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8年第3期
编号:13244885
色素性毛表皮痣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2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18年第3期
     1.2 遗传因素: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本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但BN的遗传基础尚未明确。本病虽多为后天发生的散发病例,但也有先天发病[10]和家系发病[11]的病例报道。同时沿blaschkoid线呈线性分布的病例报道[12]也表明BN部分表型可能符合遗传学镶嵌模型[13],而这种特殊的表型可能与体细胞突变密切相关。最近,Cai等[14]研究发现BN和BNS是由编码β-肌动蛋白的ACTB基因致死性突变引起,他们对患者的皮损区及周围正常组织进行外显子基因测序,发现突变基因位点ACTB(c.C439T,p.R147C),并推测这些突变可能会干扰Hedgehog信号通路,从而导致疾病发生,这对BN在遗传学方面的发病机制研究是个很大的突破和进展。

    1.3 其他:2005年,Puri等[15]曾报道过BN与扁平苔藓共存的病例,并猜测BN皮损中角质形成细胞的增生和表皮CD1a阳性树突状细胞的增加参与了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反应,引发一系列细胞因子的释放,导致扁平苔藓皮损。5年后,Gupta等[16]报道了BN和扁平苔藓、白癜风共存的罕见病例,并猜测它们可能有共存的病因。此外,Sheng等[17]发现在患者皮损和病灶周围皮肤的标志物升高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1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