是他的整个关系或角色中的一部分,如果他在其活

    动的某一领域中的伪装被无情地拆穿,那他不仅会名誉扫地,而且还会使

    人对他那些本来就无可隐瞒的其他活动领域也产生怀疑。同样,如果个体

    在其互动期间实际只需遮盖一件事,而且这件事即便有可能暴露,那也只

    会发生在表演的某个特定时刻或阶段,但是,表演者因此而产生的焦虑却

    可能会遍及整个表演过程。

    在本章的前几节中,我们表明了表演的若干一般特征:面向工作一任务的

    活动往往会转变为面向表达的活动;某一常规程序借以呈现的前台也可能

    适合于另一种稍有不同的常规程序,却又似乎不可能与任何特定常规程序

    完全吻合;竭力实施自我控制,以便维持运作一致;通过突出某些事实,掩饰另一些事实来呈现理想化的印象;维护表达的一致性,主要的是靠表

    演者的小心谨慎,防止出现任何细微的不协调,而不是依靠申明表演目的

    来引导观众的思绪。表演的这些一般特征,都能被视为对个体施加影响并

    使他的活动变成表演的互动约束力。个体总是要表现他所扮演的角色并恰

    当地传达他的感情,而不仅仅只是扮演他的角色和发泄他的感情。总之,一种活动的呈现,在某种程度上总是与活动本身有所不同,因而误传活动

    也是不可避免的。而且,由于个体总是需要依靠各种符号来呈现其活动,所以他所构建的形象,无论多么的忠实于事实,也总会像一切印象一样容

    易遭受破坏。

    虽然我们可以保留这样一种常识性概念?.建立起来的外表会因为它与现实

    之间的差异而受到怀疑;不过却没有理由认为,与建立起来的印象不一致

    的那些事实,会比它们使其困窘的表演现实更为真实。日常表演玩世不恭

    的看法,与表演者倡导的观点一样都是片面的。就社会学争论的许多问题

    而言,甚至可能没必要判定两者中何者更真实:是表演者建立起来的印象,还是表演者试图阻止观众得到的印象。至少对本报告来说,重要的社会学

    考虑仅仅只是日常表演中建立起来的印象极易遭受破坏。我们总是想要知

    道哪一种现实印象能够破坏表演建立起来的现实印象,至于什么是真正的

    现实,这个问题可以交给其他研究者去研究。我们总是想问:“能够使一

    种特定印象变得不可置信的方式是什么?”这一问题完全不同于问“判定特

    定印象为虚假的方式是什么”。

    因而,回过头来,我们会意识到,尽管骗子和说谎者的表演具有明显的虚

    假性,在这点上它与普通表演确实有着天壤之别;但是,两者间也有着一

    致的共同点,即两者都必须小心翼翼地维持其在表演中建立起来的印象。

    因而,例如,我们知道,英国文职人员的规章制度?和美国棒球裁判的纪

    律章程?,不仅规定了他们不能做任何不恰当的“交易”,而且也规定他们

    不能做任何有可能被(错误地)认为他们在做交易的无知行动。无论是诚

    实的表演者想要传达某种真相,或是不诚实的表演者想要制造某种假象,两者都必须用恰如其分的表达来使他们的表演栩栩如生,必须在他们的表

    演过程中排除一切有可能推翻表演印象的表达形式,小心谨慎以免观众对表演者无意中表露的含义产生曲解。?这些表演共同具有的戏剧附带事件

    (dramaticcontingencies)使我们可以通过对虚假表演的研究增进对完全

    诚实的表演的认识,这对我们的研究很有益处。?

    神秘化

    前面我已经说明了个体在表演中突出某些事情,同时又隐瞒其他一些事情

    的几种方式。如果我们把知觉看成是接触和交流的一种形式,那么,控制

    了被感知的东西,也就是控制了接触,对感知的限制和调节,也就是对接

    触的限制和调节。这里,在信息来往与仪式来往之间存在着一种关系。不

    能调节观众所获得的信息,就有可能破坏情境的投射定义;而不能调节接

    触,就有可能在仪式上玷污表演者。

    有一种普遍的看法认为,限制接触,即保持社会距离,能使观众产生并维

    持一种敬畏——如肯尼斯?伯克(KennethBurke)所言,它能使观众处于

    一种对表演者深感神秘的状态之中。库利的表述可以作为一个例证:

    一个人有多大可能通过他人对他自己所具有的虚假观念来对他人发生影响,这要视各种情况而定,正如已指出的那样,一个人本身,也许不过是一个

    偶发事件,与别人对他的观念没有确定的联系,别人对他的观念是想象的

    分离产物。这几乎在所有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没有直接接触的地方都是如

    此,并部分地解释了为什么权威——特别是那些想要掩盖个人固有的弱点

    的权威——总是会用各种仪式和人为的神秘气氛在自己周围筑起一道屏障,这些形式和神秘气氛的作用在于阻止过往甚密,因此给了想象提供了一个制造理想化的机会。......例如,陆军和海军的纪律都明确意识到那些把上级

    与下级隔离开来的形式的必要性,从而为上级确立了不能被细察的支配地

    位。同样,正如罗斯(Ross)教授在他论述社会控制的著作中所说的那样,举止仪表被世人广泛地用作一种自我隐蔽的手段,而这种自我隐蔽,除了

    其他作用外,还可以起到一种对头脑简单者维持支配地位的作用。?

    庞森比(Ponsonby)在向挪威国王提出忠告时,也有同样的看法:

    一天晚上,哈康国王跟我说,由于反对派日益强烈的共和倾向,他的处境

    非常困难,以至于他的一举一动都不得不小心翼翼。他说,他打算尽可能

    深入到民众中间去,甚至认为,如果他和莫德王后不坐小轿车,而改坐电

    车,也许更会受到公众的爱戴。

    我坦率地告诉他,这无疑是个极大的错误,因为过分亲昵会被人轻视。作

    为一名海军军官,他总该知道,舰长从不与其他军官一起吃饭,而是远离

    他们独自用膳。这当然是为了防止与他们走得太近。我对他说,必须坚守

    在令人敬仰的显赫地位上。他也可以偶尔走下神坛,这也无伤大雅。但是,人民并不期待一个能与之摩肩接踵的国王,而是希望有一个如同阿波罗神

    喻一样深奥难解的国王。君主制实际上是每一个人想象的创造物。每个人

    都喜欢想象如果自己是国王的话,他会怎么样。人民会以为君主具有一切

    可能想象的德行与才干。因此,如果他们看到君主像贩夫走卒那样在街上

    闲逛,他们一定会感到失望。? 这种理论所包含的逻辑,不管它事实上是否正确,都是为了阻止观众对表

    演者体察人微。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当表演者声称自己有了神圣的身份和

    权力时,这个逻辑推论就开始生效了。

    当然,在保持社会距离这一方面,观众本身也总是给予配合,经常会摆出

    一副恭敬的样子,对附着在表演者身上的神圣完美表示敬畏。

    正如齐美尔(G.Simmel)所说:

    按照这里的第二个决定行事,就符合于这样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在别处也

    起作用),即每个人周围都存在一种理想领域。虽然这种领域在不同方面

    的范围有所不同,而且会随着关系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是,这种领

    域是不能被侵入的,除非个体的人格价值因此而被诋毁。这种领域作为一

    个人的“尊严”而被置于他的周围。“狎侮”这个词,非常贴切地说明了这种

    有损个人尊严的状况,这种领域的半径距离标明:如果有人贸然侵入,那

    么个人尊严就会受到侮辱。?

    涂尔干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

    人格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既不可亵渎它,也不可侵入其领域,然而,与此同时,最大的善却是与他人的交流。? 必须明确意识到的是,与库利所说的含义相反,人们不仅会对身份高的表

    演者感到敬畏和有距离,而且对身份低的或同等身份的表演者也会有这样

    的感觉(尽管不太多)。

    观众的这种情感阻力,无论对他们自己起到了什么作用,却允许表演者在

    建立他所选择的印象时具有某种活动余地,使他既可以为自己的利益,也

    可为观众的利益,发挥一种保护或威胁的作用,尽管这种作用是经不起仔

    细审视的。

    最后,我还想说明一点:观众由于敬畏表演者而不予追究的事情,往往是

    那种一旦泄露,表演者就会感到羞愧的事情。正如里茨勒(Riezler)所说,我们就像是一枚社会硬币,一面是敬畏,一面是羞愧。?观众们会感觉到

    表演背后的神秘和威力,而表演者却清楚地知道,他主要的秘密只不过是

    些微不足道的小把戏。正如无数民间故事和人会典礼所表明的那样,神秘

    事物背后的真正秘密是: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秘密;真正的问题是如何

    防止观众知道这事。

    真实与人为

    在我们英美文化中,似乎存在着两种判断模式构成了我们的行为概念:真

    实的、真诚的或诚实的表演和虚假的表演;弄虚作假者们向我们提供他们

    捏造的东西,就属于这后者。虚假的表演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不希望

    别人将其当真对待的,就像舞台演员所做的那样;另一种是想笋别人当真

    对待的,就像骗子所做的那样。我们倾向于把真实表演看作是无目的地拼凑起来的东西,看作是个体对情境事实所作的没有自我意识的反应,是无

    意识的产物。至于人为的表演,由于行为项目没有任何能与其直接对应的

    现实,所以,我们倾向于把它们看成是煞费苦心地一个个装裱起来的东西。

    现在必须明白,这些二分式的概念都只是诚实表演者的意识形态手法,目

    的是使他们的表演获得更好的效果,但是,作为对表演的分析,这些概念

    则过于粗浅了。

    有人认为,有许多人都真诚地相信他们基于习惯对情境所下的定义是真正

    的现实。在这个报告中,我并不打算询问他们在人口中所占比例有多大,而是想探究他们的真诚与他们提供的表演之间的结构关系。如果要使表演

    成功,表演者就必须让大多数观众能够相信他是真诚的。这就是真诚在戏

    剧效果中的结构地位。表演者可能是真诚的——或者并不真诚,但却真诚

    地相信自己是真诚的——但是这种对自己角色的钟爱,并不能保证他们就

    能做出令人信服的表演。虽然并没有多少法国厨师真的是俄国特务,也不

    会有许多女人既扮演妻子的角色同时又是另一个男人的情妇;但这样的双

    重角色确实存在,有时甚至能成功地扮演很长时间。这表明,尽管人们通

    常是表里一致的,但是这样的外表仍然可能是可以营造出来的。因而,在

    外表与真实之间只存在着一种统计上的联系,而没有任何本质或必然的联

    系。事实上,考虑到表演经常会遭遇意想不到的威胁,而且表演者既要与

    共同表演者保持一致(这点我们稍后将作讨论),又需要保持与观众之间

    距离,因此我们可以发现,表演者如果不能从内心摆脱他对现实的僵硬看

    法,就会危及他的表演。一些表演就因为完全不诚实而获得成功;而另一

    些表演则因为完全诚实也获得成功;但是对一般的表演来说,这两个方向

    上的极端都不是基础性的,而且,从舞台表演技巧上说,也都是不可取的。 [知识众筹群]

    您好:我是您的贴身学习秘书小言,很高兴能够在这里与您相见!

    如今内容付费模式的到来,对于真正期望认知迭代的人来说是一个福音。学习者付

    费,成为认知学徒,滤掉繁杂的信息碎片,学习真正的知识,是我们每个人渴望的。

    但是,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钱去购买和更多的时间去发现自己喜欢的

    知识!

    小言找到了为您节省金钱和时间获取更多知识的方法:

    由小言来定阅购买各种有价值的付费内容,然后汇聚打包每天分享给各位伙伴学习!

    这需要很多费用购买和时间整理。于是有了众筹模式,每人出一点钱,购买更多付

    费内容。由小言整理并且及时分享给大家学习。

    【加入会员群您可以免费获取以下资源和服务】

    1.“得到 app”内的付费订阅专栏完整课程实时更新

    2.“喜马拉雅 fm”热门付费内容完整课程实时更新

    3. 各大网课平台付费课程免费分享

    包含(得到、知乎、喜马拉雅、网易云课堂、唯

    库、知乎、豆瓣等平台付费音频课程)

    4.新课程众筹资格

    上面没有提到的课程或者以后新开的课程,根据你的需要会在群里组织众筹,保证相同需

    求的人,以极低的价格得到新课程。

    5.电子书定制服务权(此服务需另付费) 【以上资源和服务都会为您提供网盘账号和密码,直接登录就可获取】

    统一入会费68元

    (众筹课程可灵活选择,价格可灵活处理)

    欢迎添加小言微信咨询。会为您免费送上福利资源,试听内容以及感想。欢迎志同

    道合的您在这里同爱学上进的有识之士共同探讨共同进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与其费钱费时地寻找资源,不如尽早加入我们让您一劳永逸

    期待成为您的贴身学习秘书——小言 这里的含义是,诚实的、真诚的、认真的表演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也许要

    比人们通常想象的更加脆弱。如果我们进一步察看一下,在完全诚实的表

    演和完全人为的表演之间所做的通常区分,这种含义就会更加明确。我们

    可以用舞台演出为例来说明这一点。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舞台演员,必定需

    要经过长期艰苦的训练,掌握高超的技艺和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但是,这个事实不应使我们忽视了另一个事实:几乎任何人都可以很快地背熟几

    段台词,在那些仁慈宽厚的观众面前为自己的表演营造出某种真实感来。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一般社会交往的构成与舞台表演的设计构成非常相似,也就是通过戏剧性的行动交替、冲突和作为尾声的应答而构成。甚至那些

    毫无经验的演员也能使表演接近于生活,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事件的戏剧性

    展现。当然,并非整个世界都是一个大舞台,但是关键在于,要想具体指

    出世界在哪些方面不是舞台,却也并非易事。

    最近,作为一种治疗技术的“心理剧”,表明了与此相关的另一要点。在这

    些精神病学的舞台剧情中,病人不仅能颇为生动地出演,而且还不必使用

    剧本。他们自己过去的经历就是他们的表演素材,因此他们可以将其扼要

    地重现出来。显然,一个曾经诚实、认真地扮演过的角色,使得表演者在

    以后能够设法将它再现。而且,表演者似乎也可以重现那些重要他人

    (significantotherS)过去曾对他扮演过的角色,即从他自己曾经的角色转

    变为别人曾对他扮演的角色。这种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改变角色的能力,自然是可以预期的;每个人显然都可以这么做。因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学

    习表演自己的角色时,是需要那些成为我们演出对象的人来引导我们的演

    出行为的,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不甚自觉地维持着对这些观众的常规程序

    的初步熟悉程度。而当我们有能力来适当地操控一种现实的常规程序时,我们便能依靠某种程度的“预期社会化”?来做到这一点,正是在那种对我

    们来说正在成为真实的现实中,我们已经得到了训练。

    当个体真的进人到一种新的社会地位,获得一种新的表演角色时,他也许

    不会很快获知有关他应该如何表现自己的详尽信息,如果他不假思索,新

    情境中的事实也不会一开始就左右其行动。通常情况下,他只能得到一些

    线索、暗示和舞台提示,但这些东西却会让人误以为他已经拥有了剧目所

    需的大量的表演经验,足以应付新情境中的演出要求。他已经对谦逊、敬

    重或义愤等表演的大致形象有了清晰的了解,必要时他就会好好处置这些

    小玩意儿。他甚至可能根据他已经很熟悉了的活动模式,扮演催眠对象?

    的角色,或具有“强迫症”倾向的罪犯。?

    戏剧表演或舞台骗局需要把常规程序的语言内容详尽地改编为演出剧本,但是,大量“自然流露的表情”却往往不会得到多少舞台指导。可以预料,那些表演幻觉的人对于如何控制自己的语调、脸部表情以及躯体动作等各

    种知识,都已经了如指掌,尽管他——以及那些指导他表演的人——或许

    会发现,要想用语言把这类知识详细地表述出来确实是很困难的。当然,在这点上,我们同那些简单直率的市井中人相差无几,并没有特殊的本事。

    也许社会化也不会那么多地涉及某一具体角色的众多细节一人们往往不可

    能有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看来,要求个体的只是掌握足够多的表达技巧,以便能够或多或少地“补充”和控制需要他扮演的角色就可以了。日常生活

    的合法表演不是下述意义上的“扮演”或“演出”,即表演者预先完全知道他

    要做什么,并且他之所以这样做仅仅是因为表演可能会产生的效果。对于

    表演者来说,让观众感受到他自然流露的表达,竟然是“很难得”的。?但是,就像那些不太正规的表演者一样,普通个体虽然不可能事先预制好眼

    神和躯体活动,但却并不意味着他不会通过这些手段,按照他在行动剧目

    中预先形成的戏剧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简言之,我们所有人做的都比我

    们知道的要更好。

    当我们在电视节目中看到的摔跤运动员向其对手,做假动作、犯规或对之

    咆哮时,我们很容易看出,尽管已经乱了阵脚,他只是,而且知道自己仅

    仅只是显得“状态不错”;而在另一场较量中,他也许被赋予另一种角色,一个形态优美的摔跤手的角色,并以同样的热情和技能来扮演这个角色。

    但是我们似乎不太容易了解到,尽管像摔倒的次数与摔倒的模样这样一些

    细节也许是事先安排好的,但摔跤手的情绪表达和动作细节却并非来自于

    剧本,而是如同我们使用谙语时的情况一样,是在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或是

    毫无预见的情况下即时生发出来的。

    在读到西印度群岛上那些可以变身为“马”或附有伏都教神灵的人时,@我

    们得到了这样一种启发:那些着魔的人之所以能够正确地描绘已进人他心

    中的神的形象,是因为“在生活中参加祭礼集会所积累的知识和记忆”的缘

    故;?着魔的人与那些在周围观看的人处于一种相当正常的社会关系之中;

    着魔也发生在仪式正常举行的过程中,着魔者依照他的例行职责还会与当

    时被其他神灵附体的着魔者共同参与一场滑稽剧。但是,在知道这点的同

    时,重要的是要明白,这种有前后关系的“马魔”角色的建构,仍然能够让

    参加祭礼仪式的人都相信:着魔是一件真实的事,着魔的人是被他们所不

    能选择的神随意选中的。 因此,当我们观察一位年轻的美国中产阶级姑娘为讨好她的男朋友而装傻

    时,我们不难指出她的行为中各种狡诈和诡计的成分。但是,如同她自己

    和她的男朋友一样,我们也会承认这样一个并非表演的事实,即这个表演

    者是一位年轻的美国中产阶级姑娘。可是,在此我们肯定忽略了表演的一

    个更为重要的部分。众所周知,不同的社会群体都以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诸

    如年龄、性别、地区、阶级地位等特征,并且,所有这些外显特征都是通

    过复杂的文化构型精心制作而成的,这种文化构型体现了一种适当的自我

    引导方式。因而,作为(be)—个特定类型的人,不仅仅要拥有那些所需

    的特征,而且还要维持他所在社会群体所附属的行为标准和外表标准。维

    持标准也属常规程序之列,表演者在以一贯之地表演这些常规程序时的那

    种不假思考的从容自如,并不能否认他是在表演这一事实,而仅仅只是他

    还没有意识到他已经在表演了。

    身份、地位、社会声誉这些东西,并不是可以拥有而后还可以将之展示出

    来的实体性事物;它是一种恰当的行为模式,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不断地

    被人加以修饰润色,并且具有很强的连贯性。不管人们的表演是轻松自如

    还是笨拙不堪、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是狡诈的还是真诚的,它都必

    须展现和描述一些东西,并且让人们感知到这些东西。在这里,萨特

    (Sartre)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

    让我们来考察一下咖啡店的侍者。他有灵活的和过分准确、过分敏捷的姿

    态,他迈着过于机灵的步子来到顾客身边,过于殷勤地鞠躬,他的嗓音,他的眼神都表示出对顾客的要求的过分关切,最后,他返回来,试图在他

    的行动中模仿只会被认作是某种自动机才具有的准确严格,他像走钢索演员那样以惊险的动作托着盘碟,让盘子永远处于不稳定的、不断被破坏的、但又总是被他用手臂的轻巧运动重新建立起来的平衡之中。他的整个行为

    对我们而言似乎都是一种游戏。他专心地把他的种种动作连接得如同是相

    互制约着的机械,他的手势,他的嗓音似乎都是机械的;他显示出了一种

    物的无情的敏捷与速度。他表演,他自娱。但是那时他演了什么呢?无须

    长时间的观察我们就可以了解到:他扮演的是咖啡馆侍者。这没有什么让

    我们吃惊的:游戏是一种测定和调查。孩子们做身体游戏,是为了探索身

    体,是为了认清身体的各个器官;咖啡馆的侍者用他的身份表演,为的是

    实现这身份。这种义务同强加给所有商人的义务没有区别:他们的身份完

    全是一套礼仪,公众舆论要求他们把它作为礼仪来实现,食品杂货店主、裁缝店老板、拍卖估价人都有自己的“舞蹈”,通过这种舞蹈,他们努力想

    说服顾客把他们只看成是一个食品杂货店主、裁缝店老板、拍卖估价人,而不是其他的什么人。一个杂货店老板终曰昏昏欲睡,这对顾客就是一种

    冒犯,因为他不再完全是一个老板了。礼仪要求他自制于老板的职责中,这就像立正的士兵,他的眼睛只注视着前方,像个木头兵,但他什么也没

    有看见,他的目光不再是为了去看,因为是规章制度而不是眼前的兴趣规

    定了他应该注视着的这个点(目光“盯在十步远之处”)。这些恰好就是为

    了把人们禁锢在其所是之中的婉转措辞。我们就好像生活在一种永恒的、人们要逃避的恐惧之中,我们恐怕人们会忽然一下超出和躲避他的身份。

    注释 ①也许骗子的真正罪过并不在于他从受害者那里拿走了钱物,而在于他剥

    夺了我们所有人的如下信念:中产阶级的举止与外表只有属于中产阶级的

    人们才能保持。—个不受虚妄观念摆布的职业人士,可能对他的顾客们期

    待他施予的那种服务关系抱有玩世不恭的敌意;骗子却能以这种轻蔑的态

    度对待整个“正统”世界。

    ②古罗马皇帝、哲学家。——译注

    ③参见塔克西尔,同前,第 4 页。哈利?斯笮克?沙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已经指出,送进精神病院的表演者,其圆通性可以向反方向运行,导致一种“贵人行为理应髙尚”式的理智行为。参见其《社会——精神病研

    究》,载《美国精神病学杂志》第 10 卷,第 987—988 页。“几年前在我

    们的一家大型精神病院中进行的‘社会恢复’研究告诉我,病人们常常因为

    学会了不对周围的人表现出病症而被免予看护;换言之,他们已充分整合

    了其个人环境,从而认识到了那些与他们的幻觉对立的成见。由于最终发

    现这些成见是愚昧无知而非敌意,他们仿佛变得聪明起来,而能对周围的

    愚昧无知加以容忍。于是,他们能够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获得满足,同时又

    以精神病的方式发泄出他们的一部分渴望”。

    ④罗伯特? E.帕克:《种族与文化》,伊利诺伊州格伦科:自由出版社,第

    249 贡。

    ⑤同上书,第250 页。 ⑥设得兰岛研究。

    ⑦ H.S.贝克尔(Becker)与布里奇?格里尔(Blanche Greer):《医学院中理

    想主义的命运》,载《美国社会学评论》第 23 期,第50—56 页。

    ⑧克罗伯(Kroeber):《文化的本质》,芝加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1952

    年版,第311 页。

    ⑨ H.E.戴尔(Da 丨 e):《大不列颠高级行政机构》,牛津:牛津大学出版

    社1941 年版,第50 页。

    ⑩戴维?所罗门(David Solomon):《芝加哥医生的职业偶然性》,未发表

    的博士论文,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1952 年,第74 页。

    J?麦高恩(Macgowan):《中国人生活见闻》,费城:Lippinc〇ttl908 年

    版,第187 页。

    参见肯尼斯?伯克(Kenneth Burke)关于“场景一行动一动因的比例”的论

    述,载《动机基本原理》,纽约:普兰特斯一霍尔出版社 1945 年版,第

    6—9 页。 ?小 E.J.卡恩(KahrO:《封闭与开放》,载《纽约人》1954 年 2 月 13 日

    及20 日。

    参见默文?琼斯(Mervyn Jones):《清扫烟囱的工人的白色》,载《新政

    治家和民族》,1952 年12 月6 日。

    A. R.拉德克利夫一布朗(Radcliffe~Brown):《澳大利亚部落的社会组

    织》,载《大洋洲》第 1 卷,第440 页。

    参见丹?〇.洛蒂尔(DanC. Lorde)对此问题的详尽探讨:《不看病的医生:

    麻醉学家,一种新的医学专业》,未发表的硕士论文,芝加哥大学社会学

    系,1950 年。还可参见马克?墨菲(Mark Murphy)对罗文斯坦医生的三期

    连载描绘:《麻醉学家》,载《纽约人》1947 年 10 月 25 日,11 月 1

    日,11 月8 日。

    在某些医院里,实习医生和医学院学生做一些低于医生而又髙于护士的

    工作。这样的工作很可能并不需要有大量的经验和实际训练,因为尽管实

    习医生的中间地位是医院的一个常设部分,但所有占据这一地位的人都是

    暂时性的。

    巴伯?派因利(Babe Pineli)对乔?金(Joe King)所说的话,参见其著:

    《裁判员》,费城:威斯敏斯特出版社1953 年版,第75 页。 ?伊迪丝?伦茨(Edith Lentz):《内科病房与外科病房的比较》,密迈尔:

    康奈尔大学,纽约国家劳资劳工关系学院,1954 年,第2—3 页。

    本研究报告中使用的所有有关葬礼的材料均取自罗伯特? W.海本斯坦

    (Robert W. Habenstein):《美国丧葬指导者》,未发表的博士论文,芝加

    哥大学社会学系,I954 年。海本斯坦先生把丧葬作为一种表演来分析,使

    我受益匪浅。

    约翰?希尔顿(John Hilton):《设计好的自发语言》,载《牛津英语指

    南》,牛津:克莱林顿出版社1953 年版,第399 页一404 页。

    见萨特(Sartre):《存在与虚无》,纽约,哲学文库,1956 年,第 60

    页。

    亚当?斯密(Adam Smith):《道德情操论》,伦敦:Henry Bohn,1853 年,第75 年。

    査理? H.库利(Charles H Cooley):《人的本性与社会秩序》,纽约:斯

    科利布纳公司,1922 年,第 352—353 页。

    M.N.斯里尼瓦斯(M.N.Srinivas):《南印度古尔格人中的宗教与社会》,牛

    津:牛

    津大学出版社1952 年版,第30 页。 ?玛乔里?普兰特(Marjorie Plant):《十八世纪苏格兰家庭生活》,爱丁堡:

    爱丁堡大学出版社1 阳2 年版,第96—97 页。

    查理?约翰逊(Charles Johnson):《黑人隔离的模式》,纽约:哈珀兄弟

    公司1943 年版,第 273 页。

    米勒?科马罗夫斯基(Mirra Komarovsky):《文化冲突与性别角色》,载

    《美国社会学杂志》第 52 卷,第186—188 页。

    同上书,第187 页

    E.怀特.巴基(E.Wight Bakke):《失业工人》,纽黑文:耶鲁大学出版社

    194〇年版,第371 页。

    J.B.拉尔夫(Ralph):《废品业与废品收购商》,未发表的硕士报告,芝

    加哥大学社会学系,195〇年,第邡页。

    有关乞丐的详细情况,请见亨利?梅休(Henry Mayhew)的《伦敦劳工

    与伦敦穷人K4 卷本;伦敦:Giffin Bohn)第一卷(1861 年)第 415—417

    页,第4 卷(1862 年)第 404—438 页。

    未发表的芝加哥社会调查联合公司的调查报告。我对社会调查联合公司

    允许我在这个研究报告中使用该材料及其他材料深表谢意。 ?未发表的社会调查联合公司的调查报告。

    根据芝加哥大学.W. L?沃纳教授在研讨会上所作的报告,1951 年。

    阿贝? J. A?杜波伊斯(Abbe J.A. Dubois):《印度人的性格、习惯与风俗》

    2 卷本,费城:麦凯里父子公司 1818 年版,第1 卷,第235 页。

    同上书,第237 页。

    同上书,第238 页。

    金西(Alfred Charles KinSey,1894—1956),美国动物学家及生理学家,金西报告是金西对美国人性生活所做的著名研究报告。一一译注

    ⑩正如亚当?斯密所指出的,美德与恶习都可隐瞒(同前,第 88 页)

    爱慕虚荣的人们经常摆出一幅时髦的恣意挥霍的神态,对此,他们的内心

    并不赞同,也许他们确实并不自觉内疚。他们希望因他们自己所认为不值

    得赞杨的事而得到赞扬,他们对不时髦的美德感到羞愧,但有时他们却在

    偷偷摸摸地施行这种美德,私下里对它们有着某种程度的真正渴望。

    最近两位对社会公益机构工人进行研究的研究者提出用“外在欺诈”一词

    来指称芝加哥公益事业人员可获得的秘密收入来源。见厄尔?波格丹诺夫(EaH Bog-danoff)和阿诺德?格拉斯(Arnold Glass):《都市公益事业人员

    的社会学》,未发表的硕士报告,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1953 年。

    @布劳(Blau),同前,第 184 页。

    @罗伯特? H?威洛比(Robert H. Willoughby):《国家精神病院中的工作人

    员》,未发表的硕士论文,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1953 年,第 44 页。

    同上书,第45—46 页。

    参见佩奇(C. H. Page):《官僚机构的另一副面孔》,载《社会力量》第

    25 期,第

    90 页。

    @安东尼?温莱茵(Anthony Weinlein):《威斯康星州的药剂学专业》,未

    发表的硕士论文,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1943 年,第89 页。

    佩琳?斯特赖克(Perrin Stryker):《管理人员如何得到工作》,载《财

    富》1953 年8 月号,第 182 页。

    人格测验方法之一,由瑞士精神病医生罗夏(H. Rorschach)于1921 年

    创制。——-译注 ?威洛比,同前,第 22-23 页。

    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威廉?詹姆士的哲学》,现代文库编,纽约Random House,出版年月不详,第 I28一129 页。

    在此谨对沃伦?彼得森(Warren Peterson)的该观点以及其他一些观点致

    以谢意。?C. E. M.乔德(Joad):《论医生》,载《新政治家与民族》,1953

    年3 月7 日,第255-—256 页。

    所罗门,同前,第 146 页。

    《良好教养的准则:或上流社会人士手册》,费城:Lee and Blanchard,1839 年版,第

    87 页。

    —种处理非故意的破坏事件的方式是,让互动者对此置之一笑,作为破

    坏事件的表达含义已被理解但并不当真的示意。如果是这样的话,博格森

    关于笑的论文便可以看成是对我们期望表演者做出人的活动能力的方式的

    描述,看成是对观众从互动一开始就把这些能力归于表演者的倾向的描述,看成是对表演者以非人的方式活动时这种有效的情境定义便遭到破坏的情

    况的描述。同样,弗洛伊德关于日常生活中的机智和精神病理学的论文,在某一水平上也可以看成是对我们期望表演者已获得某些机智、谦逊和善

    之标准的情况的描述,看成是对这些有效的情境定义能因下述那种失误而遭致怀疑的情况的描述,这种失误在外行看来只是胡闹,在研究人员眼里

    却是症状。

    马塞尔?格兰奈特(Marcel Granet):《中国人的文明》,伦敦:Kegan

    PauU930 年版,英尼斯与布雷斯福德译,第 328 页。

    庞森比,同前,第 182—183 页。

    同上书,第183 页。

    海本斯坦,同前。

    戴尔,同前,第81 页。

    埃米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伦敦:AUen Unwin,1926

    年版,J.W.

    斯温译,第272 页。

    桑塔耶纳,同前,第 133—134 页。

    西蒙?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第二性》,纽约I%3年,第533

    觅。?例如,见《染发》,载《财富》1951 年11 月号,第102 页。 ?例如,见H. L.门肯(Mencken):《美国语言》,第四版;纽约:Knopf,1936 年版,第

    474—525 页。

    例如,见《整形外科学》,载《黑檀》1949 年 5 月号,以及 F.C.麦克

    格雷格(‘Macgre-gor)与 B.沙夫纳(Schaffner):《鼻整形手术顾客之调査:

    若干社会学与精神病学的思考》,载《心身疗法学》第 22 卷,第 277—

    291 页。

    —个对麦克阿瑟于 1952 年到达芝加哥参加共和党全国大会期间所作的

    研究,对此作了很好的说明。见 K?兰与 G?兰:《电视的独特视角及其效果:

    实验研究》,载《美国社会学评论》第 18 卷,第3—12 页。

    例如,见 E. C.休斯(Hughes):《世俗机构研究:芝加哥房地产委员会》,未发表的哲学博士学位论文,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1928 年,第85 页。

    戴尔,同前,第1〇5 页。

    参见威廉? L.普罗泽(Prosser):《民事清侵权行为法律手册》,基础读

    物丛书;明尼苏达州圣保罗:韦斯特出版公司1941 年版,第 701—707 页。

    同上书,第733 页。 ?同上书,第728 页。

    见哈罗德? D.麦克道尔(Harold D. McDowell):《整骨术:关于半正统的

    医治力量与顾客招揽法的研究》,未发表的硕士论文,芝加哥大学社会学

    系,1951 年。

    例如,见戴维?德雷塞:《他们为什么彼此保密》,载《本周》,1953

    年9 月13 曰。?戴尔,同前,第 1〇3 页。

    派因利,同前,第

    应该提到这种相似性的一个例外,尽管它不足以使诚实的表演者增光。

    如前所示,普通的合法表演往往过分突出特定的常规程序表演的独特程度;

    另一方面,完全虚假的表演也许会为了减少怀疑而突出常规化的感觉 0

    @关注明显虚假的表演和前台还有其他理由。当我们发现家里的电视天线

    被卖给了没有电视机的人、整捆的外国旅行标签被卖给了从未出过国的人、车轮金属盖被卖给了只拥有普通汽车的人时,我们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可

    能的功用物品具有印象功能。而当我们研究真正的事物,也就是那些确实

    有天线又有电视机的人时,在许多情况下,也许就难于断然证明,那些可

    称为出于自然的或功用的行为的印象功能。

    库利,同前,第351 页。 ?庞森比,同前,第 2U 页。

    库尔特? H.沃尔夫(Kim H. Wolff)编译:《格奥尔格?齐美尔的社会学》,伊利诺斯州格伦科:自由出版社 1950 年版,第321 页。

    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学与哲学》,D.F.波科尔译,伦敦:Cohen

    West,1953 年版,第 37 页。

    库尔特?里茨勒:《论羞愧的社会心理》,载《美国社会学杂志》第 68

    卷,第462 页及其后几页。

    参见 R. K?默顿(Merton):《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格伦科:自由出版

    社1957 年修订扩充版,第265 页及以下诸页。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1938KB,3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