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06年第4期
编号:11040242
人源性表皮高色素纯黑素细胞的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
http://www.100md.com 2006年7月1日 于晓云 李 强 孙林潮 高天文
第1页

    参见附件(346KB,3页)。

    于晓云 李强 孙林潮 高天文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皮肤性病中心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皮肤性病中心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皮肤性病中心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皮肤性病中心

    【摘要】目的:探讨如何获得人源性表皮高色素性纯黑素细胞,并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方法:以包皮组织作为细胞来源,消化法获得表皮细胞悬液,用两种不同的培养基培养细胞,参照文献并结合本实验室设计的方法对细胞进行纯化,Dopa染色和S-100染色鉴定细胞来源,酪氨酸酶活性、生长曲线及MTT法观察细胞生长状态。结果:获得的黑素细胞色素颗粒较多,未见成纤维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污染,生物学特性观察显示:高色素性黑素细胞具有贴壁时间长、高酪氨酸酶活性和生长增殖慢的特点。结论:获得了大量人源性表皮高色素性纯黑素细胞。

    【关键词】 表皮 高色素黑素细胞 细胞培养 生物学特性

    【分类号】R329

    成人表皮中黑素细胞约占表皮细胞的2%,在整个皮肤组织中黑素细胞的数量非常少,它可以分为三类,低色素、中等色素及高色素黑素细胞,它们分别来源于三类不同色素的皮肤[1]。应用细胞培养技术[2]建立黑素细胞的体外纯培养为研究色素障碍性皮肤病提供了较科学的方法,而高色素的黑
------
     [摘要]目的:探讨如何获得人源性表皮高色素性纯黑素细胞,并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方法:以包皮组织作为细胞来源,消化法获得表皮细胞悬液,用两种不同的培养基培养细胞,参照文献并结合本实验室设计的方法对细胞进行纯化,Dopa染色和S-100染色鉴定细胞来源,酪氨酸酶活性、生长曲线及MTT法观察细胞生长状态。结果:获得的黑素细胞色素颗粒较多,未见成纤维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污染,生物学特性观察显示:高色素性黑素细胞具有贴壁时间长、高酪氨酸酶活性和生长增殖慢的特点。结论:获得了大量人源性表皮高色素性纯黑素细胞。

    [关键词]表皮; 高色素黑素细胞;细胞培养;生物学特性

    [中图分类号]R3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06)04—0364—0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46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