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2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219283
长脉冲Nd:YAG激光“点阵式”治疗面部血管瘤疗效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5月1日 潘福强,黎冻,周翔,莫海雁,肖翔辕
第1页

    参见附件。

     2.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处理,疗效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

    3 结果

    本组68例患者经3~5次治疗,术后临床观察6个月,点阵组与传统组治疗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两组疗效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点阵组效果较好(P<0.05),见表1。典型病例治疗前后照片见图2。两种治疗方式术后局部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水肿,余并发症如出血血肿、水疱结痂、感染的发生率传统组均较点阵组高(见图3)。点阵组未出现血肿,传统组出现血肿因面积较小未予特殊处理,待其自行吸收。出现水疱、结痂及感染的病例予局部清洁换药处理。

    4 讨论

    血管瘤属毛细血管瘤,出生时血管位置较表浅,位于真皮浅层,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逐渐扩张,可涉及到真皮深层或达到皮下组织。以往认为,只有当血管瘤影响呼吸、破坏视力、口腔或消化道障碍和听力受损以及长在易引起出血、溃疡的部位如胸部、肛门生殖器时,才有必要进行早期干预治疗[6],但是近年来消极等待血管瘤自行消退的观点开始被颠覆,多数人认为消极等待只会让我们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且目前用激光治疗血管瘤是有效且安全的,所以应尽早治疗[4]。

    Nd:YAG激光是近红外激光,波长为1064nm,组织穿透能力4~10mm。激光对人体组织的作用有光热效应、光机械效应等,在治疗血管瘤方面主要起作用的是光热作用[7],在一定的作用深度下将肿瘤组织加热凝固。Nd:YAG激光能量还可以被还原型血红蛋白吸收,所以治疗时在一定程度上可选择性破坏肿瘤血管,形成的血栓堵塞肿瘤内血管,使血管瘤萎陷并在另一方面也减少了治疗时发生紫癜和出血的机会[8]。但是Nd:YAG激光作用的靶组织相对特异性较差,故而也容易引起周围其他组织的损伤,连续Nd:YAG激光治疗血管瘤时容易引起局部瘢痕形成[9]。

    本研究中我们采用长脉冲Nd:YAG激光以点阵式及传统的整片覆盖照射方式分别治疗两组患儿面部表浅的血管瘤,在治疗深度上使用Nd:YAG激光较容易实现。点阵组采用瘤体边缘环形封闭的方式阻止瘤体组织进一步向四周生长。点阵式的治疗方式一来可以减少大水疱形成的机会,二来减少照射部位组织的重复热损伤,利于热损伤部位的上皮修复[10],从而减少瘢痕的形成。传统组因进行整片连续不重叠激光照射,增加了大水疱形成的机会,从而增加了感染发生的几率。局部过多能量的照射也影响了局部新生上皮的形成,影响皮损愈合后的局部外观。进行激光操作时治疗终点的把握是很重要的,作用太弱则不足以去除病灶,作用太强则有可能引起局部的破溃、感染以及较严重的局部瘢痕形成,能量密度过高、脉宽过短会使出血血肿发生的几率增加[6]。而治疗前后的局部冷敷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瘤体的表皮,减少发生坏死、溃疡的几率。

    综上所述,以点阵方式将脉冲Nd:YAG激光能量作用于小儿面部血管瘤可取得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Adamic M,Troilius A,Adatto M,et al.Vascular lasers and IPLS:Guidelines for care from 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laser dermatology(ESLD). J Cosmet Laser Ther,2007,9(2):113-124.

    [2]Mitchel P.Goldman.皮肤与美容激光外科[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56.

    [3]李勤,余文林,苑凯华.激光美容外科图谱[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02.

    [4]周展超.皮肤美容激光与光子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61-170.

    [5]李志清,潘 宁,戴耕武,等.脉冲染料激光联合Nd:YAG治疗颌面部草莓状血管瘤的疗效分析[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0,19(1):35-37.

    [6]David J.Goldberg.激光与光:美容皮肤科实用技术(上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26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