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0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1955239
过敏性紫癜生物共振检测及治疗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7月1日 雷培森,何芙蓉,侯秀芳,李 冰,阿明,杨甲强,毛成涛,宋菲菲
第1页

    参见附件(1070KB,2页)。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小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近年来发病有增高趋势,但过敏原因往往难以确定。本病起病急,症状多变,临床表现以皮肤、消化道、关节及肾脏损害为主,严重时影响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目前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2007年6月~2009年11月,我科应用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对收治的47例过敏性紫癜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并对患者检测的过敏原进行脱敏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患者47例,均符合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22例,女25例,年龄4~46岁,病程为2周~3年,47例均有皮肤紫癜症状,以出血性皮疹为主,胃肠道症状12例,关节症状10例,肾脏症状8例,鼻出血1例,血便1例。

    1.2 方法

    1.2.1过敏原检测:利用生物共振仪做过敏原检测,其中德国百康仪器检测者17例,莫拉仪器检测者30例,两种检测仪器临床治疗提供过敏原信号,并应用生物共振治疗仪行脱敏治疗结果一致,没有显著差别。

    1.2.2脱敏治疗:治疗前患者均做尿常规检查。具体操作如下:①基础治疗:让患者洗净双手、擦干,再测患者传导值,确定基础治疗程序。如果传导值太低时,让患者饮1杯水,并协助其用手指尖在其胸前沿逆时针方向点击,同时拍击患者背部,或给双手喷少许酒精,双手捻搓,使传导值提升,以提高能量,其治疗效果更佳;②脱敏治疗:根据过敏原种类选择恰当的后续治疗程序,先将干扰患者的各种因素排除,将机能状态调整好,选用2~3个程序进行脱敏治疗。每次脱敏仅对致患者过敏的主要的2~3种过敏原进行脱敏,脱敏时间3~18min。急性期,每周2~3次,连做3次后改为每周1次,慢性患者每5~7天1次,症状消失后逐渐延长时间巩固治疗5~7次,平均疗程10次。对于少部分症状严重的患者(共4例)加用激素等药物综合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治愈:皮疹完全消失,尿常规恢复正常,3个月内无皮疹复发情况;有效:皮疹完全消失或3个月内皮疹有轻微复发,尿常规检查和治疗前比较明显好转;无效:皮疹略有改善或治疗未结束又有新发皮疹出现,尿常规检查和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好转。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病例数×100%。

    2 结果

    2.1过敏原种类统计:47例过敏性紫癜患者,过敏原阳性率为95%,其主要的过敏原种类和阳性率见表1。

    2.2治疗结果:检测出患者的过敏原后,应用生物共振治疗仪对47例过敏性紫癜患者进行了脱敏治疗,总有效率为91%,治愈率为80%。

    3讨论

    过敏性紫癜又称亨—舒综合征(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HSP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小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2],好发于秋冬季节,儿童及青少年多见,7~13岁男童常见[3]。病因有感染、食物过敏、药物过敏、花粉过敏、昆虫咬伤等所致的过敏,过敏因素是过敏性紫癜重要的诱发因素,过敏原因往往难以确定。临床虽以皮肤、消化道、关节及肾脏损害为主,但多认为皮肤紫癜是确定诊断的必要条件。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多采用综合治疗:去除病因,抗炎、抗过敏、解痉、止痛、应用免疫抑制剂、激素、对症治疗,急性期卧床休息,忌海鲜、高蛋白、荤腥类饮食,有消化道症状者依程度选流食或禁食。有典型消化道症状者,用氢化可的松5~10mg/(kg·d)静脉点滴,症状消失后可改用强的松口服。对有肾损害者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免疫抑制剂如口服雷公藤多甙片或环磷酰胺冲击治疗[4]。

    生物共振技术是一种全新的过敏检测治疗系统,它能通过皮肤上的信息点无创检测约1 350种过敏原。该种仪器就是通过物理手段采集患者体内不同性质的电磁波,并根据治疗需要将其镜像逆转或放大再以特殊方式导入体内,最终达到治疗目的,对于许多慢性疾病或使用对抗疗法没有效果的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同时该设备针对过敏性疾病又具有特别突出的治疗效果。

    过敏性紫癜患者过敏原主要为防腐剂、树木、花及花粉、调味剂等,其他还包括山梨醇、苯甲酸等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5]。我们的检测结果发现螨虫的阳性率最高,其次是植物花粉。还包括二甲苯、甲醛等化学材料,可能与房屋装修有关。本组结果还发现香烟也是过敏性紫癜的致敏原,所以患者要避免被动吸烟。又发现动物毛皮和分泌物是致敏原之一,可能与近年宠物饲养增多有关。而部分金属成为致敏原,考虑和化妆品的应用有关。这些都能给过敏性紫癜患者提供防治措施。

    国内学者应用百康生物共振仪治疗过敏性紫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6]。我们应用了百康及莫拉两型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对过敏性紫癜的过敏原进行检测,临床治疗提供过敏原信号,并应用生物共振治疗仪行脱敏治疗,均取得了良好治疗效果,且两型同类仪器结果一致。治疗效果快,脱敏效果好,避免了单纯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组织胺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亦与国内研究结果相似。应用该仪器治疗时,对患者应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时间和程序,根据过敏原种类,选择性确认治疗程序及模式。患者过敏原检测阳性反应率高,应提醒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多种与疾病变化的相关因素,以防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反复。该仪器脱敏的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抵抗力,排便通畅,食欲改善,睡眠良好。治疗过程中患者无痛苦、无创伤及副作用,患者容易接受,治疗时间短,见效快,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灏珠,林果为.使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586-2588.

    [2]郑波慧,廖小梅.过敏性紫癜[J].现代临床医学,2007,33(2):15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07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