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06年第9期
编号:11337581
外侧眉下垂的解剖力学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06年9月1日 翁 瑞 郑永生 杜建龙 史树堂
第1页

    参见附件(346KB,3页)。

    翁瑞 郑永生 杜建龙 史树堂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整形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整形外科 保定现代女子医院整形美容外科 河北职工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摘要】目的:探讨外侧眉下垂与该区肌肉力学的关系,为眶周年轻化手术提供更加详实的解剖依据。方法:对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33侧进行大体和显微解剖观察。结果:下垂眉形组的额肌宽度在内眦间连线头侧3.0cm水平为(53.04±3.85)mm,5.0cm水平为(59.71±3.82)mm,明显窄于非下垂眉形组相应水平的(56.14±4.29)mm和(63.23±5.40)m(mP0.05)。下垂眉形组眼轮匝肌外侧束出现率为87.5%,明显大于非下垂组的52.9%(P0.01)。结论:外侧眉缺少额肌的支持及眼轮匝肌外侧束的出现是外侧眉下垂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眉部 解剖学 眉上提术

    【分类号】R322

    眉的位置在人类面部美学评判中起着重要作用。外侧眉下垂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精神面貌,给人以疲劳困倦之感,还会影响上睑形态,使上睑外侧显得臃肿[1]。1996年,Knzie[2]对额眉区进行解剖研究后认为,作用于外侧眉的肌力不均衡是造成外侧眉下垂的主要因素。但其研究仅限于解剖学和
------
     [摘要]目的:探讨外侧眉下垂与该区肌肉力学的关系,为眶周年轻化手术提供更加详实的解剖依据。方法:对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33侧进行大体和显微解剖观察。结果:下垂眉形组的额肌宽度在内眦间连线头侧3.0cm水平为(53.04±3.85)mm,5.0cm水平为(59.71±3.82)mm,明显窄于非下垂眉形组相应水平的(5 6.14±4.29)mm和(63.23±5.40)mm(P<0.05)。下垂眉形组眼轮匝肌外侧束出现率为87.5%,明显大于非下垂组的52.9%(P<0.01)。结论:外侧眉缺少额肌的支持及眼轮匝肌外侧束的出现是外侧眉下垂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眉部;解剖学;眉上提术

    [中图分类号]R32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06)—09—1049—0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46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