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保健指南》 > 2012年第12期
编号:12327049
胃肠道疾病与心理健康/幸灾乐祸原是自卑心作怪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日 《养生保健指南》 2012年第12期
     胃肠道疾病与心理健康

    文/许天红

    1.有胃肠道症状不一定是器质性病变

    王女士近来感到压力很大。连日来,她感到胃部胀痛、恶心。她很紧张,怀疑自己得了胃病。经过几家医院1个月的医学检查,都没查出她的胃肠道有毛病,她不知自己怎么了。

    李老先生几个月来情绪低落,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失眠、工作效率下降。虽然医学检查没什么问题,但他感到胃痛、胃胀、恶心。

    张老先生对一切都担心,家里人回来晚些,他就怕他们出事,站在门口惊恐不安地走来走去。他的胃肠道症状也频繁发作,但去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并没查出他的胃肠道有什么毛病。

    以上3个人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经过医生详细体检没有查出消化系统患有器质性疾病。他们都是由于心理问题而引发的胃肠症状。如抑郁障碍常出现的胃肠道症状被称作“抑郁障碍的躯体化症状”,焦虑症状也会引发胃肠不适。许多心理疾病患者都能出现胃肠道症状,但这些症状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就患了胃溃疡等器质性疾病。躯体和心理因素混合在一起的胃肠道症状,是影响老年朋友健康的常见问题。有了胃肠道症状需及时就医、全面检查,尽早找出原因。当出现反复的胃痛、恶心等消化道症状而查不出病因时,建议到临床心理科进行检查和咨询。
, 百拇医药
    2.心理因素是引发胃肠道疾病的重要原因

    李女士80岁的母亲患了慢性病,3个月来她整日整夜在床前侍候母亲,担惊受怕。休息不好,加重了焦虑的心情。平时乐观豁达的李女士全然不相信自己会有情绪问题,但近来常为小事与老伴发火,有时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她感到胃痛,吃东西就吐。她硬挺着,直到有一天,作医生的弟弟劝她去医院检查,才发现患了胃溃疡。

    李女士实际是因母亲病重,担心焦虑,情绪抑郁造成胃溃疡的。一般人认识不到这一点,也不承认自己有心理、特别是情绪问题。认为承认这个就是承认自己有精神病或意志不坚强。情绪紧张、焦虑引发交感神经系统过度紧张,胃酸分泌过多,对胃壁细胞的损伤加大。过于焦虑抑郁也使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机体抵抗力下降更易患病,这就是心理因素造成胃溃疡的原因。

    3.胃肠道疾病患者的心理障碍

    张老患有胃溃疡,吃饭就胃痛。久而久之,他对吃饭产生了恐惧,他变得异常消瘦,体重下降很多,他周身无力,不想做事。他的情绪也变得越来越消沉。
, 百拇医药
    这种恐惧进食的情况是胃肠道疾病患者最常见的心理症状。由于长时间进食不好,营养不良,也会出现严重的虚弱综合征:患者体力、精力极度疲乏,感到心身疲倦不堪,什么也不愿做,也无力做。情绪不稳,常为小事与家里人发火,心理学上叫易激惹。抑郁障碍也很常见,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对前途失去信心。

    4.治疗胃肠道疾病要同时解决心理问题

    治疗胃溃疡通常的方法是吃抗酸药,减少胃液分泌,保护胃壁黏膜,止疼等等。但人们逐渐发现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单纯生物学治疗方法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这是什么原因呢?人体是心身统一的整体,心理活动是人脑的功能。大脑又是人体的司令部,胃肠道出现问题与大脑这个司令部息息相关,治病既要考虑局部治疗,又要考虑整体治疗,因此,新型的医学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学并重的科学,治疗胃肠疾病必须同时解决心理障碍和社会适应问题。

    幸灾乐祸原是自卑心作怪

    文/周铭

    看到别人出糗或倒霉时,有人会躲在一边暗自偷笑。不要以为他们之间有什么过结,他们幸灾乐祸其实是自卑心作怪。

    荷兰研究人员发现,自卑心越重的人,在知道主人公的不幸结局后,越容易有窃喜、高兴等情绪,他们更愿意用别人的不幸突出自己的“好”。要想帮他们改掉幸灾乐祸的习惯,不如多夸夸他们、给他们一些赞美,通过他们的自我肯定达到满足。,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