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养生》 > 2006年第2期
编号:11051888
复苏阳春话养生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1日 《现代养生》 2006年第2期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意思是说,春季的三个月,万物复苏,天地间生气发动,草木欣欣向荣。为适应这种环境,人们应当“夜卧早起”,在庭院里散散步,披开头发,舒缓形体,以便使神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舒畅活泼。一定要和合春阳生发之气,不能逆悖。这就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违背了这个法则,就会伤肝,到了夏天,就要得寒变之症。这是因为春天生养的基础差,供给夏天生长的物质基础也就差。根据《黄帝内经》原则,结合当今现实,春季养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春宜捂春令气温,乍暖还寒,气候极不稳定,加之人体皮肤腠理逐渐舒展,易于感受外邪,引起疾病。因此,天气稍热,不要急于脱除冬衣,以防外邪侵袭。民谚“春捂秋冻”即是此意。对于中老年人,更应“春捂”。

    二、防旧病冬去春来,阳气升发,易致旧病复发。春之风,属木,和五脏之肝相通,故肝病患者和肝阳偏亢之高血压病人要特别注意调养身心,保持坦荡心情。近年有资料表明,患有心脑血管病变之人,特别是老年人,春季要防中风的发生。

    三、防春瘟春季万物苏醒,各种病毒、细菌亦易传播,所以各种瘟疫之病多见。如流感、流脑、百日咳、猩红热、麻疹、水痘、白喉、流行性腮腺炎等。此时,要适应气候的变化,注意防寒,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抗病能力。另一方面,可用鲜荸荠、鲜甘蔗适量煎汤代茶饮,对预防春瘟有较好效果。

    四、宜踏青春晴日,风和日丽,鸟语花香,一片盎然生机,唯有郊野才可欣赏到。久居城市楼群中的人,要利用公休假日,踏青旅游,以开阔胸襟,舒泄肝气,振奋精神,以利健康。

    五、调饮食中医文献有言:“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饮酒不可过多,米面团饼不可多食,致伤脾胃,难以消化。”是说,人的饮食春天宜甘少酸,饭不要过饱,酒不宜过量,糯米糕团不宜多吃。一日三餐,可多吃性味甘平食物,多吃芹菜、菠菜、荠菜、苣菜、油菜、萝卜等,早晚餐一碗红枣小米

    粥,有利健脾。

    六、可进补入春,人体代谢活跃,对营养需求亦增多,适当吃点补品是必要的。人参、西洋参、蛤蚧是为春季首选补药。黄芪在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抗衰老方面有一定作用,老年人可每晚服食一盏黄芪红枣汤。, http://www.100md.com(倪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