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养生》 > 2012年第7期
编号:12253426
心理应激的危害与调适
http://www.100md.com 2012年7月1日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2年第7期
     心理应激的根源

    我们知道,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对于一些突发的事件,人们总不免会产生一些心理上的紧张和恐惧,从而造成一种心理压力。对于这种因情感引起的生理反应,在医学上被称为“心理应激”。心理应激,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在心理机制上所做出的一种正常应激反应。

    心理应激与人体内的应激性激素有关。当发生意外或遭遇突然袭击时,位于大脑基底部的下丘脑与垂体腺,会释放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然后经过血流运行到肾脏上方的肾上腺,由此产生肾上腺素,进而向全身的腺体发出信号,在短短的三四十秒钟内,会做出应激准备。实验表明,给人注射肾上腺素之后,人的情绪会趋向稳定,然后又有所高涨。由于肝脏内血糖的加速供应,体内原来储存的蛋白质很快转化为葡萄糖,这样会使人感到能量充足,勇气倍增,一种“临危不惧”的激情从心底油然而生。当发怒到一定程度时,新的肾上腺素递补发挥作用,从而又使人“面红耳赤”,一种“誓不罢休”的力量充盈心头。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应激反应显然是服务于人类进化目的的,对人的生存必不可少,这种本能直接从原始人类遗传至今。面对危险时,人就会作出两种不同反应:逃避,或是战斗。这涉及到交感神经,肾上腺——脊髓枢椎(SAM)。先是脑部将信息通过脊髓送至肾上腺,提示泵出肾上腺素;然后,在几秒钟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73 字符