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8年第3期
编号:13244864
成人双颌前突内收后切牙牙槽骨骨开窗率和骨开裂率的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2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18年第3期
     Key words: bimaxillary protrusion; alveolar bone; dehiscence; fenestration; CBCT

    牙周组织是人体独特的一种结构,通过牙槽骨、牙周膜、牙骨质和支持牙龈为牙齿提供支持和营养,牙槽骨是骨骼中代谢最活跃的部分,牙槽骨缺损可分为骨开窗(fenestration)和骨开裂(dehiscence)。牙槽嵴顶完整,根面牙槽骨缺损形成一圆形或椭圆形的裂孔被称为骨开窗。从牙槽骨边缘指向根尖的V形牙槽骨缺损被称为骨开裂。20世纪90年代,有学者[1]认为缺损达到釉牙骨质界(CEJ)下1mm即被认定为牙槽骨骨开裂,2010年,Evangelista等[2]认为缺损最低点要达到釉牙骨质界(CEJ)下2mm可被认定为牙槽骨骨开裂,Leung等[3]认为裂开是指从牙槽骨边缘指向根尖的V形缺损,位于牙齿的颊侧或舌侧,且缺损达到牙釉骨质界下方3mm以上才被认定为牙槽骨骨开裂。而Edels[4]是以牙齿邻面的牙槽嵴顶作为参考标准。关于牙槽骨骨开裂的诊断,目前公认牙槽骨骨开裂已累及牙槽骨边缘,但多大范围缺损可诊断为骨开裂目前世界上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与传统CT相比,CBCT能够评估不重叠邻近组织的实际解剖结构和减少辐射剂量及费用[5],与二维影像相比,能够三维影像清晰显示骨开窗和骨开裂[6]。本研究旨在采用CBCT测量安氏Ⅰ类双颌前突成人患者辅助种植支抗内收后评价成人双颌前突患者矫治前后骨开窗骨开裂的情况,分析种植钉辅助内收后双颌前突患者牙槽骨改建的特点,为口腔正畸临床提供科学依据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4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