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2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179067
逆行切除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对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日 蒙喜永
第1页

    参见附件。

     3 讨论

    3.1 翼状胬肉是一种最常见的结膜病变,是以睑裂部球结膜血管组织增生并向角膜侵入为特点的眼表疾病,胬肉组织受刺激后容易出现充血、水肿,同时会促使胬肉的快速生长,充血的胬肉会出现刺激症状使患者感到不适,同时充血的胬肉组织明显影响眼部外观,对患者的工作、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出现于年龄相对较轻的女性患者,其产生心理负担的更重、影响更大。当胬肉组织增长时,随着组织的肥厚和血管的增生,甚至引起严重的视力下降[2],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环境因素刺激如强烈的光线照射[3]等,可造成Bowman膜及角膜浅层蛋白质的变性,并堆积于角巩膜缘,形成隆起,进而造成泪膜的斑驳,隆起部位的粘蛋白减少,从而发生表面干燥和缺氧,引起角膜的新生血管形成于增生和纤维血管组织的增殖。其主要的治疗方式是手术治疗。

    3.2 MMC是由头状链霉菌发酵物滤液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抗代谢药物,具有烷化作用,也是一种较早运用于翼状胬肉辅助治疗药物,其通过作用于抑制DNA的交联达到抑制增殖期细胞的DNA复制,同时也可作用于静止期细胞的DNA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阻止细胞分化和复制[4]。除此以外MMC还可通过蛋白激酶的活化而使IL-18、单细胞化学趋化蛋白-1的表达上调,并诱导Fas介导的细胞凋亡,也可通过激活由于线粒体功能异常的cascades级联反应诱导凋亡[5]。组织培养证实,它是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强力抑制剂,其作用是5-FU的100倍[6]。因而可以用来阻止手术区的血管再生,纤维细胞增生和瘢痕形成。

    3.3 翼状胬肉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但手术后复发率较高[7],复发也是首先表现为新生血管的形成与增生,有研究表明在行翼状胬肉常规切除时联合局部使用丝裂霉素能有效抑制翼状胬肉复发[8]。传统的顺逆行切除术均是单纯尽可能切除结膜变性组织,但手术中不可避免会残留变性组织、手术的刺激、手术方式等,上述原因为翼状胬肉复发提供一定的基础,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其通过对血管内皮增殖的抑制和对内皮细胞的直接作用而抑制术后血管新生、细胞分裂分化等作用,使结膜处变性组织失活、失去血供等,从而抑制变性组织的再次增生。而我们根据翼状胬肉的生长是从上皮层与前弹力层之间侵袭角膜的特点采用逆行切除法,逆行将胬肉头部自角膜上完整撕脱,避免了手术刀切割时导致角膜表面粗糙及顺行切除术中角膜基质层损伤甚至角膜穿孔、术后持续性结膜上皮缺损,角巩膜坏死等并发症,保证了角膜创面的光滑,为上皮细胞修复提供良好的基础,使角膜上皮快速修复。术后患者外观美观、散光程度低,又具有角结膜创面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术后复发率降低、可一人操作等较多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祖国.眼表疾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76-178.

    [2]刘家琦,李凤鸣.实用眼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08-325.

    [3]朱雅琴,姚克.翼状胬肉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05,29(3): 163-166.

    [4]李佳,周丹虹,陆琳娜.丝裂霉素C联合自体游离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8(31):1102-1104.

    [5]Teus MA,Benito LL,Alio JL.Mitomycin C in corneal refractive surgery[J].Surg Ophthalmol,2009,54(4):487-502.

    [6]肖剑辉,蓝育青,夏朝霞,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4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