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8年第3期
编号:13245137
太田痣患者1 168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2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18年第3期
     3 讨论

    太田痣好发于有色人种,黄种人患病率较黑种人高,白种人较少见。文献报道女性患者人数明显多于男性,80%的患者为女性,95%的患者单侧发病[8]。目前已公认,太田痣的发病与遗传因素、雌激素调节紊乱和神经精神因素相关[9]。Agero等[10]研究证实太田痣是一种由多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60%的太田痣患者出生时发病,其他大部分患者在10岁以内发病,偶尔有患者青春期或妊娠后发病[11-12]。皮损好发于眶周、额部、颧部、颞区和鼻翼。常表现为淡棕色、棕色、黑褐色的斑片或密集斑点,皮损边缘常逐渐变淡,斑点呈集簇分布,疏密不一,或中央为斑片,边缘为斑点,病灶中间可有正常组织。它是起源于真皮黑素细胞的一种良胜肿瘤。光镜下表现为:表皮基本正常,浅、中层黑素细胞增多,部分累及真皮深层,也可扩展到皮下组织;电镜下,太田痣患者黑素细胞内黑色素小体直径250~600nm,且数量较多[13]。

    本组临床资料显示,太田痣就诊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男女比例为1:3.28,男女发病年龄无显著性差异,而就诊年龄女性大于男性,分析显示高年龄组的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任何年龄段的女性对美的追求都超过男性;皮损类型主要为Ⅰ型和Ⅱ型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2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