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2011
编号:13838344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法治疗青春早期寻常痤疮(1)
http://www.100md.com 2020年6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2011
     [关键词]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青春早期寻常痤疮;知柏地黄丸;肾阴亏虚

    寻常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面颈部、胸背部等皮脂分泌旺盛的部位,多为对称分布,慢性病程,时轻时重,多发于15~30岁青年男女,部分患者至青春期后可逐渐缓解,少数至中年方愈,可遗留色素沉着、肥厚性或萎缩性瘢痕[1],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西医认为痤疮的发病机理较为复杂,近年来发现主要与雄激素、皮脂腺分泌增加、毛囊皮脂腺开口过度角化及痤疮丙酸杆菌感染等四大因素相关,遗传因素、饮食、睡眠、情志、环境、内分泌等因素会加重痤疮[2]。中医称其为“肺风粉刺”,有关痤疮治法的记载,最早见于《外科正宗》:“粉刺属肺……总皆血热瘀滞不散。所谓有诸内、形诸外……内服枇杷叶丸、黄芩清肺饮。”故众多医家多从肺经论治痤疮,或从脾胃、大肠论治,认为病机多为实热,虽部分显效,但对于一些特殊人群的痤疮尚不能尽愈,比如青春早期寻常痤疮(8~12岁),此类患者常常伴有性早熟的表现。性早熟是指男童9岁前,女童在8岁前呈现第二性征[3]。小儿阳常有余而阴不足,容易出现阴阳失衡,小儿肾常虚,肾阴不足不能制约肾阳,相火过盛,虚火循经上至头面则发为痤疮,天癸过旺之假象导致性征提前。小儿脏腑形气未充,且脾常不足,如用大量寒凉药物则更易伤脾,造成痤疮反复发作难以治愈。

    丁慧教授在中医治疗损美性皮肤病、皮肤养护以及中医体质养生等方面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5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