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健康》 > 2007年第2期
编号:11489295
以健康快乐的名义(1)
http://www.100md.com 2007年2月1日 《心理与健康》 2007年第2期
     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全球每年有190万人因劳累猝死,每百人中就有40人患上“时间疾病”。快节奏的生活成为生存必须适应的模式,在人们的心里,对脚步不再匆忙、生活舒缓安逸的渴望已如“山花般灿烂”。所以,“慢生活”的概念一出现,便迅速传遍全球。

    “慢生活”——健康的需要

    在日本,公司员工在工作吃饭睡觉之外,参加运动的人仅占员工人数的53%,也就是说有47%的人从来不运动。因工作压力过大而死亡的人数占世界第一。

    在中国,每天像被鞭子赶着一样来去匆匆的人更不在少数,这些人身忙,心更忙,健康就在这样的“忙”中被剥夺了。

    雅虎中国网站曾在北京、上海、重庆等重点城市进行了一个参与者达30万人的上班人生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上班族最期望的休闲方式是和家人相处、和朋友聚会、读书看报、看演出展览和健身。调查同时显示,84%的白领意识到了健康的重要,但只有24%的人能够有时间定期锻炼。

    “慢生活”最早是在1986年由讲究慢吃的意大利人发起的,开始只是为了抵制席卷而来的美式快餐,保护当地食品,后来发展成一种“慢生活”:“放下速度,重新发现新的可能 ”。近来香港也有团体开始提倡“慢餐”文化,让忙碌的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现在,这种“慢文化”已经让45个国家“受染”,成为一股越来越强大的国际风尚。

    “慢生活”的概念如今正在不断延伸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1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