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4010
东方人与西方人的50个思维差异.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25日
第1页
第6页
第20页
第25页
第47页
第78页

    参见附件(901KB,116页)。

     东方人与西方人的50个思维差异,这是由作者秦培龙写的一本东方西方人思维书籍,书中为读者提供了关于东西方人的50条思维差异,让你从不同视觉看不同的思维。

    电子图书介绍

    本书引用了很多有说服力的故事,旨在通过一个轻松的视角来观察东方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思维差异。懂得了这种差异,再去审视西方的文化,看待自身的文化,是大有益处的。东方与西方观念的碰撞,将带动更合理地向前发展。

    早在1840年的那一声炮响,不仅使得人重新开眼看,还让那些曾经张狂的国人落下了“崇洋媚外”的病根。外国的月亮比较圆?有比较,就会有差异。我们不该妄自菲薄,毕竟,有些差异并不等于距离。

    目录预览

    第一章 东方人脱衣服,西方人穿衣服

    第二章 东方人讲整体,西方人重个体

    第三章 东方人重形式,西方人重内容

    第四章 东方人接受矛盾,西方人非此即彼

    第五章 东方人重事后,西方人重事前

    本书的亮点

    东方人处事曲折但周到,西方人处事直观但现实。

    东方人讲究间接和内涵。西方人讲究直来直去。

    东方人重感性,西方人重理性。

    东方人求同存异,西方人标新立异。

    东方人讲面子。西方人讲实惠。

    东方人的时间是圆的,西方人的时间是直的。

    东方人与西方人的50个思维差异截图

    目录

    第一章东方人脱衣服,西方人穿衣服

    1.东方人由表及里 西方人由里到表

    2.东方人由大到小 西方人从小到大

    3.东方人重感性 西方人重理性

    4.东方人重经验 西方人重理论

    5.东方人重综合 西方人重分析

    6.东方人从薄弱地方入手 西方人就地挖坑

    7.东方人对外封闭 西方人对外开放

    8.东方人先作铺垫 西方人先说主题

    9.东方人外冷内热 西方人外热内冷

    第二章东方人讲整体,西方人讲个体

    1.东方人相互依赖 西方人独立自主

    2.东方人恋家,重亲情 西方人家的观念淡漠

    3.东方人看重环境 西方人忽视环境

    4.东方人归因于外在 西方人归因于自身

    5.东方人注重人际关系 西方人注重个人行为

    6.东方人关心别人隐私 西方人回避个人隐私

    7.东方人求同存异 西方人标新立异

    8.东方人承受压力 西方人发展兴趣

    9.东方人克己复礼 西方人追求自由

    10.东方人为他人生活 西方人为自己活着

    11.东方人崇尚牺牲精神 西方人推崇生命至上

    第三章东方人重形式,西方人重内容

    1.东方人讲面子 西方人讲实惠

    2.东方人铺张 西方人节俭

    3.东方人重技巧 西方人重对象

    4.东方人讲义气 西方人重利益

    5.东方人讲感情、顾人情 西方人讲原则、重规则

    6.东方人委婉含蓄 西方人爽快耿直

    7.东方人思维形象辩证 西方人思维具体实证

    8.东方人带有模糊性 西方人追求精确性

    9.东方人一丝不苟 西方人粗枝大叶

    10.东方人注重价廉 西方人注重物美

    11.东方人注重功利性 西方人注重目的性

    12.东方人醉翁之意不在酒 西方人其意就在酒

    第四章东方人接受矛盾,西方人非此即彼1.东方人讲平衡调解 西方人讲主动干预

    2.东方人穷富对立 西方人贫富相容

    3.东方人自我设限 西方人勇于挑战

    4.东方人崇尚中庸调和 西方人崇尚矛盾斗争

    5.东方人看重联系 西方人一分为二

    6.东方人好批评 西方人善鼓励

    7.东方人习惯守旧 西方人勇于尝试

    8.东方人息事宁人 西方人得理不让人

    9.东方人讲“和而不同” 西方人讲“优胜劣汰”

    第五章东方人重事后,西方人重事前

    1.东方人重事后处理 西方人重事前预防

    2.东方人事后反对 西方人事前干预

    3.东方人注重结果 西方人看重过程

    4.东方人对孩子疏于管教 西方人对孩子严格要求

    5.东方人说合“情”合理 西方人说合“法”合理

    6.东方人重服从 西方人讲平等

    7.东方人重视过去 西方人着眼未来

    8.东方人的时间是圆的 西方人的时间是直的

    9.东方人考虑长远 西方人重视现在

    书名:东方人与西方人的50个思维差异

    作者:秦培龙

    出版方:哈尔滨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1月

    ISBN:9787807534303

    定价:24.80元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第一章东方人脱衣服,西方人穿衣

    服

    1.东方人由表及里 西方人由里到表

    西方人看待事物总是从本质出发,首先把握事物的内在属性,在此基础

    上再来了解事物的外部特征。东方人往往习惯层层剥皮,由外到内认识

    事物,先观察外在属性再掌握本质特征。

    举个例子,比如对狗的描述。西方人总是首先表述狗是一种动物,即把

    根本属性点出来,其次再从狗有四条腿,有一条尾巴,身上有毛这些外

    部特征上进行说明。而东方人对狗进行描述时,其顺序恰恰相反,他们

    习惯首先从外部特征比如四条腿、一条尾巴、身上有毛、天热时会吐出

    舌头这些方面进行说明,其次说许多人会把它作为宠物,特别听话,跟

    人的关系比较友好等等,最后可能甚至会忘记点明狗作为动物的根本属

    性。

    这种层层剥皮的思维就类似于一件一件往下脱衣服,最里面的总是在最

    后才能露出来。西方人的思维与之相反,他们是一件一件往上穿,先把

    最里面的穿上,然后依次从内到外穿。

    这两种不同的思维使中美两国在对事物的描述上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就

    拿两国人对事件的描述来说,中国人按自然的时间顺序来描述。通常我

    们描述一个东西时,往往最后说的那个地方是最重要的。我们听评书常

    说,“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中国人也很认可这种压轴戏、抖

    包袱式的方式;而美国人听到这里可能会把收音机砸了——我听的就是

    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发生了什么我不知道,还要让我下回再听,岂有此

    理!

    因为美国人在描述时先把最重要的东西说出来,然后再说陪衬的东西。

    只有发生悲剧性的事件,美国人才在前面加上铺垫。这就是中国人和美

    国人在事件描述顺序上的巨大差别。

    东方人由表及里的思维在事件描述上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从外在属性到本质属性的逻辑顺序,而西方人的逻辑顺序正好相反,这是其从里及表思

    维的表现。

    2.东方人由大到小 西方人从小到大

    东方人的思维是一种由大到小的思维,由整体到局部,先说自己所属的

    大圈子,再一点点地把圈子缩小到自身。而西方人的思维是从小到大、以我为主的一种思维,他们先说小的个体,然后层层外推,形成西方特

    色的思维螺旋。

    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姓名。按照我们的惯例,名字是先

    整体后个别,从大到小,遵循姓与名的顺序,即代表全家族的姓氏在

    前,然后才是个人的名字;西方人则与中国人相反,他们遵循的是“个

    体→部分→整体”的顺序,即大都是个人名字、父名、家庭姓氏的排列

    方式。

    这一结果最终造成中国学生学英语时要花费一定时间来弄清楚到底该把

    Mr.加在哪里才能正确地称呼这些外国友人,比如一个叫Jack Smith的老

    外,该称呼他Mr.Smith还是Mr.Jack,在最初学英语的时候都要费点劲才

    能弄清楚。

    因为对这种思维的不习惯,东方学生在学习中常常会遇到种种小小的障

    碍。再比如在日期的写法和描述上,中国人对日期的写法也是从大到

    小,按年、月、日顺序排列,即“年→月→日→时→分→秒。”而英、美

    人特别是英国人恰恰相反,是“分→时→日→月→年”。这样一来在学生

    学写日记的时候自然会遇到问题。所以,中国的英语老师们总是会三令

    五申地跟自己的学生强调英语日记的格式,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这种标

    记时间的不同写法。

    因为彼此思维习惯的不同,东方人与西方人在方位的描述上也存在冲

    突。东方人习惯由大到小,先说大地方再说小地方,而西方人则习惯于

    由小到大,逐步扩散。

    比如,我们在中国名片上印的单位地址是:“中国 北京市 某某区

    某某胡同 某某号”;而美国的却是从小到大,比如美国人在名片上这

    样印自己的住址:“1005 University Ave. Columbia,Missouri,USA”(1005号 大学街 哥伦比亚市 密苏里州 美国)。信封的写法也正好相反,我们的规则是第一行写收件人地址,中间写收件人姓

    名,最后一行写寄件人地址和姓名。如果给美国人写信,那就得倒过来

    了:把自己的姓名和地址写在上方,下方写上收件人的姓名和地址。中

    国人在信封上写收信者地址,是先写国名,接着是省、市、区名,然后

    是街道、门号和室号,从外到内,由大到小;英美人恰恰相反,其顺序

    是“街道→市→省或州→国家”。

    从这些对时间、空间还有称呼的不同表述我们可以看到东西方人思维的

    截然不同,一种是自小到大,一种是从大到小,要是不注意的话可能就

    会闹笑话。

    3.东方人重感性 西方人重理性

    西方人习惯于分析问题,挖掘事物的本质,得出自己的结论;而东方人

    往往只是从事物的表面入手,进行东方特色的联想和想象,从而得出和

    西方人截然不同的结论。

    在古希腊有一个说法,跑得最快的兔子追不上在前方S1处爬行的乌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追者要追上被追者,首先必须达到被追者的出发

    点,在这一时间内被追者乌龟必定又前进一段路S2,当兔子追到S2时乌

    龟又向前爬行S3,当兔子追到S3处时乌龟又向前爬行S4……乌龟始终领

    先兔子。因此得出:领先的永远不会被追上,跑得快的永远追不上在先

    跑得慢的。这一分析不存在逻辑上的错误,但却与事实不符,因此成为

    当时著名的“芝诺悖论”之一。

    无独有偶,在我们中国也有龟兔赛跑的故事。而这则故事的要点是跑得

    快的兔子赛不过爬得慢的乌龟,这是因为在赛跑中兔子骄傲了,在中途

    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爬到终点了。我们从这个故事得到的教育意

    义是,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

    同样一则故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个是从理论层面把握事物的本

    质,偏于理性,一个是从现象层面进行联想,偏于感性。理查德·尼斯

    贝特的《思维的版图》中的一个例子也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

    该书中有这样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调查:熊猫、猴子和香蕉,用你的直觉

    去分组,你更倾向于把谁和谁分为一组呢?调查表明:西方人更多倾向于把“熊猫和猴子”分为一组,而东方人则更

    倾向于把“猴子和香蕉”分为一组。

    因为西方人的思维比较注重事物的性质,进而上升为概念和范畴,如熊

    猫和猴子都属于动物;而东方人的思维则更关注事物和事物之间的表面

    关联,如猴子和香蕉之间是吃和被吃的关系。

    一位中国教师就这一问题在学生中作了测试。结果显示,理科比较好的

    学生倾向于选择“熊猫和猴子”——他们的概念意识比较好、理性思维比

    较强;而理科较弱、文科较好的学生倾向于选择“猴子和香蕉”——他们

    的关联意识比较好、感性思维比较强。

    由此我们大致可以看到东西方人的一点思维差别,那就是东方人更偏于

    感性,西方人更偏于理性。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在中国诗人辈出却很少出

    现欧几里得这样的人物的原因吧。

    同时这种感性和理性的思维差异还反映在他们处事方式的不同上。注重

    感性的东方人办事比较人性化,因为他们比较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而西方人注重理性,处理问题时习惯于运用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相比之

    下,就显得有些冷冰冰的,不近人情。

    1985年,贝立电子集团(BE)开始在韩国投资设厂。电器消费市场价

    格的频繁变动,迫使这家总部在旧金山的公司分散生产设备。在遭受了

    前期相当严重的损失以后,贝立才开始恢复元气。到1989年的时候,公

    司财务报表显示可以有一些预期收益了。到了1991年,由于来自泰国和

    越南的竞争压力,利润又开始滑坡。贝立集团决定根据区域主要竞争对

    手的情况进行业务流程重组。

    贝立首先在韩国安排了一批经验丰富的美国经理。他们有自己的一套方

    法,并且分别因为扭转了几个项目的亏损状况而使自己成为贝立各个地

    区分部的经理。他们到韩国上任以后,制定了一系列改进方案,并且给

    韩国经理们施加了压力,要求他们行动起来。汉城(现已改为韩国首都

    首尔)分公司的人们还记得这一任美国经理说过的话:“女士们先生

    们,我们现在的形势很危急。我们没有多少时间了。本地区的竞争对手

    比我们强得多。对比分析表明,就质量问题而言,我们在加利福尼亚和

    泰国的标杆公司人均产品比我们高35%,人均产量也比我们高45%。因

    此我要求你们在六个月之内把指标提高上去,并且使公司有更大的利

    润。让我们用成绩而不是空头支票来证明我们对贝立是有价值的。”但结果却很惨淡。于是总部又派来了第二任经理。但第二任经理与第一

    任经理的招数相比也没取得特别成效。与几位关键的韩国管理人员的谈

    话也毫无帮助。因为韩国人对于他们提出的那些冷冰冰的指标一点都不

    感兴趣,那些指标让他们觉得自己完全是机器上的齿轮,一点做人的尊

    严都没有。

    杰罗姆·唐被请到韩国来拯救仍然亏损的韩国分厂。他因在亚洲帮助多

    家公司扭亏为盈而名声在外。他首先向韩国经理肯定了他的前任们的方

    法是正确的,“我们的确情况危急。但我恳请你们帮忙挽救这个工厂,因为它对贝立很重要。我给你们三年时间,希望大家能够行动起来。如

    果需要,我随时可以帮助你们。”

    六个月后,贝立集团的韩国分部就开始赢利了。同时,产品的品质也提

    高了。公司员工高涨的士气也让人员调整率降低了60%。杰罗姆·唐先生

    之前在亚洲都是这么做的。

    东西方管理方式的差异表现在人的思维上就是感性与理性的对比,东方

    人的传统是注重感性的维系作用,求善求和。而西方则明显偏重理性的

    管理作用,求真求实。

    4.东方人重经验 西方人重理论

    东方人比较看重经验,这些经验都是在长期实践中对现象进行总结的结

    果,东方人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把自己的经验在一代一代的口耳相传

    中传了下去。西方人则看重理论,他们习惯从表面现象上提炼深层的规

    律,把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

    这里可以举《庄子》的两则寓言为例。有一则“郢匠运斤”的寓言,说的

    是楚国的郢都有一位姓石的木匠,技艺高超。他让一位朋友站在街旁,在这位朋友的鼻尖上抹了一点石灰,抡起斧头,猛力砍过去,石灰被削

    得一干二净,而这位朋友的鼻子全然无损。

    另一则寓言是“庖丁解牛”,说的是宋国有一位厨师擅长杀牛,动作和最

    好的舞蹈一样悦目,声响和最好的音乐一样悦耳。他只在肉与骨之间运

    刀,不用多费力气就能把牛分解成肉和骨。他的那把刀杀了十九年的牛

    没有磨过一次,却还像刚磨过的那么锋利。前一则寓言讲准确,后一则寓言讲巧妙,但是二者实际上都要靠经验。

    这两则寓言是东方人重视经验的形象例证。东方人对物体的使用方法往

    往仅限在使用层面上,西方人则常在使用之后提升到理论层面,再运用

    理论指导实践。

    西方人的思维在研究中国人做饭的时候出了问题。因为咱们做饭搁盐时

    常说“搁盐少许”,大家都知道搁多少,手大抓半斤,手小抓一两。老外

    就不懂,少许是多少?他得称。所以很多外国人的厨房就是一个实验

    室,锅、碗、瓢、盆不是很多,各种天平、计量工具倒是一大堆,所以

    他们学理工科的人比较多一点。他们认为做饭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因

    此到今天他们还在吃油炸食品,他们永远吃不到松鼠鱼。如果他们要做

    松鼠鱼的话,四天也未必能做出来。

    其实这就是一种观念上的问题。做饭这种事情要是拿理论来指导,恐怕

    就费点劲了——不敢想象,每次都要找一本菜谱一步一步参照着做会有

    多么痛苦,这大概也是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店在西方起源的原因吧。

    再比如熔模铸造法是西方人作为理论提出来的,但是在理论提出之前,东方人已经使用这种方法数千年了。最复杂、最精密的铸件也出现在东

    方。如曾侯乙的尊和盘,至今仍无法复制。

    熔模铸造法又称失蜡法。失蜡法是用蜡制作所要铸成器物的模子,然后

    在蜡模上涂以泥浆,这就是泥模。泥模晾干后,再焙烧成陶模。一经焙

    烧,蜡模全部熔化流失,只剩陶模。一般制泥模时就留下了浇注口,再

    从浇注口灌入铜液,冷却后,所需的器物就制成了。

    我国的失蜡法起源于春秋时期。河南淅川下寺2号楚墓出土的春秋时代

    的铜禁是迄今所知的最早的失蜡法铸件。此铜禁四边及侧面均饰透雕云

    纹,四周有十二个立雕伏兽,体下共有十个立雕的兽足。透雕纹饰繁复

    多变,外形华丽而庄重,这说明春秋中期我国的失蜡法已经比较成熟。

    战国、秦汉以后,失蜡法更为流行,尤其是隋唐至明清期间,铸造青铜

    器采用的多是失蜡法。

    失蜡法一般用于制作小型铸件。用这种方法铸出的铜器既无范痕,又无

    垫片的痕迹,用它铸造镂空的器物则更佳。中国传统的熔模铸造技术对

    世界的冶金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现代工业的熔模精密铸造,就是从传统

    的失蜡法发展而来的。虽然无论在所用蜡料、制模、造型材料、工艺方

    法等方面,它们都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它们的工艺原理是一致的。20世纪40年代中期,美国工程师奥斯汀创立以他命名的现代熔模精密铸

    造技术时,曾从中国传统失蜡法得到启示。1955年,奥斯汀实验室提出

    首创失蜡法的呈请,日本学者鹿取一男根据中国和日本历史上使用失蜡

    法的事实表示异议,最后取得了胜诉。

    再以黄金分割律为例。它是西方的毕达哥拉斯发现的,在音乐和美术上

    都有广泛的应用,而发现者毕达哥拉斯既不是音乐家,也不是美术家。

    东方在毕达哥拉斯之前就有应用黄金分割律的经验,然而却不知黄金分

    割律之理论为何物。

    苏格拉底曾说“美德就是知识”;柏拉图认为作实验是亵渎神灵的行为、造器械是低级下流的行当;毕达哥拉斯还曾在住宅门口挂着一块牌子,上书:“未学几何者免进。”一个学生问欧几里得:“学几何有什么用

    处?”欧几里得勃然大怒,对身旁的仆人说:“去拿三文钱来把那个年轻

    人打发走,因为他居然想知道学几何有什么用处!”这等说法只有西方

    哲人才说得出来,这等事也只有西方哲人才做得出来,在东方是不可思

    议的。

    这就是东方人和西方人的重要思维差别,即东方人重视经验,西方人注

    重理论。所以西方哲人把知识看做是目的,而东方哲人仅仅把它作为手

    段。

    5.东方人重综合 西方人重分析

    东方人的思维是一种综合思维,他们考虑问题习惯通盘考虑、统筹安

    排;而西方人的思维习惯则是重点分析事物的单一因素,不太善于统筹

    兼顾。

    这方面的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东方与西方在医学上的差异。传统的中医

    学理论就是中国人综合思维的典型例证。中医认为,人体是各部分器官

    有机联系起来的一个整体,并以阴阳五行学说来说明五脏之间相互依

    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中医理论中的脏腑,主要是指功能整体,并不是

    指解剖学意义上的器官实体。它重视的是功能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某些

    器官的实体状况。

    在一本非常著名的中医经典《景岳全书》里有一首《景岳十问歌》,即“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因脉色察阴阳,十从气味章神见。见定虽然事不难,也须明哲

    毋招怨”。

    这首歌的意思是中医者寻病因一定要全面地把握患者的情况,从表及

    里,一步步地进行逻辑推理。因为中医里面没有微生物,诸如细菌、病

    毒、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这样的概念在中医里是不存在的。中

    医学者通常把类似于西医的微生物等感染的疾病称为“时令病”,认为是

    由风、热、暑、湿、燥、火这“六邪”所引起(另外还有七情病因)。六

    邪来自外部则称为“外六邪”,来自内部的则称为“内六邪”。外六邪是时

    令病的病因,内六邪则是中医内科学的重要范畴。

    中医的这套理论和西医根据人体九大系统的生理结构来解释病理现象有

    很大的不同。从思维观念上看,中医学是综合思维的产物,西医则是分

    析思维的结果。

    西医通常是“头痛治头,脚痛医脚”。在西医的病因学中有一个称

    为“Koch”的推论,叙述的是西医如何寻求致病的病因,它强调如果确定

    一种微生物的存在和一种疾病的症状的相关性,首先就需要从感染的组

    织或器官中分离这种微生物,将分离出来的微生物进行培养,然后用培

    养物重新感染一个健康个体的相应组织或器官,看能不能诱发相同的症

    状。其次再重新分离这种微生物并和原先得到的微生物进行比较,看还

    是不是原先那一种。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则可以得出结论:这种微生物

    和这种疾病是相关的,而这种微生物则是这种疾病的病因(病原)。

    西医有抗生素、维生素等,讲究的是“兵来将挡”,而中医则有一套“八

    纲”、“八法”。两者在效果上差别也十分明显。有一种说法叫中医没急

    诊,有许多的疑难杂症得不到很好解决,而西医对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

    又是力不从心。典型的说法就是“中医怕治癣(真菌引起),西医怕治

    喘”,各有各的长短优劣。

    对比中、西医的这两套思路,会让人显而易见地理解为什么西医通常是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中医则会全方位地着手。这种思维方法的不同

    正对应着一套不同的方法论。

    反映在美术上这一点也很明显。中国画不是轮廓较为清晰的油画,而是

    神似形不似的山水画,它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精华。在山水画的卷中,不

    仅有图画,而且常配有诗词、书法、篆刻等等多种内容。这也是中国人

    综合思维习惯的一种流露;而西洋画中,绝无诗、书法、篆刻,最多是在画上签上作者的名字。

    同样,我国的京剧也反映出上述的思维特点。京剧是我国戏剧艺术的结

    晶。从其表演特征来看,它是一种综合化的表演。京剧讲究唱、做、念、打。其中,唱就是歌唱;念多是诗、赋类语句的朗读;做是一

    种“文”舞;打是一种“武”舞。但像京剧这种类型的艺术在西方可以分为

    歌剧、舞剧、话剧。在西方的艺术中,歌剧是歌者不舞;舞剧是舞者不

    歌;话剧的表演者是不歌不舞。西方没有类似中国京剧的综合性的剧

    种。当今的歌剧、舞剧、话剧是五四时期从西方传入我国的。芭蕾舞是

    最晚引进中国的一个西方剧种。芭蕾舞是只舞不歌,《天鹅湖》、《吉

    赛尔》等都是如此。但这种艺术引进中国不久,便改为既舞又歌了。例

    如,现代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都是如此。这种增加

    不是偶然的,是由中国人审美情趣中的综合特点决定的。

    综合上述事例,我们可以看出西方人习惯把事物分解开来进行分析,他

    们把注意力放在了将事物归在不同的种类上,并由此总结出规律来遵

    从。与之相比较,东方人则更重视整体的哲学,他们把事物当做一个整

    体来看,综合考虑。

    6.东方人从薄弱地方入手 西方人就地挖坑

    东方人的思维是一种“四两拨千斤”式的思维,他们习惯从薄弱地方入

    手,遇到问题认真研究,仔细斟酌,找到一个突破口然后就可以轻轻松

    松解决;西方人却不肯绕弯子、伤脑筋,哪里好入手就从哪里入手,不

    管后边有多么麻烦,一根筋走到底。

    东方人的思维就像解一堆缠在一起的丝线,仔细寻找“线头”,然后轻轻

    松松就可以解开;西方人的思维简单,“线头”解不开,他们也不费神去

    解,拿来剪刀剪开了事。

    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有个中国留学生去参加一个聚会,里面中国人和美

    国人大致各占一半。这位留学生随手拿起一个香蕉剥来吃,旁边一个美

    国人马上惊呼道:“我第一次看见有人这样剥香蕉!”

    这位留学生迷惑不解,问道:“那你们怎样剥啊?”

    美国人作了个演示,原来,他是抓着香蕉柄一掰,将皮撕开,而那位留学生,却是从香蕉尖儿的那头掐个小洞,然后再扩大战果。

    留学生也不承认自己比较另类,说:“我也第一次看见像你这样剥香蕉

    的!”

    这位留学生当下就对在场的人作了个调查,发现所有美国人都是从柄那

    端下手,而中国的留学生则无一例外地与之相反。中国的留学生们回忆

    了一番,也记不得小时候被大人教过如何剥香蕉了,只是觉得自己的方

    法最自然。美国人说,揪住香蕉的柄好用力,一撅就开了;中国人说,香蕉尖儿的皮最薄,好撕开。

    留学生讲的故事反映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西方人解决一个问题,从易于着力的地方开始,哪怕会多花点力气;而中国人接受了传统文化

    的熏陶,如庖丁解牛般“以无厚入有间”,往往从问题的薄弱环节下手。

    前文提到的“庖丁解牛”的故事中,名叫丁的厨师谈到自己精湛的刀艺时

    说:“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看见的只

    是整头的牛。三年之后,我再去宰牛的时候,我对牛的结构有了一定的

    了解,见到的是牛的内部筋骨,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现在宰牛的时

    候,我只用精神去接触牛的身体就可以了,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就像感

    觉器官停止活动了而全凭精神意愿在活动。顺着牛体的结构,劈开筋骨

    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宰

    牛的刀从来没有碰过经络相连的地方、紧附在骨头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结

    的地方,更何况股部的大骨呢?技术高超的厨师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

    他们用刀子去割肉。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

    去砍骨头。现在臣下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数千头,而刀口却

    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可是刀刃却

    并不厚,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

    绰而有余地了,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

    样。”

    东方人的思维像庖丁解牛那样把握住事物的内部规律,从问题的关键处

    着手,从而能够以简驭繁,迅速有效地处理问题。而西方人往往只图省

    力,一心追求眼前的效率。

    7.东方人对外封闭 西方人对外开放东方人的思维是一种封闭式的思维,他们习惯于自己的小圈子,而西方

    人则是一种开放性的思维,不囿于自己的小圈子。

    这种差别从东西方的建筑上可见一斑。

    喜欢在外聚众的中国人家庭住宅崇尚高墙深院,保持个人的私密性;不

    喜欢在外聚众的西方人则会选择开放式别墅,很高兴在阳台上与路人面

    对面。有着浓厚经济观点的欧洲人,为了提高效益常将住房建在山上,地种在肥沃的山间盆地里;而认为死人才上山埋葬,强盗才住在山上;

    中国人却往往反其道而行之,常将田地种在贫瘠的山头上,而将住房建

    在盆地里。

    这反映了两者在文化认同上的巨大差异,建在山上的房子对于大自然是

    开放的,对山上的一切生灵都是开放的,而且山上的眼界也是开阔的;

    建在山间盆地的房子是封闭的,缺乏与外界的沟通,眼界狭窄。

    简单地说,西方人是一种开放的阳台文化,而东方人是一种封闭的墙文

    化,把自己圈起来。在欧洲找不到墙,而在中国农村里则到处都是墙。

    不过,欧洲建筑外面是敞开的,里面却是封闭的。

    四合院是中国墙文化的最好体现:对内是统一的整体,对外则是封闭的

    整体。具体说来,这种建筑对外界限分明,大多有高墙相隔,也有的以

    较高的房屋为阻。外人很难登堂入室,窥其堂奥;内部则讲求沟通,前

    后相连,左右逢源,屋里很透明,透明到隔壁邻居做什么饭我们都知

    道。邻里关系比较密切。具体到每个家庭,房间一定要彼此相通,房与

    房之间经常只有一帘之隔,一家之长掌管一切,随时监管家庭成员们的

    一举一动,绝对不容许有逾越雷池一步的行为发生。

    西方的民居则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对外是开放、透明的,对内则

    是隔离的,竭力维护着每一个家庭成员的个人隐私。在西方,很小的孩

    子都有自己的房间,家长进去的话要事先敲门,孩子同意后方可进入。

    西方的建筑很少有墙的概念,基本上是以建筑为中心,四通八达,界线

    不很分明。

    中国人把自己四合院里的那个小院子当做一个较封闭的小天地,一方

    面,他们把自己和外界隔离,另一方面又精心设计自己的小院落,由此

    形成了“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小环境意识,即家庭房屋

    的环境比较讲究,却没有大环境意识。拿蔡元培的话说就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衣服、宫室、园亭,知道要美观;不注意于都市的美化。知道

    收藏古物和书画,不肯合力设博物馆。”这种意识与观念一直延续至

    今,在城市里经常看到街道、胡同以至家门口环境弄得并不整洁甚至有

    些杂乱和肮脏,但小院落,小家庭房屋都收拾得干净利索、井井有条。

    再扩大些看,中国大土地浪费、小土地珍惜的现象也似乎与此有关。在

    中国的广大农村,由于采用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耕作方式,使得大田不

    成形状而小块地却整齐考究。

    中西方的这种不同住宅格局,又造成了人们活动方式的形成,有人就此

    比较说:“中国人如此安排住房,在美国人看来就很不习惯。然而很多

    中国人却坚持只在线式住房格局中搞些花样,即使他们有足够空间可以

    延伸。这是因为他们认为四面墙内都是一个整体。美国儿童在家中的活

    动范围,是有严格的个人界限的,但家中与外界却没有分界。相反在中

    国就完全不同。中国儿童在家中的活动范围并无界限,而高高的院墙和

    双重大门却把他们同外面的世界隔绝了。”

    欧洲的教堂是西方人开放的阳台思维的典型。欧洲的教堂基本上都建在

    市内,尤其是天主教堂,无一例外地在市中心。如举世闻名的梵蒂冈圣

    彼得大教堂、以哥特式风格筑成的科隆大教堂等,均交通便利,且全无

    遮拦,从不收门票,无论善男信女还是参观者,均可自由进入,非常方

    便于传教,是开放性的建筑。西方的宗教建筑还重在体现人们心中的宗

    教激情,风格壮丽辉煌,外形超凡脱俗,气势宏伟,易于激起人们朝拜

    的强烈激情。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庙宇则隐藏在名山大川之

    间,深山藏古刹,名山多神庙,那些历史传说中的奇妙的庙宇,只对那

    些有心朝拜并有勇气和毅力攀登的少数人开放。

    卢秋田在罗马尼亚当大使的时候,罗马尼亚对中国是非常友好的,大使

    馆的墙裂了,野果从墙的缝隙中钻过来,卢大使就找到外交官交涉,问

    能不能把墙有裂缝的地方堵死,或再加高,对方说墙不能封,卢大使不

    明白为什么,觉得这是我们的事,我们想封为什么你们不让。后来他才

    知道,在欧洲人眼里有高墙的是监狱,然而在我们国家的文化里,庭院

    深深才是权力的象征,我们总是把墙垒得越高越好。

    总之,东方文化是内向、含蓄的,建筑上表现为封闭、深沉;西方文化

    是外向、张扬的,建筑上表现为开放、炫耀。比如中国住宅,四周房子

    围成院落南方叫天井,北方就是四合院,窗子皆向院内,外面则全封

    闭。西方住宅正好相反,住宅在院子中央,窗户向四面开放。东方为“房包院”,西方为“院包房”。中国的宫廷、官府、寺庙等,外围皆有

    高大的围墙遮掩,建筑显得沉稳、含蓄。西方的宫廷、教堂,则面对广

    场,显得开阔、高耸、堂皇。

    这就是东方人的封闭式思维和西方人的开放式思维的表现。换句话讲,东方人脱掉了外面的衣服却在里面紧紧地把自己裹起来。反之,西方人

    系好了里面的贞操带,外套却相当宽松。

    8.东方人先作铺垫 西方人先说主题

    东方人喜欢唱压轴戏,在陈述事情时总是先作一下铺垫,说一些无关痛

    痒的话来逐渐引出自己想说的内容。西方人则比较直接,他们总是直截

    了当地说出自己的目的和要求,力求在三言两语之间切入主题。

    在商业往来上,一个美国人给日本人写信。日本人一看美国人的信,他

    马上就火了。因为美国人在信的开头,将自己的要求放在最前面,开门

    见山,订货多少,什么时候付款等等,后面才讲些客套话。日本人收到

    信看看开头火就上来了,觉得这些美国佬真不客气,为了保持心理的平

    衡,日本人收到美国人的来信后,决定先看后面。

    而美国人看日本人的信则是越看越糊涂,不知道对方要说明什么问题。

    因为日本人写信总是先跟他们寒暄客气,到信的末尾有几句才是他要说

    的问题。这让美国人觉得日本人真啰唆,在浪费他们的时间,所以美国

    人读日本人的信也是倒过来看。

    这种商务信函的不同写法反映出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喜欢先作铺垫的东

    方人对事物的背景格外重视,喜欢直接切入主题的西方人往往重视事物

    本身,对事物背景的关注远远不如东方人。

    在历史课上,日本的老师们会首先详细确定特定事件的发生背景。然后

    按年代顺序讲述重要事件的进程,讲每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老师们鼓励

    学生们通过思索历史人物所处的背景与自己日常生活情景的相似之处去

    想象历史人物的精神和情感状态,于是很多历史人物的行为就可以用这

    些感觉来解释。将重点放在最初发生的事件上,这个事件也就是以后发

    生的事件的推动力。当学生们将自身的情感投入到历史人物身上,甚至

    包括日本的敌人时,学生就被认为是具备了从历史角度思考问题的能

    力。在日本的课堂上,提出“如何”这样的问题的数量是美国课堂上的两倍。

    美国的老师在讲述背景方面则不像日本老师那样花费那么多时间。他们

    大多从结果开始讲起,而不是从最初的事件或导火索讲起。在讲述的过

    程中往往打乱了事件的年代顺序。相反,对历史的讲述主要是通过讨论

    而得出认为是比较重要的因果因素。当学生们能够举出适合某个结果的

    因果模式的例证时,他们就具备了从历史的角度进行推理的能力。在美

    国的课堂上,提出“为什么”这样的问题的数量是日本课堂上的两倍。

    东方人和西方人的思维差别很大,对背景的关注程度不同直接导致他们

    在陈述表达方式上的巨大差别,即东方人喜欢先作铺垫,“千呼万唤始

    出来”;而西方人则是直来直去,单刀直入。

    9.东方人外冷内热 西方人外热内冷

    西方人的外热内冷表现在西方人对陌生人的热情上,但他们同时又非常

    理智地和别人划清界限,为自己画一个清晰的圈,圈里圈外区分出两个

    不同的世界;东方人的外冷内热表现在东方人对熟人事情的过分关心和

    干涉,而对陌生人冷漠。东方人也为自己画了个圈,不同的是,东方人

    的圈是大圈套小圈,自己的熟人都在圈里面。

    费孝通先生在《差序格局》一文中用过两个比喻恰如其分地阐释了东西

    方人不同的思维习惯。他说,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棵

    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

    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

    扎、同捆的柴,分扎得很清楚不会乱。在社会里,这些个单位就是团

    体。西方社会组织像捆柴就表明: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

    体。团体有一定界限,团体内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分得很清楚。这

    种格局也可称为团体格局。而我们中国的社会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

    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

    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

    的。因此,在孩子成年后住在家里都得给膳宿费的西洋社会里,大家承

    认团体的界限。在团体里的有一定的资格。资格取消了就得走出这个团

    体。对他们来说不是人情冷暖的问题,而是权利问题。在西洋社会里讲

    的是权利,而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

    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一圈推出去,越推越远,也越

    推越薄。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

    这种基本特性使我们在讲人情的时候,有明确的对象区别。通常来说,中国人对较为亲近的人,例如父母、子女、兄妹、亲戚、朋友、同学、同乡、师长、同事以及有各种利益关系的人,人情味浓厚,关系密切。

    而除此之外的关系则较远,陌路的、不相识的、不同单位的人,人情就

    淡薄。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男士在汽车站排队买票,忽然看

    到一位女士从后排挤进靠近窗口的位置,说有要事想早点买票。这位男

    士立即大声喊叫:“喂,别插队,到后面去排队,我们都是有急事

    的!”话刚说完,只见又一位男士走上前来问那位女士买到票没有。先

    前喊话的那位男士看到走过来的这位男同志,认出是自己的老同学。后

    来的这位男士和那位女士还是夫妻。喊话的男士顿时不好意思起来,他

    红着脸,尴尬地说:“真不好意思,不认识嫂子。来来来,排到我前面

    来。你们买票去哪儿?”后来的这位男士顺势挤入了买票的队伍。后面

    排队的人都很无奈,却又觉得不能说什么。

    东方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们常说“朝中有人好做官”,说的就是这种

    熟人与熟人之间的处事逻辑,而西方人则与此不同。我们常常听说西方

    人的父子、夫妻、朋友之间如何在经济上斤斤计较,如何冷淡年迈的父

    母长辈等事例,这的确可以看做是一般西方社会人情淡薄的一面。但在

    另一种场合,即我们所见的非亲友、陌生人之间,他们的表现却又与东

    方人相反。

    一位到过美国的中国人在比较中国人和美国人的人情差异时说:“在中

    国作为一个陌生人,当你走进某家商店或者政府衙门时,会面对那些极

    不耐烦的后娘脸和一问三不知的冷面孔,在美国当你走进一个陌生的环

    境,感到惶惑时,马上就会有人走过来,主动问一声“Can I help

    you?”或者“What can I do for you?”当你看到发自内心的微笑并且获得

    热情的帮助时,你又会怎么看待那个人情味问题呢?

    一位在澳大利亚留学的中国学生是个方向盲,不管走路还是开车,迷路

    是经常的事。但是,他上街却从来不怕,因为只要能遇到人,就会有人

    告诉他路该怎么走。常常是他还在路边研究地图的时候,就有人主动过

    来问他需要什么帮助。

    有一次,我们的留学生在商场里买了东西低着头匆匆赶路,突然被人拉

    住。一位西方老太太,笑嘻嘻地问他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把他问得莫名其妙。老太太看他一脸茫然,忙解释说看见他蹙着眉头低头走路,所以

    才拉住他问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是否需要帮忙。这位留学生当时心里就有

    一股暖流流过。一个陌生人,只因为看见你蹙着眉头,就停下自己的脚

    步想为你提供帮助,这在国内的氛围内是不可能出现的,我们有句俗话

    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过分地对陌生人表示关注往往会引起人们

    的警惕,而这样的事情在悉尼却是屡见不鲜。

    美国人在社交方面也是十分热情的,你的车子在路上抛了锚,一定会有

    人主动停下,帮你修,帮你推,一直到你的车子能开走为止。在都市

    里,你如果迷路了,显出焦急慌张的神情,也会有热心的人主动上前,不厌其烦地为你指点迷津,或者干脆就用自己的车子把你送到目的地。

    这一切都会令你感激不尽。

    不过,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这种表面的热情背后是美国人的冷漠。实

    际上,美国人之间感情一般都比较淡漠,在大都市中尤甚。一位教授曾

    说:“美国人很友善,但不是朋友。”这句话说得极为中肯,因为大家每

    天都为成功而忙碌,无暇顾及他人的私事。当然这种人情的淡漠,也有

    其好的一面。除了私人生活可以不受干扰之外,也使人养成独立自主、不依赖别人的习惯,一切都可以或者必须由自己解决。第二章东方人讲整体,西方人讲个

    体

    1.东方人相互依赖 西方人独立自主

    西方人的思维使西方人相信自己的力量,倾向于独立自主,互不依赖,他们崇尚独行侠式的处世方式,敬重个人英雄;而东方人长期以来习惯

    于相互依赖,习惯靠众人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

    美国民间故事中的人物丹尼尔·布恩的父亲说过,只要他的视野范围内

    能见到邻居家的烟囱,他就要搬家。人们主动避免依靠任何他人、任何

    集体的状况。施舍是令人讨厌的字眼,它意味着在一个强调个人作用的

    社会里的无能为力,所以只有在迫不得已时穷人才同意接受救济。

    德国家庭培养的孩子从一出生就不和父母住在一起,婴儿单独住在婴儿

    房,任孩子哭闹无人答理,母亲只负责定时喂奶、更换尿布。不等婴儿

    满月父母就推着童车带孩子到街上或公园里散步,大人也从不把孩子裹

    得严严实实。

    有学者曾对的17名来自欧洲各国的同学作过调查,其中70.58%都由父母

    资助完成大学学业,23.52%靠政府贷款,5.8%靠奖学金完成学业。他们

    所有人的共同之处是工作后决不再依靠父母,而是自己还贷款,自己攒

    钱成家立业。

    德国人的这种做法与西方的儿童从小就被教导要有独立自主的精神有很

    大关系,18岁成人之后原则上就要离开父母闯天下。所以在成人前,家

    庭和学校都教育子女为自己将来的独立生活作准备。这些都是基于西方

    文化的价值观。

    欧洲大学的开放意识也非常强,注重与外界的联系。如瑞典的BTH工学

    院就建在软件园的旁边,软件企业的人员可以到学校来听课,学校里的

    大学教授也可以直接为软件企业做项目。这里的学生入学时也无年龄限

    制。在该学校的本科生中有一位42岁的大龄生,是工作多年后认识到教

    育对他今后发展的作用又回到学校的。其实西方很多学生并不是从小学一直读到博士,而是断断续续,边实践,边工作,再求学,再工作,追

    求的实际效果,不徒虚名。这些学生的做法与他们的独立精神是有很大

    关系的。

    与西方人独立自主的思维习惯截然不同,以中国人为代表的东方人则有

    相互依赖的思维习惯,这种依赖主要体现在子女与父母的相互依赖上。

    中国的孩子从一出生就和父母在一起,孩子一啼哭父母马上就抱起来,使孩子从一出生就养成很强的依赖性。孩子过了百天才能抱到户外,而

    且从头到脚都要穿戴整齐。等孩子再大一些时,家中有好吃的、好玩的

    都让孩子优先,更增加了孩子的优越感,中国的父母一直要帮助子女成

    家立业后才算基本尽完做父母的义务,而子女以为这些都是理所应当

    的。

    中央电视台报道过这样一对母女,女儿离家到北京上大学,母亲就抛下

    自己的丈夫和工作到北京专门陪女儿。她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房子,每

    当女儿上课去了,她就进宿舍为女儿打扫卫生;女儿要练琴了,她就在

    旁边守着;女儿的衣服自然全都由她包了,等于她成了女儿的免费保

    姆。这是子女对父母的依赖,但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父母对子女的

    难以割舍。如果女儿将来工作了,甚至出国了,难道她还要再跟着去

    吗?

    现在国内有很多所谓的“空巢”老人,明明身体健康,生活无忧,却百无

    聊赖,天天坐在家里等着儿女上门,儿女不上门就怨天尤人,或者把关

    注的重心转移到孙辈身上,尽溺爱之能事。这些老人不是真的孤独,是

    他们不懂得如何独立地生活。他们习惯了和儿女在一起的生活,也习惯

    了为自己的子女无私奉献。

    有一对七十多岁的老人,生活在农村,养大了四个儿子,帮他们都盖了

    房子成了家。有一天,老太太到城里我家做客,跟我说:“老头子今年

    顾不上来看你了,他在家里忙,天天放羊!”这么大年纪了还出去放

    羊?这对老夫妻,为了儿子的婚事花光了自己所有的钱,到四儿子结

    婚,就不得不借钱办事了,一对老农民竟然欠下了七八万元的债务。没

    办法,老头儿只好给村子里放羊,每年收入七八千元用于还债。那天,老太太还“乐观”地跟我说:“快了快了,再过几年债还清了,我们就可

    以好好养老了。”这就是典型的中国父母,替儿女拉车拉了一辈子,人

    生都快走到尽头了都不能喘息。西方人独立自主和东方人相互依赖的思维差异同时也体现在东方人紧密

    的家庭关系和西方人松散的家庭关系方面。

    中国自古以来就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特别注重家庭伦理。在中国,一

    直重视每个人在社会与家庭中的位置,几乎每一个家庭中的成员都有特

    定的称号,如我们用伯父、叔父、姑父、姨父等称呼来表示不同的关

    系,而在英文中上述关系则只用一个“uncle”就打发了。在成年之后,纵

    使他们已离家自立门户,但在逢年过节时,铁路、公路和飞机运输中常

    有一票难求的现象,这足以证明现在的中国人以家庭为中心的观念并无

    太大的改变。

    西方文化由于一直强调尊重个人的观念,所以他们从小就接受了“独立

    精神”的教育。从中学到大学开始,很多年轻人离开家庭,以打工方式

    自食其力,社会中显现出来的独立个人的现象极为普遍。同时,在家庭

    的关系方面相对松散,对家庭和亲戚的感情也很少表现出过分依赖。例

    如美国父母们就十分尊重子女们的行动自由,在大原则的范围之内,任

    子女们自由发展,所以美国人大部分都表现出很浓厚的个人色彩。

    西方人独立自主和东方人相互依赖的思维差异还体现在其他一些方面,比如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习惯群居,中国人爱热闹,喜欢人际交往,喜欢大声说话,我们都说麻将是中国人伟大的发明,适合大家一起玩,很符合中国人的习惯;西方人喜欢独居,喜欢跟耶稣对话,他们发明的

    高尔夫,则符合西方人的习惯。

    2.东方人恋家,重亲情 西方人家的观念淡漠

    东方人对亲情特别看重,由此引申出来对家和故土深深的依恋,一曲抒

    发思乡之情的《故乡的云》唱了又唱;西方人对亲情远没有东方人那么

    依恋,家的观念也比较淡漠,四处漂泊对他们来讲是一种对人生的历

    练,更有人愿意把四处游历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

    东方人的这种对家庭和亲情的特殊感情也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

    传统社会的自给自足经济体系使得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习惯于守着自己

    的“一亩三分地”和“老婆孩子热炕头”,社会关系以家庭为基础,可

    以“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东方人重乡土人情,依恋故土,依恋家。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除非发生大的灾难或战乱,中国人一般不会背井离乡,所谓“父母在,不远

    游”,这和美国人一生平均搬家十几次乃至几十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种对土地的依恋和崇拜渐渐转化成了对土地及其附属的乡村的特殊情

    结。民间广为流传的“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以及“老乡见

    老乡,两眼泪汪汪”的说法就是国人重视乡土观念的生动体现。

    东方人重乡土人情还有这样一个典型例证:一位荷兰的妇女怎么也想不

    通,同他结婚14年,感情上还算和美的中国丈夫,不但偷偷地把老家的

    孩子和亲戚弄来荷兰,还在临终前把几乎所有财产都留给了十几年来未

    曾见面的中国的前妻。

    东方人就有这么个特点,恋家,喜欢待在一个地方,即便是那些移民的

    人,他们仍旧是老老实实地待在他们客居的那个国家里面,老老实实地

    发展他们的事业,争取他们的生活地位。其中中国人表现最为突出,中

    国人的表现真的像这个“国”字,喜欢矜持地将自己围起来,喜欢家的感

    觉,把自己好好地蜷在这个温暖的窝里面,好好地生活。

    讲到用词,东西方的差异更是十分明显。

    中国人将社会家庭化,不仅把“国”与“家”两个字合称为“国家”,还把友

    好城市成为“姐妹城市”,将士兵称为“子弟兵”,把当官的称为“父母

    官”,把河流称为“母亲河”,全都带有家庭人性意味;而西方人不但在

    文字上将“国”与“家”严格区分开,称“国”为“country”、“state”、“nation”,将家称为“family”,而且在社会

    生活上,也不会以东方式的家庭化来衬托政治思想。

    曾有一位在国外读MBA的中国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我有一个同学是澳洲的本科生,来到我们MBA班里面交流,其实主要

    是因为我们这里用英语上课。等到毕业的时候他竟然连澳洲都没有回,就直接本科毕业了。他在读书的时候就开始在上海实习,毕业大概半年

    之后去了英国,在那里工作了半年,然后又回到上海工作。工作一段时

    间之后,又去了荷兰工作。才一年半的时间,他的工作经历就够丰富

    了。我告诉他如果我是老板,我是不会用他的。他气坏了,说我小气。

    我告诉他这不是小气,因为我觉得他在我公司也不会待多长时间,与其

    这样,我宁愿聘用一个能把公司当成自己家的人,心里更踏实,也更节

    省成本。”这位国人所说的心里踏实其实就是中国人普遍的对家的那种根的感觉,东方人不能理解那样飘来飘去的人到底在做什么,也不相信他们会安心

    工作。

    东方人的这种心理在他们的消费观念上也得以充分体现。中国人有钱一

    定是先买房或建房,否则心里不踏实,这是一件大事。年轻人找对象时

    也得先问问对方有没有房;可西方有相当一部分人一辈子都不买房,租

    房住,有钱就去旅游度假、健身、看电影、吃馆子、买花。甚至有一种

    说法认为法国人愿用买最后一块面包的钱买一朵玫瑰插在妻子头上。这

    在东方人看来自然是有些过分浪漫了。

    东方人对房子的情有独钟其实就是对家和故土深深的情结,这种情结如

    此之深以至于他们连死了都希望自己能够葬到故土。而西方人生性自由

    率直,随处漂泊,很少以故乡为念。

    3.东方人看重环境 西方人忽视环境

    西方人看重环境中的物体,常常把物体周围的环境忽视掉;而东方人往

    往会通盘考虑,更看重物体所处的环境。

    日本庆应大学心理学研究人员几年前就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让日本人和

    美国人分别观察了一些木制的金字塔状物体,并告诉他们,这些物体名

    叫“daxes”。

    接着,两组人又分别看了两盘东西:一盘盛的是其他形状的木物体,另

    一盘盛的是其他材料制成的金字塔状物体。

    当被问及哪个盘子里有更多“daxes”时,美国人也不管物体是由什么材料

    制成的,便指向了金字塔状物体。日本人则恰恰相反,他们不考虑物体

    形状,而是指向了盛有木制物体的盘子。

    研究人员认为,实验结果显示了人们在感知世界时的基本差异。美国人

    感知的世界由不同形状的物体组成,因此在思考问题时便由“解析思

    维”(analytic mind)主导;而日本人感知的世界由相关物质组成,因此

    由“整体思维”(holistic mind)主导。

    简单来说,西方人大多关注具体问题和细节;东方人则主要从整体结构思考问题。换句话说,可以将这一思维差异比喻为:西方人看到的世界

    是直的平行线,而东方人看到的世界是圆的。

    另一位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心理学家理查德·尼斯贝教授(Richard

    Nisbett)也指出,这种思维差异还包括东方人和西方人看待周围世界的

    方式。

    由尼斯贝教授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比较了中美学生在观察图片时的眼

    睛转动。这些图片由物体和特定背景组成(例如草原里的一头狮子)。

    心理学家发现,美国学生专注于中心物体(狮子),而中国学生花更多

    时间观察背景(草原),透过环境看物体。

    在另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让这两组学生观察并形容印有池塘和鱼的照

    片,结果美国学生多是把注意力放在池塘里的鱼上。比如,美国学生会

    说:“看起来有一条鱼正游向右边。”而中国学生则倾向于关注池塘周围

    的情况,他们会说:“有一个湖或池塘。”

    心理学家解释:“中国人生活在相对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中,有固定的角

    色关系。因此,关注背景对有效的职能运作非常重要。相比之下,西方

    人生活的社会约束较少,强调独立性,他们可以较少关注环境。”这就

    是东方人和西方人明显的思维差异。

    打个比方来说,美国人看到的东西不是黑的就是白的,而中国人可以从

    中看到更多灰色阴影的存在。当他们同时看一张照片时,美国人把注意

    力放在了照片中间的物体上,而中国人则把整张照片看做一个整体。

    美国有位心理学家设计了另一个实验来观察这种差异是否存在着视觉上

    的因素。研究人员记录了两组学生看图片时的眼球活动情况。其中一组

    是欧裔美国学生,另一组则是纯粹的来美留学的中国学生。实验中每张

    图片的内容在真实的背景下都比较突出,比如说在树丛中的一只老虎。

    研究人员发现,结果仍是如此:美国学生花了很多时间把注意力放在了

    图片中间的事物上,而中国留学生的视线则放在了图片四周,试图寻找

    其中的联系。

    心理学家们在观察美国人和日本人时还发现,当他们和自己的小孩一起

    玩玩具时这种差异也很明显。一位美国母亲可能会对她的孩子说:“比

    利,给你辆小卡车,看它闪闪发光还有四个轮子。”相反,一位日本母

    亲可能会说:“我把小车推给你,然后你推回来,如果你把车扔到墙上的话,墙会哭的哦。”美国母亲把注意力放在了小车上,而日本母亲则

    把小车同周围的事物联系了起来。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思维的取向性便

    很容易灌输给下一代,这种差异也随之更加根深蒂固了。

    这位心理学家和他的同事们认为,这种形式的差异源于东方与西方各自

    文化的差异。他得出的结论是和谐是东方哲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所以

    东方人更强调一个事物和周围事物的联系;而与之不同的是西方人认为

    生命是独立的,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而存在的,因此更关注个体。

    4.东方人归因于外在 西方人归因于自身

    东西方人由于思维存在的差异导致了他们观察世界策略的不同,这种不

    同也延伸到更抽象的领域,例如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理解。东方人认为事

    情之所以发生,周围的因素都是一些诱因;西方人则认为事情发生肯定

    是由自身引起的。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尼斯贝教授的说法,由于受讲求个体的“解析思维”这

    种思维特点的主导,这种对个性特点而非背景的强调,会让西方人更容

    易犯下所谓的“基本归因错误”。这种错误的一个鲜明的例子就是当销售

    代表的业绩不理想时,西方的销售经理倾向于将其归因于下属的懒惰而

    不是外界客观条件的影响。

    尼斯贝教授的研究同时显示,东方人具有“整体思维”,因此更容易注意

    到重要的环境因素,并认识到它们也会产生影响,因此犯下“基本归因

    错误”的概率较低。

    斯坦福大学的迈克·莫里斯与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彭凯平,对中英文

    报章上的犯罪报道进行了深入分析。他们发现,英文报道往往关注罪犯

    的个性特点;中文报道则强调背景,例如罪犯的出身与人际关系等等。

    东方人关注事物的外部因素,经常归因于外因而忽视内因的决定性作

    用。而西方人则更多关注事物的内在因素,善于把握事物的本质,从内

    因寻求解决办法。

    例如,在报道一起校园学生恶性案件的方式上,东方媒体更加注重分析

    事情发生的背景,比如该学生论文没有通过、面临失业、竞争压力大等

    等周边因素,而西方媒体则认为这是由该学生心理问题严重、一直以来情绪不稳定造成的。

    1991年,艾奥瓦大学有一名学物理的中国学者名叫卢刚,他没有争取到

    奖学金。他对这一决定提出上诉,结果仍没成功,而后来也因此没有得

    到在大学教书的工作。10月31日,他进入物理系办公室,开枪打死了处

    理他上诉的顾问、几个同学和旁观者,然后开枪自杀了。

    当时在密歇根读书的一名研究生迈克尔·莫里斯注意到校园报纸上对卢

    刚的行为的解释几乎都是集中在对卢刚的品质的推测上——凶手的心理

    弱点(“脾气很坏”、“性格险恶”)、生活态度(“个人认为枪是拯救不

    满的重要手段”)、心理问题(“他是一个心理有点儿不正常的人,他使

    自己成功也使自己毁灭”、“他的心理问题面临着挑战”)。他又问他的

    同学彭凯平中国报纸上对这起案件是如何报道的,却发现中国的报道大

    相径庭。中国的新闻记者主要是强调原因,认为卢刚的行为一定与其背

    景有关,其解释都集中在卢刚的各种社会关系(“与导师的关系不

    好”、“与被杀的同学处于敌对状态”、“与中国人的群体隔离”)、中国

    社会给他造成的压力(是中国“尖子生”教育政策的牺牲品)以及美国社

    会背景的各个方面(在美国,公民可以拥有枪支)上。

    在卢刚犯下了杀人罪行并且又自杀的同一年,一位美国的邮递员,名叫

    托马斯·麦克温尼,在洛伊尔欧克(美国密歇根州东南部城市,是底特

    律的住宅郊区)工作。由于种种原因,他丢掉了工作,也向工会提出了

    上诉,没有成功,后来也没有找到专职的工作。11月14日,他走进他曾

    经工作过的邮局,开枪杀死了处理他上诉的管理人员、几名同事和旁观

    者,然后就自杀了。

    而对这一事件,美国的新闻记者仍旧把焦点集中在麦克温尼的个人性情

    方面——生活态度以及从他过去的行为推断出的性格特点(“不断受到

    暴力威胁”、“脾气不好”、“狂爱武术”、“精神不稳定”)。而中国的报道

    则强调对麦克温尼造成影响的环境因素(“被解雇了”、“邮局的管理员

    是他的敌人”、“受到最近在得克萨斯发生的杀死多人案例的影响”)。

    从对上述两个案件不同的归因可以看出,东方人习惯把事情发生的原因

    找到外部因素的,而西方人则习惯把事情发生的原因归根于做事情的人

    本身头上。这也应该是由前文所讲的东方人与西方人对背景关注程度不

    同而导致的最终结果的一种差异。5.东方人注重人际关系 西方人注重个人行为

    西方人重视个体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他们比较注重个人行为,“我”字在他

    们心中的地位高于一切;而东方人则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他们

    整体思维和注重和谐的表现。

    西方人对个体的重视实际上就是一种个体本位,这种个体本位体现在价

    值观上就是强调个体的力量和个人英雄主义。美国人信奉“社会原子

    观”,深信个人就是一个原子,不依靠他人或集体而存在,个人的权利

    神圣不可侵犯。个性的存在应得到承认和强调,应充分发挥个人的潜

    能,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志趣。因此美国人从孩提时代就受到鼓励,凡事

    自己拿主意,拥有自己的见解,解决自己的问题,开拓自己的独创性。

    家长允许孩子争辩,甚至不愿对孩子说“不”字,生怕压抑他们的个性。

    孩子成年后便独自到社会中闯荡。青年们上大学都希望离家远远的,尽

    量依靠自己,争取奖学金,或打工,或利用贷款,工作后逐渐偿还。有

    时在饭馆里吃饭,家人之间也是各付各的账。

    西方人对个体的重视还体现在对自我的看重上。西方国家的人无论是第

    一次见面还是接听电话都习惯于主动自我介绍,而不问别人的姓名。所

    以,如果要询问别人的名字,就应主动介绍自己,让别人主动告诉你他

    的名字。而在中国,中国人一般是在已经知道对方是谁而只需要介绍自

    己时才主动自我介绍,这主要发生在下级对上级或是某个体到某单位办

    事的时候。

    一般情况下,中国人与人第一次见面时,习惯于主动询问别人姓名,如

    对方不问自己,也不必主动介绍自己的姓名。特别是电话交谈中更是如

    此,电话铃响后,中国人拿起电话首先问对方是谁,而西方国家的人则

    是首先通报自己的姓名。

    超过一定年龄的美国人中大多数都会记得他们的识字课本《迪克与珍

    妮》。迪克、珍妮和他们的狗斯宝特都是十分活跃的个体。20世纪30年

    代的早期版本(该书到60年代一直为人们所广泛使用),第一页描写的

    是一个小男孩跑着穿过一片草坪。第一句是:“看见迪克跑,看见迪克

    玩,看见迪克跑着玩。”从西方人的心态来说,这些传达了有关小孩的

    几个基本信息。

    但在同一时代的中国识字课本的第一页却是一个大一点的男孩肩上背着一个小男孩,写着“哥哥照顾小弟弟,哥哥爱弟弟,弟弟爱哥哥。”小孩

    初次遇到的印刷字传达的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人们之间的关系。

    从识字课本上我们可以看到东方人与西方人对个人和人际关系的不同态

    度,这种思维差别从小就已经在他们的脑子里扎下了根。这种对个人和

    人际关系的不同态度归根到底就是由东方人与西方人对“我”字的不同认

    知造成的。

    有一首歌原唱是位老山英雄,后来这首歌家喻户晓:“没有花香,没有

    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这首歌形象地说明了中国人的观

    念:英雄都是小草,何况是普通人!还有一首歌是春节晚会上唱给亿万

    中国观众的:“天地间走来小小的我。”“我”字在东方人看来就是小小

    的,永远被小写。

    在中国,我们从小受到的就是这种教育:我,是一个很小的、不值一提

    的个体,没有集体的智慧,我是毫无价值的。小白兔拔萝卜需要大家来

    帮忙;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臭皮匠,凑成一个诸葛亮;红花需要绿叶

    衬……自古谦虚是中华儿女的美德,如果自以为是,或者一枝独秀,就

    会有“枪打出头鸟”、“树大招风”等警告。于是几千年来,我们把自我压

    缩得小而又小,对小小的“我”的藐视使得我们仿佛永远缺乏自信,即使

    心里觉得自己能行,也要口是心非地说不行,只因为这种表达方式在中

    国最容易被人接受。

    而在美国,“我”却得到了足够的重视。首先,“I”永远大写,无论是否在

    句首。其次再看写信的时候,收件人的名字写在中间第一行。另外在象

    棋里,国际象棋的国王和王后是可以随便走的,小卒也可退可守,马也

    不必走日,象也不必走田,一律自由。可是中国象棋里的条条框框却如

    此之多。也别说,倒是积累下许多绝代残局,让多少人痴迷!

    到美国探亲的父母都知道,如果以来参加孩子的大学毕业典礼为理由签

    证,那是最有希望的。这让很多中国人不解:不就毕业吗?能比生孩子

    重要?可见,中国人更讲究传宗接代,而美国人则把毕业视为人生重大

    的里程碑,因为那是自我成就感、自豪感的最重要体现。

    其实别说大学了,就是五岁的孩子幼儿园毕业,在美国也隆重之至:精

    美的邀请函;典礼上孩子们穿着小袍子、戴着有穗子的小帽(虽然个是

    用一只塑料小碗和硬纸板做的,也像模像样,非常漂亮);幼儿园的校

    长讲话,还亲自发给孩子们毕业证书、奖状;孩子的家长亲友团更是兴奋异常,照相机、摄像机噼里啪啦地围着孩子闪成一团……虽然幼小的

    孩子们还不能十分明白这一天的意义,但是经这么一折腾,也肯定会明

    白自我的重要。美国就是这样,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栽下了“我”这颗种

    子,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的自我意识会越来越强:要有自己的房

    间,要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和财产,干不干一件事要有自己的理由,作自

    己的选择,而不是一味地听从家长的安排。家长只能和孩子商量,不可

    以越徂代庖,更不可以以“威严”自居。

    西方人注重个人行为,所以他们看重“我”,表现出来似乎就有些自私自

    利,率性妄为;而东方人注重人际关系,做事时会比西方人更多地考虑

    别人,也是集体主义的一种侧面表现。

    这种东方人与西方人存在的巨大思维差异在手机实名制问题上也得到了

    更充分的体现:

    针对手机非正常短信问题的治理,美、英等一些西方国家不实行发送方

    手机实名制,而是实行接收方的过滤制。实际上,这种做法的实质就是

    把是否要接收短信的自由还给接收者。而韩国、泰国等东方国家,则是

    严格实行手机实名制,手机入网用户必须出示身份证,经过审查登记后

    才能获得入网资格,而且手机用户持有的号码也有限制。也就是说,从

    信息发送方加以限制,无论发送方是否出于恶意,都将受到严格限制。

    从这个处理事情方式的差异上,我们也可以看出东方人与西方人的思维

    差异。崇尚个人主义的西方社会,极大地尊重和保护个人的权利不受侵

    犯。收发短信是手机持有者的自由,对于发出者的信息,接收者完全有

    权选择是否需要接收。这需要手机技术发展的支持,保证用户享有有效

    的信息过滤功能。

    另一方面,这也反映出西方人一直持有的一种观点,即有理性思维的人

    是能够分辨出有益和有害信息的。也许这种信息自由会暂时让一些危害

    信息占上风,影响社会秩序稳定,但这种信息自由最终会将是非分明,让不良信息无处藏身。更重要的是,在许多西方人眼中,他们不愿意自

    己的权利受到限制。

    而崇尚集体主义的东方社会,特别强调“小我”对“大我”的服从,甚至牺

    牲。这样可以充分保证整个社会的权利不受侵犯。当危及社会秩序时,就需要全面打击。尽管实施这种危害行为的可能只占少数,但是全社会

    有必要为消灭这种危害付出共同的努力。这种集体主义精神有利于积极有效地调动民众力量,解决许多重大问

    题。东方人认为危害社会安全的信息是社会隐患,就应该全面制止,不

    让任何犯罪分子有空隙可钻,为了整个社会着想,个人权利受到限制是

    行得通的。

    西方人对个人行为的重视,使他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倾向于追究每个具

    体的人的责任,这种思维放在信奉集体主义的东方就行不通了。

    简·萨弗里是一家美国跨国公司的负责人。日前,她来到日本调查分公

    司里一个员工犯下的严重错误——由于某个机器安装错误而导致整批产

    品从流水线上撤出进行返工,公司损失惨重。

    简问日本工厂的经理能够找出犯错者是谁吗?对犯错者采取了什么措

    施?她很震惊地听到日本工厂的经理说:“我不知道是谁犯的错,整个

    工作小组都对此承担了责任。”他还告诉她,“至于是哪个女工应该对此

    负责,她们没告诉我,我也没问。即使车间督导也不知道。而且即使知

    道,她也不会告诉我。”

    “但如果人人都对此负责的话,就意味着事实上没有人负责。”简争辩

    道,“她们不过是在掩护彼此的错误而已。”

    “可我们并不这样认为。”经理礼貌但很坚定地回答说,“我认为那个女

    工已经很难过了,她跑回家里并打算辞职。是她的两个工友把她劝回来

    的。全小组都知道她是那个罪魁祸首,她感到很羞愧。整个小组也都知

    道她是个新手,但她们却没有给她足够的帮助,也没有好好地照顾她或

    者培训她。所以整个小组都认为自己应该承担责任。我这儿有一封她们

    的信。她们愿意公开向你道歉。”

    “不,不,我不需要道歉。”简说,“我只想制止这类事件再次发生。”但

    她不知道她应该做些什么来制止这类事件再次发生。

    这就是东西方人的不同,即西方人首先尊重个人行为,把自我放在前

    面。而东方人讲究个人服从集体,为了维持人际关系的和谐,首先要从

    整体考虑。

    6.东方人关心别人隐私 西方人回避个人隐私在东方人眼里,探听一下别人隐私,给别人提一些建议,都是表示对别

    人的关心。而在西方人看来,这样做就有冒犯的意味,就有干涉个人自

    由的嫌疑。

    中国人喜欢串门,与朋友来往聊天,如此感情浓厚,彼此关怀,生活自

    然充满情趣和温暖,然而此种关系会渐渐转变为管别人的私事,又免不

    了论长议短,搬弄是非,最终闹得大家不欢而散。中国人爱听新鲜事,对人对事总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在与美国人交往中,难免不自觉地采

    用“警察查户口式”或“法官审问犯人式”的谈话方式,这是最不受欢迎

    的。因为这种追根究底的谈话无疑是对他人私生活的侵犯,干涉他人的

    自由,约束他人的意志。被问的人不但不胜其烦,有时尤感难于应对。

    美国人比较直率,如果这一连串的问话使他们很不愉快,他们会老实地

    不客气地说“请管好你自己的事”,送你一个软钉子。

    有位西方人谈到了自己在中国的经历。他说刚到中国,还没习惯中国人

    的说话方式的时候,经常觉得中国人为人处世直截了当。

    第一次,是他买了一件东西,遇到一位中国人问他这个东西多少钱,他

    当时很吃惊。因为问的人跟他并不很熟,只是他住的公寓里的一个工作

    人员。他觉得有些适应不了。

    但在中国待久了,他也慢慢习惯了中国人的处世方式。因为他发现,不

    论是钱还是别的事情,中国人很喜欢向他提出五花八门的问题,或者是

    评论一下他的外表或他的什么东西。但在某些情况下,他还是不知道该

    如何回答中国人对他提出的问题。

    有一次,这位西方人出门碰见了一位邻居。邻居问他:“你去哪儿?”他

    回答说:“我要去理发店。”邻居马上露出很惊愕的表情,脱口而

    出:“不行!”西方人糊涂了,很不解:“嘿,你什么意思呀?”结果邻居

    又重复了一遍:“不行!我不让你去!”老外更糊涂了。就问邻居为什么

    不让他去,他说:“因为你上次去那家理发店把头发剪得那么短,真难

    看!”老外懵了,根本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邻居这样的结论。当然他也

    知道邻居没有恶意,但这么一种评论还是让他感到震惊,觉得不可思

    议。

    这位西方人的经历就反映出一个问题:东方人的思维习惯是崇尚关心别

    人、体贴别人的,他们认为对一个人问得越细说明对他越关心;在西方

    人眼里,这样做就是狗咬耗子多管闲事,就是对自己的过度干预。西方人的这种思维使他们有着明确的个人所属观念,也就是说属于自己的东

    西就是自己的,不容别人干涉。私人生活是这样,私人物品更是如此。

    一位到新西兰的中国留学生到基督城生活了五个星期,和寄宿家庭相处

    得还算融洽,比她原本料想的好很多,让她觉得暖意融融。但一件小事

    的突然发生,让她突然觉得是生活在陌生的西方,而不是温情脉脉的故

    乡。到基督城的第一个星期天已经是九月份了,天降大雪,雪地里留学

    生和寄宿家庭的家人拍了很多照片。她以前只知道新西兰的冬天在七八

    月份,没想到九月份竟然还“冬味十足”,这让她无比开心。寄宿家庭女

    主人十分贴心地借给她手套、帽子、羊毛围巾,并热心嘱咐她上下学路

    上一定戴上。周末她们又去了山顶郊游,玩得也很愉快。这样一来,留

    学生更是欢喜得不得了。然而令她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第二个星期照

    片洗出来了,留学生放学回家,鞋都没有来得及脱,女主人便迫不及待

    地把她叫进客厅一起看雪景照片和她们郊游的照片。留学生看到照片几

    乎每张都有自己的影子,心里暗自高兴,心想,这家人一定是很喜欢她

    的。看完后她顺手挑了一张最满意的,准备寄给远在中国的父母。她边

    向卧室走边告诉女主人她拿了张照片,但话音刚落,女主人就拦在了她

    面前。从女主人的表情和神色变化,留学生感觉她也许不该拿走这张照

    片。不出所料,女主人断然拒绝了她的要求,并告诉她这些照片是属于

    她丈夫的,因为相机是他的,底片也是他买的,女主人还很不客气地告

    诉她如果她想要照片,可以向男主人借底片,然后自己去洗。

    留学生听完,郁闷了老半天,后来她才明白自己无意间触犯了西方人泾

    渭分明的个人财产观念。这种泾渭分明的观念使西方人对自己以外的人

    无比热情,但又绝对不允许他人迈入自己的领地。他们对外开放,对内

    则是保持封闭的态度。

    中国人一般比较重视维系自己与别人之间的关系,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

    出自己对他人的关心,他们认为了解一个人的细节就是对他好,而西方

    人却不领情,对此很不认同。

    7.东方人求同存异 西方人标新立异

    西方人对于个人的重视推动了社会的个性解放和对标新立异的追求,促

    进了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个人创造性的增强,整个社会显得多姿

    多彩而富有生气;而东方人则不喜欢张扬,“不敢为天下先”。西方旅游者因为极富冒险精神,而且受个人自由主义的影响,他们在旅

    游目的地的选择上往往趋向于人迹罕至的旅游地,喜欢率先来到这些地

    区享受新鲜的经验和发现的喜悦,喜欢接触并渴望了解他们不熟悉的文

    化和人群。

    一般而言,凡是极具特色或个性突出的目的地,往往会成为西方旅游者

    选择的对象。而中国人喜欢一些较为平和或静谧的景观,一般选择的多

    是熟悉甚至人人皆知的目的地,而对于一些旅游开发不是很成熟或地处

    边远地区的景区却不感兴趣。

    同时,中国人具有较强的群体观念,易受他人支配,在选择目的地时,很容易听从他人的意见,也很容易受他人或社会流行的影响,从而使得

    一些知名度较高的旅游地在旺季达到饱和甚至“超载”,而一些景色奇美

    却不很知名的旅游地很少有人问津。

    再有,中国人私家车的内部装饰一般都中规中矩,比较传统,比如有中

    国结、红绳子、小可爱、公仔娃之类的装饰物,而美国人的车内则比较

    别致:酷点的是挂一些骷髅玩具、枪弹,含蓄点的是新奥尔良的狂欢节

    珠子,总之五花八门,很少看见有雷同的。

    西方人的标新立异、张扬自我由此可见一斑,而东方人总是不爱出头,不喜欢张扬,喜欢“韬光养晦”。西方人注重个人行为,使他们倾向于标

    新立异,表现为花哨的服饰和装束。他们会刻意追求不同于别人的地

    方,因为他们习惯于张扬自我、张扬个性。

    从征婚启事上来看。随便翻翻中国报纸杂志的征婚栏目,常常看到某

    男,多少岁,身高多少,留美博士,或英俊潇洒或成熟稳重,事业有成

    (即有车有房甚至有名车豪宅),欲觅多大以下(通常是比自己小2—

    10岁),身高多少以上,相貌美丽,皮肤白皙,温柔可人的女士为友,反之亦然,相当格式化。姑且不论其中有多少是不实之说,这至少说明

    了一种社会导向。

    反观欧洲人的征婚启事,我们很少看到这样的语句,大部分人会写出自

    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如:“某人,金发、素食主义女郎,喜欢大自

    然,爱好游泳和瑜伽,觅能与我共享此美好人生的志同道合者为伴”。

    鲜明的个性呼之欲出。西方人没有奇装异服之说,你就是穿得再惊世骇

    俗,大家也会见怪不怪,处之泰然,没准还会有人夸你别致,因此在西

    方要想“引人侧目而视”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为大家都在标新立异。

    而东方文化的主流则提倡“夹着尾巴做人”。从小的时候起,老师和长辈

    们就开始不厌其烦地教导我们:“做人要谦虚,不要太外露,不要太张

    扬,更不能张牙舞爪,锋芒毕露。”老师和老人们为了让我们进一步加

    深理解,还抬出祖先创造的许多理论,反复给我们讲很多民间谚语和成

    语典故,比如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天塌下来有大个子顶着”、“明哲

    保身”、“知足常乐”、“锋芒毕露”之类的话。大致都是“出头的椽子先

    烂”这样的意思。

    “椽子”是屋顶上的木条,要是露在外面经受风吹、日晒和雨淋,发霉腐

    烂也就在所难免。所以“出头的椽子先烂”就用来比喻抢先出头的人先遭

    受挫折。这一思维导致东方人一般来说少有变革,他们总觉得“第一个

    吃螃蟹的人”往往不得善终。东方人害怕争先、不愿争先的另一个极端

    就是东方人恐后,害怕落在后面。一旦某种变革渐渐占了上风,成了主

    流,大家会忙不迭地随波逐流,赶紧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有两个很生动的事例说明中西方人思维的求同与求异的表现。一是有位

    中国教师与一群外国留学生一块儿出去买衣服。这位教师看到一件衣服

    很不错,但究竟买不买自己却一时之间拿不定主意。于是她很自然地像

    中国一般的顾客那样,征求这些留学生的意见。谁知这些学生说:“我

    们不参与意见,因为挑东西是自己喜欢的,无须得到别人的认同。”把

    这位教师弄得很尴尬。另一件事是一位报社记者写的外国留学生素描:

    某大学有两个十八九岁的法国姑娘,人相当漂亮,活泼可爱,尤其是那

    一头披肩的金发十分美丽。奇怪的是,这两个妙龄少女夏天的时候却剃

    掉了满头秀发,理了个大光头。中国教师问起时她们却回答:“理光头

    凉快嘛,才不管别人怎么说呢。”而她们的一个中国女同学,每年春去

    夏来,想早一点穿上裙子,可就不敢第一个穿。同样一间寝室,中国学

    生的东西整齐摆放,书怎么放,鞋怎么放,都很讲究。外国留学生却光

    怪陆离,有睡地铺的,有将自己的床铺装饰得富丽堂皇的,有位金发女

    郎竟扯了大块的花布钉在天花板上,正中画条大蟒蛇,吓人得很,她却

    不以为然。美国学生说:“在我们国家,雷同、学别人的样子是无能的

    表现。上帝创造了人,每个人都有一个脑子两只手,为什么要跟别人一

    样?”

    中国的艺术教育也很能说明中国人求同的思维。中国的艺术教育多为严

    格的模仿,民间艺术只是完整的师承式、流派式。如在表演艺术中,学

    生都努力模仿一个角色的“正确方法”或某位著名艺术家的唱念做打。在绘画雕塑中,学生力求原样复制放在面前的艺术作品,其审美价值往往

    在于模仿得真与否。而在西方,技巧培训是在实现独创观念之后。他们

    的早期教育更强调让儿童本能地反映,强调儿童有独特的作品。在那

    里,刻板的模仿往往因为被认为妨害自发性和创造性的发展而遭到唾

    弃。很多教师根本不向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也不急于要求学生临摹。

    他们常常向学生提出问题,这些问题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而是鼓励学

    生探索自己的思想过程和情感形态。

    这种求异与求同的差别根源,如果从文化基因上找原因的话,那就得追

    溯到婴儿的抚育方式上。美国一位研究东西方文化的权威人士E.赖肖尔

    在《日本人》一书中就提出了这个问题。他认为,日本及东方的婴孩与

    儿童,哺乳期比较长,并总能得到母亲的爱抚,有时候母亲出门还用背

    兜背着外出,夜晚通常由父母带着同床睡觉。因此这些孩子从小就形成

    了某种程度的依赖性。孩子自幼在父母温暖的怀抱里成长,致使他们成

    年以后也总想获得别人的宠爱,久而久之,心理上依赖于群体的认同和

    社会的赞同。

    西方人的抚育方式则有很大的不同,婴儿的饮食起居有严格的规定,往

    往交给陌生的保姆照料,并独自在一个房间睡觉,从而具有较强的独立

    性。在以后的教育培养中,西方人又往往注意培养孩子的求异感和独特

    的个性。有一对法国夫妇生了一对双胞胎,他们便为自己的双胞胎缝制

    了十几件各不相同的衣服。而在中国,几乎百分之百的父母会有意识地

    让双胞胎穿同样的衣服,对法国夫妇的举动自然不理解。法国夫妇却解

    释说:“双胞胎在外表上已经很像了,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培养各自的个

    性。”

    思维上的差异往往在两个群体的接触过程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例如,我

    们中方代表团到了德国以后,德国接待的主人往往会问:“今天晚上你

    们喜欢吃西餐,还是去中餐馆吃中餐?”我们有的代表团的答复往往

    是“随便”或者“客随主便”。负责接待的德国人对这样的答复非常不理

    解,他们说一听到“随便”、“怎么方便怎么来吧”这些字眼就头疼,更不

    知道怎么弄好,不好操作。在我们的思维深处认为客随主便是一种礼貌

    的表现,是对主人的尊重,可西方人不这样看。

    欧洲的代表团到中国来,你要是问他今天干什么,他一定不会说“随

    便”,而是会明确表明自己的愿望,去天安门还是去长城,他会直截了

    当地告诉你,中方也很好安排。人家明确地告诉你了今天就吃西餐,或

    者就吃中餐,准备就是了。中国人一般不习惯表达个人的愿望,都有一种“从众”的心理。比如外方

    接待我方代表团,对方问,各位想喝什么?如果代表团的团长说喝茶,后面几位可能也都会说喝茶。人家奇怪,怎么一个说喝茶,其余的就一

    个个都要茶呢?

    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这些代代相传的观念束缚住了一代又一代的东方

    人。长期受这种教育,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没有个性、没有棱角、安分

    守己、遇事没有主见、没有选择、不会选择的谦谦君子。了解了这些,就不难理解当需要选择时,东方人为什么总会习惯于说“随便”二字了。

    8.东方人承受压力 西方人发展兴趣

    西方人注重平等,讲求相互之间的沟通,而东方人注重服从,强调上下

    有别,长幼有序。这种差异引起了东西方人在教育上的不同:西方式的

    教育注重引导,而东方式的教育则偏重灌输。

    在美国,学校教育的方式是启发式和讨论式的。美国的老师在授课时不

    会笼统地把书本的知识照本宣科地教给学生,而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探索、自己思考、自己提出问题,老师则只是起到引路的作

    用。美国人评价一个学生学习是否成功、人生是否成功的标志是他是否

    颠覆了旧的理论,提出了新的思想,新的创意,创造了新的东西或者新

    的技术,解决了重大难题,开创了新的商业模式。

    而在中国,学校教育的方式是灌输式和填鸭式。中国的老师习惯于三尺

    讲台,中国的学生也习惯于坐冷板凳,一坐就是四十五分钟。四十五分

    钟中至少四十分钟都是老师自己唱独角戏,结果就是老师课上喋喋不

    休,学生在课下也只是抄抄写写或者读读背背,不需要自己思考,所有

    要做的只不过是消化。在中国评价一个学生学习是否成功、人生是否成

    功的标志是他是不是考上了北大、清华、哈佛、剑桥,考取博士、硕士

    等等。

    美国的教育以受教育者为本,老师讲课的好坏以学生听讲的效果来判

    断,教学内容则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而中国的教育是以教育者为本,学

    生被动接受。美国老师把教育作为一门艺术,都有自己整套的教育理

    念,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懂得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当一位中国家长

    问一名美国老师“你们怎么不让孩子们背诵一些重要的东西呢?”时,这

    位美国老师的回答是:“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

    的知识;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死记硬

    背,既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这只是一

    名美国普通的小学老师。

    在一个记录片里曾有这样的画面:美国的课堂上,学生们围成一圈坐

    着,各种姿势都有,甚至有几个孩子坐在地上,而不是椅子上。老师在

    前面讲课的时候,学生们在下面七嘴八舌的,没有举手的。而中国的孩

    子们在上课时,腰板要挺直了,双手背在背后,两脚放好。老师讲课,没人说话。提问时,学生以同样的姿势举手发言。杨振宁教授在谈中美

    教育时就曾说道:“美国的教育重视启发,中国的教育重视灌输。”

    中国的教育让很多西方人觉得残忍,一个个天性十足的幼儿,在课堂

    上,却“被逼”坐直,不许说话,不许有小动作,要举手发言,每节课都

    要像木头人一样。有自制能力的成人尚且觉得难受、烦躁,何况是年少

    的小孩子呢?课堂上老师永远是“主角”,而学生处于被支配地位,被动

    地听老师灌输知识。中国的教育是让学生“吃透”课本,并让学生误以为

    课本就是知识的全部,要求学生用大量的时间来反复复习,这就像被嚼

    烂的食物一样没味道。新奇,有趣,本是孩子追求知识的天然动力,这

    种教育方式扼杀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结果,孩子们厌倦了课本、厌倦

    了学习、厌倦了阅读,更厌倦了知识。

    学校教育如此,其实在家庭教育上也如此。在东方人的家庭里,家长对

    孩子也是一种灌输式的教育,而且这种灌输是带有典型的东方家长式作

    风的,接受这种家庭教育的孩子一直在承受来自父母的期望等诸多压

    力。而在西方人的家庭里,父母和孩子平等,父母会尊重孩子的意愿和

    选择,让孩子自由发展,从个人兴趣出发培养孩子。

    举一个最常见的例子。一个生活在美国的华人家庭有两个儿子。老大从

    小本分老实,但天资平平,成绩一般,家长投资培养其才艺也不见起

    色;而小儿子却聪明过人,灵气十足,不仅在学校成绩优秀,才艺方面

    也颇具天赋,音乐、下棋、美术等等,学什么就会什么。

    可想而知,这小儿子为父母争了光彩,也是亲友们夸奖羡慕的对象。家

    长便放弃不争气的大儿子,投资时间和金钱来重点栽培小儿子,送他去

    好学校,课外也花重金带他到处拜师学艺。

    高期待、高压力下的老小,很羡慕哥哥的清闲自在,但他还算听话,直到高中毕业都是各方面出色的好学生,又进入了人人向往的哈佛大学,家长更为此自豪无比。然而,从哈佛毕业之后,老小却什么事都不想

    做。他告诉父母:“我已向你们交了差,你们有了个哈佛毕业的儿子,够有面子了。但我从小就在高压力下生活,如今已经筋疲力尽,该是我

    放松一下、按自己的方式生活的时候了!”

    而那个不起眼的老大,家长以往并没有对他施加什么压力,这使得他有

    空间和时间参与轻松的课外活动。他没有像弟弟那样被父母逼迫着奔忙

    于上课外技艺班,却当了多年童子军,有机会在一些少儿组织中接触到

    更广泛的项目,获得综合知识技能,渐渐找到了自己喜爱和擅长的领

    域,而且培养了自信、自立和自强的精神,懂得了要靠自己的努力取得

    成绩。他读的虽是极普通的州立大学,却有机会展示和锻炼自己的领袖

    能力。大学毕业后他没有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而是勤勤恳恳地工作,从普通岗位做起,表现非常出色,后来又自己创业闯出了一片天地。

    现在,这家父母提起大儿子时就骄傲,提起小儿子就叹气。其实这家的

    大儿子接受的教育方式正是西方式家庭教育的代表,父母管得宽松,自

    己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而那个小儿子正是东方式教育的牺牲品。

    这类望子成龙、“龙”却不争气的例子并不少见,而且在亚裔中的比例更

    高些,或许因为亚裔家长对后代的关注高于其他族裔。相反,“成为自

    己想成为的人!”是很多美国学校和校外少儿组织从小教导孩子的准

    则。在这种准则指导下的美国教育则更愿意鼓励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

    式去发展。

    从东方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教育方式我们可以看出两个群体间不同的思维

    习惯。直到不久以前这种思维差异的鸿沟依然存在:20世纪90年代,国

    内的很多父母依然把孩子选择绘画、唱歌当成不务正业,限制或者强迫

    自己的子女去按照父母的意志发展;而西方人从小就被允许发展自己的

    兴趣,最终往往就会在自己爱好的领域中取得成就。

    9.东方人克己复礼 西方人追求自由

    西方人重视自我,重视个体,因而追求个性的解放和个人的自由;而东

    方人注重的是整体,讲究小我服从大我,因而会不惜克制自己、委屈自

    己去顾全整体。美国有一家屠宰场,圈在围栏中等待宰杀的一群牛中有一头黑白花牛。

    它在尝试了多次逃跑后最终奋力冲出栅栏,奔向大街,而满大街的人及

    汽车都在纷纷给它让路,后面追赶的警察并没有采取任何暴力手段阻止

    它。直等到那头牛筋疲力尽时,一名警察才冲上去抱住它的头,竟然还

    吻了它一下。后来这头牛没有被赶回屠宰场,而是被养在公园里供市民

    们参观。在他们看来,进入屠宰场的牛怕死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了,而它

    正因为恐惧才极力冲出牢笼的,在它冲出栅栏的一瞬间,它早已将生死

    置之度外了,因而也产生了极大的勇气,并由此做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

    举动,成功地逃离了屠宰场。既然它怕死,那就别让它死了,并且还要

    让它好好地活着。这就是美国人的思维方式。

    在对待牛的问题上显示出了美国人对个人自由的重视,他们之所以没有

    把那头逃跑的牛屠宰了,就是因为他们内心深处被那头牛追求自由的精

    神所打动。这就是西方人对自由的重视。

    我们再来以中国文学为例看东方人克己复礼的思维。中国文学从最初表

    现出的自我意识就是要小我服从大我,将小我融汇到大我之中。“爱国

    主义”一直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主流,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贯串于文学作

    品之中,个体精神的发展离不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价值。中

    国文学中在个人自我意识与社会发生冲撞时,个人往往克制自我,顺从

    社会道德风范,“克己复礼”。个人在物质上的欲望和情感需求都要服从

    一定的道德规范,由追求完善的自我进而发展为对自我的批判、反

    省,“见贤思齐,见不贤自省”是一种“反求诸己”的与社会调和的思维模

    式。

    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系列追求人格完美的形象和作家,自我意识

    体现了人格的完美和高尚。这种思维方式是以实现个人道德完善,达到

    真、善、美合一的整体境界为最终目的的。

    西方文学也注重设计自我,但前提是要保证自我的绝对自由,排斥他人

    对自我的侵犯,反对社会强加于自我的种种束缚,自我意识体现在对自

    然的征服和对社会传统、道德、宗教力量的反叛上。其思维方式则是以

    认识自然、征服自然和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为终极目的的。

    西方人对自由的追求由来已久,“不自由,毋宁死”就是对这种思想的形

    象刻画,他们追求个人的精神解放,向往自由世界。而东方人往往习惯

    于逆来顺受,是一种“忍”文化。西方人这种对精神突围与生活解放的渴求在电影《亚瑟王》中有着深刻

    体现。亚瑟王和他的骑士们最初也是为罗马教会服务的,他们一次次为

    教会流血战斗,却始终未获得任何许诺,尽管这些战斗使他们声名大

    噪。当他们的耐心走向尽头,忍无可忍时,他们便义无反顾地与教会决

    裂,为了自由,也为了他们自己的土地。他们高举长剑、振臂呼

    喊“Freedom”(自由)。

    大约与亚瑟王同时,中国正处在南北朝分裂时期,中国的士兵、权贵又

    在忙些什么呢?他们正处心积虑地巩固着自己的地位,谋划着如何获得

    更多的财富。而此时广大的中国农民在战乱的岁月里一味地忍受,默默

    承担着战乱与压迫。他们始终没有像亚瑟王那样积极为自己的生存反

    抗。

    其实并不只是在这个时期,东西社会中人们的生存观念存在着巨大差

    异,历史上其他时代也是这样,这就是由以中国为代表的克己复礼的东

    方文化所决定的。

    从历史的角度看,西方进入文明时代似乎比东方还要晚些,而他们步入

    封建文明的时间就更晚了,直到资本主义在西方完全确立,封建主义始

    终未能将人完全奴化。这是西方人强烈的自由精神作用的结果。漫长的

    自由之风,孕育了浪漫和率性,自由弥散在整个西方世界中。

    西方民族的反抗意识,争取自由的精神要远远强于东方人。从反抗教会

    的黑暗统治,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直到两次世界大战,各民族奋起反

    抗,自始至终,他们都表现出强烈的个体意识与自由精神。在他们的世

    界里,独裁与专制是不可能被接受的,因为他们的骨子里流淌的就是桀

    骜不驯的自由精神。当精神受到禁锢、思想受到限制时,他们会义无反

    顾地反抗,死命地挣扎。哥白尼面临教会审判,从容就死,将西方世界

    追求自由的精神发挥到极致。从另一方面讲,他们对精神需要的渴望,更多地依赖自己对自由的不懈追求。

    历史上,西方民族的斗争大都与对自由和信仰的压抑有关,可以说,他

    们的反抗与斗争是一种精神的突围,是对自由的追求。

    对自由的不同追求影响了东西方世界,西方民主政治发达,个人的自由

    与信仰得到发扬;而在古代的东方,观念禁锢导致社会的民主政治发展

    长期处于停滞状态。10.东方人为他人生活 西方人为自己活着

    东方人注重整体,势必关心他人,这种关心引申出来就是东方人对家

    庭、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以及对他人的强烈关注,“士为知己者死”、为

    表达对天皇的忠心“剖腹自杀”等等都是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产物;而西

    方人注重个体,他们更乐于以自我为生活轴心。

    有位作家在美国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美国人喜好挖空心思地想点子

    玩,比如,开着车,有的车后还拖着一辆水上摩托艇或小游艇,从洛杉

    矶出发,顶着加州的炎炎烈日,驱车行驶四五百公里去度周末,而在美

    国的中国人则仍旧忙忙碌碌地奔波着,周末最多是全家一起在家吃顿饭

    或看电视。这位作家好奇地请教了一位叫安德逊的美国友人,为什么中

    国人和美国人在追求生活的享受上存在着如此大的反差呢?

    如何解释这个问题呢?他的朋友是这样说的,中国人到美国后首先是为

    自己的身份而奋斗,有了身份后就拼命挣钱,当然挣钱不是为了享受生

    活,而是为了后代:儿子、女儿,甚至孙辈。中国人挣的钱自己舍不得

    花,都一点点地积攒起来准备将来为下一代办点事或养老用。尽管在美

    国已获得身份的中国人无须再为自己的社会福利和医疗保险担忧,但他

    们仍过得很累,他们一直希望自己的银行存款每年有新的增长,今年有

    几万,明年希望挣几十万,后年则企盼上百万。

    安·德逊说,中国人的兴趣似乎是喜欢看着存折上的数字增大,因而他

    们花出去的钱很少。许多在美国已经扎根的中国人应该属于创业奋斗的

    一代,他们已经在美国获得了立足之本,但他们仍保留着中国人节俭的

    习惯,舍不得花钱。不过也有例外,他们在孩子身上花钱却很大方。不

    少中国人有这样的心态,自己这一代创业时吃尽了苦,因此,应该让孩

    子生活得更好些。所以,在美国小学里,人们可以看到那些穿得最好

    的、口袋里零花钱最多的往往是中国人的小孩,而美国孩子穿着是很普

    通的,口袋里也没有多少零花钱。

    曾有个传说,美国著名童装品牌“TOMMY”的老板对中国人比较歧视,请模特儿都不用黄皮肤的。但是他看到在美国小学生穿“TOMMY”牌子

    最多的竟是中国人的孩子,这让他很是不解,美国人孩子境况竟不如中

    国人的孩子。尽管如此,孩子的父母仍过得很辛苦,从早到晚忙个不

    停,很少有时间自己享受生活。与中国人“再苦不能苦孩子”的观念不同,美国人信奉的是为自己而活,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生活得更好。因此,美国人挣钱的动力是享受生活,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至于自己的父母或孩子,则不是自己关心的问

    题。父母有自己的养老金和社会福利,而孩子18岁就可以独立生活了。

    所以他们挣的钱可以放心大胆地花在自己身上。

    那么,美国人有钱是怎么花的呢?安·德逊介绍说,实际上,吃、穿花

    不了多少钱,穷人、富人在这方面并没有多大差别,他们花钱最多处当

    属购置住宅、购买游艇和汽车这些奢侈生活用品以及海外旅行。在这些

    方面的花销是没有底线的。住宅有公寓,有别墅,甚至有带私家游泳池

    的顶级别墅;而汽车有一般的也有林肯、凯迪拉克、凌志、宝马等好

    的。旅游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这方面花销同样也无止境,再多的钱

    也可能不够用。因此,美国人挣钱通常都是花销在上述享受项目上,而

    银行存款少得可怜,许多人几乎没有。在大街上行走,中国人口袋里掏

    出三四百美元并不稀奇,但美国人就难说了。

    在夏威夷海边,有一对来自加州的老夫妇,他们有六个孩子,都已经大

    学毕业工作了,有一位是在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的计算机部任主管,年薪

    有百万美元,买了自己的别墅。他们老两口有养老金、医疗保险,还有

    存款,不用管孩子,而孩子也无须资助他们。他们老两口口袋里的钱就

    每年用于外出旅行,他们说,他们一年大约外出三次,可是令他们遗憾

    的是还没有到过中国。听说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打算找个时间

    亲眼看一看。

    由于东西方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不同,造成了东西方人的消费观念大

    不相同,最后引发婚姻和家庭破裂的事时有发生。这是因为东方人是为

    别人而活的,至少是为了家庭,而西方人是为自己而活的,这让东方人

    接受不了。

    例如,一个中国女孩嫁给美国人之后,一般都希望结婚几年后能生个孩

    子,稳定婚姻和家庭关系,同时,也希望结婚几年后,家庭的存款能有

    一个可喜的数字。而美国有些男人对生孩子、存款根本没有兴趣,他们

    认为只要两人过得自在,何必为婚姻那张纸去烦恼呢,孩子只是一个羁

    绊,他会捆住自己的手脚,令人受不了;至于存款,对美国人来说,这

    种镜中花水中月一般的钱,若没有花掉,那不算你本人的钱,还不如买

    条游艇乐一乐。就是这种文化观念导致的消费观念上的差异,最终使得

    中国女人无法忍受美国丈夫的无家庭责任心而离婚的事例不胜枚举。美

    国人通常不会想那么多,我自己幸福就行了,为何要自寻烦恼活得那么累呢?这两种文化差异的冲突,导致了一些中国人与美国人婚姻破裂的

    悲剧。

    在讲整体的思维模式下,东方人往往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他们认为相互之间的存在都是唇齿相依的,先有整体后有个体,活着不

    只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那是自私自利,那样没有意义;西方人从个体

    出发,他们的思维习惯是生活的全部都要围绕自己展开。

    东方人对他人的关注往往还表现为他们愿意帮助别人甚至干涉别人,而

    西方人一切都是为了自己,他会遵从自己的意愿并同时尊重别人的选

    择。

    有一位在国外的华人教师曾经历过这样一件事:她和一位美籍教师在校

    园里的车站等校车时,天下起了小雨。那位美籍教师没有雨伞,于是她

    便主动和美籍教师合打一把伞。但是那位美籍教师却不领情,顶雨快步

    走了。又如,在中央电视台的《对话(海外版)》栏目中有一期节目是

    与美国某公司集团的一位女首席官的对话,对话主题围绕惠普与康柏的

    合并。在节目结束时,主持人请三位观众分别对合并前景说一句话,然

    后请这位女首席官与其中她认为说得最好的一位观众握手。女首席官犹

    豫了一下,问主持人她能否和三人都握手,主持人说:“不能,你只能

    和其中一位握手。”于是这位女首席官说:“我总是做我想做的事

    情。”说完,便走过去与三位观众一一握手。

    上述事例反映了两种不同取向的交际方式的碰撞与冲突。在第一个事例

    中,中国教师采取的是他人取向的交际方式,有强加于人之感;在第二

    个事例中,那位女首席官不受对方的意愿驱使,选择了按照自己的意愿

    行事,有不顾及他人之嫌。

    较之西方人,东方人为他人活着往往还表现为他们的“愚忠”。

    刘先生在一个学校工作,学校的同事维基是个在美国出生的华人,说起

    中文来挺流利的,但词汇量很有限,读和写更不行了。他们的关系很不

    错,有时就一起在外吃个工作午餐,聊些学校的事情。

    有一次,他们两个一起去了家中餐馆,一个华人女服务员来帮他们点

    菜,刘先生就与她用中文交谈了起来。

    女服务员热心地推荐,说:“我们这里的糖醋鱼很不错!”“谢谢!”刘先生头也没抬,继续研究着菜单。

    “这儿的糖醋鱼真的很有特色,要不要试一下?”女服务员还想说服刘先

    生。

    “下一次吧。”刘先生仍不为所动。

    当服务员第三次再提出时,刘先生实在忍不住了:“对不起,我不喜欢

    吃糖醋鱼,你是否可以不推荐?”

    直到这时,那女服务员才知趣地停止了对糖醋鱼的积极推销。刘先生抬

    头时看了桌子对面的维基一眼,注意到了维基那诧异的眼神。等那服务

    员离开后,刘先生才与她谈起中西餐馆的差别。

    如果上西餐馆,客人在点菜时会与服务员有更多的交流,服务员热情礼

    貌——那本是服务的一部分,别人也乐意听取他们的建议。他们推荐的

    多半是店里的特色菜,他们有些还更热心地帮你算经济账,要让你吃得

    既舒服又合算。

    那些服务员之所以可信,是因为他们通过顾客对服务的满意度来获得小

    费,那通常为账单金额的10%~15%。服务员的基本工资通常很低,主

    要收入靠小费。既然如此,他们就要为那些顾客考虑,顾客满意了,他

    们的收入也就多了。

    可是,如果去中餐馆,那里还是中国的世界,打交道的多半是华人服务

    员。刘先生有过多次的经历,就是在听了服务员的建议后,就有“悔不

    当初”的感觉,上来的菜往往是意外,有时更是明显地感觉到食物已不

    新鲜,有时上来的账单金额让人出乎意料。在吸取多次的教训后,刘先

    生为自己定了一个规则:若是去中餐馆,除非了解那里的菜色,否则只

    要是服务员的推荐,就一概不考虑。

    那么,为什么中西餐馆会有如此的差别呢?这应该归因于东西方不同的

    文化观念。在西方世界,顾客付了小费,服务员就要对顾客负责,以顾

    客为中心——这体现的是市场交换的原则,顾客花了钱就“买”来了服务

    员的忠诚。在中餐馆就餐,同样要付小费——我早年是穷学生,依靠打

    工为生,经历过那种辛苦,所以小费都是给足的,但中餐馆的服务员,仍是以老板为忠诚对象,仍从老板利益出发,去推荐那些华而不实,专“骗”顾客的菜,或是设法把那些滞销货推销出去——也就是说,忠诚不是交换的商品。

    这种服务意识上的差异也可以称为东方人和西方人在思维上的差别。正

    因为有了这些思想上的碰撞,才使得今天的东方和西方有了更多相互学

    习和交流的必要。

    11.东方人崇尚牺牲精神 西方人推崇生命至上

    东方人崇尚牺牲精神,这种牺牲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产生冲突的时候

    就得到提倡,东方人提倡“见义勇为”、提倡“为国捐躯”,这都是牺牲精

    神的表现;西方人推崇生命至上,没有什么能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遇

    到危险首先想到保住自己的生命。

    有这样一部反映一战的空战片,美国士兵志愿加入法国著名的拉法叶飞

    行中队参战。由于当时的战斗机很简陋,根本就没有配备降落伞,飞机

    一旦被击中起火,只有死路一条。因此临上天前,队长给每人发了一把

    手枪,说如果你们不想被火活活烧死的话,那就用它帮你吧。就是这把

    手枪,让那名美国飞行员击败了不可一世的德国超级飞行员。美国飞行

    员驾驶的飞机机枪失灵失去战斗力后,在德国超级飞行员的嘲笑声中,他急中生智,掏出手枪射中了那名不可一世的德国飞行员,终于大难不

    死,得以生还。战争结束后,他再也没有选择飞行,而是经营农场,成

    为一名富有的农场主。在他看来,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这是一种对

    生命的尊重。

    同样是战争,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他们认为在弹尽粮绝时主动放弃抵

    抗,成为敌方的战俘无可非议,只要最后能够生还仍然是英雄。

    但我们国家对此看法完全不同,并不主张主动放弃抵抗,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面对战争,中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有时竟会全然不同。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呢?这主要是因为西方人从文艺复兴以来强调个

    人本位,人的生命高于一切;而中国人讲究以道理为本。“道理”之称始

    于宋明时期,当时儒家思想先被称为“道学”后又改称为“理学”,故此后

    民间有了“讲道理”的说法。儒家学说认为,一个以道理为本的人,必须

    通过政治手段为实现崇高理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才能使生命意义达

    到重于泰山而不是轻于鸿毛的境界。而在西方国家,情况是截然相反的。一个最生动的例子就是那里的商店

    员工在上班之前都要接受一个内容丰富的培训,这个培训最重要的一部

    分内容就是关于遇上紧急情况的处理,比如遭遇抢劫。培训官通常要求

    员工遇到抢劫时要像对待顾客一样对待劫匪,要什么给什么。他们通常

    会举出一个售货员的实例。

    某位售货员在店里遇上了抢劫,他把收银机里的钱快速地拿了出来,在

    交给歹徒之前还问了一句:“用袋子给您装上好吗?”歹徒点点头,于是

    售货员麻利地把钱装进塑料袋中,交给歹徒。等确定歹徒走得没影儿

    了,他才打电话报警。

    尽管在接受培训时很多人都会哈哈大笑,但是他们会牢牢记在心里。培

    训官会义正词严地告诫他们那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西方社会就是这

    样,如果你和歹徒发生了争执,甚至反抗,你得到的将不是鲜花和掌

    声,而是批评和辞退,因为你将自己的生命和在场顾客的生命置于一个

    危险的环境中。

    在员工接受的培训中,培训官还会给他们讲犯罪心理学,说抢劫的罪犯

    往往神经高度紧张,作为收银员要配合,拿钱、递钱一定要爽快麻利,不要有多余的动作。如果抢劫进行中正好有顾客从外面进门,还应该提

    醒顾客注意,不要造成歹徒的惊慌,帮助歹徒顺利地完成抢劫任务。培

    训官也会给他们举一些收银员配合不当的例子,当做反面教材来提醒。

    当然,东方人的牺牲精神不光表现在遇到抢劫这样的事情上,如果有别

    人落水了,不会水的东方人为了救人往往也往下跳,这在西方人看来很

    不可思议。其实这种思维方式更应该讲求一种度的约束,避免悲剧的上

    演。第三章东方人重形式,西方人重内

    容

    1.东方人讲面子 西方人讲实惠

    受各自文化的影响,东方人比较好面子,自尊心比较强,喜欢做表面文

    章;西方人则注重实惠,讲求实用。

    一次在国外的中餐馆举行宴会,饭店菜上得很慢,不知不觉中过去了近

    两个小时,但菜似乎才上了一半。座位上的一位法国女士是第一次参加

    中餐宴会,肚子实在饿了,忍不住问旁边的中国朋友:“中国人请客都

    上这么多菜吗?”朋友听了,笑笑说,在中国还要多,通常都要十道以

    上。她很惊讶,连说中国的宴会实在太丰盛了,难怪中国的美食很有

    名。但过了一会儿,这位法国女士看了看同桌的几位中国人,她忍不住

    又问她的朋友:“有个现象很奇怪,中国人吃饭每次都上那么多菜,可

    为什么都长得那么瘦?而法国人每次菜很少,但为什么都比中国人胖

    呢?”

    朋友一时语塞,但又觉得她的问题多少有点道理,因为那天同桌的几个

    中国人都显得比较瘦弱,而几个法国人个个人高马大。朋友想了想,和

    她讲了自己的一点想法:“中国是好客的民族,只有上了一桌子菜才觉

    得没怠慢客人。另外中国人有时候更注重形式,所以在中国的烹调里,菜的样式千变万化,具体到每一道菜又非常讲究色香味的搭配。而欧洲

    人似乎更实际一些,在菜的花色变化上下的工夫显然不如中国多,但讲

    究的是营养的搭配和保护。”

    中国人的饭菜吃在了肚皮以外,西方人的饭菜却是实实在在吃在了肚子

    里,这本质上是由两者不同的思维习惯决定的,东方人重视面子,讲究

    形式,而西方人讲实际,重实际利益。

    例如,中国人对待朋友往往是竭尽所有,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招待

    朋友,即使耗费半个月薪水请一次客也在所不惜,而自己平时省吃俭用

    也无所谓。纵使如此,口头上还要说“准备不周,不成敬意,怠慢之

    处,尚望海涵”之类的客气话。送礼也是一样,中国人则爱送大礼,仿佛送礼不重就送不出手,即使送了厚礼也说“这是一点小意思,不足挂

    齿”。

    而美国人送礼一向是很薄的,一件礼品的价值通常不超过三四美元。不

    过,他们的礼物大都装饰得极为漂亮,有时用在包装上的彩纸、彩带的

    花费比礼物本身还要多。老板过生日,亲近的同事也是集资少许,送贺

    卡或其他有纪念意义的小礼品,聊表庆贺,正应了中国古语“礼轻情义

    重”。

    另外,美国人非常重视口惠,也许这是一种西方人必有的礼貌。当他们

    送礼时,会尽量说明他们花费了多少时间、心血选了这份礼物,以表示

    情意之重。而收礼者也要行礼如仪,对小礼大赞其美,认为这份礼物妥

    贴合适,正为所需。美国人请客,客人常常先吃点点心再赴约,因为主

    人待客的饭菜十分简单,一般只是家常便饭,而且不多。

    其实,送礼事小,面子事大。东方人的传统总是“面子问题”,什么都讲

    面子,什么都要面子上过得去;西方人的传统却是“实际问题”,什么都

    讲实效,注重质量。

    十分看重“面子”或者说“体面”是中国国民性中的一个很突出的现象。在

    谈判桌上,如果要在“体面”和“利益”这二者中作出选择,中国人往往会

    选择“体面”;而西方人则不一样,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利益”。

    中国人把谈判结果是否能为自己脸上争光看得十分重要,有的西方谈判

    家们在他的著作中,告诫在和中国人谈判时一定要注意利用中国的这种

    国民性。

    美国人对面子的重视程度却不是特别高。美国人更愿意牺牲面子来达到

    个人目的。美国人以目的为最终考虑对象,看重的是实质和结果。具体

    的表现有许多,比如,当美国人在饭馆吃完饭买单的时候,经常看到单

    上有一些错误,所以习惯于在买单时仔细地看一看,以保证所付的钱和

    点的菜是一致的。在出错时,美国人也会指出来。事实上中国人一般不

    会仔细地看单子,请客、买单是一连串很潇洒的动作。看单子这种做法

    在中国人看来可能是没面子的事。但是在美国人眼里,如果买的菜和付

    的钱不一致,反而是没面子的,显得傻乎乎的,因为自己没有管理好这

    个过程。

    中国人有时候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比如,如果我是一个大学教授,有客人到家里来了,种种原因使我觉得有必要请客。来的人很多,最后,我用一个月工资请了客。对我来说,这是一笔很大的开支,但是我不愿

    意让大家自己付自己的,于是宁可选择自己受损失,宁可自己心里不舒

    服。由此可见,中国人比较在乎周围的人如何看他。在同样情况下,美

    国人却觉得无所谓。你怎么看我没有关系,主要是我自己怎么对得起我

    自己、家人和关心我的人。

    西方人不在乎面子,开着宝马、林肯等高档名车去买家庭日用品的情况

    是司空见惯的,而中国有钱人则决不会这样做,他们要到大商店去买名

    牌,认为这样才会配得上自己的身份,才有面子。我认识的一位西方人

    朋友给他的华人女友买了许多旧衣服,他很高兴地说:“这些服装的颜

    色、样式和大小都很适合你,而且又便宜。”而他的女朋友一看,却气

    不打一处来,说:“你怎么能买一些旧服装给我呢?这是很没礼貌的!

    难道我只配穿旧衣服吗?万一这是病人穿过的怎么办?”西方人朋友则

    惊得目瞪口呆。说到底,还是“面子问题”。

    由此可见,面子是东方人比较看重的。日本武士比武输了觉得丢不起

    人、对不起天皇,于是把刀插进自己的肚子,插不到别人的肚子里去,就和自己过不去;在中国,楚霸王项羽输给了刘邦,觉得“无颜见江东

    父老”,仗打输了没法见人,于是便在乌江抹了脖子,甚至中国古代的

    地方官享有一种特殊的恩惠,这就是被杀头时准许穿戴官袍,死的时候

    也要保住“面子”;而西方人恰恰相反,二战时候敦刻尔克大撤退,几十

    万大军得以逃亡被视为最大的胜利,这在东方人的观念中简直是不可思

    议的。

    2.东方人铺张 西方人节俭

    西方人比较节俭,他们崇敬白手起家的人,而那些发家的通常都保持了

    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东方人则有部分人比较铺张,因为他们打心眼里

    羡慕那些暴发户,羡慕他们的财大气粗、挥金如土。

    曾几何时,我国众多高校大兴土木,建成了许多设施先进、外观豪华的

    教学楼和实验楼,其硬件水平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的许多知名学府。一

    位青年工作者从美国哈佛大学培训归来后向记者感叹:“和国内高校相

    比,想不到哈佛如此‘小气’!”

    前不久,共青团重庆市委副书记彭烨在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接受了为期四周的“高级行政官员”项目培训。培训期间,给她留下深刻印

    象的不仅是令她终生受益的培训内容,还有哈佛大学及美国人的节约意

    识。

    在肯尼迪政府学院,节约建筑空间是一种普遍现象。她参加培训的那所

    教学楼,不仅有1层、2层、3层,还有1.5层和2.5层,乘坐电梯时,电梯

    也会在半层位置停留。如此一来,教学楼的楼层间距就小了许多,空间

    虽然有些拥挤,但这样的建筑却节约了材料和能源。彭烨说:“看看国

    内一些高校,真是财大气粗,哪里会造这样‘寒酸’的建筑?而是把建筑

    空间搞得越大越好。”在国内,许多高校都有装修高档的报告厅或多功

    能厅,报告厅基本上用于开会和听报告,多功能厅除了开会,也没有多

    少功能。但在肯尼迪政府学院,教学楼的大厅是一个“天井”式的公共空

    间,既是师生用餐、读报、交谈、休息的场所,又是专家学者的讲坛,学院还在这里举行开学、毕业典礼。用餐时,桌椅分开摆放;开会时,工作人员再把桌椅拉到一起。

    “在哈佛大学培训期间,我很少收到纸质通知,尽管培训活动地点在不

    断地变化,我都是通过电子邮件、公共告示栏接收相关信息的。”彭烨

    说,“美国电子化办公程度很高,学生们全部使用电子邮箱接收信息。

    人家也没有那么多文件。在宿舍里,学生们习惯使用录音电话,如果接

    听者不在,电话就会自动录音,既省时又省话费。”

    彭烨说:“我国高校往往注重硬件投入,殊不知,我国高校的一些硬件

    早已超过国外知名大学了。高校作为教书育人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圣殿,应该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而不是一味追求奢华和高档!”其实,不仅是学校的基础建设领域,更多的“面子工程”早已在大学遍地开花,引进海外人才时把兼职硬说成全职,为争院士“落户”高校不惜开出天价

    高薪。

    除此之外,美国人的节俭表现在各个方面。国家主席胡锦涛到美国海港

    城市西雅图访问。胡锦涛这次到美国的首场晚宴打破了惯例,做东的主

    人是大名鼎鼎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晚餐是精选的三道菜:烟熏

    珍珠鸡沙拉、黄洋葱配制的牛排或大比目鱼配大虾(任选其一)、牛油

    杏仁大蛋糕。

    比尔·盖茨这次宴请胡锦涛主席,获邀出席的宾客还有华盛顿州州长格

    雷瓜尔在内的一百多人,都是美国太平洋西北部的政商精英。所谓

    的“三菜”,说白了就是鸡肉、牛肉或者鱼虾和蛋糕,用三菜宴请胡主席以及政商精英,应该说是寒酸,而不能说是盛宴。倘若用我们惯用的思

    维定式看,比尔·盖茨太小气了,他的举动与其身份、占有的财富极不

    相称。但是在西方人看来,饭菜简朴,不代表“礼轻情不重”。

    其实在西方发达国家,招待贵宾,特别注重的是礼仪,工夫往往在饭菜

    之外。

    比如在瑞士,联邦政府主席为招待各国外交大使而举行的国宴,都是三

    菜一汤加上一份甜食;在美国,国宴上菜不超过四道。第一道是开胃食

    品小碟冷菜,然后上两道主菜,一道鱼,一道牛肉,下一道是甜点——

    水果、蛋糕、冰激凌之类。

    “衣,不过是遮体;食,不过是充饥。”在西方国家,主人用一杯葡萄

    酒,一块面包,外加几块牛排和若干水果招待客人,那都是司空见惯的

    事。比尔·盖茨宴请胡锦涛主席以及美国太平洋西北部最有权势的政商

    精英,属于“家庭宴会”,倘若按照西方人的思维看,那份“三菜”也属

    于“盛宴”了。应该说,吃饭崇尚简约,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习惯,一

    种文明。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但反观我们的饮食习惯,存在着严重的浪费

    现象。在我国,某些官员的饭桌往往是腐败的“重灾区”,一顿“腐败

    饭”动辄满桌子是鲍鱼、海参等山珍海味,抽的是极品烟,喝的是高档

    酒,一桌吃掉几千元司空见惯,吃几万元,也不罕见。而寻常老百姓即

    使自己掏腰包请客,在铺张浪费上也不甘示弱,一顿饭花几百元很平

    常,吃一半扔一半更是习以为常。婚宴、丧宴更不用说。对于国人而

    言,吃饭不在于吃,而在于排场;感情深不深,对客人尊重不尊重,关

    键看在什么档次的酒店吃了多少钱的饭菜。中国这种铺张浪费的“吃文

    化”,常常让崇尚简约的西方人瞠目结舌。

    不仅在吃饭上,在一些奢侈品采购上,也经常会出现“东风压倒西风”的

    奇怪现象。

    以格纹著称的BURBERRY是来自英国的时尚品牌。BURBERRY在伦敦

    的工厂就坐落在贫民区哈克尼。厂里有一个大型的工厂店,销售从袜子

    到风衣、从雨伞到箱包的所有BURBERRY产品。由于是工厂店,商品

    价格远远低于市价,但包装简陋,摆放混乱,商品被灰头土脸地堆放在

    那里,远看上去就像地摊货。顾客像逛超市一样手拎塑料筐大肆采购,脸上是得了大便宜的满足的笑容。有意思的是,这家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店的顾客仍是以亚洲年轻女性为

    主,鲜见有英国本地人。

    实际上,在法国、意大利、英国、美国等时尚品牌集中的地区,亚洲人

    都是主力军。

    LV是在亚洲受到狂热追捧的牌子。在巴黎香榭丽舍大道旁有一家LV旗

    舰店,客人90%是亚洲人,尤其是东亚的年轻女性,多得要由专门的接

    待人员负责叫号。这家店甚至要求客人出示护照,并且每人有限购数

    量。日本和中国的客人往往是买些手袋钱包等小型皮具,而那些来自中

    东的石油巨富的女眷们则买大皮箱。数万法郎的皮箱从大到小一买就是

    三四个,甚至更多,限购政策似乎对她们无效。

    虽然店员礼貌周到,但背后往往是法国人对亚洲人为奢侈品如此疯狂的

    不屑。

    这些都说明一个问题:东方人中有一些人比较好面子,重形式,所以铺

    张浪费;而西方人比较重视实质内容,以节俭为本、勤俭为先。

    3.东方人重技巧 西方人重对象

    东方人注重做事的技巧,西方人则注重对象本身。注重做事的技巧就会

    千方百计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哪怕选择一些拐弯抹角的方式;而注重对

    象的往往是直冲着目标去,不会选择一些看起来灵活的方式。

    我们先来看看美国小学生的作文题目吧:

    (1)当你乘坐的船沉了,你漂到了一个荒岛上时,你将怎么生活?

    (2)任选一个州,介绍这个州的风土人情。(3)任选一类动物,以杂

    志的形式作介绍,不仅要有文字,还要有插图。(4)我心中的美国。

    (5)我怎么看人类文化。(6)你认为谁应该对“二战”负责?(7)你

    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很显然,美国老师出的作文是必须经过一番准备才能最终完成的。这不

    仅需要想象力,还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奇怪的是,美国小学生面对这

    些作文并没有被吓倒,而是兴致勃勃地到图书馆去借阅大量的书籍,利

    用工具书写作。其实,正是知识性、趣味性的题目唤起了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天真而丰富的想象力也得以施展。

    再来看看我国小学生的作文题目:《一件小事》、《我最高兴的一

    天》、《我最敬佩的一个人》,这些小而具体的题目让孩子们愁眉苦

    脸。只好胡乱编一篇作文交差。

    对比中美两国小学生的作文题目,美国的作文更多侧重对生活以及历史

    事件的评价,而中国的作文题目则是侧重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等。美国

    老师更注重引导学生关心有关人类命运的世界性问题,同时也注重引导

    学生关注自我意识、想象力、生存能力等问题。中国老师则把注意力放

    在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文字表达能力上,可以说是为了写作文而写作

    文。中国孩子不愿意写作文,其直接原因就是缺乏趣味性和求知性,使

    他们只能停留于枯燥的文字技巧,而不是知识本身。

    我们再来看看美国的学校。美国的学校非常有趣,学习的内容丰富多

    彩。比如,有一门“社会学习”的课程,内容包括:学习看地图,并在地

    图上标出某次火灾的分布区;根据物体的质量及力的原理设计一辆小

    车;学习有关火山、地震的原理并做出实验报告;学习疾病的传播方

    式、病菌的种类和基本的卫生习惯;学习食品的营养成分,并参观学生

    的午餐食品厂,还要自制点心,自己指定营养食谱,等等。与国内正襟

    危坐的课堂比,美国学校的课堂要活跃得多。在美国,教科书都放在学

    校,并不带回家,而在我们中国,孩子的双肩常是沉甸甸的。

    可以说中国人从小就培养了孩子关注技巧的意识,而西方人通常没有这

    么灵活变通。

    我们再来看一个分苹果的故事:

    一位在白宫工作的人士说,他小时候,妈妈买了一些苹果,兄弟两个都

    想吃最大的。他的妈妈就笑着说:“你们来作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

    分成两块,你们两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它,谁干的最快、最好,谁就

    能得到最大的苹果。”结果他赢了,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得到好

    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这很公平,想要多少,就必须为此付出多少代

    价!

    而一个来自中国的青年也说,小时侯,他的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

    绿,大小不同。他一眼就看中了那个又红又大的,这时弟弟说了他想说

    的话,结果被妈妈教育了一顿:“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那个青年人就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要那个最小

    的,把大的留给弟弟。”结果他受到了妈妈的奖励。从此以后,他学会

    了说谎。同样是分苹果,但结果却不一样。

    外国的那位母亲选择了让孩子用自己的双手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而

    那位中国母亲,却让孩子用虚伪的话语来换取他想要的东西。这从一个

    侧面反映出东方人看重技巧这种独特的思维习惯。

    这种思维习惯还反映在东西方的饮食观念上,西方饮食观念是一种理性

    的、讲求科学的饮食观念。他们强调饮食的营养价值,注重食物所含蛋

    白质、脂肪、热量和维生素的多少,特别讲究食物的营养成分搭配是否

    适宜,卡路里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为进食者

    充分吸收,尽量保持食物的天然营养,而不追求食物的色、香、味、形

    的完美。即便是口味千篇一律,甚至味同嚼蜡,他们也会将它吃下去。

    西方人吃的是营养,他们很少或几乎不把饮食与精神享受联系起来。在

    饮食上反映出一种强烈的实用与功利的目的。西方人认为,饮食仅是生

    存的手段,用以果腹充饥而已,但采用了一种更科学、规范和合理的方

    式。如他们的中小学校都配有营养师,以保证青少年的营养充足和平

    衡。这种科学化理性化的饮食观念,是值得中餐借鉴的。但同时这又使

    西餐在用料上受到极大的局限。如西方人不吃动物内脏以及他们认为没

    有营养价值的东西。同时在烹饪技巧上也显得机械呆板,牛排就是牛

    排,鸡就是鸡,各种蔬菜也绝不会混杂串味,也不会变出多少花样来。

    中国人的饮食强调口感性和艺术性,追求饮食的口味感觉,而不注意食

    物的营养成分,多从“色、香、味、形”等方面来评价食物的好坏优劣,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简单地说,中国人吃的是口味,“味”是

    中国饮食的魅力所在。中国人饮食的目的,除了果腹充饥,还要满足对

    美味的渴望,带来身心的愉悦。

    讲求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如福建名菜“佛跳墙”,里

    面有鸡肉、鸭肉、猪蹄筋、鲍鱼、海参、猪肚、鱼翅等多种主料,还有

    数种辅料。这样调制出来的成品,个性全被埋没,而整体却味道十足,这与中国人讲平均、重中和的中庸之道是相通的。

    中国饮食过分强调口感以及用餐的精神享受,忽视营养分析和营养的合

    理搭配,有其片面性;而西方饮食注重科学分析与营养,对维护人体的

    健康发展是积极的,但也有其机械性。4.东方人讲义气 西方人重利益

    东方人重义气、讲感情,“舍生取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和中

    国人一样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东方人大都将生意和私人感情搅和在一

    起;在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中提倡的却是“友谊是友谊,生意是生意”。

    中国驻卢森堡大使卢秋田有过如下一段经历。

    有一次,卢大使举行宴会,邀请了十位有名企业家来使馆做客。客人们

    吃得很满意,感觉很丰盛,告别的时候一再表示感谢。恰好第二天,布

    鲁塞尔来了一个代表团,大使必须到火车站去接。由于他去得太早,就

    先在火车站旁边逛书店,没想到书店的老板正是昨天他宴请的人,这位

    老板再次向他表示感谢。卢秋田说想买一份早报。这位老板给他取了一

    份《卢森堡时报》,然后领着他到收钱的地方,请他付钱。旁边的司机

    兼我国使馆招待员说:“昨天来使馆吃饭的不就是这个胖子吗?为什么

    一张报纸还要收你钱呢,太不够意思了。”大使笑了笑,回答说:“老

    李,你不知道,在国外就是这样。你等着,很可能一个月以后他会回请

    我,他可以用5000法郎来宴请我,但这10法郎却照收不误。”

    这就是东西方思维方式的明显差异。一般来说,西方人重利轻义,东方

    人重义轻利或义利兼顾。如2000年,中国举办“国际风筝赛”,中国参赛

    的风筝是“龙”,其中56条龙的组合式风筝表示56个民族团结一心,还

    有“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的风筝等。德国人则把“奔驰车”放上了天,丹麦参赛的是丹麦民族画家的“画”。西方国家参赛的风筝更多的是他们

    的产品,还有少量三维立体式的动物风筝、科幻风筝等。

    中国的风筝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表现了一种浓浓的“义”。西方的

    风筝则更多地体现西方人重利的思维方式。

    再举一个例子:著名作家林语堂与赛珍珠有多年的合作关系,赛珍珠是

    林语堂的出版商。林语堂因此觉得自己与赛珍珠有很深的友谊,所以当

    林语堂想发明中文打字机但经费短缺时,就向赛珍珠借钱,没想到却被

    拒绝了,他很想不通。这件事说明中美文化存在差异。

    中国人觉得相处时间长又没有龃龉就有友谊,但美国人缺少友谊这个概

    念,美国人讲利益。赛珍珠帮林语堂出书,是互利的行为,林语堂赚了

    稿费,也赢得了名声,赛珍珠更赚了大头。林语堂与赛珍珠闹翻后觉得自己吃亏了,自己拿的版税只是10%,而不是50%。林语堂可能觉得自

    己与赛珍珠应是地位平等的伙伴关系,所以应拿一半。可是,出版商有

    发行渠道,控制了市场,所以他们拿走大部分利润。不管你喜不喜欢,这一直是美国的现状,这也是为什么每个人都想自己做老板的原因。至

    今美国的版税标准仍是8%到12%,所以林语堂不必感到自己吃亏了。如

    果他这样想了,那么按照美国人的想法,他就应该换个出版商。林语堂

    显然不习惯这样的思维。林语堂的想法可能是,我现在帮你赚钱,以后

    你也帮我赚钱。

    林语堂向赛珍珠借钱发明中文打字机,与借生活费是不一样的,生活费

    数量往往较少,周期通常较短。借钱搞发明,类似于借钱做生意,借的

    数量往往大一些,还钱周期通常长一些。赛珍珠很可能从商业眼光来看

    这件事,觉得新发明风险大,不愿借,也挺正常。

    林语堂不必生赛珍珠的气,也不必因此而后悔与赛珍珠的交往。当初若

    不是赛珍珠帮他出书,他也许不会有后来的地位。中国人文章写得好的

    很多,而林语堂之所以至今还被人记得,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因为赛珍珠

    帮他出了几本英文书,因为中国作家能出英文书的屈指可数。

    一般来说,在与西方国家交往时,往往要以利益为重,以共同的利益来

    弥补文化上的差异。

    5.东方人讲感情、顾人情 西方人讲原则、重规则

    东方人受儒家文化社会家庭化的思想影响,讲究人情,善于变通。我们

    中国人最讲究的就是“关系”。过去叫“关系”,现在有人玩新词,不再叫

    什么“关系”了,改称“人脉”;西方人重视法治,讲究原则,很少顾及人

    情和关系。但很多老外到了中国之后,也染上找“关系”的毛病,经常在

    国人面前说自己认识某某等,以表示自己在中国的“人脉”很好。

    有一个中国人去了澳大利亚,并在那里买了一套带一个大院子的房子。

    这天他闲来无事,就去修剪篱笆墙,修剪的过程中当然有一些树枝和树

    叶落在邻居的院子里。当时他也没有在意,没想到第二天他就收到了法

    院的传票。传票上说他没有及时清理邻居院子里的他修剪下来的树枝,所以要到法庭上去解决问题。这个中国人大惑不解,他怎么也想不明

    白,隔壁的邻居明明早上还跟他打招呼,有说有笑的,他还觉得两个人

    关系挺好的,为什么突然要把他告上法庭呢?东方人和西方人的这种思维差异还表现在中国人认为规则是死的,人是

    活的。如在十字路口,只要无人无车,尤其是深夜,就有人闯红灯,不

    遵守交通规则;反之,在德国等西方国家就没有人敢闯红灯、违反法定

    的交通规则。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故事:

    那是一个初冬的夜晚,下着细雪,方圆两百多米内没有人。德国人凯里

    驾车驶入十字路口,他抱着侥幸的心理,闯了红灯,结果,被一个晚上

    睡不着觉的老太太看到了。没过几天,保险公司的电话就打来了。

    “凯里,你的保费明天开始增加1%。”

    “为什么?”

    “我们刚刚接到交通局的通知,你闯红灯了,按照我们的逻辑推理,像

    你这种人很危险,所以,保费要增加1%。”

    凯里想,那我就退保,到另一家保险公司投保。结果却是不管他投哪一

    家保险公司,对方都要他的保费比别人多1%。电脑已经联网,全德国

    的保险公司都知道他有一次闯红灯的不良记录。所以,每家保险公司都

    会增加他的保费。

    没过多久,他的太太说:“老公,银行突然通知我们购房分期付款15年

    改成10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实在对不起,我前几天闯了红灯。”

    “啊!闯红灯?我们家已经没有钱了,居然还搞这种事情,你自己想办

    法。”

    又没过多久,他的宝贝儿子从学校回来:“爸,好奇怪啊!老师叫我用

    现金交学费,还说不能分期付款。”

    当儿子得知这一切都是爸爸闯红灯造成的时,感到不可思议:“爸,你

    闯红灯了?难怪同学都笑我,下周我不想去学校了,真丢脸。”

    这个德国人陷入一筹莫展的困境,就是因为闯了一次红灯。无独有偶,一个中国人早上开车带儿子上学,路过熙熙攘攘的十字路

    口,父亲旁若无人地闯红灯。儿子在后面提醒道:“爸爸,这是红灯!”

    “没关系,爸爸技术好。”

    “爸爸,学校讲了,过马路不能闯红灯。”

    “你看,爸爸不是过了马路吗?站在那里傻等什么!”正说着,一名交警

    把他拦下来。

    “你知道刚才闯了红灯吗?拿驾驶证来。”

    “哎呀,我刚才没有注意红灯,这一次就算了,再说,我又没有出事。

    下次我一定注意。来,抽一支烟。”

    “按照交通法规,你要扣两分。”交通警察不依不饶。

    这个中国人坐回自己的车内,仍旧很不服气,于是他掏出手机,打了一

    个电话。

    过了一会儿,还是那个交警,毕恭毕敬地说:“是王处长啊,你怎么不

    早说呢?实在对不起,走好,走好。”

    王处长头也不回,开着“大奔”离去。

    从上面两个闯红灯的人的不同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在德国,人们对规则

    和原则十分重视,如果违反一个简单的交通法规就有一连串的不良后果

    等着;而在中国,人们讲人情关系,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在人情面前往往

    不堪一击。

    一位刚从中国到西班牙的留学生,在餐馆打工送外卖,除夕之夜,大家

    在餐馆内聚餐,喝了一罐啤酒。稍有些迷糊,大半夜的有人叫外卖,他

    在郊区无人的马路上闯了一个红灯,不巧被逮了个正着。他习惯了在国

    内看到警察叔叔赔笑脸,打招呼,不知道在国外警察职责的严肃性,更

    不知道犯了错要认真反省,不能嬉皮笑脸,再加上他不会说西班牙语。

    倒霉的留学生被告侮辱警察,因为警察的证词中,他那一路上赔笑脸的

    表现变成了“不但不知悔改,一问三不知,还一路上在那里嘲笑我们,侮辱了我的职责与人格”。当事人直喊冤枉,百口莫辩。幸亏法院里有一位法官是华裔,法官看见

    他就有些纳闷,明明是一位头发纹丝不乱,戴金丝边眼镜,中等身材瘦

    弱的白净书生,说话也是细声细气,抑扬顿挫的,怎么会侮辱警察了

    呢?最后,在法官问他还有什么要补充时,留学生赶紧说“我们从小接

    受的是中国式的教育,万事以谦和的态度笑脸相迎,泰然处之。我知道

    自己闯红灯错了,但是侮辱警察却是万万没有的。在那么寒冷的节日,他们还奉公职守,我尊敬还来不及,怎么会侮辱他们呢?希望法官能原

    谅我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无知。”这时候,那位法官及时给他作了翻

    译,留学生脸上的一脸诚恳也打动了法官,最后只定了他闯红灯的罪而

    罚款了事。

    还有一次,中国代表团夜晚乘火车在德国旅行,德国的夜车通常会提供

    免费早餐,但不另外提供饮料。刚过半夜时大家觉得口渴,便叫来服务

    员点饮料,希望能以免费早餐换些饮料,不料对方一口回绝,原因是没

    有此项规定。突然有人灵机一动,试探性地问道:“那么,我们可不可

    以现在用早餐?”当时刚过午夜,窗外一片漆黑,大家都觉得对方必然

    会再一次拒绝他们,不料对方很爽快地回答“当然可以”,于是大家就趁

    着点早餐的机会点了很多饮料。

    制度不允许的事坚决不做,制度允许的事一定照办,而且无论是拒绝还

    是执行都非常认真,这就是以德国人为代表的西方人的思维习惯。

    有一位叫多纳德·艾默生的学者在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新加坡针对这一

    问题作了自己的新观察。他的论文开篇以记录亲身经历的笔墨谈到自己

    在夜深人静乘机抵达新加坡后,又乘出租车从机场去市中心的经历。一

    路上车辆稀少,也不见警察的身影。每当驾驶员可能超车时,车的仪表

    板下就会发出甜美的编钟声,并且只有在车速慢下来后才会停止。这样

    的装置在新加坡是每辆出租车都必备的。

    于是就在这编钟声时起时落之际,艾默生先生笑问他的新加坡司

    机:“在这样的路况下,为什么你从没有想到把这个提醒超速的音乐装

    置暂时断开一会儿呢?”

    这位异乡的驾驶员一脸严肃地回答,如果他这么做,其他驾驶员也可能

    跟着这么做,很快每一辆车都会超速行驶,城市就会频发交通事故;而

    交通瘫痪时,国家也会陷入无法无天的混乱。

    司机的一番话让这位学者印象深刻,于是每每有谈话场合他都会将这件事当成谈资讲给大家听,而更多的人也开始被这件事情感动和教育。

    还有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情”、“理”、“法”的排序,在不同国家、不同

    地区,它们的排序是不一样的。

    如果让美国人对情、理、法三件事情排序的话,美国人会把法排第一

    位,理排第二位,而情排第三位。如果让一个德国人回答这个问题,他

    的排序显然发生了变化,德国日耳曼民族是一个非常崇尚理性精神的民

    族,所以一定是把理排在第一位,法第二位,情第三位。如果让中国人

    排序,一定会把情排在第一位,其次是理,第三才是法。这不存在对和

    不对的问题,这就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冲突。

    这里面的“理”和“法”就是原则。不管怎么排序,西方人都是原则至上,这也是为什么有些生意人愿意在西方不愿意在东方的原因。东方人思维

    中对人情的重视构成了许许多多不透明的潜规则,这让许多西方人摸不

    着头脑。

    西方人讲原则重法规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他们法律法规的健全。美国

    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其经济社会发展与其具有一个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

    密不可分。美国的国家历史不长,但美国的法律制度体系非常健全,而

    且严密、细致、具体。

    据介绍,迄今为止,美国共制定有3000多部联邦法律,涵盖了国家发

    展、对外关系、社会道德、公民行为等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层面和环

    节。比如,大的方面,美国为了应对未来全球石油资源匮乏的问题曾立

    法规定,其地下石油资源100年内不得开采,从法律的层面上确立了其

    长久的国家战略;小的方面,诸如对子女的教育抚养,不得打骂、虐待

    孩子等问题都有具体、详细的法律规定。

    美国法律制度体系的另外一个突出特点,是其能够得到严格的执行,成

    为社会和公众自觉遵守的规范。有人介绍,美国人办事,特别是执法人

    员办事比较机械、死板,缺乏灵活性,但这恰恰是他们严格执法、遵守

    制度、按程序办事的表现。与他们打交道,你绝对不用担心久拖不决。

    从总体上看,中国社会常常表现为“熟人社会”的特征,而西方社会则更

    多地表现出“陌生人社会”的特征。

    6.东方人委婉含蓄 西方人爽快耿直西方人性格较爽快耿直,大多不会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有话就说;

    而东方人喜欢客气,往往表现出口是心非的双重性格。

    比方说,中国人到别人家里拜访,当主人提出倒茶时,客人往往表面推

    迟再三:“不用这样麻烦!”倘若主人真的不倒茶时,旦客人后脚刚走出

    房门准会说主人“不客气,连杯茶水也舍不得”。再如路上遇人,往往会

    问候一声:“吃了吗?”实际上并非实意问吃饭的问题,而仅仅是打个招

    呼而已。在表达语意时,汉语多闪烁其词,曲折隐晦,藏头露尾,而英

    语多数时候都很直接。

    有位从中国大陆到美国来探索的朋友抱怨:“西方人真不懂事!我们带

    着孩子和他们一起出去时,他们买冰糕只买一根自己吃,我们几岁的孩

    子还知道让一让。”其实西方人想得很实际:谁想吃就买,不买就说明

    你不想吃。还有一位美国男青年邀请一位中国大陆姑娘吃饭,吃完后男

    方去洗手间了,半天不出来,女方等他出来付钱,她想:你既然请我吃

    饭那肯定是你付钱了!男青年看她还没付她自己那一份,就说:“我没

    带够钱,向你借五元钱吧。”女方觉得奇怪,你不带钱请我吃什么饭?

    再也不愿理他了。男青年的真实想法是:请你和我一起吃饭,但应各付

    各的钱。

    “坦率”一般来说是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他们的观念里对事情的

    批判和表白,坦率地表达不同的意见是一种尊重,而且大多数对事而不

    是对人。

    在典型的西方会议中经常会看到这种场景,两个西方人就一个议题激烈

    争辩,谁也不让步,但讨论结束后两个人可能非常友好地共进午餐。因

    为他们认为讨论的事情和参与讨论的人是两回事,讨论中的观点不同,不会影响到参加讨论的人之间的关系。如果明知事情有不同的观点却不

    直接表达出来,是一种不坦诚、不认真的表现。因此参加以西方文化为

    主调的会议时,应坦率主动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即便是反对意见也要明

    确提出。

    这和西方社会历来强调个体和个人价值是有一定关系的,西方人强调个

    人价值,愿意得到认可,因此面对夸奖和赞扬时他们敢于大大方方地接

    受;相反,接受称赞对中国人来说却是一种骄傲情绪的表现。

    在西方,男人称赞女人漂亮并不奇怪,而在“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熏陶

    下的中国,直到现今,男人这样做也无疑被认为是轻佻的。同样西方的女人在受了赞扬后,能大大方方地说谢谢,而在类似的情况下,中国的

    女性恐怕是羞于如此。不了解这一点有时难免就要闹笑话。

    一个国民党军官携夫人去机场迎接来自美国的顾问。

    双方见面后,美国顾问出于礼貌说:“您的夫人真漂亮!”军官甚感尴尬

    又不免客套一番:“哪里,哪里!”

    在中国,这本是一句很普通的客套话,可是蹩脚的翻译却把这句话译

    成:“where?where?”

    美国顾问听了莫名其妙,心想:我只是礼貌地称赞一下他的夫人,他居

    然问起我他的夫人哪里漂亮!

    于是他只好说:“从头到脚都漂亮!”

    还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英国妇女在街道上遇到一个穿连衣裙的中国

    女孩,英国妇女说:“哎呀,你的裙子真是漂亮,你穿真是再合适不过

    了!”英国妇女满以为中国女孩会满脸高兴地说谢谢,哪知道中国女孩

    一副不好意思的样子连声说:“哪里,哪里,这只是一件很一般的裙

    子,我穿一点也不好看。”这种回答使英国妇女很不高兴,因为中国女

    孩面对赞扬,并未表现出她所期待的感谢,反而好像有点责备她欣赏能

    力差似的,那感觉好像是说“你什么眼神儿啊”。她哪里知道,中国女孩

    虽然嘴上说自己不好看,心里正偷着乐呢,没准自己回家去还要在镜子

    前穿着心爱的裙子美上好几天。遇上这样的文化差异方面的难题,也难

    怪会郁闷了。

    还是关于“谦虚”和“骄傲”的问题。西方人可能会说“我会说汉语,我能

    讲日语”,这并不代表他和东方人的语言水平是一致的,但他敢于认可

    自己的能力,这基于个人主义文化的影响。西方人认为你个人就是你自

    己能力和成就的总和,所以西方人认为实事求是地把自己最好的才能讲

    出来并不是骄傲。如果自己有能力却过分自谦,反而是一种虚伪。

    但东方人在文化的熏陶和教育中往往愿意体现出谦虚的姿态。如果一个

    东方人是某一方面的专家或高手,他可能会自谦地说只知道一点这方面

    的事情,而决不会自认为是这方面的专家。东方人的看法是,先将期望

    值降低,然后在实际的表现中超越会产生更好的效果,同时又能免于丢

    脸的窘境。说到底,这一思维差异还是与东、西方不同的社会环境有关系。在西方

    的文化教育之下,西方人是在竞争中成长的。他们相信个人的能力会通

    过竞争得到体现,只有竞争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在英国曾发生过这样的故事情:一位英籍东方血统的大学生在一家知名

    的会计师事务所实习,所长见此人业务水平不错,便动员他报名参加当

    年的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此人只怕公开去报名万一考不上被人耻笑,便推说今年作准备争取明年去考,而实际上他却悄悄地去报了名,结果

    发榜时竟然一举高中。激动万分的他兴奋地到所长那儿报喜,所长不但

    不表示祝贺,反而告诉他不能接受他来所就业的要求,因为他太做作

    了,作为全国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接受的是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听完

    这个故事,中国会计界一个访英代表团的全体团员几乎无一例外地对这

    位大学生深表同情,因为在中国,这样谦逊又不张扬的人属于善于做人

    的人,应该大力表扬才对,哪有拒之门外的道理。其实这两种截然不同

    的认识就出自于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异。

    这方面的例子还有很多。

    一名华工到新加坡一家美籍家具公司应聘,美国经理与他进行了下面的

    对话:

    美国经理问:“你会干什么?”

    华工回答:“打家具,不过也不敢说会,只能说打过家具。”

    美国经理又问:“从业时间有多长?”

    华工说:“混了三十多年。”

    此时美籍经理听了非常不高兴,心里暗想,论手艺“不敢说会,”从业时

    间三十多年,却是“混”过来的,真是没出息。但还是耐着性子问:“你

    能在本公司作坊打一张书桌给我看吗?”这时候华工要是露上一手说不

    定美国经理会刮目相看,哪知他竟然这样回答:“在您这样的行家面前

    打桌子,那不是关公面前耍大刀吗?不敢不敢。”美国经理一听,气得

    拂袖而去。

    这就是东方式的谦虚在遇上西方人时的尴尬,像上面那位华工的回答要

    是中方经理给他面试的话,中方经理说不定还会因为这位华工的彬彬有礼、虚怀若谷而破格提拔他呢。

    一些美国公司老板表示,当中国员工说“yes”时,他们很难确定这究竟

    意味着“好,我会按照你的意思去办”,或者只是说“我懂得你的意思”。

    倒是某公司一位经理道出了自己多年的观察心得:“中国人认为你的意

    见很好,但并不一定表示会按你的意思去办。”而美国老板往往误认为

    已得到了部属的承诺。

    这种相互的误会就反映出东方人与西方人不同的思维方式。西方人更直

    白,总是开门见山,有啥说啥,不藏着掖着,东方人却往往以含蓄为

    美,喜欢采取暗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思。在表情达意上特别是在

    爱情的表达上东西方也是一隐一显。

    我国的卢森堡大使一次安排外国人看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他怕外

    国人看不懂,就把故事梗概译成外文,预先发给他们看,放映前又请人

    介绍了一下剧情。

    电影放完后,大使觉得他们一定看懂了,还特意搞了一个招待会,就问

    他们看懂了没有。结果这些外国人说看是看懂了,但是看得很累。

    大使问为什么觉得累,他们回答说十八里相送,祝英台对梁山伯的暗示

    我们听来很累,为什么用那么多的暗示来表达爱情,为什么不直接说一

    句“I love you”呢?他们说,故事的年代、情节同《傲慢与偏见》基本上

    一样,而伊丽莎白和达西可不是这样表达的。

    我们这位大使解释说这是中国人表达感情的细腻,我们认为这是美,而

    你们可能认为外露是美。但外国人仍旧不能理解。

    在西方,一句“I love you”是习以为常的表达感情的方式。而且不只是用

    在情侣爱人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朋友之间使用它的频率也是很高

    的。所以西方人所不能理解的就是为什么要绕那么大的圈子,既然喜

    欢,为什么不直接说,这种曲线救国的思维和他们的直线思维完全不一

    样,在他们眼里,这么简单的事情,是中国人把它弄得很复杂,所以就

    有点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孰不知,国内千百年相传并引以为美的正是

    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委婉。

    东方人的含蓄往往表现为他们在感情上的克制,而西方人的爽直表现在

    他们对感情的尽情表露与宣泄上。7.东方人思维形象辩证 西方人思维具体实证

    东西方人思维方式上的形象与具体的差别,反映到生活态度上则似乎可

    以理解为西方人更加实用,而东方人则更偏重精神层次上感受。

    比如把法语单词和中文文字加以比较,这一点就很明显。中国文字造词

    多注重形象,而法文里更多地注重实用价值。像中文里的“名片”,法文

    里直译就是“访问用的卡片”,而“航空母舰”在法文里叫“载飞机的军

    舰”等等,都是从实际用途出发来造词的。

    反映到绘画上更是如此。大家都知道中国画的大开大阖和泼墨写意与欧

    洲油画讲究的人体比例和光学原理等完全是属于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技

    术范畴,似乎很难有共同语言。欧洲人有时不太能够理解我们过于抽象

    的艺术表现手法,我们有时也会认为欧洲人的艺术技巧过于写实,缺乏

    灵气。看多了欧洲绘画史上被奉为经典的宗教题材画作,中国人有时在

    感叹其技法写实细腻的同时,也会感慨欧洲大师们想象力的贫乏:为了

    说明天使在飞,就非得给那些可爱的小精灵们加上一对翅膀。而我们的

    祖先不也画了几千年了吗,在那些美丽的仙女旁边加上几朵白云,她们

    不就飞起来了吗?多有意境,多有想象空间啊!

    东方人的思维是一种辩证的抽象思维,所以才会有西方人看不懂的中国

    诗。如我国的成语“守株待兔”,在西方人看来就是教条主义,“掩耳盗

    铃”在西方则会被提炼成主观主义。这就是东方特色的形象思维,这种

    思维能形象地表达思想,却无法抽象地表达出概念、法则、定理。

    东方人却恰恰喜欢这样的一种思维,在表达上,他们也惯用比喻、暗

    示,喜欢以外物间接地隐喻内心。比喻即以外物间接地表达自己或其他

    事物,特别是隐喻内心。中国的俗话和成语中到处充斥着这类比喻和类

    推,如“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易涨易

    落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

    国灭,谋臣亡”等等,其实,山水、马牛、鸟兔与人之间没有必然的联

    系,但中国人仍然喜欢这样的思维。就连简单的构词也存在某种比喻意

    义的暗示,比如“漆黑”意思就是像漆那样黑,“金贵”意思就是像金子那

    样贵重,“冰冷”意思就是像冰那么冷。用“铁案如山”来比喻不可更改的

    案子,用“一眨眼”来比喻极短的时间。再有汉语中还存在大量比喻性的

    量词。旗子叫一面旗子,镜子叫一面镜子,毛巾叫一条毛巾,其中的量

    词“面”与镜子的形态、“条”也与毛巾的形态不无形象关系。这样的比喻和暗示一方面使得中国思维韵味无穷,另一方面又显得过于含蓄。这也

    即是中国文学上运用得最多的象征主义手法,如以“美人”喻志,屈原诗

    云“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庄子以“姑射神人,肌肤若冰

    雪,绰约若处子”,李白以“蜀道之难”暗示官场的凶险;孟浩然以“坐观

    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暗示自己对官场的艳羡。

    中国人的这种比喻、暗示属于形象思维的一种,西方文学现代流派之一

    象征主义代表人物艾略特、叶芝就很欣赏这种间接表达、隐喻内心的写

    法,意象派人物庞德还翻译、附会了不少中国诗。只是西方文学除象征

    主义之外,还有表现主义、达达主义、意志主义、存在主义、意识流、荒诞派、黑色幽默等等流派,而我们似乎只有象征主义。我们的老祖宗

    也更擅长比喻暗示的表达方法。

    有一位中国学者到瑞典德隆大学讲学,这天听课的学生有四人:托马

    斯、索菲娅、魏安妮、费米。

    这天上课前,这位学者上课前给这四个学生放了一部电影《焦裕禄》,放完后他刚宣布上课,叫托马斯的学生就站了起来,问:“焦裕禄是不

    是想继承那家老贫农的遗产?”接着,他打开录像带放了焦裕禄给贫困

    的大爷、大娘送钱和粮的那一段:

    老头看着焦裕禄:“你是谁呀?”

    焦裕禄拉着大爷的手:“我是您的儿子。”

    托马斯问:“请问,焦裕禄是不是那两个老人的儿子?”

    “当然不是。”学者跟他解释。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901KB,1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