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9年第7期
编号:13385922
玫瑰痤疮与肠道菌群紊乱的相关性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19年第7期
     1930年皮肤科医生Stokes和Pillsbury首次提出“肠-脑-皮肤”轴(gut-brain-skin)理论,他们认为个体的皮肤 状态、精神状态都与肠道微环境密切相关。近年研究提示肠道菌群的紊乱可能与玫瑰痤疮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4-5]。Drago等学者发现[13],41.7%玫瑰痤疮患者存在SIBO,而丘疹脓疱期的患者则高达52.8%;SIBO治愈后,玫瑰痤疮的治疗率更高,且复发率明显降低,表明肠道菌群与玫瑰痤疮有明显的相关性。另有研究表明[2],玫瑰痤疮的发生发展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iri,HP)存在相关性,在根治HP后,玫瑰痤疮的病情得到明显改善,因此推测两者有相关性。国内学者李利也发现[14],口周型玫瑰痤疮常伴有HP感染,经系统性抗HP后,皮损可明显消退,提示口周型的玫瑰痤疮与消化道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

    人类肠道菌群中最主要的菌属包括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拟杆菌属和真杆菌属等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80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